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62791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0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鄂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蛋白质和核酸是构成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

B.在鸡蛋清中加入一些NaCl,会造成蛋白质发生变性

C.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D.mRNA、tRNA和rRNA都从DNA转录而来

[[[答案]]]B

[[[解析]]]

[详解]A、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如蛋白酶的参与,A正确;

B、在鸡蛋清中加入一些NaCl,不会造成蛋白质发生变性,B错误;

C、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C正确;

D、mRNA(翻译的模板)、tRNA(转运氨基酸)和rRNA(参与核糖体的形成)都从DNA转录而来,D正确。

故选B。

2.水和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代谢的强度与细胞内结合水比自由水的值有关

B.植物体内的水分参与营养物质的运输

C.哺乳动物血液中Ca2+缺乏时导致肌肉无力

D.植物体缺Mg会影响光合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A、通常自由水/结合水比值越大,代谢越强,A正确;

B、植物体内的水分参与营养物质的运输,还可以参与化学反应,B正确;

C、哺乳动物血液中Ca2+缺乏时会出现抽搐,C错误;

D、植物体缺Mg会导致叶绿素合成不足,影响光合作用,D正确。

故选C。

3.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膜中的蛋白质数量越多,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

B.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

C.抗体的合成和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D.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

[[[答案]]]C

[[[解析]]]

[详解]A、细胞膜的功能的复杂程度与膜中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均有关,A错误;

B.固醇类激素的合成场所是内质网,故固醇类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较发达,B错误;

C.抗体的合成和分泌与核糖体(合成场所)、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转运)有关,C正确;

D.核膜上的核孔具有选择透过性,不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D错误。

故选C。

4.下列对有关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B.T2噬菌体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

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大肠杆菌的拟核中存在DNA—蛋白质的复合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蓝藻是原核生物,无叶绿体,A错误;

B、T2噬菌体寄生于大肠杆菌中,B错误;

C、Rous肉瘤病毒会引发细胞癌变,C错误;

D、大肠杆菌的拟核中存在DNA—蛋白质的复合物,如转录时,DNA与RNA聚合酶形成的复合物,D正确。

故选D。

5.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B.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C.随着温度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下降

D.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最适合该酶的保存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如呼吸酶存在于各种细胞中,A正确;

B、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只有蛋白质类的酶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B错误;

C、随着温度降低,酶活性的变化未知,无法判断酶促反应的活化能的变化,C错误;

D、应该在低温下保存该酶,D错误。

故选A。

6.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麦的根系可吸收土壤中的N2、NH4+和NO3-等氮肥

B.土壤温度不影响植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

C.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D.给玉米施浓度过大的KNO3溶液时,不会造成“烧苗”现象

[[[答案]]]C

[[[解析]]]

[详解]A、小麦的根系不能吸收N2,A错误;

B、土壤温度会影响酶活性,影响植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主动吸收,B错误;

C、农田适时松土可以提高有氧呼吸,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矿质元素,C正确;

D、给玉米施浓度过大的KNO3溶液时,会造成“烧苗”现象,导致根部失水,D错误。

故选C。

7.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

B.叶绿素提取时,加入少许CaCO3能避免叶绿素被破坏

C.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D.绿叶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不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A、类胡萝卜素不能吸收红光,A错误;

B、叶绿素提取时,加入少许CaCO3能避免叶绿素被破坏,保护色素,B正确;

C、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主要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C正确;

D、绿叶中叶绿素含量较高,类胡萝卜素含量较少,D正确。

故选A。

8.关于某一雄蛙个体中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相比

A.DNA分子数目相同B.染色体数目相同

C.同源染色体对数相同D.染色体行为相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A、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DNA分子数目均为4n,A正确;

B、有丝分裂后期有4n条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2n条染色体,B错误;

C、有丝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对数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二倍,C错误;

D、有丝分裂后期会发生着丝点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后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二者染色体行为不相同,D错误。

