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学习学习心得体会同名9187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67084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心泵学习学习心得体会同名9187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离心泵学习学习心得体会同名9187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离心泵学习学习心得体会同名9187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离心泵学习学习心得体会同名9187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离心泵学习学习心得体会同名9187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离心泵学习学习心得体会同名9187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离心泵学习学习心得体会同名9187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离心泵学习学习心得体会同名9187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离心泵学习学习心得体会同名9187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离心泵学习学习心得体会同名9187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离心泵学习学习心得体会同名9187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离心泵学习学习心得体会同名9187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离心泵学习学习心得体会同名9187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离心泵学习学习心得体会同名9187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离心泵学习学习心得体会同名9187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离心泵学习学习心得体会同名9187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离心泵学习学习心得体会同名9187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离心泵学习学习心得体会同名9187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离心泵学习学习心得体会同名9187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离心泵学习学习心得体会同名9187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离心泵学习学习心得体会同名91871.docx

《离心泵学习学习心得体会同名9187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心泵学习学习心得体会同名91871.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离心泵学习学习心得体会同名91871.docx

离心泵学习学习心得体会同名91871

离心泵学习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

修泵心得体会

  水泵维修的心得体会我公司现使用的水泵可分为三种类型:

卧式离心泵、潜水轴流泵、高压多级泵。

  一、卧式离心泵

  卧式离心泵是我公司用量最大的一种,它主要的问题是轴承、气蚀和润滑油三个部分。

  1、轴承和润滑油

  轴承属于精密零件,因而在使用时要求有相当地慎重态度,即变是使用了高性能的轴承,如果使用不当,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性能效果,而且容易使轴承损坏。

  

(1)保持轴承及其周围环境的清洁,即使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灰尘进入轴承,也会增加轴

  承的磨损,振动和噪声。

  

(2)使用安装时要认真仔细,不允许强力冲压,不允许用锤直接敲击轴承,不允许通过

  滚动体传递压力。

  (3)使用合适、准确的安装工具,尽量使用专用工具,极力避免使用布类和短纤维之类

  的东西。

  (4)防止轴承的锈蚀,直接用手拿取轴承时,要充分洗去手上的汗液,并涂以优质矿物

  油后再进行操作。

  (5)对轴承来说,润滑是左右其性能的重要问题。

润滑剂或润滑方式的合适与否将大大

  影响轴承的寿命。

如果轴承用的是高品位的润滑脂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可运行15000小时或两

  年。

一般可安排5000小时更换一次润滑脂。

润滑脂充填量随外壳的结构和容积而有所不同,一般充填至容积的1/3-1/2为宜。

充填量过多时。

  润滑脂因搅拌发热发生变质,老化和软化。

  2、气蚀

  离心式水泵如果安装或使用不当,就有可能发生气蚀。

一旦出现气蚀,性能就会下降,出水量减少、叶轮损坏加速,还会伴随有振动和噪声等,严重时,甚至

  使泵无法工作。

现在公司的水泵安装都是没有问题的,在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是泵内的

  空气要排完,才能降低气蚀带来的危害。

  二、潜水轴流泵

  我厂提升泵是潜水轴流泵,它的优点是能耗小、流量大;它的缺点是维修不便、维修中比较麻烦。

它主要是密封问题,一是电缆线和信号线的密封,二是高压

  水区和电机腔的密封。

  电缆线和信号线的密封主要靠弹性圈和o型密封圈来完成,它的操作比较简单。

  高压水区和电机腔的密封是机械密封来完成的,机械密封在使用和安装过程中有些事项要注意:

