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检测报告图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73094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梅毒检测报告图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梅毒检测报告图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梅毒检测报告图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梅毒检测报告图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梅毒检测报告图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梅毒检测报告图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梅毒检测报告图片.docx

《梅毒检测报告图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梅毒检测报告图片.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梅毒检测报告图片.docx

梅毒检测报告图片

 

梅毒检测报告图片

慎重解释梅毒检验报告单

慎重解释梅毒检验报告单河南省传染病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赵会亮

小李婚后十月怀胎,即将成为人母的她沉浸在喜悦的期盼中。

但到医院产前检查中有一项化验RPR结果是阳性,医生告知小李可能感染了梅毒,可能会影响到孩子。

这可吓坏了小李,她从来没有什么不洁性行为怎么会感染梅毒呢?

进一步检查证实,小李的化验属于假阳性,随后小李在医院顺利地生下一个健康的宝宝。

这件事提醒我们,梅毒以及梅毒血清学检验比较复杂,在对患者解释时应慎重。

梅毒筛查的常用指标

梅毒由于临床表现多样性而被皮肤科医师称为“模拟大师”,目前诊断因暗视野或荧光显微镜等设备不太普及而主要靠血清学检测来判定。

检验方法因抗原制备方法不同分为非螺旋体抗原试验和螺旋体抗原试验,前者主要包括:

VDRL、USR、RPR等,后者主要包括:

FTA-ABS、TPHA、TPPA等。

初筛试验中VDRL因操作麻烦在大多数医院没有开展,USR、RPR是在VDRL基础上经过改良后的实验方法,操作简单且可以肉眼判定结果,有同样的特异与敏感性,因而被广泛应用。

确认试验中由于TPHA、TPPA操作简单且特异性、敏感性优于FTA-ABS而被广泛开展。

一般来讲,排除假阳性原因,确认试验所作为抗-IgG螺旋体抗体,即使足够规范的治疗,结果仍可为阳性,因此不作为疗效观察、复发、再治疗的依据。

假阳性假阴性都很“常见”

因技术原因所限,两类梅毒血清学试验都存在生物学假阳性以及假阴性问题。

如:

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关节炎、肝硬化、结肠癌、静脉吸毒、妊娠、糖尿病、风疹、丝虫病、结核病等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均可以导致假阳性。

这类假阳性结果,通过倍比稀释后滴度都很低,一般在1:

8以下,两类试验结合来看即可明确。

由于试验敏感性、前带现象(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浓度过高而抑制抗原抗体凝集)、梅毒感染时间长短等原因可以导致试验结果的假阴性,如:

RPR在一期、三期梅毒阳性率分别为85%、80%。

假阳性和假阴性结合临床资料以及复检,一般情况下可以排除。

如何看待检查结果

我们在看梅毒化验的检验结果时,应该结合初筛试验、确认试验和患者临床、流行病学资料综合来分析。

一般初筛试验RPR、USR试验阳性的患者,确认试验阴性则排除感染。

确认试验TPPA或TPHA阳性,而初筛试验阴性,则认为是假阳性或梅毒感染已愈(少数患者不治疗可自愈)。

要求梅毒患者经规范治疗后随访2年,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非梅毒螺旋体试验,第2年每半年复查一次,结果持续阳性,滴度较低(1:

8以下)不再上升,可认为是血清固定,临床已经治愈。

如随访复查滴度上升,则认为是复发或再感染,需要到专科医生那里进行咨询或治疗。

根据以上所述,小李化验结果,有可能就是妊娠造成的初筛试验假阳性的情况。

目前由于医疗规范要求在手术、侵入性检查、输献血等环节都进行传染病有关项目的检查。

但临床医生遇到梅毒检验结果阳性或阴性时,应认真分析或转专科医师就诊,不要盲目解释,以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或贻误治疗。

篇二:

梅毒检验-参考

梅毒检验参考

梅毒为定性检测,临界值为1,在定标通过,质控通过的情况下,建议按以下步骤发单:

磁微粒Anti-TP

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比较特殊,其检测标志物有两种,一种为梅毒螺旋体自身的物质引起机体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称为梅毒特异性抗体,另一种为梅毒螺旋体破坏机体细胞后,释放心磷脂等物质,这些物质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称为梅毒非特异性抗体,因此梅毒在临床上的检测与筛查需要同时检测这两种标志物并根据其结果来共同鉴定。

目前常用的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EIA),化学发光(CIA),凝集法(TPPA),荧光吸收法(FTA-ABS)等,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有凝集法(RPR/TRUST),性病实验室玻片试验(VDRL)等。

图7为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2010年发布的梅毒检测流程,用酶联免疫或化学发光法进行初筛,阴性结果报梅毒阴性,阳性结果进行非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结果报阳性,阴性结果再用TPPA进行确认。

