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蚯蚓的日记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5989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蚯蚓的日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大班蚯蚓的日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大班蚯蚓的日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大班蚯蚓的日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大班蚯蚓的日记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大班蚯蚓的日记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大班蚯蚓的日记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大班蚯蚓的日记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大班蚯蚓的日记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大班蚯蚓的日记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大班蚯蚓的日记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大班蚯蚓的日记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蚯蚓的日记教案.docx

《大班蚯蚓的日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蚯蚓的日记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班蚯蚓的日记教案.docx

大班蚯蚓的日记教案

大班蚯蚓的日记教案

【篇一:

蚯蚓的日记】

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活动教案:

蚯蚓的日记

目标:

1.能运用观察、猜测、讨论等方法阅读绘本,理解绘本中蚯蚓在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

2.从阅读绘本中了解日记的基本表现形式,尝试运用绘画形式来续写日记,并能大胆而连贯地讲述所续写日记的内容。

3.体验阅读和续写日记的乐趣。

准备:

ppt一份,纸和笔人手一份,绘本一本,星期一到星期日的标记一份

过程:

一、直接出示绘本封面《蚯蚓的日记》,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封面图片,了解书名

师: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有趣的书,我们一起来看看书的封面,你看到了什么?

看懂了什么呢?

这个蚯蚓有什么特点?

(幼儿回答)

(根据幼儿回答引入)“蚯蚓的日记”是这本书的什么?

有几个字?

前面的三个字你不认识没关系,但“日记”这两个字你一定要认识。

那你知道什么是日记呢?

2.引导幼儿讨论:

什么是日记?

(幼儿回答)

师:

那日记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和你们想的一样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寻找答案吧。

二、师幼共同阅读,了解绘本故事内容和日记的基本表现形式

1.第一遍阅读,启发幼儿看看,想想,说说,初步理解绘本故事内容

(1)师引导幼儿阅读第一页

师:

这是蚯蚓的第一篇日记,你们知道这篇日记是蚯蚓什么时候写的吗?

(3月1日)原来记日记的时候是要先写上几月几日的。

在这一天里,有谁?

发生了什么事?

(幼儿讨论回答)

师讲述故事:

原来蚯蚓和蜘蛛是好朋友,今天蚯蚓教蜘蛛怎样钻地,蜘蛛成功了吗?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明天蜘蛛又要教蚯蚓怎样倒立走路。

你们觉得明天蚯蚓会成功吗?

(2)师引导幼儿阅读第二页

师:

第二天了,日记上的日期该怎么记录?

对了,3月2号,这一天蚯蚓学会倒立了吗?

为什么没有成功呢?

(了解蚯蚓没有脚的特点,不能吸附在树枝上。

(3)师引导幼儿阅读第三页

(播放孩子的尖叫声)师:

你听到了什么?

这是谁发出的声音呢?

他们碰到了什么事情?

这跟蚯蚓有什么关系啊?

幼儿大胆想象猜测。

师讲述故事。

师:

这件事发生在哪一天?

你怎么知道?

对了,蚯蚓在日记的最上面都有标日期,记录这一天他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如果你碰到蚯蚓你会怎么样?

(4)师引导幼儿阅读第四页

师:

昨天是3月3日,蚯蚓做了一件很调皮的事情。

今天是(幼儿回答3月4日),蚯蚓不再调皮了,它变得非常讲礼貌。

老师是怎么知道的呢?

(从蚯蚓的日记里看出来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蚯蚓今天的日记里写了什么。

(5)师引导幼儿阅读第五页

(播放音乐)师:

3月5日,你们听到什么声音?

蚯蚓可能在做什么呢?

我们来看看到底它在干什么?

师:

它在干什么?

它是怎么跳舞的?

为什么他只能这样跳?

我们一起来学学它吧!

(6)师引导幼儿阅读第六页

(出示蚯蚓姐姐的图片)师:

今天,蚯蚓的日记里出现了这样一个人,它是谁?

