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上第三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66628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上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五上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五上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五上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五上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人教版五上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人教版五上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人教版五上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人教版五上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人教版五上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人教版五上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人教版五上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人教版五上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人教版五上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人教版五上第三单元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上第三单元备课.docx

《人教版五上第三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上第三单元备课.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五上第三单元备课.docx

人教版五上第三单元备课

第三单元

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编排了4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说明文。

《鲸》和《松鼠》介绍了有关动物的一些知识,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新型玻璃》介绍了一些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以使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假如没有灰尘》揭示了科学家们的重大发现,阐释了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

二、教学目标:

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是要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3、教学重难点:

4、教学措施:

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是语文课堂的的主旋律。

2、在教学内容上要统筹安排,把课文的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和课外书屋有机整合起来。

3、不要把语文课上成科学常识课,对于课文中涉及的一些科学知识,在语文课上不宜做过多过深的探究,应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上。

4、课件及音乐、图片的使用,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是要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五单元教学时数:

10课时

六、教学用具:

远程教育资源、教师与学生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课件等。

七、课时安排:

《鲸》                              2课时           

《松鼠》                   1课时

《新型玻璃》                     2课时       

《假如没有灰尘》           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三》 

 《回顾拓展三》         3课时 

复习1课时

 

9鲸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胎生、特征、寿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

4、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明白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第一课时

一、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的介绍去认识一种动物。

请看录像,提问: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板书课题“鲸”。

  3、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鲸”而不叫“鲸鱼”呢?

看上去明明是鱼,怎么又不叫鱼呢?

你们想知道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这个谜。

二、自由朗读,自主学习

  1、按要求自读、自学:

读课文,要求正确、通顺;生字会读、会认、会写;理解字义、词义,不会的查字典;想一想课文的大意;提出不懂的问题。

  2、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还有哪些问题有待探讨。

(教师巡视点拨,根据需要可出示学生所需资料。

各小组归纳整合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自学所得:

  ⑴生字的读音及书写:

(“肺”的右半部不要写成“市”)

  ⑵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

  垂直、捕获、宽敞、倾斜、适应、比较、胎生哺乳动物、鳍、吞进。

  ⑶朗读课文:

(师生探讨某些句段的读法。

  ⑷ 整体感知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鲸的形体、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

(可以用词语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4、各小组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教师小结,完成作业

  自主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生词,同桌互相批改,错的订正一遍。

  2、指名说一说本课大意后,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用自学的方式来了解鲸的形体、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

二、自学、小组交流、全班探讨,突破重难点

  1、自学,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自学提示:

  ⑴ 课文从哪几方面讲鲸的特点的?

具体说说每一方面的内容,可用结构图表示。

  ⑵ 作者为了说明鲸的某一特点,用了怎样的方法,用什么好处?

    ① 鲸的特点:

形体大:

两千──十六万公斤。

    ② 进化过程:

“陆地”──“浅海”──“海洋”。

  ③ 种类:

须鲸、齿鲸。

    ④ 生活习性:

食物、呼吸、睡觉、繁殖。

  2、把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和小组同学交流。

  3、全班探讨,突破重难点:

  ⑴探讨一:

鲸的形体很大

  ①从哪里可以看出鲸的大?

  ②作者用怎样的方法说明鲸的形体很大?

有什么好处?

  用了举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这个特点,具体清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③把你的感受读给大家听。

  ⑵探讨二:

鲸为什么不是鱼

  ①鲸是哺乳动物。

  ②为什么形体像鱼?

   进化过程:

“陆地”──“浅海”──“海洋”。

  ③鲸是怎样由陆地生活逐渐适应了在海洋生活的?

  ④从鲸的进化过程可以看到什么?

想到什么?

  鲸的进化过程与人类由类人猿进化而来一样需要了很长时间,找出描写时间的词。

  ⑤课件出示鲸进化过程示意图,让学生看图复述鲸的进化过程。

  ⑥联系上下文还从哪看出鲸是哺乳动物?

   用腮呼吸、胎生、用母乳喂养。

  ⑶探讨三:

鲸的种类与食物

  ①说说鲸可以分几类,是根据什么来分的?

    齿鲸:

大鱼和海兽

    须鲸:

虾和小鱼一顿两千公斤

   ②须鲸、齿鲸的区别。

(课件出示)

  ⑷探讨四:

鲸的生活习性

   ①文章中介绍了鲸的那些生活习性?

