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 1 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51050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90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 1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 1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 1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 1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 1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 1 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 1 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 1 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 1 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 1 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 1 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 1 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 1 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 1 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 1 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 1 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 1 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 1 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 1 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 1 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 1 教案.docx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 1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 1 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 1 教案.docx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1教案

1 古诗三首

本课由三首七言绝句组成,内容都涉及古代乡村中的儿童生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与四年级下册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属于同一组诗,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

古诗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的劳动场面:

初夏,农人白天到田里锄草,晩上回来搓麻线,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孩子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却在茂盛的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古诗的前两句用“昼”“夜”“儿”“女”等词语,从时间、人物的角度表现出农家耕织的场景:

不分日夜,不分男女,村庄上下,一片繁忙。

后两句写得意趣横生,“未解”“也”“学”等词语表现出乡村儿童的天真可爱,流露出赞扬之意。

全诗语言浅近、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稚子弄冰》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

古诗写了幼童在严寒天气弄冰玩耍、自得其乐的场景:

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取出,用彩丝穿过冰块,提在手中,就像一个银钲。

轻轻敲打,清脆的响声穿林而过。

忽然冰块落地,发出如玻璃破碎般的声音。

孩子取冰时的欣喜、穿丝时的小心、敲冰块时的得意一一呈现,表达出作者对孩子的喜爱之情。

《村晚》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雷震。

古诗展示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牧童骑牛晚归图:

池塘四周长满青草,池水高涨。

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远山衔在嘴里,倒映在清凉的水波中。

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拿着短笛随意地吹奏。

古诗的前两句写景:

两个“满”字,写出了水草丰美的景象;写远山落日,用“衔”和“浸”,形象地展现出落日挂在山头、倒映在水中的情形。

绿草、碧水、青山、落日,色彩绚丽。

后两句写牧童的活动,“横牛背”和“信口吹”生动地表现出牧童的调皮天真和悠闲自在。

课文插图分别对应《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和《村晚》两首古诗。

左侧插图呈现的是初夏时节村庄繁忙的景象,人们都在田间劳作,两个孩子在靠近树荫处学种瓜。

右侧插图呈现了远处的青山和近处的池塘,牧童悠闲地坐在牛背上吹笛。

插图描绘了两首古诗中的主要场景,有助于学生走进情境,理解诗意。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会认“昼、耘”等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昼、耘”等生字。

2.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通过结合注释理解诗句,能想象并说出诗句中描绘的情景,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

4.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改写成短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诗歌内容想象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培养热爱乡村、享受童年的思想感情。

2.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教学难点

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改写成短文。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的生字中,“漪”字稍难,要提示学生:

不要读成qí;三点水是形旁,“漪”指水中的波纹,可结合词语“涟漪”理解“漪”的字义。

本课的多音字“供”,可列举词语帮助学生分辨字音。

比如,“供奉”“供养”“供职”等词语中的“供”读第四声,“供给”“提供”“供应”等词语中的“供”读一声。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可按结构归类指导。

“耘”“晓”左窄右宽,要提醒学生“晓”字不要多点少撇。

“昼”“桑”是上下结构,要提醒学生把各部分写得紧凑一些。

2.阅读教学

初读阶段,可引导学生回顾对古诗节奏的了解,尝试读好这三首诗的节奏,并相机指导学生读准生字和难字的字音,特别要关注学生是否把“供耕织”“玉磬”“水满陂”等读正确了。

朗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时,前两句可以语速稍快些,表现出乡村耕种劳作的繁忙景象;后两句可以语速稍缓,读“学种瓜”时语调微微上扬,表现出乡村孩子的天真。

朗读《稚子弄冰》时,可以边读边想象稚子先得意后懊恼的心理活动,试着通过语气、语速的变化表现出稚子情绪的变化。

朗读《村晚》时,前两句可放缓语速,重读两个“满”,“水满陂”“浸寒漪”的尾音稍微拉长,表现出恬静悠远的感觉;后两句中的“横”“信口”可略微拖长,表现出牧童的悠闲自在。

朗读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师生对读、个别读、分组读、表演读,要引导学生试着读出三首古诗的韵味,达到熟读成诵。

3.表达运用

课后第二题要求学生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并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

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语和插图来想象、体会。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一诗,可让学生围绕“未解”“学”等想象儿童学种瓜时生疏、笨拙的动作,体会农村孩子的天真可爱以及热爱劳动的品格。