  1、弹簧压缩量不是越大密封效果越好。

弹簧压缩量过大,可导致摩擦副急剧磨损,瞬间烧损;过度的压缩使弹簧失去调节动环端面的能力,导致密封失效。

  2、动环密封圈不是越紧越好。

其实动环密封圈过紧有害无益。

一是加剧密封圈与轴套间的磨损,过早泄漏;二是增大了动环轴向调整、移动的阻力,在工况变

  化频繁时无法适时进行调整;三是弹簧过度疲劳易损坏;四是使动环密封圈变形,影响密封

  效果。

  3、静环密封圈不是越紧越好。

静环密封圈基本处于静止状态,相对较紧密封效果会好些。

  但过紧也是有害的。

一是引起静环密封因过度变形,影响密封效果;二是如果静环材质是石

  墨,一般较脆,过度受力极易引起碎裂;三是安装、拆卸困难,极易损坏静环。

  4、叶轮锁母不是越紧越好。

机械密封泄漏中,轴套与轴之间的泄漏(轴间泄漏)是比较

  常见的。

一般认为,轴间泄漏就是叶轮锁母没锁紧,其实导致轴间泄漏的因素较多,如轴间

  垫失效,偏移,轴间内有杂质,轴与轴套配合处有较大的形位误差,接触面破坏,轴上各部

  件间有间隙,轴头螺纹过长等都会导致轴间泄漏。

锁母锁紧过度只会导致轴间垫过早失效。

  相反适度锁紧锁母,使轴间垫始终保持一定的压缩弹性,在运转中锁母会自动适时锁紧,使

  轴间始终处于良好的密封状态。

  5、新的和旧的要根据情况来使用。

相对而言,使用新机械密封的效果好于旧的,但新机

  械密封的质量或材质选择不当时,配合尺寸误差较大会影响密封效果;在聚合性和渗透性介

  质中,静环如无过度磨损,还是不更换为好。

因为静环在静环座中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使

  聚合物和杂质沉积为一体,起到了较好的密封作用。

  三、高压多级泵

  现在高压多级泵使用越来越多,高压多级泵靠平衡盘、平衡鼓等泵内平衡机构平衡轴向

  力的多级离心泵,平衡装置内有平衡液体流出,平衡液体通过平衡管接至泵的进口端,为保

  证泵正常运行。

  

(1)平衡管绝对不允许堵塞。

  

(2)平衡管内发生结垢的,应及时清洗、疏通。

  (3)平衡管高压侧加装压力表,监测平衡管出口压力。

  (4)多级泵在运行中巡检时应注意对泵的温升、振动、声音等的检查,必要时,为保

  护泵免受非正常损坏,对多级离心泵的轴向力、温升、振动等设置联锁,超过设定值时自动

  停泵。

  (5)多级离心泵解体、拆卸时,应依次拆卸各级叶轮,并做好标记。

应测量转子叶轮、

  轴套、叶轮密封环、平衡盘、轴颈等主要部位的径向和端面跳动值以及转子部件与壳体部件

  之间的径向总间隙,其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应技术文件的规定。

  (6)对多级泵,转子组件(包括叶轮、叶轮挡套或叶轮轮毂和平衡盘等),应预先进行

  组装,检查转子的同轴度和偏斜度。

将叶轮、叶轮挡套和平衡盘装于校正好的泵轴上,用轴

  套锁紧后,安装在车床顶尖之间或支承在v形铁上,测量转子各部件与泵轴的同轴度。

如果

  同轴度超过允许值,可用车床车削,使其符合要求。

把泵轴架成水平后,叶轮口部端面和平

  衡盘的摩擦面应当是与泵轴线垂直的铅垂面。

该铅垂面若有偏斜,运转中会严重磨损,甚至

  影响平衡盘的工作。

偏斜度超过规定时,可采用车削校正。

  (7)应对泵轴组件的轴向间距进行测量、调整:

相邻叶轮出口间距;首级叶轮与末级

  叶轮的总间距;相邻导轮的进口间距;首末级导轮的进口总间距。

要使相邻叶轮之间距相等。

  且等于相邻导轮之间距,首末级叶轮出口的总间距等于首末级导轮在中段之间装有垫片并且

  相互压紧时的总间距。

在平衡盘与平衡盘座靠紧的情况下,叶轮出口的宽度应在导轮进口宽

  度范围内。

调整叶轮出口和导轮进口“中心一致”,不但保证泵的正常效率,而且可避免泵转

  不动或叶轮前后碰磨等故障情况发生。

  (8)多级泵维修时,经常需要更换叶轮密封环,车平隔板、平衡盘、平衡盘座、叶轮

  口部端面等部位,应通过加垫、喷涂后车平等方式,保证或恢复泵在轴线方向的尺寸链和总

  窜量。

为了保证叶轮与定子不摩擦,保证叶轮出口与导轮入口对准,多级泵设置了合理的轴

  向窜量。

每级叶轮总窜量太小时,一般采取车短叶轮密封环长度的办法;每级叶轮总窜量太

  大时,一般补焊或更换叶轮密封环;各级叶轮前后窜量可通过在叶轮后轮毂接触面上加减垫

  片来调整;末级叶轮前后窜量可通过车短平衡盘轮毂或在平衡盘轮毂前加减垫片来调整。

总之,我们公司生产的主要设备是水泵,为了能够水泵正常使用,稳定运行,需要多措

  并举,我们应从设计、使用与维护、拆装与维修等多方面细致考虑常见问题以及可能出的问

  题,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创新,使其达到、保持最佳运行状态。

我的一点肤浅体会,希望能对公司其他的单位和个人有所帮助。

篇二:

水泵维修实习报

  告实习报告实习名称:

煤矿机电设备中级维修工实训专业班级:

机电103学生姓名:

葛宏波指导教师:

李凡、彭伦天、黄文

  建、李正祥实习时间:

20XX年3月4日~20XX年3月22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维修实训

  实训名称:

煤矿机电设备中级维修工实训。

实训时间:

20XX年3月4日~20XX年3月22日.本次实训是针对水泵多级保养操作的训练,让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水泵的内部结构和拆

  装方法与步骤,实训中,我不仅拓宽了知识面,还锻炼了实际动手能力,综合素质得到了较

  大的提高。

  一、多级离心泵二级保养操作:

①实训目的:

  为了保证离心泵的安全良好的运行,必须要会正确保养离心泵通过本次实训,可以使操

  作者掌握正确保养离心泵的方法。

②准备工作:

  1、穿戴好劳保用品;

  2、多级离心泵一套;

  3、呆扳手一套;

  4、梅花扳手一套;

  5、平口螺丝刀一把;

  6、铜棒一根;

  7、扁铲一个;

  8、手锤一个;

  9、拉力器一个;

  10、油盆一个;

  11、青克纸;

  12、毛刷;

  13、游标卡尺;

  14、铅丝;

  15、润滑脂;

  16、擦布。

  ③操作步骤:

  1、关闭泵出口阀门,按停止按钮,关闭进口阀门,放掉泵内余压;

  2、卸下轴承压盖螺栓;

  3、轻敲取下压盖;

  4、取下背帽;

  5、取下轴承架;

  6、用拉力器拉下轴承;

  7、拆下密封填料压盖;

  8、取净密封填料;

  9、取下泵端盖;

  10、转动轴承取下轴套;

  11、用螺栓取下平衡盘;

  12、取下平衡环;

  13、清洗轴承、轴套及压盖;

  14、清洗平衡环、平衡盘;

  15、检查轴承磨损情况;

  16、检查轴套磨损情况;

  17、检查平衡盘磨损情况;

  18、检查平衡环磨损情况;

  19、按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各泵件,轴套应加密封胶圈,各紧固部位应均匀用力,各

  密封处应加垫片各接触部位应涂润滑油;

  20、盘车检查运转情况;

  21、清洁、回收工用具④注意事项:

  1、按标准检查各部件不合格的要更换;

  2、平衡盘窜量不应超过2-4mm;

  3、轴承室加油要是适量;

  二、多级离心泵三级保养操作:

①、实训目的:

  多级离心泵的三级保养是集输工高级工的基本操作技能,通过实训,可以使操作者掌握

  离心泵的三级保养内容和方法,能够正确保养离心泵,保证安全生产。

②准备工作:

  1、穿戴好劳保用品;

  2、d型离心泵1台;

  3、500mm撬杠2根;

  4、φ30mm×250mm铜棒1把;

  5、200mm活动扳手1把;

  6、开口扳手1套;

  7、梅花扳手1套;

  8、200mm拉力器1个;

  9、油盆一个;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300mm平口螺丝刀1把;手锤1把;手板锉刀1把;450mm管钳1把;游标卡

  尺1把;百分表1块;150mm弯剪子1把;300mm直尺1把;划规1个;150mm钢丝钳1

  把;50mm毛刷1把;棉纱布;石棉垫片;青克纸;润滑脂;密封填料;26、

  27、沙纸;铅丝。

  ③操作步骤:

  1、把泵转移到检修平台上,拆卸轴承体,先拆下前后侧的轴承连接螺栓取下轴承端

  盖,取下备帽,卸下连接螺栓;

  2、用拉力器取下轴承和轴承架,清洗轴承部件;

  3、用压铅法测量轴承间隙;

  4、拆卸密封压盖,拆下压盖与轴体的连接螺母;

  5、沿轴向抽出压盖,用特制盘根铁钩取出填料,取净;

  6、拆平衡管,拆下平衡管两端法兰固定螺钉;