蚯蚓和它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师讲述故事提问:

为什么蚯蚓要这样说它姐姐呢?

事实是这样的吗?

(7)阅读完后与幼儿共同得出日记的简单含义。

师:

看了蚯蚓的日记,我们知道了原来日记是用文字或者图案的方法记录自己的想法和每天发生的事情,可以是你开心,难过,害怕的等,而且每篇日记都标有时间。

2.第二遍完整阅读绘本,引导幼儿进行续写日记。

师幼完整阅读3月1日到3月6日蚯蚓的日记,那3月7日,蚯蚓还会去什么地方呢?

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三、拓展幼儿思维,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并尝试续写日记

1.师提出记日记的想法,用神秘的语气启发想象

(1)引导幼儿自由讨论。

(2)请你来帮助蚯蚓把3月7日这天的日记记下来。

2.引导幼儿思考日记怎么记?

梳理幼儿经验。

师:

记日记的时候我们首先在日记的最上方标上日期(3月7日),写完日期后,再想想会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呢?

想好了就把它画在纸上。

3.幼儿自由尝试记录日记,师巡回观察指导(可以请先画好的小朋友,去找客人老师,请客人老师将他的日记写下来)。

4.展示个别幼儿日记,并简单点评。

5.把作品贴在书的后面,引导幼儿发现日记记了几天的事情,其实,3月1日是星期一,那3月2日呢?

……原来,在写日记的时候还可以写上星期几,这就是蚯蚓一周的日记。

6.延伸活动结束:

你们也想写写自己的一周日记吗?

那我们到教室里再去试试看吧。

《蚯蚓的日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分享,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阅读的兴趣。

2.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整本书,与阅读的书本内容进行深入对话,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能力。

3.学写日记,了解日记可以写什么?

可以用怎样的方式去表达。

一、与蚯蚓的初识

1.出示封面,读题、观察、猜测

师:

这可能是一本怎样的书?

说依据

2.质疑

师:

这位蚯蚓男孩在他的日记里可能会记下什么呢?

二、走进蚯蚓日记,走近蚯蚓

【篇二:

大班绘本教案】

大班阅读活动《狼大叔的红焖鸡》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并展开合理想象,大胆猜测、讲述故事情节。

2、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爱的力量是无穷的,体验阅读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绘本《狼大叔的红焖鸡》、课件ppt。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把观察、想象与阅读经验相结合,大胆猜测、讲述故事情节。

活动难点:

通过想象、体验、表达等方式,让幼儿从中感受爱的力量是无穷的。

活动过程

一、回忆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参与阅读的欲望。

你听过关于狼的故事吗?

它给你的印象是怎么样的?

二、阅读猜测封面,带领幼儿走进绘本的世界。

1、封面上有谁?

2、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这本书的名字叫《狼大叔的红焖鸡》,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观察画面细节,引领幼儿了解情节的发展。

(一)找鸡。

(集体完整阅读,引导幼儿讲述故事情节。

1、狼大叔看见这只母鸡会想干什么?

2、它又是怎么做的?

3、你觉得它在打什么主意?

4、幼儿讨论:

狼大叔想让母鸡长胖一点,会想什么办法?

(二)养鸡。

(师幼连续阅读,引导幼儿自由讲述。

1、狼大叔准备要做什么?

2、它心里在想什么?

3、引导幼儿学说狼大叔送东西去时的语句与语气。

(三)捉鸡。

(两两猜测阅读,引导幼儿交流讲述。

1、狼大叔从门缝里可能看到一只怎样的母鸡?

2、它们怎么了?

还会说些什么?

(四)感化。

(互动体验阅读,感受绘本“爱”的主题。

1、小鸡们会对狼大叔说什么呢?

又会怎么做?

2、这时狼大叔心里是怎么想的?

他还会抓母鸡去做红焖鸡吗?

3、狼大叔没有吃到红焖鸡,心里还是很高兴,为什么?

4、你喜欢故事里的狼大叔吗?

为什么?