    食物、呼吸、睡觉、繁殖。

   

②请你用不同的形式向大家介绍:

    呼吸出的水珠形状可以描述,可以画图。

   看课件认识须鲸和齿鲸呼气喷出的不同形状的水柱。

鲸睡觉的方式也可以用图画表示。

   ③作者用哪些方法来说明鲸的生活习性?

     数字法、举例法、对比法。

   ④再读课文:

想想鲸有哪些特点。

读课文的时候,通过语气、速度的变化,突出和强调鲸的这些特点。

三、你还知道鲸的哪些知识?

介绍给大家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选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背下来。

  2、自己整理笔记。

  3、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搜集的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写一篇

教学反思:

我在语文教学时,一直重视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既注意自己语言表达的规范,又注意及时纠正学生语言表达的错误,让学生尽量把语言表达的准确完整。

我还注意板书规范、书写工整。

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这节课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学生回答问题举手不是很积极,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偏重于客观公正而鼓励的话语少些,教学活动忽略了学困生的参与和接受能力等等,这些方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

10松鼠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正确读写"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警觉、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习性特点;感受课文准确的说明特点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方法,积累语言;

3、激发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认真读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按照阅读要求进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体会作者对松树的喜爱之情,并探究本文与《鲸》在表达方法上的异同。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初识松鼠

1、课件出示"松鼠"图片,请学生说说小松鼠给你留下的印象。

师:

想了解这位朋友的更多秘密,我们就来学习法国作家布封所写的《松鼠》一文。

  

2、读学生读阅读提示,想想在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了解些什么。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

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并请学生谈谈读后收获:

你看见了一只怎样的松鼠?

4、查读词语,梳理课文。

(1)课件出示三组词语,指名读、小组读、学生齐读。

清秀、玲珑、锐利矫健

敏捷、机警、躲藏、追逐

错杂、编扎、狭窄、遮蔽

(2)请学生使用三组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品悟课文,走近松鼠

1、数一数,了解松鼠生活

(1)请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数一数课文里"松鼠"一词出现了几次,每一次出现分别提示了关于松鼠哪一方面的信息。

(学生默读课文,做标记,写批注。

(2)全班交流,教师参与交流,或倾听、或点拨、或质疑。

(课文中,松鼠一词出现了14次,每一次出现都为我们提示了有关松鼠的信息。

如,松鼠讨人喜欢;松鼠喜欢在高处活动;松鼠怕强烈的阳光;松鼠渡水的情景;松鼠很警觉,松鼠准备食物,松鼠爬树敏捷,松鼠叫声响亮;松鼠怎样搭窝;松鼠一胎生三四个孩子,小松鼠的样子等。

(3)请学生齐读课文,并说说松鼠在哪些方面讨人喜欢?

2、比一比,感悟表达方式

(1)请学生读一读《鲸》的第一自然段与《松鼠》的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两者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请学生说一说松鼠为什么讨人喜欢,自己喜欢它哪些方面,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段话。

(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带着体会到的感情朗读有关句子。

师生互相评议,以评促读,以读促悟。

3、说一说,鼓励个性表达

(1)请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进行摘抄、积累下来。

(2)请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可爱的松鼠,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凭自己掌握的有关松鼠的知识,试着做自我介绍。

(提示:

可以模仿课文的表达方式,生动形象、有声有色地介绍;或学习《鲸》的描写方式,用平实精练的语言介绍;或介绍松鼠某一个生活习性等。

三、拓展阅读,拥抱松鼠

1、请学生阅读"资料袋"中有关作家布封的资料。

2、请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松鼠的资料。

内容可以是有关松鼠的图片资料、影像资料、文本资料等,形式可以是图片介绍、影像播放、手抄报展览、简单的研究报告等。

反思:

在学习松鼠外形的美丽的过程中,我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感受松鼠的美丽。

对照松鼠的图片,让学生体会它的外形的美丽可爱,效果比较好。

在学生读文之后,抓住本文重点部分,了解松鼠的外形是如何地美丽和可爱,如何地讨人喜欢,通过读,让学生知道该段由几句话构成,并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并说出理由,这样学生便会感到由总到分或是由整体到局部的写法,加上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写作上学到怎样把一件事物描写具体的写作方法,由总到分。

这样,对学生进行说明文习作训练大有裨益

在这节课中我感觉到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

教师语言不够简练;另外,如果让学生课前再搜集一些有关松鼠的资料,对松鼠会有更深刻的了解,效果会更佳。

 

11新型玻璃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读写“急促、报警、盗窃、犯罪、嫌疑、金属、银行、图纸、即使、规定、窗帘、保持、噪音、集中、处理、对付、研制、奇迹、博物馆、安然无恙、藕断丝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3.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和为科技事业的发让学生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展进步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4.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导语:

同学们,今天的语文课我们将举办新型玻璃展销会。

那么,你们就是展销会上的推销员,你们的任务就是将你们公司生产的新型玻璃推销给在场的每一位客商,大家有信心吗?