故选A。

9.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遗传密码子都能决定一个氨基酸

B.细胞中基因表达出蛋白质都需要DNA和RNA的参与

C.真核细胞内DNA和RNA的合成都是在细胞核内完成

D.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在mRNA形成之前便可启动蛋白质的翻译

[[[答案]]]B

[[[解析]]]

[详解]A、终止密码子没有对应的氨基酸,A错误;

B、细胞中基因表达出蛋白质都需要DNA(模板)和RNA(转运RNA运输氨基酸、信使RNA作为翻译的模板、rRNA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的参与,B正确;

C、真核细胞内DNA和RNA的合成可以在细胞核内或线粒体、叶绿体中进行,C错误;

D、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在mRNA形成之后才可启动蛋白质的翻译,D错误。

故选B。

10.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和乙遗传病患者,系谱图如图,其中Ⅰ3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若Ⅲ2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

C.Ⅲ1与Ⅲ2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D.Ⅱ5与Ⅱ6结婚,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1/36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Ⅰ1×Ⅰ2→Ⅱ2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Ⅰ3×Ⅰ4→Ⅱ9且Ⅰ3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可知,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

B、若Ⅲ2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即为XbXbY,由于其父亲不患乙病,故其致病基因来自母亲,故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B正确;

C、由于Ⅱ4和Ⅱ8基因型未知,Ⅲ1与Ⅲ2乙病相关的基因型相同,甲病相关的基因型无法确定,C错误;

D、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可知,Ⅰ1和Ⅰ2的基因型分别为:

AaXBY、AaXBXb,Ⅰ3×Ⅰ4的基因型分别为:

AaXBY、AaXBXb,Ⅱ5和Ⅱ6甲病的基因型均为:

1/3AA、2/3Aa,乙病的基因型分别为:

XBY,1/2XBXB、1/2XBXb,Ⅱ5与Ⅱ6结婚,所生男孩患甲病的概率为2/3×2/3×1/4=1/9,患乙病的概率为:

1/2×1/2=1/4,故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1/9×1/4=1/36,D正确。

故选C。

11.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

B.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互换片段也属于基因重组

C.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可以证明细菌之间也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答案]]]B

[[[解析]]]

[详解]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会引起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重组,A正确;

B、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互换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B错误;

C、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R型菌可以转化出S型菌,说明细菌之间也可以发生基因重组,C正确;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引起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组,D正确。

故选B。

12.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B.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47

C.人类猫叫综合征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D.抗维生素D佝偻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答案]]]D

[[[解析]]]

[详解]A、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该病的患者,A正确;

B、21三体综合征患者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故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47,B正确;

C、人类猫叫综合征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正确;

D、抗维生素D佝偻病属于伴X显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错误。

故选D。

1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

B.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

C.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蛋白质浓度

D.淋巴管阻塞会引起下肢水肿

[[[答案]]]B

[[[解析]]]

[详解]A、H2CO3/NaHCO3可以中和食物或代谢产生的酸性或碱性物质,可以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A正确;

B、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和无机离子含量均有关,B错误;

C、与组织液相比,血浆中蛋白质浓度较高,C正确;

D、淋巴管阻塞,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增多,引起下肢水肿,D正确。

故选B。

14.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

C.兴奋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和体内反射弧中均为双向传导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答案]]]C

[[[解析]]]

[详解]A、神经兴奋时,钠离子内流,电位为内正外负,A正确;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能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B正确;

C、兴奋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体内反射弧中单向传导,C错误;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钠离子外多内少,钾离子内多外少,D正确。

故选C。

15.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的调控

B.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

C.肾小管上皮细胞是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之一

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下丘脑分泌的TRH会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A正确;

B、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时,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的激素,B正确;

C、抗利尿激素可以作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和集合管,C正确;

D、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D错误。

故选D。

16.关于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

B.HIV感染人体后,最终使T细胞数量下降

C.在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D.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可参与体液免疫

[[[答案]]]C

[[[解析]]]

[详解]A、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A正确;

B、HIV感染人体后,会侵染T细胞,最终使T细胞数量下降,B正确;

C、T细胞不能产生抗体,只有浆细胞可以产生抗体,C错误;

D、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可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正确。

