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考化学复习专练西安专版专题8酸碱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68097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3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中考化学复习专练西安专版专题8酸碱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陕西中考化学复习专练西安专版专题8酸碱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陕西中考化学复习专练西安专版专题8酸碱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陕西中考化学复习专练西安专版专题8酸碱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陕西中考化学复习专练西安专版专题8酸碱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陕西中考化学复习专练西安专版专题8酸碱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陕西中考化学复习专练西安专版专题8酸碱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陕西中考化学复习专练西安专版专题8酸碱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陕西中考化学复习专练西安专版专题8酸碱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陕西中考化学复习专练西安专版专题8酸碱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陕西中考化学复习专练西安专版专题8酸碱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陕西中考化学复习专练西安专版专题8酸碱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陕西中考化学复习专练西安专版专题8酸碱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陕西中考化学复习专练西安专版专题8酸碱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陕西中考化学复习专练西安专版专题8酸碱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陕西中考化学复习专练西安专版专题8酸碱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陕西中考化学复习专练西安专版专题8酸碱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陕西中考化学复习专练西安专版专题8酸碱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陕西中考化学复习专练西安专版专题8酸碱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陕西中考化学复习专练西安专版专题8酸碱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中考化学复习专练西安专版专题8酸碱盐.docx

《陕西中考化学复习专练西安专版专题8酸碱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中考化学复习专练西安专版专题8酸碱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陕西中考化学复习专练西安专版专题8酸碱盐.docx

陕西中考化学复习专练西安专版专题8酸碱盐

2021年陕西中考化学复习专练(西安专版)——专题8酸碱盐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2021•西安模拟)现有以下曲线,与之对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向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b点得到的滤渣只有银

B.

mg氯酸钾和含mg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

C.

向长久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地加入稀盐酸

D.

向装有等质量的铁、镁的试管中不断地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2.(2020•碑林区校级二模)向一定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B.F点溶液的pH>7

C.AB段生成沉淀为蓝色D.E点溶液中的溶质有3种

3.(2020•雁塔区校级模拟)如图为向NaOH溶液中加入不同物质时微观粒子变化情况,请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与图乙涉及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B.KOH与H2SO4反应实质与图乙反应实质相同

C.加入物质后图甲溶液pH不变,图乙溶液pH变小

D.该变化前后Na+、OH﹣数量均不会变化

4.(2020•莲湖区二模)某同学向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a点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会变红

B.c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C.d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HCl

D.整个变化过程中钠离子数目没有改变

5.(2020•岐山县一模)探究稀盐酸与氧化铝粉末发生反应的实验,烧杯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是AlCl3

B.该实验是将氧化铝粉末逐渐加入稀盐酸中

C.a点和b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不相同

D.a点和b点对应溶液中铝元素的质量相等

6.(2019•碑林区校级一模)现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事实绘制如图所示曲线。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产生Cu(OH)2的质量不断增大,故溶质质量增大

B.c→d段溶液的pH不变

C.整个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一直在不断增大

D.a点、d点对应溶液中所含溶质均为两种

7.(2019•碑林区校级三模)常温下,向烧杯内的甲物质加入乙物质至过量,若x轴表示加入乙物质的质量,则下列选项与图象不相符的是(  )

选项

甲物质

乙物质

Y轴的意义

A

稀盐酸和硫酸钠

氢氧化钡

生成沉淀的质量

B

硝酸钾

溶质的质量分数

C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溶液

氧气的质量

D

稀硫酸

溶液中铝元素的质量

A.AB.BC.CD.D

8.(2019•碑林区校级二模)中国古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焕发理性光辉。

从化学角度,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分子总在不断运动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既有化学变化,又伴随物理变化

C.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高炉炼铁,利用焦炭直接还原赤铁矿中的氧化铁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实现了CaCO3→CaO的转化

9.(2019•孝感)现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ag时,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bg<m<cg),此时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uCl2+2NaOH═Cu(OH)2↓+2NaCl

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dg时,溶液pH>7

④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先减小后不变

A.②③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

10.(2019•未央区二模)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

A.

通电分解水

B.

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C.

一定压强下,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变化关系

D.

