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最新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我的祖国》教学设计评奖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62514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最新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我的祖国》教学设计评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最新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我的祖国》教学设计评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最新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我的祖国》教学设计评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最新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我的祖国》教学设计评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最新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我的祖国》教学设计评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学年最新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我的祖国》教学设计评奖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学年最新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我的祖国》教学设计评奖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学年最新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我的祖国》教学设计评奖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学年最新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我的祖国》教学设计评奖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学年最新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我的祖国》教学设计评奖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学年最新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我的祖国》教学设计评奖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学年最新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我的祖国》教学设计评奖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最新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我的祖国》教学设计评奖教案.docx

《学年最新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我的祖国》教学设计评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最新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我的祖国》教学设计评奖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最新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我的祖国》教学设计评奖教案.docx

学年最新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我的祖国》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第30课《我的祖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会本课生字,能结合课文理解“艄公”、“辽阔”、“明媚”、“开辟”、“唤醒”、“豺狼”、“强大”、“和平”等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

借助旁批,用读、思、批相结合的方法了解诗歌的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志愿军战士热爱祖国、爱憎分明的赤子之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萌发热爱祖国、人民的感情。

重点难点

 用读、思、批相结合的方法,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

体会志愿军战士热爱祖国、爱憎分明的赤子之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萌发热爱祖国、人民的感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结合课文理解“艄公”、“辽阔”、“明媚”、“开辟”、“唤醒”、“豺狼”、“强大”、“和平”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我的祖国》,学生欣赏歌曲。

(课件出示:

词作者——乔羽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是一位著名的诗人,被称为“词坛泰斗”,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词作家。

曲作者——刘炽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与乔羽二人共同的作品有《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祖国颂》。

原唱——郭兰英,著名歌唱家,音色甜美,她的演唱增加了这首歌曲的艺术魅力。

)2

2.学生交流体会,教师评议并简介背景:

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出兵朝鲜,为援助朝鲜、保卫中国安全,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生的战争。

这场战争,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大力配合。

抗美援朝纪念日为10月25日。

1952年10月,朝鲜上甘岭战役打响了,志愿军战士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用血肉之躯、以钢铁般的意志打退了敌人的无数次进攻,守住了阵地,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在故事片《上甘岭》中,炮火销烟中志愿军战士唱起《我的祖国》这首歌,“祖国”这两个字的分量也就非同一般了。

这首歌表达了志愿军战士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谈话导题:

《我的祖国》不仅是一支动听的歌,还是一首优美的诗。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诵读课文,批注探究。

1.提出阅读要求:

(1)借助拼音学习文中的生字。

(2)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文中的词语。

(3)借助课文旁边的批注理解课文内容。

(4)在课文旁边的空白处批注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写下自己的感悟。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争取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顺,并勾画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小组同学结合课文批注和自己的批注进行交流。

4.检查学生阅读和交流情况。

(1)课件出示文中的词语,指名读,学生齐读。

艄公辽阔明媚心胸宽广开辟唤醒沉睡模样宽敞豺狼猎枪心胸若是

(2)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教师小结:

通过形近字比较识记生字,如艄——稍、捎、梢、哨、消、悄

辟——劈、壁、避、臂豺——材、财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地方。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

思考:

诗歌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祖国”的?

我的祖国到底是怎样的祖国?

2.学生交流,完成填空。

()的祖国()的祖国()的祖国

3.教师小结:

美丽的祖国英雄的祖国强大的祖国

4.鼓励学生根据以上交流给课文划分段落,说说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第1、第2节从描摹祖国的大好河山入手,选取典型的事物,勾画出了一幅祖国美丽富饶、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画卷。

(伟大的祖国。

第3、第4节由景转而写人,以年轻一代的精神风貌,勾勒出一幅祖国人民朝气蓬勃、团结一心、无坚不摧的英雄画卷。

(英雄的祖国。

第5、第6节是对祖国山川的赞美,表达了人民热爱和平、建设强大祖国的美好心愿。

(强大的祖国。

四、教师小结,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标出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艄(shàoshāo)公开辟(bìpì)

宽敞(chǎngcháng)豺(cháicái)狼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辽阔——()美丽——()

好像——()宽敞——()

3.形近字组词。

浪()稻()艄()船()

良()陷()稍()般()

   

媚()辟()豺()敞()

眉()僻()材()蔽()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1.标出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艄(shàoshāo)公开辟(bìpì)

宽敞(chǎngcháng)豺(cháicái)狼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辽阔——(辽远)美丽——(漂亮)

好像——(好似)宽敞——(宽阔)

3.形近字组词。

浪(波浪)稻(稻谷)艄(艄公)船(小船)