  7、拆下填料函体;

  8、卸轴套,取出轴套、平衡环,平衡盘用拉力器取出;

  9、拆卸穿杠,拆下穿杠两端的螺母抽出泵各端的连接穿杠;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拆下出口段,拆卸叶轮;拆卸泵段;拆卸叶轮,拆卸泵段;重复上述操作;拆

  泵段时做好泵段标记;拆卸前端,拆下前端压盖,拆卸备帽,拆卸前端轴承支架;用拉力

  器拆下前端轴承,拆下轴套、短接、压盖;拆卸泵轴,拆到前端时,可将泵轴抽出;拆下

  导翼、衬套和口环;拆下各部件用柴油清洗干净,清洗泵件,按拆卸顺序摆放,以便进行检

  查测量;

  21、

  22、

  23、

  24、检查轴承,不跑内外圆,沙架不松旷,磨损不严重,表面无深沟,划痕;检查压

  盖,压入均匀,无裂痕,螺钉孔对称;检查平衡盘、平衡环,均匀磨损不超标,与键、轴配

  合良好;检查平衡管,畅通不堵塞;篇三:

液压泵学习心得液压泵学习心得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学习的过程中我从丝毫不懂通过我的

  努力以及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逐渐掌握了知识,现在我来说说我的学习心得吧。

首先液压

  泵是液压系统提供一定流量的压力的油液动力元件其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

  压力能,指液压系统中的油泵,它向整个液压系统提供动力。

这也体现出了它在液压系统中

  是必不可少的核心元件,也说明了掌握这一知识的重要性。

液压泵都是依靠密封容积变化的原理来进行工作的,故一般称为容积式液压泵。

液压泵

  篇二:

水泵维修的心得体会

  水泵维修的心得体会

  我公司现使用的水泵可分为三种类型:

卧式离心泵、潜水轴流泵、高压

  多级泵。

  一、卧式离心泵

  卧式离心泵是我公司用量最大的一种,它主要的问题是轴承、气蚀和润滑油三个部分。

  1、轴承和润滑油

  轴承属于精密零件,因而在使用时要求有相当地慎重态度,即变是使用

  了高性能的轴承,如果使用不当,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性能效果,而且容易使轴承损坏。

  

(1)保持轴承及其周围环境的清洁,即使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灰尘进入轴承,也会增加轴承的磨损,振动和噪声。

  

(2)使用安装时要认真仔细,不允许强力冲压,不允许用锤直接敲击轴承,不允许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

  (3)使用合适、准确的安装工具,尽量使用专用工具,极力避免使用布类和短纤维之类的东西。

  (4)防止轴承的锈蚀,直接用手拿取轴承时,要充分洗去手上的汗液,并涂以优质矿物油后再进行操作。

  (5)对轴承来说,润滑是左右其性能的重要问题。

润滑剂或润滑方式的合适与否将大大影响轴承的寿命。

如果轴承用的是高品位的润滑脂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可运行15000小时或两年。

一般可安排5000小时更换一次润滑脂。

润滑脂充

  填量随外壳的结构和容积而有所不同,一般充填至容积的1/3-1/2为宜。

充填量过多时,润滑脂因搅拌发热发生变质,老化和软化。

  2、气蚀

  离心式水泵如果安装或使用不当,就有可能发生气蚀。

一旦出现气蚀。

  性能就会下降,出水量减少、叶轮损坏加速,还会伴随有振动和噪声等,严重时,甚至使泵无法工作。

现在公司的水泵安装都是没有问题的,在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是泵内的空气要排完,才能降低气蚀带来的危害。

  二、潜水轴流泵

  我厂提升泵是潜水轴流泵,它的优点是能耗小、流量大;它的缺点是维

  修不便、维修中比较麻烦。

它主要是密封问题,一是电缆线和信号线的密封,二是高压水区和电机腔的密封。

  电缆线和信号线的密封主要靠弹性圈和O型密封圈来完成,它的操作比

  较简单。

  高压水区和电机腔的密封是机械密封来完成的,机械密封在使用和安装

  过程中有些事项要注意:

  1、弹簧压缩量不是越大密封效果越好。

弹簧压缩量过大,可导致摩擦副

  急剧磨损,瞬间烧损;过度的压缩使弹簧失去调节动环端面的能力,导致密封失效。

  2、动环密封圈不是越紧越好。

其实动环密封圈过紧有害无益。

一是加剧

  密封圈与轴套间的磨损,过早泄漏;二是增大了动环轴向调整、移动的阻力,在工况变化频繁时无法适时进行调整;三是弹簧过度疲劳易损坏;四是使动环密封圈变形,影响密封效果。