四、同伴分享体验,延续幼儿继续阅读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案:

《想吃苹果的鼠小弟》

教学目标:

1、激发幼儿对彩图绘本的学习兴趣。

2、通过观察想象图文结合创作绘本。

3、感受小老鼠和海狮的珍贵友情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激发幼儿的想象思维,启发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引导幼儿感受友谊和合作的力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带了一个小袋子!

咱们来摸一摸袋子里装了什么?

(苹果)

今天我们的故事就和苹果有关

(二)、出示封面,揭示书名。

1、出示遮去书名的封面。

仔细看图,你看到了什么?

(苹果树、鼠小弟)

鼠小弟来到了这棵苹果树下。

望着苹果在想什么呢?

2、出示书名

(三)、讲故事

1、我们看一下鼠小弟能吃上苹果吗?

2、小鸟和猴子按书的正常页数出现。

3、大象和长颈鹿先出现小老鼠的模仿动作,让幼儿猜想会是什么动物。

4、袋鼠和犀牛老师先告诉学生是什么动物,让幼儿猜想他们会有什么本领。

5、树上还剩下2个苹果,你猜接下来会出现什么动物呢?

(让幼儿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8、继续讲述故事,揭示意义。

海狮有什么本领呢?

海狮一个人能拿到苹果吗?

(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鼠小弟和海狮合作拿到了苹果,你猜鼠小弟会怎么办呢?

(体会分享的快乐。

他们两个拿到苹果会怎么办呢?

出示最后一页。

(四)、揭示道理,小结,

1、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通过合作我们就能做到平时一个人无法完成的事情。

分享是快乐的,一个人的快乐分享给10个人,就会变成10份的快乐。

2、你能说说你在平时生活中和你的朋友之间有哪些快乐合作和分享的事情吗?

3、如果这时又来了一群小动物,他们都很想吃苹果,可是树上的苹果已经没了啊,你想鼠小弟会怎么做

呢?

(通过联系实际,让幼儿懂得分享的重要性)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案: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活动目标:

1.了解到动物的“嗯嗯”是不一样的,并知道“嗯嗯”时要顾与到他人。

2.感受故事的有趣好玩,体验阅读和想象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点:

感知故事内容,阅读的快乐。

活动难点:

直到各种动物粪便的特点,并会用语言进行描述。

活动准备: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ppt

活动过程:

一、介绍图书名称,引起幼儿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一本新书,书名叫《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嗯嗯是什么意思呀?

(幼儿自由回答)

2、这是小鼹鼠,它的头上是什么呢?

(嗯嗯)

二、教师讲故事

1、从开头到小鼹鼠气得大叫。

看小鼹鼠是什么表情?

学一学小鼹鼠的动作。

他的心情如何?

为什么小鼹鼠的视力不好?

2、从鸽子到猪先生。

“叭”,鸽子的嗯嗯是什么样的?

还溅到了小鼹鼠的腿上!

师:

鸽子的嗯嗯湿湿的、黏黏的!

马的嗯嗯象什么?

是什么样的呢?

野兔的嗯嗯是什么样的?

你们听到野兔嗯嗯掉下来的声音吗?

(哒哒哒哒?

?

【篇三:

蚯蚓的故事详案】

大班科探活动:

蚯蚓的日记

活动目标:

些特性。

2.愿意亲近小动物,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蚯蚓绘本ppt,装在盒子里的蚯蚓,小树枝,放大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绘本ppt,引出蚯蚓的日记。

今天陈老师带你们一起做个小小科学家。

(出示绘本)这是谁啊?

蚯蚓,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到蚯蚓的世界,瞧,我们的主人公就是戴着红帽子的小蚯蚓,我们来给它取个名字吧?

(豆豆)跟它打个招呼吧,蚯蚓家还有谁?

(爸爸妈妈)哪个是爸爸,哪个是妈妈?

你怎么看出来的?

(训练幼儿观察能力)这一家给你什么感觉?