良(良好)陷(陷阱)稍(稍微)般(一般)

   

媚(明媚)辟(开辟)豺(豺狼)敞(宽敞)

眉(眼眉)僻(僻静)材(材料)蔽(隐蔽)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借助旁批,用读、思、批相结合的方法了解诗歌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志愿军战士热爱祖国、爱憎分明的赤子之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萌发热爱祖国、人民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文中的生字词语,抢读词语。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二、读思批议,质疑再探。

(一)学习一、二小节。

1.学生齐读课文一、二小节,结合批注谈谈你读懂了什么。

2.在不明白的地方作上批注,全班交流。

3.交流反馈。

(1)学生借助第一小节诗句的旁批想象看到的画面。

①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我们仿佛看到了宽广的大河,金黄的稻浪,江面上归帆点点……;我们仿佛闻到了飘香的稻花……;我们仿佛听到了艄公悠长的号子……;我们仿佛觉得自己就住在那个美丽的岸边,温馨的农家小院,房前瓜果飘香,屋后绿树成行,房顶上饮烟袅袅,屋子里传出愉快的笑声……

②课件出示祖国的壮丽山河图片,学生欣赏并感受祖国的美丽。

 ③教师小结:

阅读第一节诗,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广阔美丽的图画。

滚滚而来的思乡之情洋溢在甜美的歌声中,仿佛让我们看到了祖国江河帆影飘动,百舸争流,希望的田野稻浪翻滚,一片丰收景象。

④体会感情,指导朗读:

读好诗歌的节奏,感悟作者优美的语言,体会诗歌外的情感和美丽的画面。

(2)学生借助第二小节诗句的旁批感悟诗句的情感。

①学生自由阅读,思考感悟。

②小组交流。

③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小结:

作者在写景的基础上直抒胸臆,赞扬了祖国的美丽,表达了自己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和思念。

4.指导朗读:

如此美丽的祖国,怎能不让志愿军战士们热爱,怎能不让志愿军战士思念,又怎能不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呢!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一、二小节,在朗读中表达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二)学习三、四小节。

1.我们的祖国,不仅是一个美丽的祖国,也是英雄的祖国。

除了美丽的河山,还有勤劳智慧的人民,自由读课文第三、四小节,一边读,一边根据批注进行感悟,同时写下自己的批注。

2.鼓励学生把朗读收获和批注的内容及问题在小组内和伙伴交流。

3.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反馈学生阅读感悟和批注的情况。

(1)第三小节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

(2)课件展示: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把姑娘比作美丽的鲜花,表现了年轻人的精神风貌。

)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把高山、河流当做人来描写,通过写其变化表达了自豪的心情。

(3)课件展示图片,学生观察,了解祖国大地上的变化。

(4)结合课文和图片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小结,升华情感:

青年人建设家园,让祖国变得更加美好。

(5)学生齐读课文第四小节,交流读后的感受?

(英雄的祖国历史悠久,充满蓬勃的青春力量。

4.指导朗读:

带着幸福自豪的感情朗读第三四小节诗,在朗读中展示祖国的变化,表现出历史悠久的英雄的祖国充满蓬勃的青春力量。

5.教师小结:

这两个小节由景转而写人,以年轻一代的精神风貌,勾勒出一幅祖国人民朝气蓬勃、团结一心、无坚不摧的英雄画卷。

(三)学习五、六小节。

1.学生运用前面“读、思、批”的学习方法在小组内自主学习课文的五、六两个小节。

2.全班交流自主学习的收获,共同解决疑问。

(1)读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

(温暖、强大的祖国洒满和平的阳光。

(2)“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一句中的“豺狼”指什么?

(指侵略者,这个句子是比喻句,把敌人比作了豺狼。

3.指导朗读: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我们的人民勤劳智慧,我们的人民还爱憎分明,渴望和平,热爱和平。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五、六节诗。

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

在朗读中表达出对祖国山川的赞美,表达出祖国人民热爱和平、建设强大祖国的美好心愿。

(全班齐读最后两个小节。

三、再创情境,感情升华。

1.教师小结:

美丽、英雄、强大而又富有朝气的祖国唤起了志愿军战士浓浓的思念,浓厚的思乡之情洋溢在甜美的歌声中,让我们一起来朗读《我的祖国》。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感情升华:

如今,我们的祖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以更美丽、更强大的英姿展现在世界的舞台上。

你一定有什么话想对我们伟大的祖国说,把你想对祖国说的话大声地告诉祖国吧!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拓展延伸:

全诗格调高昂,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朴素流畅的语言和回环复沓的节奏使诗歌琅琅上口,至今传唱不衰。

这首诗有形、有声、有色、有味,展示了一种宏阔的美,是一首集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音乐美于一体的歌词。

让我们一起学唱这首歌,在歌唱中想象歌词描写的意境,感受、欣赏歌词的美,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之情。

(学生初学歌唱。

2.深化主题:

这样美丽的祖国,这样英雄的祖国,这样强大的祖国,怎能不让人爱?