《稚子弄冰》一诗,可让学生借助“脱”“穿”“敲”等动词,想象儿童“弄冰”的过程,揣摩他的神态及心理变化,进而感受他的可爱——“脱”晓冰和“穿”彩丝时小心谨慎,“敲”冰块发出清脆声响时得意,“碎地”时懊恼。

《村晚》一诗,可让学生围绕“满”“衔”“浸”等关键词语,结合插图想象画面,并借助“横”“信口”等想象牧童横坐在牛背上的样子及笛声的变化,感受牧童的天真可爱、悠闲自在。

逐一体会后,可让学生比较三首古诗中描写儿童表现的词语,如“学种瓜”“脱晓冰”“横牛背”,发现其中儿童的共同之处——纯真、可爱,进一步体会童年生活的乐趣。

课后还安排了“选做”,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选择一首古诗展开想象改写成短文。

教师可提示选做的学生:

改写应该以诗歌内容为基础,充分发挥想象,丰富画面,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可以先作口头改编,再记录自己的改编成果,不要逐句翻译原文;应抓住每首古诗的要点进行想象,比如,《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可想象童孙学种瓜时的神态、动作,《稚子弄冰》可想象稚子的神态和心理,《村晚》可想象牧童悠闲自在的样子。

学生改写成文后,可让改写同一首古诗的学生组成小组,并吸纳没有进行改写的同学进入小组,先组内交流,评一评谁的想象更丰富、谁的语言更生动,再由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2.学生搜集作者与创作背景资料。

3.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昼、耘”等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昼、耘”等生字。

2.学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反复朗读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培养热爱乡村、享受童年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

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乡村图景以及冰心的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心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

2.谈话:

古时候,儿童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呢?

你们想知道吗?

今天让我们随着宋朝三位诗人走进那时的乡村,体会不一样的童年生活。

3.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板书:

古诗三首)

4.过渡:

童年生活历来是诗人笔下最美的一幅画卷,诗人们将带领我们感受什么样的童年生活呢?

5.介绍背景资料及作者。

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ー)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共六十首,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本诗描写了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劳动场景。

范成大,字至能,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南宋名臣、文学家。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

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

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

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又称南宋四大家)。

其作品在南宋时已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

今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著作传世。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三首古诗,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教师巡视指导。

(1)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

2.指名学生读古诗,教师相机正音。

“供”读一声gōng时,表示“供给”,读四声gòng时表示从事;在本诗中应该读四声。

“钲”应读zhēng,“磬”应读qìng。

3.引导学生观察要求会写的字,提示书写要点,指导学生书写。

“昼”“桑”是上下结构,要把各部分写得紧凑一些,“昼”字的“尺”撇、捺要舒展。

“耘”注意写的时候左窄右宽、左长右短。

“桑”注意写的时候上紧下松。

“晓”左窄右宽,注意右上角不要多写一点。

4.过渡:

学完了本课的生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诗歌到底写了什么内容。

板块三 感知诗意,想象诗境

1.想想《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并回答问题。

“桑阴”,“桑”就是桑树,意思是桑树成荫了,当桑树成荫时,就是夏季。

2.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让学生感知诗意。

(1)教师引导:

这首诗语言简练,含义却深远,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先了解古诗的大意。

平时遇到一首新的古诗,你是怎么学习的呢?

(2)学生交流学习方法。

(3)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①默读古诗。

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字词的意思。

②四人小组学习,交流不理解的词语,并说说古诗的大意。

3.全班交流汇报古诗的大意。

白天去田间锄草,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儿童不明白怎么耕耘织布搓麻绳,但也在桑树荫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4.品读古诗,想象画面。

句段1: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出示诗句,指名学生读。

(2)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耘田”和“绩麻”分别是“锄草”和“搓麻线”。

(3)引导学生通过查工具书理解“各当家”是“各忙各的农活”的意思。

(4)引导学生想象当天蒙蒙亮的时候,公鸡还没有打鸣,只听“吱呀”一声,农家的门开了,一个农民卷着袖筒和裤腿,扛着锄头走出家门;当月亮慢慢爬上树梢的时候,农家的窗户上映出一个忙碌的身影,一个农妇正坐在昏暗的灯光下把麻搓成线,她的手黝黑而粗糙……