(爸爸妈妈疼爱宝宝,是幸福的一家。

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小蚯蚓的这几天发生的事情。

它一共写了几个日记?

(abcd4个日记。

二、阅读绘本、观察实物蚯蚓,了解蚯蚓外形和特征。

1.呈现日记a阅读、观察、交流蚯蚓的外形特征。

我们来看看小蚯蚓的第一篇日记:

小蚯蚓在哪里?

这是谁?

妈妈在干吗?

(照镜子)妈妈可爱美了。

豆豆对妈妈说了句什么话呢?

我们来听一听,(头长得跟屁股一样)它讲了一句什么话?

难道蚯蚓的头长得真的跟屁股一样吗?

今天,陈老师准备了真的小蚯蚓藏在泥土里,等一会,你们用小树枝将它从泥土里挑到塑料盒里,拿个放大镜仔细看看蚯蚓的头跟尾巴真的一样吗?

还要看看它的身体有没有什么新发现。

等会我们要举行新闻发布会,看谁的发现多。

幼儿观察。

(已经有孩子发现小蚯蚓了,你发现什么?

有什么不一样的?

已经有人发现蚯蚓头跟尾巴不一样的了,还有什么新发现吗?

)孩子们都观察好了吧,将小蚯蚓送回家吧。

刚才都找到小蚯蚓了吧?

现在,这里就是小蚯蚓的新闻发布会现场,谁愿意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响亮地发布给大家?

新闻发布会正式开始。

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头尖尖的,尾巴圆的。

第一个发现,你有补充,来你上来继续发布你的发现,谢谢你的补充。

还有谁有新发现?

第三个发现了?

?

它的身体有点柔软,你是用手发现,你真勇敢!

你们现在就像蚯蚓一节一节的,还有谁将它变得更长?

谢谢你们,这么短的时间你们找到这么多发现。

你们真厉害!

(教师小结幼儿的发现,并表扬敢于发表意见的幼儿。

)刚才我们总共有几个发现?

我们发现蚯蚓的头和尾巴有点不一样,还发现蚯蚓的身体是一环一环的,是一伸一缩地往前爬的。

2.阅读、观察、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

蚯蚓的第二篇日记会记些什么呢?

让我们打开看看:

你看出这位男士职业是什么?

怎么看出来的?

这位是牙科医生,他要为谁检查?

小蚯蚓有牙齿吗?

请一位小朋友来为小蚯蚓检查,然后做个报告。

(检查完了吗?

告诉大家蚯蚓有牙齿吗?

蚯蚓没有牙齿。

确定吗?

你有牙齿吗?

这位小朋友姓什么?

陈医生说蚯蚓没牙齿,他自己有牙齿。

牙齿有什么用?

看ppt上医生怎么说?

(他说蚯蚓没有牙齿)恭喜你们说对了。

你们有牙齿可幸福了,每天吃好多东西,蚯蚓没有牙齿,它们吃些什么呢?

(报纸、树叶、垃圾)

出示ppt,午餐时间,它们拿出报纸、树叶、垃圾快乐地吃着。

3.阅读、观看视频,了解蚯蚓的本领——松土

原来,蚯蚓跟我们吃的东西可不一样啊。

第三篇日记是写小蚯蚓跟它好朋友的事情,让我们看看小蚯蚓的朋友是谁?

它有个大问号?

小蚯蚓在干吗?

你怎么看出来的?

听听小蚯蚓怎么说的(看ppt)为什么说松土是蚯蚓的工作呢?

松土有什么用呢?

老师还带来了一段蚯蚓生活的录像,我们来看看,紧张吗?

(看视频)

三、阅读、讨论、了解蚯蚓再生。

蚯蚓的本领可真大,可以松土让植物快快长大,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最后一篇日记记着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让我们来看:

这些女孩子的表情怎样?

小女孩为什么害怕?

(小蚯蚓的身体断了。

)蚯蚓会死吗?

看看蚯蚓这次是怎么说的?

(看ppt验证。

还有什么动物有再生本领?

