人类的挚友蚯蚓阅读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9386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的挚友蚯蚓阅读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类的挚友蚯蚓阅读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类的挚友蚯蚓阅读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类的挚友蚯蚓阅读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类的挚友蚯蚓阅读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人类的挚友蚯蚓阅读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人类的挚友蚯蚓阅读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人类的挚友蚯蚓阅读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人类的挚友蚯蚓阅读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人类的挚友蚯蚓阅读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人类的挚友蚯蚓阅读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人类的挚友蚯蚓阅读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人类的挚友蚯蚓阅读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人类的挚友蚯蚓阅读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类的挚友蚯蚓阅读答案.docx

《人类的挚友蚯蚓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的挚友蚯蚓阅读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类的挚友蚯蚓阅读答案.docx

人类的挚友蚯蚓阅读答案

人类的挚友蚯蚓阅读答案

【篇一:

语文五年级期末复习资料3】

运用(1-14小题每题只可选择一个答案,多选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第(4)组。

2.下列词语中含有错别字的是第(3)个。

①吉祥如意②光阴似箭③举世闻明④惊心动魄

3.根据拼音依次选择合适的字组成词语,正确的是第(3)组。

①厉历利励立

②历厉利立励

③历厉立利励

④历厉立励利

4.2008年北京奥运会被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誉为“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这句话中“无

与伦比”的意思应该选择第(4)个。

①非常完美,无法与伦敦奥运会相比。

②非常完美,不需要与其他奥运会相比较。

③非常完美,没有一点儿缺点。

④非常完美,没有能与它相比的。

5.祖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如果请你用一个成语形容这种变化,你想选择第(3)个。

①热火朝天②天崩地裂③翻天覆地④惊心动魄

6.下列词语中与“提高”一词搭配不当的是第

(2)个。

①效率②作风③成绩④水平

7.根据句子意思依次选词填空,正确的是第(4)组。

母亲节到了,为了感谢妈妈对我的关爱,我精心制作了贺卡并在上面留下了真情():

“妈妈,您无时无刻不让我()到母爱的无私!

”我的话深深感动了妈妈,她()地

说道:

“你真是一个懂得()的孩子!

①感受感慨感恩感言

②感言感受感恩感慨

③感言感恩感受感慨

④感言感受感慨感恩

8.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解释正确的是第(3)个。

①刻舟求剑求:

恳请。

②郑人买履履:

帽子。

③走遍天下书为侣侣:

同伴。

④欲穷千里目欲:

将要。

9.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错误的是第

(1)句。

①春联读起来(尽管)抑扬顿挫,(还)能使我们领略语言的无穷奥妙。

②我们(如果)对着激光看,眼睛(就)会严重受损以至永久失明。

③法布尔的《昆虫记》(既)是一部严肃的科学著作,(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④(因为)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后人称他为“万

世先师”。

10.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子意思不同的是第

(2)句。

①这样精彩的表演,使我赞不绝口。

②这样精彩的表演,怎能使我赞不绝口?

③这样精彩的表演,不能不使我赞不绝口。

④这样精彩的表演,怎能不使我赞不绝口?

11.下面作品与作家不能对应的是第(4)组。

①杨万里——《小池》②许地山——《落花生》

③罗贯中——《三国演义》④巴金——《草原》

12.下列诗句中都写到了雨,其中第

(2)句写的不是春天的雨。

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②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③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3.诗人常在诗中借“明月”抒情,下面诗句中不是借“明月”抒发思乡之情的是第(4)句。

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③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④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14.“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第(3)句。

①兴趣是所有老师里最好的。

②对任何事情都要有兴趣。

③兴趣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④做任何事情只要有兴趣就能成功。

15.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二、阅读。

(一)人类的挚友—蚯蚓

蚯蚓,是一种环节动物。

在物种繁杂的自然界里,蚯蚓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小生物。

但蚯

蚓虽小,却与人类关系密切,是人类的挚友。

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和肥沃的土壤中,是耕耘土壤的“大力士”。

通过它的活动,可以

形成农业上最好的土壤结构——团粒结构,从而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蚯蚓粪则是改良土壤的

功臣。

有人做过实验,在有蚯蚓粪的土壤中栽培和种植豌豆、油菜、玉米,可以分别增产3

倍、6.2倍、2.5倍。

因此,蚯蚓很早就有“大自然耕耘机”和“大自然施肥者”的美誉。

蚯蚓有惊人的消化系统,除玻璃、塑料和金属外,其他垃圾它都“吃”,诸如蛋壳、香蕉

皮等生活垃圾或腐烂的落叶,它都吃得津津有味,而且胃口也大得惊人。

据统计,两吨蚯蚓

一天可吃掉一吨有机垃圾。

在垃圾问题困扰全世界的今天,蚯蚓在垃圾处理方面的“神通”

