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训练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47233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政治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训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政治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训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政治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训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政治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训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政治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训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八年级政治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训练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八年级政治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训练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八年级政治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训练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政治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训练题.docx

《八年级政治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训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政治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训练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政治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训练题.docx

八年级政治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训练题

思想品德:

第七课《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训练题(鲁教八上)

一、基础知识题

1、法律是_____,_____,_____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____。

2、法律是______的体现。

我国法律是____的体现。

3、在我国,公民不分民族、性别、出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职务高低,都______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4、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____的、____的、_____的。

5、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不得______,不得______,不能________。

6、权利是与______相关联的。

7、法律规范____,维护_____。

8、诉讼通常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三种类型。

二、能力提高题

1、“世界是个小天地,小小天地太拥挤,你有你的性格,他有他的脾气。

”人们之间发生纠纷和冲突在所难免,而解决这些纠纷和冲突的最好方式和手段是

A.法律B.宗教C.纪律D.风俗习惯

2、我国法律体现的是    

A.工人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B.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C.中国共产党的意志和利益   D.广大农民的意志和利益

3、在2008年的“两会”上,三位分别来自广东、上海、重庆的农民工人大代表格外“抢眼”。

农民工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①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②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面临的困难

③充分反映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④是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广泛性的真实体现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4、班长小宋总能尽职尽责做好班级工作。

他尊敬老师,关心同学,带领同学们积极创建优秀班集体,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

以上材料说明了

A.我们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

B.我们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义务

C.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D.只要履行义务,就能获得荣誉

5、阅读右边漫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女士正确行使了公民权利

  ②该女士没有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③女士的言行纯属小事.无关紧要

  ④女士的言行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下列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有

①行使监督权②维护全国各民族团结③维护国家统一④依法纳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有人说:

权利是橄榄球,我要抢到手;义务是足球,我要踢得远远的。

这种说法

A.正确,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B.错误,没有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C.正确,认识到权利和义务都是由法律规定的

D.错误,没有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可以分离的

8、下列行为中不属于法律禁止的有

A.公民乘飞机前,机场工作人员检查公民身份证和所带包裹

B.八年级学生刘某为集邮私拆同学信件

C.工程队老王偷藏同事孙某家寄来的汇款单

D.商店保安怀疑消费者李某偷窃,对李某进行搜身

9、在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墙上有一条格言:

“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这句格言启迪我们

A.要根据自身的独特性,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B.学习是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梦想的过程

C.我们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D.社会越发展,选择的机会就越多,选择的难度就越大

10、某市纺织厂200多名下岗女工,因生活暂时困难,在未经市公安部门允许的情况下,有组织地到市政府门前静坐示威,要求市政府出面解决工作问题和提高保障待遇。

她们不听公安人员的劝阻,静坐时间长达20小时,阻碍了交通,影响了市政府的工作秩序。

对此的正确认识是

A.她们在依法行使示威的自由权利B.静坐示威是她们的自由权利

C.她们没有依照法定程序行使自由权利D.她们的方式合法的,但没有示威的自由权利

11、每个中国公民都应在依法享有权利的同时,自觉履行义务。

这是因为

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B.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是相互结合的

C.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没有关系的D.权利和义务两者是没有区别的

12、某市原副市长刘志华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和收受他人巨额财物,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

对此,小刚说:

“刘志华是国家高级工作人员,因此,不应该判处他这么重的刑罚。

”小刚的这种说法,主要是没有认识到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法律和道德是有区别的

C.一般违法与犯罪是有区别的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3、在人们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同时,我国政府又对网络的合理使用制定了相应的规定,并要求公民遵守这些规定。

这主要表明

A.权利是技术进步带来的,义务是国家规定的B.公民先享有权利,然后才承担义务

C.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D.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是政府规定的

14、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初中学生有就近人学、免交学费、接受规定年限教育等权利,同时也有遵守学校纪律、维护学校利益等义务。

这表明

A.任何公民都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B.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矛盾性C.公民履行义务后才可享有权利D.公民获得权利后才履行义务

15、张某在某商场购买一劣质产品,向消协投诉,经消协依法调解,张某获得了赔偿;某派出所抓到一个偷自行车的小偷,将该小偷拘留3天;某公安局抓到一个抢劫老人5万元钱的罪犯,由检察院提起诉讼,该犯受到刑事处罚。

这些事例告诉我们

A.我国法律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B.我国法律是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C.我国法律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D.违法就必然受到刑事处罚

三、拓展创新题

1、江某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退役后,他尽心照料父母;同时,自筹资金,经营饮食业。

由于认真守法,积极纳税,多次被税务部门评为纳税先进分子,他还被选举为区人大代表。

结合上述材料,请运用《思想政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江某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基本权利?