四、进一步观察蚯蚓,留下问题。

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蚯蚓的外表什么样,头和尾巴不一样,它没有牙齿,它吃了些什么,它有再生的本领,它松土能让植物快快成长。

你们还想了解小蚯蚓更多问题吗?

(幼儿提问,教师解答)

你有什么问题,我们回家可以查资料或者问问你们的爸爸妈妈。

现在我们将蚯蚓送回它的家吧!

说课稿:

意图:

一直在思考科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教学方式,怎样进行科学活动的教学,特别是对动物的探究,对动物知识的了解还不能仅仅从观察一下就能了解,而简单的说教又显得太枯燥,不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去年看了绘本《蚯蚓的日记》,受到启发,或许可以将绘本与科学活动结合,将看图与探索观察结合,将猜测与验证结合。

于是,设计了本次活动。

一、绘本的选择。

首先,拿来绘本细细翻看后,又上网查了一些资料,还看了《蚯蚓的日记》的教案,是小学写作的案例,也有幼儿园大班阅读活动案例。

而要将它结合科学探究活动必定要有所取舍。

因此,在绘本的选择上我尽量选择科学方面的元素,如了解蚯蚓的外形的妈妈照镜子一个故事,看牙医的与女孩子惊讶表情的,这个故事的图本经过我的修改,原来图片上的蚯蚓是不断开的,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蚯蚓的这一再生本领,我特进行了修改,从而引出一个跟科学更贴切的故事,最后是松土的故事,通过这四个故事,让孩子们对蚯蚓有个大概的认知,也能激发孩子探究的愿望。

二、课件的制作。

选好图片后,对图片进行了一些简单处理,并配上文字与声音。

声音是自己录制后插入的,这些话语以小蚯蚓的身份来说的,也改掉了原来绘本的内容,第一句话是为了引出下面的观察探索,而后来的几句话则是为了更好地小结每一段的发现。

视频的选择,在网上搜索了很久,就找到这么一段关于蚯蚓生活习性的视频,刚开始想放第一个故事之后的,后来觉得过早告诉孩子这些知识,局限了孩子们进一步的探究,而放在最后一个故事前则给孩子们验证自己发现的机会。

三、问题的解决。

科学活动的科学性在于问题意识,而如何解决问题则是最重要的。

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研究的。

本次活动将绘本与科学探究相结合,如何结合?

如何解决问题?

我也只是探究者,抱着研究的态度进行思考。

用绘本的四个故事作为线索连接整个活动环节,做到碎而不乱,如珍珠穿在项链上。

在第一个日记,小蚯蚓说了“头跟屁股一样”引出蚯蚓外形的问题,这个问题是通过孩子们自身观察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运用“新闻发布会现场”激发幼儿表达自己发现的欲望。

第二个问题“蚯蚓有没有牙齿”,这里派了一位小朋友去检查了一下,是因为有前期观察的基础,而从蚯蚓没有牙齿引出新问题:

“蚯蚓吃什么?

”通过孩子猜猜说说,再看图观察,最后语音验证。

第三个问题:

蚯蚓松土本领?

是通过绘本观察,语言猜测,验证的方式进行的。

这里播放了

一个视频,让孩子们更进一步了解蚯蚓的外形与生活习性,也是对前面一些内容的验证。

再生的问题,是通过绘本观察与幼儿讨论完成的,整个过程还是紧紧围绕幼儿的年龄特征进行,过于复杂的问题没有给孩子解答,是让孩子有进一步探索的空间与欲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会更多的了解蚯蚓的知识。

最后一个环节,让孩子提问。

这里是想让孩子在吸收新知识,解答完问题的基础上再生成新问题的过程。

科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解决问题,更要让孩子去产生问题再去解决问题,激发探究欲望。

作为一节课的教学,不可能将所有关于蚯蚓的知识讲清楚,这就在于老师的取舍,更要切合孩子的实际经验。

在活动中或许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值得大家不断探讨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