图1美国CDC梅毒检测流程

图2中国CDC梅毒检测流程

梅毒特异性抗体与非特异性抗体单独的检测结果并不代表着患病或者未感染,例如只进行了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阳性只代表特异性抗体的水平,不代表被检测者患病,有可能为晚期梅毒或既往感染。

特异性抗体与非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的不同组合也代表着不同的意义,表1为检测结果不同组合临床意义汇总。

表1梅毒特异性与非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临床意义

梅毒螺旋体非特

异性抗体检测

RPR/VDTL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TPPA/FTA-ABS-+-+EIA/CIA检测结果s/co1.0s/co≥1.0s/co1.0s/co≥1.0未感染/初期感染/潜伏期晚期梅毒/既往感染非特异性反应或假阳性梅毒感染临床意义

安图磁微粒TP为梅毒特异性抗体定性检测试剂,临界值为1,检测结果S/CO<1报梅毒特异性抗体阴性,检测结果S/CO≥1报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阳性样本需加做非特异性抗体检测。

另外有文献研究显示某些疾病如恶性肿瘤、癌症、心血管疾病、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等,这些疾病患者体内含有某些治疗性抗体、类脂嗜异性抗体、自身抗糖尿病体、类风湿因子、甲胎蛋白等,这些物质会与试剂中的抗原成分非特异结合,从而产生假阳性的结果;或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婴幼儿、老年人等,易产生特异性抗体检测假阳性的结果,因此建议在判定检测结果前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史、临床信息等进行判断。

各种癌症及肿瘤病人多数表现为高抗体滴度的特点(检测结果S/CO均在6以上);TRUST滴度较高,易误诊。

而老年人、炎症、孕妇及婴幼儿多数表现为低滴度的特点(检测结果S/CO均在6以下);TRUST法检测其滴度多<1:

8,可通过此来排除梅毒诊断。

对于临床上出现S/CO低值假阳性,其概率多出现在老年人、孕妇两大人群,对于弱阳性S/CO量值与TPPA符合率关系,可参考雅培的阳性预测值(阈值)S/CO小于6时,有22%可能为假阳性;《雅培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梅毒抗体与TPPA的相关性》

文献发表时间:

2013.10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检验科

内容简述:

本实验以TPPA为确认试验,将Architecti2000检验的梅毒特异性抗体结果与之比较,其中S/CO<1的标本200份,TPPA试验结果也为阴性;S/CO≥1的标本239份,其中TPPA阳性者171例,阴性68例,表明在S/CO<1,阴性预测值达到100%。

而S/CO≥1的标本中,真阳性率为71.6%(171/239),假阳性率为28.5%(68/239);将S/CO分为1~3,5~7,7~9,≥9共4个组时,各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7%,56%,88%,92%,99%(注:

阴性预测值是指真阴性人数占实验结果阴性人数的百分比,表示试验结果阴性者属于非病例的概率,因此,化

学发光免疫法否定梅毒患病的概率是100%。

而阳性预测值是指真阳性人数占试验结果阳性人数的百分比,表示试验结果阳性者属于真病例的概率)。

从表1可知,随着S/CO值的升高,假阳性例数越来越少,阳性预测值越来越高,当S/CO≥9,Architect与TPPA的符合率可以达到99%,也就是说,S/CO≥9时,Architect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真阳性率可达99%,然而当S/CO<7时,假阳性仍然高达22%。

引起假阳性的原因可能与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等有关,因为这些疾病患者体内含有某些治疗性抗体、类脂嗜异性抗体、自身抗糖尿病体、类风湿因子、甲胎蛋白等,这些物质会与试剂中的抗原成分非特异结合,从而发生假阳性。

因此,当Architect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出现阳性结果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史以及临床表现,再用TPPA复检,如果两者均为阳性者才发出阳性报告,这样可大大减少假阳性的发生。

雅培试剂S/CO量值与TPPA(真阳性)的符合程度

篇三:

梅毒的诊断要点和报告要求

梅毒诊断和报告执行标准

梅毒诊断标准根据WS273-2007。

梅毒诊断分为一期、二期、三期、隐性和胎传梅毒。

梅毒诊断原则应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

1.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包括TPPA、ELISA、快速免疫层析法等;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包括RPR、TRUST、VDRL等。

2.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

TPPA(-),RPR/TRUST(-)排除梅毒,(一期梅毒的早期);TPPA(-),RPR/TRUST(+)生物学假阳性;TPPA(+),RPR/TRUST(-)早期梅毒经治疗后;

TPPA(+),RPR/TRUST(+)现症梅毒(梅毒孕妇所生的婴儿除外)。

3.病例报告要求:

①应报告

的病例:

首诊病例;再次新发感染的病例;未曾报告过的病例。

②不应报告的病例:

复诊病例;随访复查病例;术前、孕产妇、献血人员梅毒筛查阳性者,不立即作为隐性梅毒诊断与报告,应做进一步确证。

淋病的诊断要点和报告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