(5)引导学生感受诗中辛劳、繁忙并快乐的劳动场景,明确诗中的人如此忙碌是为了美好的生活。

5.观察插图,感悟诗境。

(1)过渡: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文中这首诗的插图,这样的劳动在我们眼里是辛苦的、忙碌的,但在当时,这种男耕女织的生活却是人人向往的。

(板书:

劳动场景)一天的辛苦劳动后,回家看到妻儿各做各的事情,这样温馨的画面,使劳动的疲倦、劳累一扫而光,这种快乐与满足就是从劳动中得到的。

难怪诗人看到村子里那繁忙而井然有序的劳动场面时,不禁感叹——(学生接读)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2)不只是村子里的男男女女各尽所能,做着分内的事情,就连小孩子们也——(学生接读)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从诗中描述的小孩子学种瓜的情景中,你又获得了怎样的感受呢?

6.想象画面,体会乐趣。

句段2: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出示诗句,指名学生读。

(2)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说一说“解”“供”“傍”和“阴”分别是“理解,懂得”“从事”“靠近”和“树荫”的意思。

(3)让学生想想自己平时在家会做些什么,诗中的小孩又做了些什么。

(学着大人种瓜)

(4)引导学生感受诗中小孩的勤劳淳朴、天真可爱。

(5)再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全班自由交流)

7.小结:

能帮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劳动也是快乐的。

(板书:

勤劳)一起快乐地读最后两句——(学生接读)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板块四 赏读古诗,感悟诗情

1.读出诗味,体会诗情。

(1)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思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2)大家闭上双眼听老师在配乐中朗诵古诗,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全班自由交流)

2.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1)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2)学生在练习本上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板块五 课堂回顾,背诵古诗

1.出示结构图示,利用结构图示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2.小结:

村庄儿女日夜劳作,虽然繁忙、辛劳,但十分快乐,孩子虽然不懂耕织,却爱学做农活,也是快乐的。

这样和谐、温馨的劳动场面感染了诗人,让他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这里勤劳朴实的人们,更爱上了这温馨美好的田园生活。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稚子弄冰》《村晚》。

2.理解古诗《稚子弄冰》《村晚》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解读诗题

1.谈话:

在喜爱儿童和富有童心的诗人为我们留下的诗词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古时候孩童生活的场景。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二首古诗《稚子弄冰》。

2.教师板书诗题,学生齐读诗题。

3.指名学生猜诗题的意思,教师总结:

“稚子”是指幼小的孩子,“弄”是玩的意思,诗题的意思是“幼小的孩子玩冰”。

4.出示资料,了解诗人杨万里。

《稚子弄冰》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春,杨万里当时在常州任职。

打春牛是古时的习俗,立春前一日,用土牛打春,以示迎春和劝农。

打春之牛,后亦以苇或纸制。

一般是由当地的长官执彩鞭击打春牛三匝,礼毕回署,接着众农民将春牛打烂。

这首诗写儿童看到大人们鞭打春牛的场面后进行模仿的情景,这一场景引起诗人对丰收的联想。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

他的诗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

此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

有《诚斋集》传世。

板块二 品读古诗,感知诗境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思考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发生的事。

2.让学生运用第一首诗的学习方法,自学这首古诗。

(1)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诗意。

(2)读古诗,想象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

3.全班汇报古诗的大意。

清晨,儿童将铜盆里结冻的冰块剜下来,用带来的丝线穿起来当钲来敲打,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林,冰忽然落在地上发出像玉石碎裂一样的声音。

4.再读古诗,想象画面,依次出示以下诗句。

句段1: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1)指名学生读。

(2)结合注释引导学生理解“稚子”“金盆脱晓冰”“钲”分别是“幼小的孩子”“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钟,有长柄”的意思。

(3)引导学生抓住句中的动词“脱”“穿”,感受描写的传神形象,体会孩童剜冰时的天真烂漫。

(4)说一说读了这两句诗,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情境。

调皮的孩子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他们用彩线把冰块穿起来当作银锣来敲,多聪明啊。

句段2: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指名学生读。

(2)结合注释引导学生理解“磬”“玻璃”分别是“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和“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的意思。

(3)引导学生抓住这两句诗中的动词“敲”“碎”,体会诗人从听觉的角度写出声音的美妙,感受作者贴切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

