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试必备知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944695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考试必备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考试必备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考试必备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师考试必备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师考试必备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教师考试必备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教师考试必备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考试必备知识.docx

《教师考试必备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考试必备知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考试必备知识.docx

教师考试必备知识

一、品德与道德

(一)品德的实质

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相辅相成的基本心理成分: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

(三)中学生品德的发展及其特点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2)自我意识增强

(3)道德行为逐步巩固

(4)品德结构更加完善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四)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1.家庭教养方式

若家庭教养方式是民主、信任、容忍,则有助于儿童的优良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2.社会风气

青少年由于其自身的道德、自我的发展尚未成熟,不善于做出正确的选择,所以易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教育者要特别重视。

3.同伴群体4.道德认知

5.态度定势6.认知失调

(五)促进良好品德形成的方法

常用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的方法有:

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

六、道德发展阶段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通过观察儿童的活动,用编造的对偶故事同儿童交谈,考察儿童的道德发展问题。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观责任感逐步向主观责任感的转化过程。

根据公正观念的发展水平,分四个阶段:

1.前道德阶段(1-2岁)

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规则意识,因而谈不上任何道德观念发展。

2.他律道德阶段(2-8岁)

儿童主要表现为以服从成人为主要特征的他律道德,故也称为服从的阶段。

又可分两个阶段:

①自我中心阶段(2-5岁)

这一阶段儿童处于前运算思维阶段。

其特点是单向、不可逆的自我中心主义,片面强调个人存在及个人的意见和要求。

②权威阶段(5-8岁)

他们了解规则对行为的作用,但不了解其意义。

他们常以表面的、实际的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

认为服从成人就是最好的道德观念,服从成人的意志就是公正。

如果违背成人的法则,不管动机如何都应该受到惩罚,而且惩罚越厉害越公平。

3.自律道德阶段(8-11、12岁)

自律道德阶段也可叫做合作道德阶段或可逆性阶段。

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认为公平的行为都是好的。

他认为,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10岁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也就是他律道德。

10岁以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大多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也就是自律道德。

4.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

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出现了利他主义。

他们基于公正感做出的判断已经不再是平等基础上的法定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三水平六阶段论)

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科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包含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

1.前习俗水平

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中低年级。

该时期的特征是,个体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认为道德的价值不决定于人及准则,而是决定于外在的要求。

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①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②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

2.习俗水平

这是在小学中年级出现的,一直到青年、成年。

这一阶段的特征是,个体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能够从社会成员的角度去思考道德问题,开始意识到人的行为必须符合群体或社会的准则。

能够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

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①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

②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也包括两个阶段:

①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

②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一、个体心理

(一)社会态度

2.社会态度的形成

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变化过程的三个阶段——服从、同化、内化。

(二)印象形成

1.印象形成概述

2.印象形成效应

(1)社会刻板印象

(2)晕轮效应

(3)首因效应(4)近因效应

(5)投射效应

二、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舒茨认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需要有三类。

(1)包容需要。

(2)控制需要。

(3)感情需要。

(二)人际吸引

1.人际吸引的概念

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在情感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

吸引的一般形式是喜欢或友谊,吸引的强烈形式是爱或爱情。

2.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接近性

(2)相似性与互补性

(3)能力与特长

三、群体心理

(一)群体心理概述

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是密切关联的。

没有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就没有基础。

(二)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

1.社会助长

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2.社会惰化

社会惰化主要是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

(三)利他行为和侵犯行为

1.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具有四个特征:

自愿性、利他性、无偿性、自我牺牲性。

2.侵犯行为

(四)社会影响

1.从众

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社会现象。

2.服从

服从是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相应行为的社会现象,这种行为是在外界压力的影响下被迫发生的。

第二部分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正常2.情绪适中

3.意志健全4.人格完整

5.自我意识正确6.人际关系和谐

7.社会适应良好8.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二、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抑郁症

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抑郁症的主要特征:

一是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生活的乐趣。

二是消极的认识倾向,低自尊、无能感,从消极方面看事物,好责难自己,对未来不抱多大希望。

三是动机缺失、被动,缺少热情。

四是躯体上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

抑郁症的治疗:

抑郁症是由心理原因造成的。

(二)恐怖症

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

恐怖症可分为单纯恐怖症(对一件具体的东西、动作或情境的恐惧)、广场恐怖症(害怕大片的水域、空荡荡的街道)和社交恐怖症。

在学生当中,社交恐怖症比较常见。

社交恐怖症的表现:

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在会场上讲演、在公共场合进餐时交谈),担心自己会因双手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

恐怖症的治疗:

系统脱敏法是治疗恐怖症的常用方法。

想帮助学生克服学校恐怖症,父母要有坚持性和耐心,要坚决而友善地要求孩子回到学校,习惯学校生活。

另一方面,改善班级中人际关系,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校氛围。

适当减轻学习压力,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对于克服学校恐怖症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三)焦虑症

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

中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

焦虑症的表现:

1.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2.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3.考试后又持久地不能松弛下来。

焦虑症状产生的原因:

学校的统考,升学的持久的、过度的压力;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学生个人过分地争强好胜;学业上多次失败的体验等。

某些人具有容易诱发焦虑反应的人格基础:

遇事易紧张、胆怯,对困难情境作过高程度估计,对身体的轻微不适过分关注,在发生挫折与失败时过分自责。

这些人格倾向可称作焦虑品质。

焦虑症的治疗:

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方法,运用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指导学生在考试时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对于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都有较好的效果。

(四)强迫症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社会心理因素包括学习过度紧张、家长要求过于严格、人际关系不良等等;而个人心理因素包括胆小怕事、偏执、优柔寡断等。

强迫症的治疗:

首先,可采用药物治疗;其次,行为治疗,如暴露与阻止反应;第三,建立支持性环境;第四,森田疗法,此方法强调当事人力图控制强迫症状的努力,以及这种努力所导致的对症状出现的专注和预期,对强迫症状起维持和增强作用。

应放弃对强迫观念作无用控制的意图,而采取“忍受痛苦,顺其自然”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