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日本的一家工厂,每年处理木浆残渣需要40万美元,而购进125吨蚯蚓

后,不仅及时清理了这些废料,还将蚯蚓粪卖给附近的蔬菜农场,很快就收回了成本。

人们

可能对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盛况仍记忆犹新,但很少有人会想到蚯蚓和奥运盛会大有关系。

悉尼奥运会期间,奥运村的生活垃圾就是靠160万条蚯蚓处理掉的。

随着近年生物技术的迅

速发展,蚯蚓这种“不起眼的小东西”逐渐被聪明的人类赋予了更多新的“使命”,成为保

护环境、处理有机废物的“主力军”。

蚯蚓不但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能无污染地处理生活垃圾和有机废弃物,还成为现代化畜牧业的优良饲料。

蚯蚓含有很高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可以作为家禽的饲料,是鸡、鸭喜好

的“肉类”食物。

蚯蚓的药用价值很高。

其正式药名叫地龙,自古以来就作为一味中药用于治病,具有解热、

止喘、降压、利尿等功能。

由于蚯蚓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繁殖快、易管理等特点,很适合规模养殖,利用它为

人类造福。

由此看来,蚯蚓确实是人类的挚友!

小小的蚯蚓还真是大有文章可做。

16.第三自然段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是第(3)组。

①作比较和列数字()②举实例和作比较()③列数字和举实例()

17.蚯蚓为什么适合规模养殖?

18.文章主要从哪些方面介绍“蚯蚓确实是人类的挚友”?

答:

因为蚯蚓分布广泛,适应性好,繁殖性快,易处理。

所以蚯蚓适合规模养殖。

答:

1、它可以改良土壤。

2、促进农作物生长。

3、帮助人类处理垃圾,作为家禽饲料。

(二)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有一位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了半生,积攒了一笔财富。

几经沉浮,衣锦还乡

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的念头。

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位校长

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的对象。

▲名单很快就回到了老人的手里。

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准备逐一寄给名单上的孩子。

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钞,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

赠给品学

是谁也不愿违背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寄出了那些书。

从黄叶飘零到瑞雪纷飞,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

谁也猜不透

老人的心事。

▲新年前,老人收到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

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

识您,但是我会记着您。

祝您新年快乐!

没想到老人竟然欣喜若狂:

“有回音了!

找到啦!

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资助的孩子!

家人这时才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

原来他寄出的书是块“试

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老人意味深长地说:

“土地失去水分滋养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得荒芜。

知感恩的人,即使给他阳光,日后他也不会给别人温暖。

▲其实,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一种接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

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束草也会为一场绵绵细雨而朝气蓬

勃;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别

人的关爱与帮助充满感激之情。

19.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①荒芜:

很荒凉,什么也没有。

②心安理得:

心里觉得这是理应得到的。

答:

因为这书是“试金石”,他想试探孩子们是否懂得感恩。

【篇二:

海淀区08—09学年度五年级语文测试试卷】

lass=txt>一、积累与运用(1—14小题每题只可选择一个答案,多选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第()组。

2.下列词语中含有错别字的是第()组。

①吉祥如意②光阴似箭③举世闻明④惊心动魄

3.根据拼音依次选择合适的字组成词语,正确的是第()组。

①厉历利励立

②历厉利立励

③历厉立利励

④历厉立励利

4.2008年北京奥运会被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誉为“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这句话中“无与伦比”的意思应该选择第(

①非常完美,无法与伦敦奥运会相比。

②非常完美,不需要与其他奥运会相比较。

③非常完美,没有一点缺点。

④非常完美,没有能与它相比的。

5.祖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如果请你用用一个成语形容这种变化,你选择第()个。

①热火朝天②天崩地裂③翻天覆地④惊心动魄

6.下列词语中与“提高”一词搭配不当的是第()个。

①效率②作风③成绩④水平

7.根据句子意思依次选词填空,正确的是第()组。

母亲节到了,为了感谢妈妈对我的关爱,我精心制作了贺卡并在上面留下了真情():

“妈妈,您无时无刻不让我(

了妈妈,她()地说道:

“你真是一个懂得()的孩子!