这是作者以老者的眼光描写的稚子的情趣。

(4)说一说从这两句诗中你都看到了什么画面。

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林,好听的声音让他们感到快乐。

冰突然落在地上发出像美玉摔碎的破裂声顿时让他们由开心变为沮丧。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引导学生明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5.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6.小结:

快乐也好,沮丧也好,对孩子来说都是最深刻的记忆。

对作者来说,他多么羡慕这个无忧无虑、聪明可爱的孩子啊。

板块三 学习《村晚》,扣读诗题

1.谈话:

学习了两首关于古时候儿童田园生活的诗,现在我们要领略一下宋代乡村的美丽风光。

这段风光是一位叫雷震的诗人带给我们的。

雷震,南宋诗人,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

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

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2.板书诗题,齐读诗题。

3.提问:

读了诗题,你从中获取到了哪些信息?

教师适时点拨学生:

从“村”字得知地点是农村,“晚”字可得知时间是晚上,“村晚”的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这首诗描绘的是乡村傍晚的景色。

4.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1)检査古诗的朗读情况,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陂”和“漪”的读音。

(2)指名学生按节奏朗诵古诗,学生评议后齐读。

(3)古诗讲究韵律美,我们读诗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教师适时提示学生应该注意把这首诗的韵脚“陂、背”读得清晰、响亮。

(4)学生练读,指名读,学生评议,全班齐读古诗。

5.小结:

诗人抓住了对景物和人的描写,整首诗描绘了一幅牧童骑牛吹笛晚归图。

板块四 诵读古诗,感悟诗情

1.读出感情,想象画面。

依次出示以下诗句。

句段1: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1)指名学生读。

(2)结合注释理解“陂”是“池岸”的意思,“漪”是“水中的波纹”的意思。

(3)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引导学生感受傍晚时分乡村的宁静祥和,读出这份安详。

池塘四周长满了青草,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仿佛衔着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寒冷的波纹中。

句段2: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指名学生读。

(2)结合注释理解“腔”是“曲调”的意思,“信口”是“随口”的意思。

(3)读一读这两句诗,感受牧童的生活是多么的悠闲自在,读出其中的“乐”,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境,体会其中的乐趣。

牧童辛苦了一天,到傍晚才回家,却不知疲倦,横坐牛背,吹起短笛,即使不成曲调,依然自得其乐。

2.诵读古诗,读出感情。

(1)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思考: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3.小结:

《村晚》这首古诗描写了乡村傍晚时的景色,给人一种无限的遐想,特别是牧童骑在牛背上随意吹着短笛的悠闲自在,让人无比向往。

4.完成课后小练笔。

(1)这三首古诗中所描绘的田园风光都很美,都体现了古代儿童的有趣可爱,古代田园生活的和谐美好。

请同学们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的一首改写成短文。

①用自己的话把诗意写清楚;

②结合插图和生活实践,进行合理想象;

③抓住细节进行扩写;

④调动多种感官,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个角度来写。

(2)学生自由完成小练笔。

(老师相机指导)

(3)用展示台展示写得好的小练笔。

板块五 课文总结,拓展延伸

1.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课文内容,并利用图示结构指导学生背诵。

稚子弄冰

村 晚

2.拓展延伸:

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这也是他的田园诗的代表作。

同学们课下可以去搜集这组古诗中的其他古诗,读一读,背一背。

3.小结:

这三首古诗都向我们展示了古时候儿童生活的情景,只是写的事情不同,《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写了夏天孩子们学着大人在桑树下种瓜的事情;《稚子弄冰》写了冬天孩子们剜冰,用彩线将冰穿起来当打击乐器,冰块摔碎了孩子们失落沮丧的事情;《村晚》写了傍晚,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归来的事情。

三位诗人都善于捕捉儿童在做某件事时某一个瞬间的情景,来体现田园生活的美好。

我们在今后的习作中也要留心观察,捕捉某件事中某一个瞬间的情景,掌握由面到点的写法。

练习设计

完成《教材1+1·优化创新精练》对应训练。

1.注重朗读指导。

诵读是学习课文的根本之法,要引导学生读准确、读流畅、读出节奏,强调字正腔圆。

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调动学生生活体验,发挥个性想象,激起情感共鸣,在读中悟情,悟中抒情,带领学生从诗句表面走进意境,走进诗人内心深处,引导学生读出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2.培养想象能力。

教学古诗词要结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高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立足诗的内容,充分领悟诗人的情感,然而诗的语言是浓缩的精华,学生对于诗人的创作背景也不甚了解,因此不能只是逐句了解诗句的意思,应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后感悟诗情,让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情境,说出自己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从而体会其中的乐趣。

最后的小练笔则是将学生的想象能力落到实处。

3.关注语言训练。

新课标强调,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课后第二题意在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小练笔培养了学生写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快乐练习

训练24

祖师闻言,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

“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

”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

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

唬得那一班听讲的,人人惊惧,皆怨悟空道:

“你这泼猴,十分无状!