故选C。

17.图为温特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实验设计,①~④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结果证明了尖端产生的某种物质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

B.①与④的结果证明空白琼脂块不含促进幼苗生长的化学物质

C.②与③的结果证明幼苗尖端含有促进幼苗生长的化学物质

D.该实验首次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实验结果不能证明尖端产生的某种物质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A错误;

B、①与④的自变量是有无空白琼脂块,结果证明空白琼脂块不含促进幼苗生长的化学物质,B正确;

C、②与③的结果说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物质在下部分布不均匀所致,C错误;

D、詹森首次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D错误。

故选B。

18.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顶端优势现象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可以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

C.植物茎切段中乙烯含量升高,可抑制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

D.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促进细胞伸长,高浓度都会导致“恶苗病”

[[[答案]]]D

[[[解析]]]

[详解]A、顶端优势现象即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A正确;

B、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可以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B正确;

C、当生长素浓度过高时,植物茎切段中乙烯含量升高,可抑制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C正确;

D、生长素浓度过高会抑制生长,不会导致“恶苗病”,D错误。

故选D。

19.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

B.种群特征和群落结构都与生态因素密切相关

C.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D.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在自然状态下都会变成茂密的森林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于死亡率不确定,种群出生率增大,种群密度不一定增大,A错误;

B、种群特征和群落结构都与生态因素密切相关,如光照强度、温度、水分等,B正确;

C、草坪中的动物有分层现象,C错误;

D、弃耕农田在自然状态下不一定都会变成茂密的森林,D错误。

故选B。

20.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种群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B.M时甲、乙两种群的出生率相等

C.种群甲在A点时种内竞争激烈程度较低

D.若长期受某重金属污染,甲种群体内重金属浓度大于乙种群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两个种群间为捕食关系,信息传递是双向的,A正确;

B、M时甲、乙两种群的出生率大小关系无法判断,B错误;

C、种群甲在A点时数量较大,种内竞争激烈程度较高,C错误;

D、由于乙是捕食者,所处营养级较高,故若长期受某重金属污染,乙种群体内重金属浓度大于甲种群,D错误。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21.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

图显示两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速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光照强度低于n点时,限制突变型水稻CO2吸收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

此时突变型水稻CO2吸收速率低于野生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突变型水稻、野生型水稻单独种植时,如果种植密度过大,那么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大的植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水稻,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3)在光照强度为m时,突变型水稻CO2吸收速率大于野生型水稻,请结合色素含量、光照强度、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关系及酶活性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光照强度

(2).突变型水稻由于叶绿素含量低,吸收的光能少,光反应强度低,为暗反应提供的NADPH和ATP较少,C3的还原减弱,导致其CO2吸收速率低(3).突变型(4).从图中曲线变化可知,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突变型水稻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幅度比野生型水稻大。

如果种植密度过大,植株接受的光照强度减弱,导致突变型水稻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比野生型水稻大(5).突变型水稻叶绿素含量虽低,但因光照充足而光反应强,也能为暗反应提供充足的NADPH和ATP,且突变型水稻固定CO2酶的活性高,所以CO2吸收速率大

[[[解析]]]

[详解]

(1)当光照强度低于n点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突变型水稻的光合速率加快,说明此时光照强度是限制突变型水稻CO2吸收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

根据题意可知,突变型水稻由于叶绿素含量低,吸收的光能少,光反应强度低,为暗反应提供的NADPH和ATP较少,C3的还原减弱,导致其CO2吸收速率低,故此时突变型水稻CO2吸收速率低于野生型。

(2)从图中曲线变化可知,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突变型水稻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幅度比野生型水稻大。

如果种植密度过大,植株接受的光照强度减弱,导致突变型水稻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比野生型水稻大,故二者单独种植时,若种植密度过大,那么突变型水稻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大。

(3)在光照强度为m时,突变型水稻叶绿素含量虽低,但因光照充足而光反应强,也能为暗反应提供充足的NADPH和ATP,且突变型水稻固定CO2酶的活性高,所以CO2吸收速率大,此时突变型水稻CO2吸收速率大于野生型水稻。