用一氧化碳气体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铜粉末

11.(2019•未央区二模)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下列对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项

现象或做法

解释

A

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

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

用高压水枪灭火

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

相互刻画可辨别纯铝和硬铝

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

D

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显碱性,能与酸反应

A.AB.BC.CD.D

12.(2021•莲湖区模拟)向一定质量的Na2CO3和Na2SO4混合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直至沉淀不再生成时,改为滴加稀盐酸,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溶液质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生成的沉淀物只有BaSO4

B.b→c过程中加入了稀盐酸,无明显实验现象

C.d点时溶液一定显酸性

D.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的质量一直在增加

13.(2020•临潼区二模)向一定质量的BaCl2溶液中滴加纯碱溶液一段时间后,改为滴加稀盐酸,所得沉淀质量随加入试剂总体积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与c点对应溶液的溶质相同

B.加入试剂总体积为V1时,对应溶液的pH=7

C.b点时溶液中一定不存在Ba2+

D.bc段能观察到有气泡冒出

14.(2020•雁塔区校级模拟)向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液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所加碳酸钠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时,该混合液可使紫色石蕊变蓝

B.b点时滴加碳酸钠溶液仍有气泡产生

C.c点时混合液中含两种溶质

D.d点时混合液pH=7

15.(2020•娄底模拟)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  )

A.

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金属反应

B.

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相同的稀盐酸反应

C.

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在有、无MnO2的条件下反应

D.

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相同的稀盐酸反应

16.(2019•碑林区校级二模)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后,发现有很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在发生反应时都有盐生成(其它物质省略),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生成的盐是硫酸钾,则①中发生的反应可称为中和反应

B.若生成的盐是硫酸亚铁,则在通过置换反应来实现只有⑥

C.若生成盐是碳酸钙,由③来实现的反应物可以是纯碱和熟石灰

D.图中⑤处应补充的文字可以是金属氧化物和酸或非金属氧化物和碱

17.(2019•镇江)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FeCl3、NaOH、KCl、Ba(NO3)2

B.K2CO3、Ba(OH)2、KOH、稀HNO3

C.K2SO4、Na2CO3、稀HCl、稀HNO3

D.CaCl2、AgNO3、Mg(NO3)2、NaCl

18.(2019•兰州)物质的用途由性质决定。

下列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放在汽车内除异味

B.熟石灰微溶于水﹣﹣改良酸性土壤

C.干冰升华吸热﹣﹣用作制冷剂

D.氯化钠可以降低水的熔点﹣﹣用作融雪剂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9.(2020•碑林区校级三模)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验证CO2与NaOH能够发生反应,某同学按如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药品滴加顺序往往会影响实验结果,该实验加入试剂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填序号)。

A.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

(2)气球变化的现象是  。

(3)该实验如果不用盐酸而只用氢氧化钠溶液  (“能”或“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原因是  。

(4)如果在装置中的瓶里放入某种白色固体,先滴加水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气球也会产生和

(2)相同的现象,则该固体可能是  。

20.(2019秋•蓝田县期末)小红同学用如图总结了盐酸的四条化学性质(即盐酸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为了验证性质①,小红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加到稀盐酸中,溶液变  色。

(2)小红将一枚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她首先观察到的现象是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黄,过一会儿,又观察到的现象是  ,第二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小红的这个实验体现了性质  (填序号)。

(3)为了验证性质③,小红同学向盐酸中滴入AgNO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

21.(2020•碑林区校级二模)碳酸钠俗名纯碱又称苏打.“苏打同学”要穿过迷宫,从进口顺利地走到出口,途中遇到不能发生反应的物质才能通过.迷宫如图所示:

(1)请你帮助“苏打同学”选择一条能够走出迷宫的路线,从入口至出口的顺序  (填序号).

(2)苏打在刚进迷宫时,碰到了两种阻止他前进的物质,请写出能与它产生气体的反应方程式  .

(3)迷宫中的许多物质间也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写出能产生白色沉淀且属于中和反应的物质的化学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4)碳酸钠和氢氧化钾不反应的原因  .