二、整体感知,自主阅读

1.师:

不过,要把你们公司的新型玻璃推销出去,你得首先熟悉新型玻璃。

你们都想学习了解有关新型玻璃的哪些知识?

2.师:

怎样才能了解新型玻璃的这些知识呢?

我们一块来读读课文。

3.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介绍了哪些玻璃?

(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五种新型玻璃)

5.这5种玻璃,你对哪种玻璃有兴趣呢?

那就请你根据自己的喜好的玻璃,采取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自主阅读,了解玻璃的特点、作用等。

三、交流讨论,合作学习

1.同桌或四人小组或自己找小伙伴,交流自学情况,互相补充,相互释疑。

(上台写出所学玻璃的特点、作用。

2.全班交流:

通过自学交流,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

(教师适时点拨,强调结合实际和收集到的资料谈)。

四、拓展延伸

1.最近,一个商场要装修,请你帮帮忙,他们该用哪种玻璃?

为什么?

2.你们推荐的玻璃除了商场可以用,还有哪儿可以用?

(练习句式:

可以……可以……可以……还可以……)

3.你们推荐了这么多的玻璃,请用“可以……可以……可以……还可以……”说一句话。

师:

你们的建议真好!

老师谢谢你们。

同学们,我们人类真了不起,研制了这么好的新型玻璃造福于人类。

你能联系生活实际的需要,自己也研制设计一种新型玻璃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课文介绍了哪几种玻璃?

你们设计了哪些玻璃?

二、展示、推销1.让我们随着轻快的音乐走进展销会场,把你们设计的新型玻璃或已经生产出来的新型玻璃展示给客商吧!

2.学生设计展销形式,展销词。

要求:

形式多样,语言生动,富有创意。

自行准备。

3.汇报推销,师生点评。

评出最佳创意、最佳推销员、最佳推销词。

三、总结评价,布置作业1.总结评价:

你觉得今天的语文课,学得怎么样?

学了课文后,有什么感触?

2.布置作业:

将自己最喜欢的新型玻璃(可以是自己设计的,也可以是课文中介绍的)的特点、作用等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并讲述给你的家人或朋友听。

反思:

我应当更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我们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唤醒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使学生产生学习需求。

教学时,我从学生已经熟知的玻璃出发,引出了所要学习的新内容,学生急于想知道新型玻璃到底是什么样,这就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12假如没有灰尘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3、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让学生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课时1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板书:

灰尘。

激趣设疑:

同学们,我们都很熟悉它。

看到这个词语,你们想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出灰尘的害处)

2、师:

通过你们的说法,我得出一个词:

令人讨厌。

确实,灰尘是一种令人讨厌的东西。

同学们设想一下:

假如没有灰尘,(补全板书课文题目:

假如没有灰尘)我们的世界会面临什么样的情形呢?

要求同学们想象一下,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

(学生记下想法,指名写在板书上)3、小组活动:

谈谈自己的想法,有哪些想法是符合实际的?

二、自学讨论

1.指名读课文

2.先默读思考:

灰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然后与小组同学讨论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和作用的。

3.小组合作完成:

灰尘的特点    

灰尘的作用  

使用的说明方法

细小        削弱阳光      列数字、做假设

易吸收光波较长的其他色光 使天空呈蔚蓝色   做假设

具吸湿性    调节气候、气象万千    做假设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合作好的小组。

三、全班交流,点拨指导

1、出示句子比较:

①灰尘很小很小。

②灰尘的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

人眼能看到的灰尘,已称得上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了;细小灰尘只有再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A能用①代替②句吗?

B②句是怎样写出灰尘“小”的?

(指出说明方法)“直径十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列举数字说明方法)人眼看到的是庞然大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对比的说明方法)C体会说明的好处:

更具体真实地突出事物的特点,增强可信度。

①指名读4.5.6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人们看成有害的东西往往有其不可忽视的存在价值,要正确认识。

②你还能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被看成有害的东西其实也有很大的作用呢?