  3、静环密封圈不是越紧越好。

静环密封圈基本处于静止状态,相对较紧密封效果会好些,但过紧也是有害的。

一是引起静环密封因过度变形,影响密封效果;二是如果静环材质是石墨,一般较脆,过度受力极易引起碎裂;三是安装、拆卸困难,极易损坏静环。

  4、叶轮锁母不是越紧越好。

机械密封泄漏中,轴套与轴之间的泄漏(轴间泄漏)是比较常见的。

一般认为,轴间泄漏就是叶轮锁母没锁紧,其实导致轴间泄漏的因素较多,如轴间垫失效,偏移,轴间内有杂质,轴与轴套配合处有较大的形位误差,接触面破坏,轴上各部件间有间隙,轴头螺纹过长等都会导致轴间泄漏。

锁母锁紧过度只会导致轴间垫过早失效,相反适度锁紧锁母,使轴间垫始终保持一定的压缩弹性,在运转中锁母会自动适时锁紧,使轴间始终处于良好的密封状态。

  5、新的和旧的要根据情况来使用。

相对而言,使用新机械密封的效果好于旧的,但新机械密封的质量或材质选择不当时,配合尺寸误差较大会影响密封效果;在聚合性和渗透性介质中,静环如无过度磨损,还是不更换为好。

因为静环在静环座中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使聚合物和杂质沉积为一体,起到了较好的密封作用。

  三、高压多级泵

  现在高压多级泵使用越来越多,高压多级泵靠平衡盘、平衡鼓等泵内平衡机构平衡轴向力的多级离心泵,平衡装置内有平衡液体流出,平衡液体通过平衡管接至泵的进口端,为保证泵正常运行。

  

(1)平衡管绝对不允许堵塞。

  

(2)平衡管内发生结垢的,应及时清洗、疏通。

  (3)平衡管高压侧加装压力表,监测平衡管出口压力。

  (4)多级泵在运行中巡检时应注意对泵的温升、振动、声音等的检查,必要时,为保护泵免受非正常损坏,对多级离心泵的轴向力、温升、振动等设置联锁,超过设定值时自动停泵。

  (5)多级离心泵解体、拆卸时,应依次拆卸各级叶轮,并做好标记。

应测量转子叶轮、轴套、叶轮密封环、平衡盘、轴颈等主要部位的径向和端面跳动值以及转子部件与壳体部件之间的径向总间隙,其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应技术文件的规定。

  (6)对多级泵,转子组件(包括叶轮、叶轮挡套或叶轮轮毂和平衡盘等),应预先进行组装,检查转子的同轴度和偏斜度。

将叶轮、叶轮挡套和平衡盘装于校正好的泵轴上,用轴套锁紧后,安装在车床顶尖之间或支承在V形铁上,测量转子各部件与泵轴的同轴度。

如果同轴度超过允许值,可用车床车削,使其符合要求。

把泵轴架成水平后,叶轮口部端面和平衡盘的摩擦面应当是与泵轴线垂直的铅垂面。

该铅垂面若有偏斜,运转中会严重磨损,甚至影响平衡盘的工作。

偏斜度超过规定时,可采用车削校正。

  (7)应对泵轴组件的轴向间距进行测量、调整:

相邻叶轮出口间距;首级叶轮与末级叶轮的总间距;相邻导轮的进口间距;首末级导轮的进口总间距。

要使相邻叶轮之间距相等,且等于相邻导轮之间距,首末级叶轮出口的总间距等于首末级导轮在中段之间装有垫片并且相互压紧时的总间距。

在平衡盘与平衡盘座靠紧的情况下,叶轮出口的宽度应在导轮进口宽度范围内。

调整叶轮出口和导轮进口“中心一致”,不但保证泵的正常效率,而且可避免泵转不动或叶轮前后碰磨等故障情况发生。

  (8)多级泵维修时,经常需要更换叶轮密封环,车平隔板、平衡盘、平衡盘座、叶轮口部端面等部位,应通过加垫、喷涂后车平等方式,保证或恢复泵在轴线方向的尺寸链和总窜量。

