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项目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73908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课题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课题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课题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课题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课题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课题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课题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课题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课题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课题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课题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课题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课题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课题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课题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课题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课题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课题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课题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项目实施方案.docx

《课题项目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项目实施方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题项目实施方案.docx

课题项目实施方案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基本格式》

课题名称

一、目的、意义(问题提出)

1、研究的背景、现状分析、碰到的问题。

2、目的、意义(为什么研究?

价值是什么?

解决什么问题?

二、研究目标

本课题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

三、研究内容

实现研究目标要研究的具体问题,实验类课题还要研究假设。

四、研究范围

1、对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界定;

2、对研究对象模糊概念进行界定(例:

“后进生”);

3、对关键概念(变量)的界定。

五、研究对象

课题研究的直接对象。

六、研究方法

1、根据课题的性质、类型选择具体的一种或几种研究方法(例行动研究法、调查法、实

验法);

2、如何进行研究。

七、研究的程序

设计研究步骤、时间规划、管理措施。

八、研究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或论文,其他有关材料。

九、研究组成员及分工

十、经费预算情况。

如何实施立项课题

嘉兴市教科所 朱建人

一、 课题立项的意义

1、 是对申报课题价值的认同。

2、 是对科研课题进行规范管理的有效途径。

3、 能对课题申报者的研究实施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4、 是一份责任与使命而不是荣誉称号。

二、 立项后的研究准备工作

1、 研讨修订方案——这是课题顺利完成的基础。

要点:

集思广益;批判思维;精益求精。

方案的基本结构:

⑴课题名称:

语言最少化(指明对象、内容、研究方法)。

⑵目的、意义:

回答为什么(对课题进行前瞻性思考和对真实问题的揭示)。

⑶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综述:

回答“谁在做”(广泛检索,择要阐述)。

⑷课题的界定:

回答“是什么”(课题内涵的揭示与外延的框定以及操作路径的提炼)。

⑸课题研究的目标:

回答“怎么样”(真实问题的对应面)。

⑹课题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回答“怎么做”的问题(技术创新)、策略或措施。

⑺课题研究的对象:

确定被试。

⑻课题研究的步骤:

准备——实施——总结。

⑼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专著、研究报告、论文、产品等。

⑽课题研究的主要成员:

专业、职称、职务等。

⑾经费预算:

资料费、咨询费、差旅费、成果包装费等。

2、 合理进行组内分工——这是课题有序进行的保证。

要点:

职责明确;合作互动;资源共享。

3、 及时建立相关制度——这是课题获得成效的保障。

要点:

民主氛围;学研制度;工作进程。

4、 获得必要的经费支持

三、 立项后的实施操作

1、 认真操作研究方案——“按图纸施工”

2、 认真积累相关资料——有档案意识

3、 重视研究者自主建构——求实践创新

4、 重视过程的反馈调整——要与时俱进

四、 课题研究的结题工作

1、 成果形成的一般过程

a、 整理筛选研究资料——多多益善,去粗取精。

b、 研讨分析研究结果——先发散后聚敛。

c、 悉心策划成果形式——内容决定形式。

d、认真撰写研究报告——态度决定一切。

e、 惊心包装课题成果——多一些受众意识。

2、 优秀成果的基本特征

a、 科学性——观点正确,材料确凿,逻辑严密,表述充分。

b、 创新性——有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

c、 规范性——文体感强,语言得体,形式恰当。

d、可读性——简洁、生动、流畅、避免套话,不故弄玄虚。

3、优秀成果产生的基础条件

a、 课题操作的扎实性——做

b、 理论学习的深入性——思(顶天立地搞科研)

c、 成果形式的认真性——篇二: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创设问题导入模式 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

实施方案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情境”主要源自中国古代文化(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有情之境,和谐之境.情境

教育实际是为受教育者创设一个可以激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的环境。

对它的研究国内外

已有很多。

美国教育家杜威就十分重视情境教学,他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

维的开始阶段。

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和教师正在对情境教学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教