③交流搜集的资料:

说说灰尘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④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具有两面性,举例说明 ①如鸟粪、电视、网络……②练习说话。

③试着写话 ④交流、师点拔

四、说明文小练笔

1、学生继续以《假如没有灰尘》为题写下去,可以写生活中没有灰尘的益处,要求有科学或生活实践的依据。

2、运用说明方法仿写一种事物。

例如:

假如没有电话(手机、电视、书、网络、游戏机、电脑、高速公路等)

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自学为主,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自己活动,从而发现知识、获取知识,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适时点拨引导。

为此,在导入课题时,先板书灰尘二字,让学生说说灰尘有哪些危害?

然后让学生大胆设想一下,假如没有灰尘,人类和自然界将会是怎样?

还引导学生想:

从灰尘的危害和作用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

这让学生懂得:

灰尘太多确实会污染环境,但适量的灰尘存在,对大自然和人类都有好处。

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到: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事物。

口语交际习作三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发兴趣

  今天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小商品”,你想让你手中的物品也得到别人的喜爱,让别人心甘情愿地把他买下来吗?

那我们今天就试着做一名“小小推销员”.

二、精心准备

  ◆熟悉“商品”.对你的“商品”进行全面了解.从外观、规格、用途、使用方法以及价格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

  ◆找出产品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准备做精彩的描述.

  ◆面对“顾客”,你用怎样的表情、怎样的语气、怎样的语言推销你的商品,请做好充分的准备.

  ◆思考“顾客”针对产品会提出那些质疑?

你将如何解答.

三、小组试买

  ◆在小组中试着推销你的商品,让同学们针对你推销产品的内容、语言、语气、表情提出中肯的建议.

  ◆认真聆听同学们的建议,合理采纳.

四、班级特卖场

  ◆每组选出最优秀的“推销员”,推销自己的产品.

  ◆“顾客”认真聆听“推销员”的介绍,对产品提出质疑.

  ◆耐心、机智地回答“顾客”的问题,抱着既对消费者负责,又对产品负责的态度.

五、总结

  ◆评出最佳“推销员”.

  ◆你认为怎样才能够做一名优秀的推销员?

(优秀推销员的标准是什么?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确定习作内容

   ◆默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和同学交流一下.

   ◆确定习作内容.

二、作文指导,怎样写说明文

   ◆回忆一下说明文和一般的记叙性文章有什么不同.

   ◆写说明文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你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物品,用上哪些说明方法?

(你的物品有哪些特点?

如:

外形、质量、用途、价格等,抓住突出的特点,用数字、举例、对比、打比方、生动描写等方法,具体描述物品的特点.)

   ◆可以适当运用一些资料,但不要大量抄录.

三、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相互修改,完善习作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用横线画出下列字的正确读音。

(3分) 

泊船(   bó   pō )  风一更(  gèng   gēng  )   婀娜(  ā    ē     ) 分外(   fèn   fēn)  抹  净( mǒ      mā  )   折断(  shé  zhé ) 

三.给形近字组词。

(4分) 

州(         )    榆(         )    畔(         )    绢(         )    洲(         )    愉(         )    拌(         )    捐(         ) 四、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6分) 

能(    )善(    )     风(    )雪(    )     (    )天(    )地 

五、 我来当裁判(判断下列每组中带点的字的读音是否相同,相同的打“√”,不同的打“×”) 

1、一水间   间隔(     )。

           2、泊船     湖泊(     )。

 3、重要     重复(     )。

             4、照我还   归还(     )。

    六、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葬身异国:

①、不同的;②、分开;③、另外的;④、特别的;⑤、奇怪。

 2、颇负盛名:

①、背;②、担任;③、遭受;④、具有;⑤、违背;⑥、跟“胜”相反。

 

3、夜深千帐灯:

跟“浅”相反、从表面到底的距离大久程度高; 颜色重。

 

4、故园无此声:

①、意外的事情;②、原因;③、老,旧,过去的;④、原来的;⑤、存心; 七、选词填空 

                    激烈     猛烈      强烈      热烈      剧烈 

(1)、经过一番(       )的争论,大家分清了是非。

 

(2)、我们要注意保护眼睛,千万不能在(       )的阳光下看书。

 (3)、一阵(       )的炮火摧毁了敌人的前沿阵地。

 (4)、饭后,我们不能做(       )运动。

 (5)、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阵(       )的掌声。

 八、修改病句 

1、会场上,飘扬着五颜六色的红旗。

 

2、每次老师提问他总是首先第一个发言。

 六、把句子改成陈述句 

1、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2、那些美好的印象,我怎能忘记呢?

 九、古诗内容我知道 1、默写《秋思》 

                              秋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