为了保证叶轮与定子不摩擦,保证叶轮出口与导轮入口对准,多级泵设置了合理的轴向窜量。

每级叶轮总窜量太小时,一般采取车短叶轮密封环长度的办法;每级叶轮总窜量太大时,一般补焊或更换叶轮密封环;各级叶轮前后窜量可通过在叶轮后轮毂接触面上加减垫片来调整;末级叶轮前后窜量可通过车短平衡盘轮毂或在平衡盘轮毂前加减垫片来调整。

  总之,我们公司生产的主要设备是水泵,为了能够水泵正常使用,稳定运行,需要多措并举,我们应从设计、使用与维护、拆装与维修等多方面细致考虑常见问题以及可能出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创新,使其达到、保持最佳运行状态。

  我的一点肤浅体会,希望能对公司其他的单位和个人有所帮助。

  篇三:

仿真实习的学习心得及体会

  仿真实习的学习心得及体会

  (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09160207)

  经过连续两周的仿真实习,我们练习了离心泵、换热器、液位的控制、精馏塔的冷态开车、正常停车以及相应事故处理的仿真。

通过这次仿真实习基本单元操作方法;增强了我对工艺过程的了解,进而也更加熟悉了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操作。

让我对离心泵、换热器、精馏塔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本次的化工仿真实习收获颇多,对工艺流程、控制系统有了一定的了解,基本掌握了开车、停车等的规程。

  开始接触化工仿真软件时,感觉很迷漫也很好奇,在后来的实习过程中我首先仔细阅读了课本上实习的具体流程,基本明白了操作的规程。

  特别是在练习精馏塔单元等复杂的化工过程的时候,我觉得应该:

  

(1)要仔细认真的阅读课本上相应的流程操作,对每一步操作都应该要有所领会、理解,因为过程的熟悉程度在操作中使至关重要的。

过程不够熟悉也许会误入歧途,错误的操作,最后事倍功半,也不能很好的掌握所需学习的内容。

  

(2)面对一个复杂的工艺过程时,如果不能事先了解到它们的作用和相应的位置,以及各自开到什么程度,在开车时我们可能会手忙脚乱,导致错误的操作,因此,在开车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熟悉整个的工艺过程。

  (3)在开车后的操作中一定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

无比达到每一步的工艺要求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否则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质量错误。

因此在面对一个工艺流程,必须要了解这个工艺流程的作用是什么,要达到怎样的目的,了解流程中的各个环节,是如何进料的,操作条件又是如何,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学习或掌握所练习的学习内容。

  总之,通过二周的仿真实习,我明白了许多,同时也懂得了许多,在操作过程中对每一步工艺操作都要耐心的完成,要达到规定的要求,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会事倍功半。

要不断的吸取失败的教训,虚心向老师和优秀的同学请教,总结经验。

此外,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更加刻苦、努力的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夯实基础、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从而在以后的工作或生活中,更好的为我所用,为以后踏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篇四:

《水泵及水泵站》教材总结

  第一章、前言

  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要点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对给排水工程专业而言,一方面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的向专业课的延伸,另一方面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基础。

在该课程中学生初步接触到工程方面的概念,并进行第一个课程设计。

因此,本课程的教学既要注重基本理论,又要强调工程实践。

引导学生建立理论学习是工程实践的基础,工程实践是理论学习的目的。

  本课程以水力学、电工学、机械零件等课程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对涉及到相关课程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延伸,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程一方面要注重理论体系的学习,又要培养学生建立工程方面的意识,强调理论知识是进行工程实践的基础,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工程技术人员。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水泵及水泵站在给排水工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在工程术语中,水泵站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名词。

这是由于水泵是属于通用性的机械类而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采矿、冶金、电力、石油、化工、市政以及农林等部门中,各种形式的泵站很多,其投资和规模越来越大,功能分类愈来愈细。

  在给排水工程中,水泵及水泵站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城市给水的取水工程、管的压力调节、废水处理、水处理的加药系统等,都离不开水泵及水泵站。

在城市排水中,有雨水排水泵站、污水排水泵站。

  从经济的角度看,城市供水企业一般都是用电大户。

在整个给水工程的用电中,95%~98%的电量是用来维持水泵的运转,其它的2%~5%用在制水过程中的辅助设备上。

以一般的城镇水厂而言,泵站消耗的电费,通常占制水成本的40%~70%,甚至更多。

就全国水泵机组的电能消耗而言,它占全国电能总耗的21%以上。

因此,通过科学调度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