师父传你道法,如何不学,却与师父顶嘴?

这番冲撞了他,不知几时才出来啊!

”此时俱甚抱怨他,又鄙贱嫌恶他。

悟空一些儿也不恼,只是满脸陪笑。

原来那猴王,已打破盘中之谜,暗暗在心,所以不与众人争竞,只是忍耐无言。

祖师打他三下者,教他三更时分存心,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上者,教他从后门进步,秘处传他道也。

当日悟空与众等,喜喜欢欢,在三星仙洞之前,盼望天色,急不能到晚。

及黄昏时,却与众就寝,假合眼,定息存神。

山中又没打更传箭,不知时分,只自家将鼻孔中出入之气调定。

约到子时前后,轻轻的起来,穿了衣服,偷开前门,躲离大众,走出外,抬头观看

1、这段文字选自;作者。

2、请根据名著内容说一说孙悟空悟出什么事情?

3、写出孙悟空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名称,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训练25

罗刹闻言,滴泪告道:

“大王,常言说,男儿无妇财无主,女子无夫身无主。

我的性命,险些儿不着这猢狲害了!

”大圣听得,故意发怒骂道:

“那泼猴几时过去了?

”罗刹道:

“还未去,昨日到我这里借扇子,我因他害孩儿之故,披挂了轮宝剑出门,就砍那猢狲。

他忍着疼,叫我做嫂嫂,说大王曾与他结义。

”大圣道:

“是五百年前曾拜为七兄弟。

”罗刹道:

“被我骂也不敢回言,砍也不敢动手,后被我一扇子扇去;不知在那里寻得个定风法儿,今早又在门外叫唤。

是我又使扇扇,莫想得动。

急轮剑砍时,他就不让我了。

我怕他棒重,就走入洞里,紧关上门。

不知他又从何处,钻在我肚腹之内,险被他害了性命!

是我叫他几声叔叔,将扇与他去也。

”大圣又假意捶胸道:

“可惜可惜!

夫人错了,怎么就把这宝贝与那猢狲?

恼杀我也!

”罗刹笑道:

“大王息怒。

与他的是假扇,但哄他去了。

”大圣问:

“真扇在于何处?

”罗刹道:

“放心放心!

我收着哩这厮神通不小!

又变作这等身躯,却怎奈何?

”太子笑道:

“大圣勿疑,你看我擒他。

”这太子即喝一声“变!

”变得三头六臂,飞身跳在牛王背上,使斩妖剑望颈项上一挥,不觉得把个牛头斩下。

天王收刀,却才与行者相见。

那牛王腔子里又钻出一个头来,口吐黑气,眼放金光。

被哪吒又砍一剑,头落处,又钻出一个头来。

一连砍了十数剑,随即长出十数个头。

哪吒取出火轮儿挂在那老牛的角上,便吹真火,焰焰烘烘,把牛王烧得张狂哮吼,摇头摆尾。

才要变化脱身,又被托塔天王将照妖镜照住本象,腾那不动,无计逃生,只叫“莫伤我命!

情愿归顺佛家也!

”哪吒。

孙大圣执着扇子,行近山边,尽气力挥了一扇,那火焰山平平息焰,寂寂除光;行者喜喜欢欢,又搧一扇,只闻得习习潇潇,清风微动;第三扇,满天云漠漠,细雨落霏霏。

1、用自己的话说说短文主要讲什么?

2、罗刹的丈夫是书中的哪个角色?

罗刹因拥有芭蕉扇所以她还有一个名字是什么?

3、从此文可以看出孙悟空的哪些性格特征?

训练26

厨师宰牛

有一个厨师给梁惠王宰牛。

他把牛杀了后,就用刀剔牛骨头。

只见他左手按着、双脚踩着、膝盖顶着,右手挥着牛刀,在牛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