22.(2019•临潼区二模)为验证酸碱盐和氧化物的性质与转化,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试管A中如入过量稀硫酸)。

(1)试管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写一个)。

(3)反应②刚开始观察不到明显现象,其原因是  。

(4)试管C与A中固体的质量关系是A  C(选填“>”“<“或”=”)。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3.(2019•未央区二模)化学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原理。

(1)A图的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某种可供恰呼吸的气体,请写出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2)B图中的两种装置都无法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若还需用这两个化学反应来验证,则该装置改进的方法是  。

(3)将C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烧瓶中,可以看气球鼓起的现象。

此现象能否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填“能”或“不能”);

(4)D图是铁生锈条件的探究,其中试管①中用煮沸过的蒸馏水浸泡铁钉的目的是  。

四.推断题(共2小题)

24.(2020•碑林区校级三模)化学实验室中有失去标签的四瓶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酚酞试液中的某一种,现将其任意编号为A、B、C、D,然后两两组合进行实验,其中部分现象如表:

实验

A+B

A+C

B+C

B+D

现象

溶液变红

溶液变红

产生沉淀

产生气体

(1)酚酞试液是  (填编号);D的化学式是  。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所属的类型是  。

(3)D在工业上用于焊接钢铁制品,其反应方程式为  。

25.(2020•莲湖区模拟)同学们在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后,发现有很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在发生反应时都有盐生成(其他物质省略),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反应①和②与图中已有的反应类型不同,它们都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2)若通过反应⑥生成的盐为NaCl,则同时生成的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

(3)若中心处的盐的溶液为蓝色,写出⑧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

五.解答题(共6小题)

26.(2021•西安模拟)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图实验:

(1)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没有现象的实验是D,产生气泡的是B、E

B.C中红棕色固体慢慢减少,溶液变为黄色

C.F中产生白色沉淀体现了酸的通性

(2)E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上述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填字母)

27.(2021•蓝田县模拟)小明同学用如图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为验证上述反应小明同学进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填字母)。

A.验证反应①,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

B.验证反应③,将稀硫酸滴入NaOH溶液中,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

C.验证反应④,将Cu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

(2)根据反应②可知NaOH必须密封保存,原因是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3)若要验证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可选用的试剂是  。

28.(2020•雁塔区校级模拟)某同学归纳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如图所示:

(1)向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混合后的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则混合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  ;若溶液不变红,可选择  来鉴别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2)M代表一类物质,写出一个M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图中的碱为NaOH,则金属、盐1和盐2满足以上关系是  。

①Fe、AgNO3、FeCl3

②Mg、BaCl2、CuSO4

③Cu、Na2CO3、CaCl2

29.(2020•碑林区校级二模)如图1以稀盐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其中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

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反应③的原理,Ca(OH)2在农业上可  。

(2)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图中只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  (填序号)。

(4)若X溶液既能跟稀盐酸反应,又能跟Ca(OH)2反应,则X可能是BaCl2、CuSO4、Na2CO3中的  。

(5)在如图2五组实验中没有体现酸的通性的是  (填序号)。

30.(2019•碑林区校级一模)如图中的物质是几种常见的酸、碱、盐,相邻物质间可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钙能与稀盐酸反应,其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

(2)硝酸银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该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该反应能否体现酸的化学通性  (选填“能”或“否”)。

(3)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中有水或沉淀或气体。

碳酸钙、碳酸钾等物质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是因为这些物质中均含有  (填离子符号)。

31.(2019•碑林区校级四模)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1)图中①是  池(填“蒸发”或“冷却”)。

(2)粗盐中含有少量CaCl2、MgCl2、Na2SO4和泥沙,某同学将该粗盐进行提纯。

①将样品加适量水溶解,然后进行过滤,除去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得到澄清溶液;

②向所得的澄清溶液中依次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NaOH溶液和  溶液,除去生成的沉淀后,再滴加稍过量的稀盐酸,得到较纯净的NaCl溶液;

③蒸发溶液,得到氯化钠固体。

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上述提纯过程中使用的烧碱可以通过纯碱和熟石灰反应得到,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021年陕西中考化学复习专练(西安专版)——专题8酸碱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解答】解:

A、向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后和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大,b

点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得到的滤渣只有银,该选项说法正确;

B、利用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速率,反应时间较短,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镁比铁活泼,反应时间较短,最终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

B。

2.【解答】解:

A、A点是硫酸恰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硫酸钠、硫酸铜2种,故选项说法正确。

B、F点是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显碱性,溶液的pH>7,故选项说法正确。

C、AB段,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生成沉淀为蓝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D、E点,发生的是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硫酸铜有剩余,溶液中的溶质有硫酸钠、硫酸铜2种,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D。

3.【解答】解:

A.图甲是氢氧化钠溶液的稀释,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选项说法错误;

B.图乙是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与盐酸中的氢离子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KOH与H2SO4反应实质是氢氧化钾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与硫酸中的氢离子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两个反应的实质相同,选项说法正确;