22.回答下列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问题:

(1)清晨静脉取血液测定空腹血糖浓度是糖尿病(DM)诊断的必要手段。

空腹时,血糖的来源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有小幅度增加。

由__________分泌的胰岛素含量增加,胰岛素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的血糖值低于2.8mmol/L时候,人就会出现低血糖反应,如:

饥饿心慌、大汗淋漓、疲乏无力、面色苍白等。

为尽快缓解上述症状,可以给患者注射某种激素或某种营养物质,那么注射的激素是__________,注射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

两种处置都可以使症状得到缓解,缓解的机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肝糖原分解

(2).非糖物质转化(3).胰岛B细胞(4).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5).胰高血糖素(6).葡萄糖(7).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葡萄糖直接使血糖水平升高

[[[解析]]]

[详解]

(1)空腹时,血糖的主要来源是肝糖原的水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

(2)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含量增加,胰岛素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3)出现低血糖反应时,可以给患者注射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也可以给患者注射葡萄糖,葡萄糖直接使血糖水平升高,来缓解相关症状。

23.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中2、3、4号为常染色体。

已知控制长翅/残翅性状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

某小组用一只无眼灰体长翅雌蝇与一只有眼灰体长翅雄蝇杂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雌性∶雄性

长翅∶残翅

灰体∶黑檀体

1/2有眼

1∶1

3∶1

3∶1

1/2无眼

1∶1

3∶1

3∶1

回答下列问题;

⑴根据杂交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控制果蝇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

⑵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用上表中杂交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有眼性状的显隐性。

①杂交亲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控制果蝇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根据题干中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来确定控制果蝇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是否位于2号染色体上_________________。

(要求:

写出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⑷若控制果蝇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用灰体长翅有眼纯合体和黑檀体残翅无眼纯合体果蝇杂交,F1相互交配后,F2中雌雄均有_______种表现型,其中黑檀体长翅无眼所占比例为3/64时,则说明无眼性状为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

[[[答案]]]

(1).不能

(2).①杂交亲本:

有眼雌雄果蝇或①杂交亲本:

无眼雌雄果蝇(3).②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若子代中有眼∶无眼=3∶1(或若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无眼位隐性性状;若子代全部为有眼,则无眼位显性性状;

或②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若子代中无眼∶有眼=3∶1(或若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无眼位显性性状;若子代全部为无眼,则无眼位隐性性状(4).统计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若长翅灰体∶长翅黑檀体∶残翅灰体∶残翅黑檀体=9∶3∶3∶1,则可确定控制果蝇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若出现其他结果,则可确定控制果蝇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

(5).8(6).隐性

[[[解析]]]

[详解]

(1)根据杂交结果,不能判断控制果蝇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亲本对应的基因型可能为:

Dd×dd或XDXd×XdY。

(2)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子代中的显性性状一定是杂合子,可以选择同种表现型的果蝇进行杂交,看后代是否会发生性状分离。

可以选择亲本:

有眼雌雄果蝇进行杂交,若有眼为显性,则后代中有眼∶无眼=3∶1;若无眼为显性,则子代全部为有眼。

(3)若控制果蝇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

AaBb,可以统计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来判断2对基因的位置关系。

若2对基因在2对用于染色体上,即控制果蝇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则后代中长翅灰体∶长翅黑檀体∶残翅灰体∶残翅黑檀体=9∶3∶3∶1;若控制果蝇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则后代不是9:

3:

3:

1分离比。

(4)若控制果蝇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灰体为显性),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显隐性无法确定),即三对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都位于常染色体上。

用灰体长翅有眼纯合体AABB和黑檀体残翅无眼纯合体aabb果蝇杂交,F1即AaBbDd相互交配后,F2中雌雄的表现型种类均为2×2×2=8种,其中黑檀体长翅无眼即A-bb为3/64,即3/4×1/4×1/4时,说明后代中无眼性状的比例为1/4,故可以确定无眼性状为隐性即dd。

24.某地因采矿导致地表下沉,成为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