让我们一起交流自己积累的爱国名言。

(学生自由交流,课件出示教师准备的爱国名言,学生朗读积累。

(1)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巴金

(2)为了国家的利益,使自己的一生边为有用的一生,纵然只能效绵薄之力,我也会热血沸腾。

——果戈理

(3)我是你的,我的祖国!

都是你的,我的这心、这灵魂;假如我不爱你,我的祖国,我能爱哪一个人?

——裴多菲

(4)爱国应该和爱自己的家一样。

为了国家,不仅在牺牲财产,就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报国的大义。

——福泽谕吉

(5)爱国主义的力量多麽伟大呀!

在它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是什麽呢!

在它面前,人本身也算得是甚麽呢!

——车尔尼雪夫斯基

【课堂作业新设计】

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祖国()的土地()的风光()的心胸

()的祖国()的高山()的土地()的大路

()的祖国()的土地()的阳光()的地方

2.照样子写诗句(含有拟人修辞方法的诗句)。

例如: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3.仿写句子(比喻句)。

例如: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4.写几句自己积累的爱国名言。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美丽的祖国辽阔的土地明媚的风光宽广的心胸

英雄的祖国沉睡的高山古老的土地宽敞的大路

强大的祖国温暖的土地和平的阳光可爱的地方

2.照样子写诗句(含有拟人修辞方法的诗句)。

例如: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6)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

3.仿写句子(比喻句)。

例如: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1)细细的春雨就像春姑娘纺出的线一样。

(2)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中。

(3)茫茫的草原像一张无边无际的地毯。

(4)圆圆的池塘就好像一面大镜子。

(5)天上的朵朵白云像羊群一样东游西荡。

(6)太阳像一个大火球似的高高地挂在天空。

4.写几句自己积累的爱国名言。

(1)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

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

(2)爱国主义也和其他道德情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人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

——凯洛夫

(3)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4)要永远觉得祖国的土地是稳固地在你脚下,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

那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

——奥斯特洛夫斯基

(5)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

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

——作家:

冰心

【板书设计】

我的祖国

美丽的祖国

英雄的祖国

强大的祖国

【课后反思】

《我的祖国》教学反思

本课是影片《上甘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的歌词。

1952年10月,朝鲜上甘岭战役打响了,志愿军战士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用血肉之躯、以钢铁般的意志打退了敌人的无数次进攻,守住了阵地,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在故事片《上甘岭》中,炮火销烟中志愿军战士唱起《我的祖国》这首歌,“祖国”这两个字的分量也就非同一般了。

这首歌表达了志愿军战士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我的祖国》既是一支动听的歌,也是一首优秀的诗,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素材。

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第一步:

导课环节,播放歌曲《我的祖国》,用歌曲创设情景,欢愉的气氛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情感,告诉学生这不仅是一支歌,还是一首诗,使学生很快融入到诗歌的学习之中,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到课后,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学习生字词,结合批注理解课文内容,并写下自己的批注,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业为后面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第二步:

主要让学生采用结合批注自主探究,写出批注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

在教学一二小节时,学生结合旁批边朗读边想象画面,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图片,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祖国的美丽,激发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感情朗读水到渠成。

在三四小节的教学中,鼓励学生朗读、质疑、小组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充分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五六小节时,我放手让孩子们用前面的方法自主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

第三步:

以读为主,展示学生的个性化朗读,引导学生采取多种形式朗读,引导学生在感情朗读中进行理解、感悟,通过朗读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想象诗歌的意境,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诗中描绘的情景。

从而体会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故乡深情的怀念和赞美。

  

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孩子们对抗美援朝和上甘岭战役知之甚少,因此简单的导课环节不足以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

再者从课文教学和拓展环节来看,在教学中只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和爱国名言的交流和积累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学生的年龄来看,所有这些都是上纲上线的大道理,不利于学生爱国情感的生成。

  

今后改进的方案:

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远离学生现实的课文,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例如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课前组织学生观看电影《上甘岭》,也引导或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较为详细地了解电影《上甘岭》的剧情,从而加深学生对歌曲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文本中的大道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例如在本课教学的拓展环节,引导学生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实实在在地爱祖国,让学生明白爱祖国并不是大话空话,并不是长大以后才能干的事儿,我们小学生有自己爱祖国的方式,从而圆满地完成教学的情感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