C.加入物质后图甲溶液的碱性减弱,pH变小,选项说法错误;

D.在图乙中,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钠离子数目不变,但是氢氧根离子减少,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B。

4.【解答】解:

A、Ob段,是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点溶液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显碱性,向a点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会变红,故选项说法正确。

B、c点,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故选项说法正确。

C、d点是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质量守恒定律,整个变化过程中钠离子数目没有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5.【解答】解:

A、b点表示加入的盐酸过量,含有的溶质有氯化铝和氯化氢,故A错误。

B、溶液的总质量从零开始,所以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渐加入氧化铝中,故B错误;

C、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a点和b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故C错误;

D、a点表示氧化铝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b点表示加入的盐酸过量,所以a点和b点对应溶液中铝元素质量相等,故D正确;

故选:

D。

6.【解答】解:

A、a→b段是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没有氢氧化铜生成,A不正确;

B、c→d段是氢氧化钠溶液过量的阶段,溶液pH变大,B不正确。

C、a→b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b→c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钠质量不断增大,c→d段是氢氧化钠溶液过量的阶段,氯化钠质量不再变大,C不正确;

D、a点反应还未开始,对应溶液中有盐酸和氯化铜两种溶质,b点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铜,a点、d点对应溶液中所含溶质均为两种,D正确;

故选:

D。

7.【解答】解:

A、硫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当硫酸钠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B、硝酸钾溶于水,质量分数由小变大,当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C、随着过氧化氢溶液不断加入,不断产生氧气,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铝完全反应后溶液中铝元素的质量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

C。

8.【解答】解:

A、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是因为分子总在不断运动,正确;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蜡烛燃烧的过程,蜡烛燃烧既有化学变化,又伴随物理变化,正确;

C、高炉炼铁,利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中的氧化铁,错误;

D、煅烧石灰石,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实现了CaCO3→CaO的转化,正确;

故选:

C。

9.【解答】解:

①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ag时,溶液中含有三种溶质,即没有反应的氯化铜、剩余的氯化氢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bg<m<cg),此时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uCl2+2NaOH═Cu(OH)2↓+2NaCl,该选项说法正确;

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dg时,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溶液pH>7,该选项说法正确;

④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始终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

A。

10.【解答】解:

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

2,质量比是8:

1,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碱性减弱,pH减小,但是不能减小到7,更不能小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一定压强下,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一定条件下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减小,但是不能减小到0,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

A。

11.【解答】解:

A、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用高压水枪灭火,是因为水蒸发吸热,能够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目的,而可燃物着火点不能改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相互刻画纯铝和硬铝,纯铝痕迹更明显,说明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D、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因为熟石灰显碱性,能与酸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B。

12.【解答】解:

A、向一定质量的Na2CO3和Na2SO4混合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Na2CO3和Na2SO4均能与BaCl2溶液反应,分别生成碳酸钡、硫酸钡白色沉淀,a点生成的沉淀物有BaCO3、BaSO4,故选项说法错误。

B、b→c过程中加入了稀盐酸,碳酸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白色沉淀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故选项说法错误。

C、d点时,是碳酸钡以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稀盐酸,d点溶液是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溶液一定显酸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D、向一定质量的Na2CO3和Na2SO4混合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硫酸钠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BaCl2═BaSO4↓+2NaCl,每208份质量的氯化钡能生成233份质量的硫酸钡沉淀,溶液的质量减少,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的质量不一定是一直是增加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13.【解答】解:

A、a点使,沉淀的质量在增加,说明发生的是氯化钡与碳酸钠的反应,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钡、氯化钠,c点时,沉淀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c点对应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钡、氯化钠,a点与c点对应溶液的溶质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B、加入试剂总体积为V1时,生成的沉淀最多,说明碳酸钠与氯化钡完全反应,加入稀盐酸,沉淀的质量立即减少,说明碳酸钠没有剩余,V1时溶液为氯化钠溶液,或者是氯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对应溶液的pH=7,故选项说法正确。

C、V1时溶液为氯化钠溶液,或者是氯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b点时溶液中可能存在Ba2+,故选项说法错误。

D、bc段,碳酸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能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14.【解答】解:

A、一开始没有沉淀生成,说明先发生了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a点时,盐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该混合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

B、b点时碳酸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滴加碳酸钠溶液没有气泡产生,故选项说法错误。

C、c点时,发生的是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钙有剩余,混合液中含氯化钙、氯化钠两种溶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