(2)江某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义务?

(3)公民应当怎样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法定义务?

 

2、今天是小明15岁生日,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小明期盼着父亲把切好的第一块蛋糕给自己,他认为自己是今天的主角,不料父亲却把第一块蛋糕递给了请来的张阿姨,小明为此很不高兴。

这时猛然听见父亲说:

“小明,站起来,向张阿姨行礼。

”小明有点茫然,很不情愿地站了起来,两眼斜视,望着墙角。

父亲接着说:

“十五年前,生你的那天.是张阿姨送你妈妈去医院的。

张阿姨慌忙阻拦说:

“孩子.你应该给你妈妈行礼,你出生那天,她还坚持上班,一下子就晕过去了。

你要为妈妈自豪,她很坚强。

让你来到了世上。

母亲有些激动,站起来,双眼含泪、目不转睛地望着小明,看了十五年了,好像仍然没看够。

小明望着母亲眼角日益加深的皱纹,脑海中浮现出父母为自己成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勤劳作的场景,而自已却常常埋怨父母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

想到这些,小明感到非常惭愧。

……

阅读上述短文。

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公民权利和义务关系方面的知识,分析小明感到惭愧的原因。

 

(2)、如果你是小明,你在当时会采取怎样的行动?

(要求:

列举的行动要切合情境,具体可行。

 

3、小明和同学去看电影,看完电影出来,小明发现自己的自行车不见了。

看着小明着急的样子,几个同学走上前来。

甲说: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明天再让你妈妈买一辆就行了。

乙说:

“要不然你也偷偷弄一辆骑走。

丙:

说:

“干脆去黑市买,较便宜,。

小明站在原地,盘算着……

请你运用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的有关知识,评析材料中几个同学的观点。

 

4、小妮多次受到不法分子的勒索。

第一次,他们要她交50元的保护费,声称不给就要打她,不准她上学,她只好把存起来的零钱给了他们。

三天后,他们又要她交100元,声称不给就要划破她的脸,她只好偷偷地向别人借钱给他们。

但归过了一个星期,这些认人又来胁迫,要她交500元……

请你推测小妮可能会采取几种不同的方法应对新的勒索,并可能导致怎样的后果。

请你用所学知识对你推测的情况进行选择并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题

1、由国家制定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2、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3、一律平等4、密不可分相互结合相互促进5、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在合法权利之外谋取非法利益6、义务7、人们的行为公民的合法权益8、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二、能力提高题

1.A2.B3.C4.C5.C6.D7.B8.A9.C10.C11.A12.D13.C14.A15.A

三、拓展创新题

1、

(1)受教育权、劳动权、被选举权。

(2)受教育的义务、依法服兵役的义务、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劳动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

(3)①公民依法行使权利时,不得以非法手段谋取利益;不得超越合法权利的范围;要采用合法方式,按照法定程序行使自由权利;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或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公民履行法定义务时,应做到:

法律所鼓励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

2、

(1)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

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②小明之所以感到惭愧,是因为他过去没有认识到父母为抚养、教育和保护自己所作的巨大付出;而自己在享有权利的时候却没有自觉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2)样例一:

向父母鞠躬,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向张阿姨鞠躬,表示感谢;

样例二:

端起盘子,把自己那块蛋糕敬献给父母;

样例三:

走到母亲跟前,拥抱母亲,对母亲说:

“妈妈,谢谢你,我爱你!

3、甲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是法律意识淡薄,不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表现。

乙同学的的看法也是错误的,这样做会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是法律所禁止的。

明知是赃物而购买是违法行为,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超越合法权利的范围,所以丙同学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4、

(1)忍气吞声,破财消灾。

变本加厉,后患无穷。

(2)只身赴险,死拼蛮斗。

无谓流血,人财两空。

(3)非法报复,以暴制暴。

害人害己,得不偿失。

(4)求助报警,依法维权。

处罚坏人,保护自己。

选择:

求助报警,依法维权。

原因:

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