①感受感慨感恩感言②感言感受感恩感慨

③感言感恩感受感慨④感言感受感慨感恩

8.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解释正确的是第()个。

①刻舟求.剑求:

恳请。

②郑人买履.履:

帽子。

③走遍天下书为侣.侣:

同伴。

)到母爱的无私!

”我的话深深感动

)个。

④欲.穷千里目欲:

将要。

9.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错误的是第()句。

①春联读起来(尽管)抑扬顿挫,(还)能使我们领略语言的无穷奥妙。

②我们(如果)对着激光看,眼睛(就)会严重损伤以至永久失明。

③法布尔的《昆虫记》(既)是一部严肃的科学著作,(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④(因为)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后人称他为“万世之师”。

10.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子意思不同的是第()句。

①这样精彩的表演,使我赞不绝口。

②这样精彩的表演,怎能使我赞不绝口?

③这样精彩的表演,不能不使我赞不绝口。

④这样精彩的表演,怎能不使我赞不绝口?

11.下面作家与作品不能对应的是第()组。

①杨万里——《小池》

②许地山——《落花生》

③罗贯中——《三国演义》

④巴金——《草原》

12.下列诗句中都写到了雨,其中第()句写的不是春天的雨。

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②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③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3.诗人常在诗中借“明月”抒情,下面诗句中不是借“明月”抒发乡思或乡愁之情的是第()句。

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③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④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14.“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第()句。

①兴趣是所有老师里最好的。

②对任何事情都要有兴趣。

③兴趣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④做任何事情只要有兴趣就能成功。

15.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二、阅读

(一)人类的挚友——蚯蚓

蚯蚓,是一种环节动物。

在物种繁杂的自然界里,蚯蚓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小生物。

但蚯蚓虽小,却与人类关系密切,是人类的挚友。

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和肥沃的土壤中,是耕耘土壤“大力士”。

通过它的活动地,可以形成农业上最好的土壤结构——团粒结构,从而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蚯蚓粪则是改良土壤的功臣。

有人做过实验,在有蚯蚓粪的土壤中栽培和种植豌豆、油菜、玉米,可以分别增产3倍、6.2倍、2.5倍。

因此,蚯蚓很早就有“大自然耕耘机”和“大自然施肥者”的美誉。

蚯蚓不但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能无污染地处理生活垃圾和有机废弃物,还成为现代化畜牧业的优良饲料。

蚯蚓含有很高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可以作为家禽的饲料,是鸡、鸭喜好的“肉类”食物。

蚯蚓的药用价值很高。

其正式药名叫地龙,自古以来就作为一味中药用于治病,具有解热、止喘、降压、利尿等功能。

由于蚯蚓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繁殖快、易管理等特点,很适合规模养殖,利用它为人类造福。

由此看来,蚯蚓确实是人类的挚友!

小小的蚯蚓还真是大有文章可做。

16.第三自然段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是第()组。

①作比较和列数字()

②举实例和作比较()

③列数字和举实例()

17.蚯蚓为什么适合规模养殖?

18.文章主要从哪些方面介绍“蚯蚓确实是人类的挚友”?

(二)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有一位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了半生,积攒了一笔财富。

几经沉浮,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的人念头。

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

写了信,希望每位校长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的对象。

从黄叶飘零到瑞雪纷飞,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

谁也猜不透老人的心事。

▲新年前,老人收到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

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是我会记着您。

祝您新年快乐!

没想到老人竟然欣喜若狂:

“有回音了!

找到啦!

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资助的孩子!

家人这时才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

原来他寄出的书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老人意味深长地说:

“土地失去水分滋养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得荒芜。

不知感恩的人,即使给他阳光,日后他也不会给别人温暖。

▲其实,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一种接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

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着情波。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别人的关爱与帮助充满感激之情。

19.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①荒芜:

②心安理得:

21.请你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给第四部分画线处补写一句话。

2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对“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这句话的理解。

三、习作。

题目一:

“乐”字在字典中有这样的解释:

①快乐;②乐于;③笑。

当你看到“乐”字的解释后,你会联想起什么呢?

请选择一个角度围绕你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写一篇习作。

题目二:

有一天,你看到一个突然热闹起来或安静下来的场面,这是怎么回事呢?

回忆你的生活经历,请你将这件事写下来。

要求:

1.请你从上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记叙文。

2.自拟题目,选择一件你亲身经历的事写下来。

3.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挚;不少于400字。

【篇三:

中关村三小五上阅读验收试卷】

>一、听力练习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

?

青铜镜?

各种镜子?

镜子的历史2.请连线指出下列镜子各自的不足之处。

青铜镜容易生锈银镜太贵钢镜太过晦暗

3.中国青铜镜已经有“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这句话的意思是。

二、阅读理解

(一)

①蚯蚓,是一种环节动物,属质足纲寡毛目。

②蚯蚓生活在土壤中,以腐殖有机物和泥土为食。

凡经它吞入而排出的泥土均成团烂结构,增强了土壤中的透气性和透水性,而且它排出的粪便是一种良好的有机肥料,富有硝酸盐和钾盐,可改变酸性或碱性土壤,使其变成中性,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有利。

因此,自古以来,蚯蚓就被人们誉为“耕耘能手”和改良土壤的“功臣”。

③蚯蚓有惊人的消化系统,嗜粪肥和各种有机废物,除玻璃、塑料和金属外,其他垃圾它都“吃”,诸如蛋壳、香蕉皮、硬纸板或下水道中的污物,它都吃得津津有味,而且胃口也大得惊人。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座蚯蚓养殖工厂,养殖了5亿条蚯蚓,每天吃掉垃圾200吨,并获得了大量的优质肥料。

日本的一家工厂,每年处理木浆残渣需要40万美元,而购进125吨蚯蚓后,不仅及时清理了这些废料,还可以转而将蚯蚓粪便卖给附近的蔬菜农场,很快就收回了成本。

所以,蚯蚓既是保护环境、处理城市有机废物的“主力军”,又是优质肥料的天然制造者。

④蚯蚓含有很高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因而成为现代化畜牧业、

渔业的优良饲料、饵料。

近年来,人们把蚯蚓烹调成营养丰富的佳肴。

将来蚯蚓有可能成为人类摄食的主要动物蛋白。

⑤由此看来,蚯蚓确实是人类的挚友。

由于蚯蚓神通广大,又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繁殖快、易管理等特点,很适合规模养殖利用,让它为人类造福。

1.第②自然段加粗的“其”指代_______________。

2.第③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这样表达的好处是。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2013.11.04

()③蚯蚓是人类摄食的主要动物蛋白。

()④蚯蚓的特点很适合规模养殖利用,让它为人类造福。

()4.第⑤自然段在全文的作用。

(二)带白蘑菇回家

毕淑敏

妈妈爱吃蘑菇。

到青海出差,我买了一袋白蘑菇,预备两天后坐火车带回北京。

回到宾馆,铺下一张报纸,将蘑菇一柄柄小伞朝天,摆在地毯上,一如它们生长在草原时的模样。

服务员进来整理卫生,细细的眉头皱了起来。

我忙说:

“我要把它们带回去送给妈妈。

”服务员就暖暖地笑了:

“说您必须把蘑菇翻个身,让菌根朝上,不然蘑菇会烂的。

草原上的白蘑菇最难保存。

”听了服务员的话,我让白蘑菇趴在地上,好像晒太阳的小胖孩儿,温润而圆滑地裸露在空气中。

上火车的日子到了。

服务员帮我找来一只小纸箱;用剪刀戳了许多梅花形的小洞,把白蘑菇妥妥地安放进去。

他轻轻地重复:

“哦,妈妈……”好像这个词语对他已十分陌生。

半晌他才接着说:

“只是你这样的带法,到不了兰州,蘑菇就得烂成污水。

我大惊失色说:

“那可怎么办?

他说:

“你在卧铺下面铺开几张纸,把蘑菇晾开,保持它的通风。

我依法处置,摆了一床底的蘑菇。

每日数次拨弄,好像育秧的老农。

蘑菇们平安地穿兰州,越宝鸡,直逼郑州……a不料中原一带,酷热无比,车厢内闷热如桑拿浴池,令人窒息。

青海汉子不放心地蹲下检查,突然叫道:

”快想办法!

蘑菇表面已生出白膜,再捂下去,就不能吃了!

我束手无策。

大汉二话不说,把我的白蘑菇,重新装进浑身是洞的纸箱。

我说:

“这不是更糟了?

”他并不解释,三下五除二,把卧铺小茶几上的水杯食品拢成一堆,对周围的人说:

“烦请各位把自家的东西,拿到别处去放。

腾出这个小桌,来放小箱子。

箱子里装的是咱青海湖的白蘑菇,她要带回北京给妈妈。

我们把窗户开大,让风不停地灌进箱子,蘑菇就坏不了啦。

大家帮帮忙,我们都有妈妈。

b人们为我腾出一方洁净的桌面。

风呼啸着。

c白蘑菇黑色的血液,渐渐被蒸发了,烘成干燥的标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