学,并取得了效益。

譬如上海育才中学 1977 年试行的“八字”教学法;我国学者黎世法建立

的“六因素单元教学”。

法卢仲衡教授领导的中学数学自学辅导教学实验所总结出来的“数学自

学辅导教学方法”。

胥长辰、刘学浩提出并论证的“学导式”教学方法,还有我们提出的“讲练

工程”等教学模式。

课堂导入作为教学情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它作为专门的课题去进行研究

还不够深入,值得在教学中进一步探索,总结经验。

二、 选题意义

这里所说的问题导入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和运用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直观手段与信息技术相

结合等手段,营造适宜的氛围,激起学生的情趣,把学生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使

学生在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充分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三、 研究价值

1、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创设问题导入模式,可以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直观地显现出来,帮助学生从数、

形两方面加以考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各种教学手段的引入,使学生在

猜中学,做中学,改变了传统课堂中的听中学的单一局面,学生可以自主观察、思考,学习形

式的多样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

2、转变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数学探究能力

学生一改被动接受的状态而变得主动活跃,亲身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在

参与的过程中,在自主的、积极的探索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不断发展自身的学习数学的探

究能力。

3、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促进教师对于教材的解读。

四、 研究目标

通过创设问题导入模式,引起学生心理的认知矛盾冲突,并使他们意识到,经过自己的

努力,可以解决这种矛盾的冲突,从而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起学习的动机,使他们兴趣盎

然地投入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使课堂成为锻炼学生才

能,增长学生知识,培养学生个性的场所,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研究内容

创设问题情境———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且与我们息息相关《新课标》指出:

“数学教学必须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出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

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这就要求教师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去设计

富有情趣和有意义的教学活动。

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现象”,联系“生活画面”,设计“生活情

景”,引导学生去感受客观事物。

创设各种情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生活中的许多数学现

象学生不易理解,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实践,将思维启迪与操作相融合,引导学生亲

历、体验,达到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具体思路如下:

(1)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整合模式

根据教材内容,或是在知识的产生和形成阶段,或是在知识的拓展与应用方面,创设教

学情境,从而确定整合模式,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 制订教学设计方案

根据认知学习理论预先制订教学设计方案,从而避免盲目的实践探索。

由课题组组织召

开专题研讨会,就教学设计的方方面面进行详细论证,最后形成教学设计方案。

(3)教学设计方案实施与反馈

邀请校教研室及校评议组、校课题组、其它教研组老师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并对课题

开展情况提出批评与建议。

六、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我们提出了创设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模式,在研究方向上有以下侧重:

(1)更新教

师的教学理念,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教师的问题意识,提高教师把教学内容

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能力和技巧。

(2)通过问题教学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达

到全面发展。

七、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由于课题组每个授课老师都是带两个平行班,每人分别取一个班做实验班,一个班做对

比班,再综合分析各个老师从实验中得出来的具体数据,这样可提高可信度,实验准备在本校

高二年级进行。

本课题主要运用情境化、实地性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

在进行具体项目的研究时,则根

据不同的研究领域及其特殊性,运用相关文献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等开展研

究。

(1)行动研究法:

开设研究课,并加以深入分析,通过课后教师评议、学生反馈情况提

出改进方案,再开设研究课,继续探索,逐步完善数学教学导入的新模式。

(2)调查法: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研究课的教学效果作出评判,为下一轮行动提供

借鉴。

通过与各种类型学生交谈,了解学生对课题研究课的看法,以弥补问卷调查法的不足。

(3)案例研究法:

通过了解开课、听课老师的观察结果,对课题研究课的教学情况作定

性判断开展案例研究。

八、技术路线

我们的研究过程将分如下几个步骤进行:

1.课题准备阶段

①成立课题组,搜集有关教学导入模式的文献资料,总结同一研究领域的已有经验以及

存在的问题,完成课题设计方案。

②学习与创设问题导入模式有关的理论依据,积极开展理论学习与教学研究,认识导入

新课时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③邀请专家为教师作讲座,提高认识,解放思想。

2、研究课题如何开题

本课题正式立项后,将重点进行信息化平台搭建工作的研究,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理

清研究内容、调整研究方案。

查阅已有的研究成果,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增

强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的作用。

抓住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学生的学习方式设计、师生交互设

计、自动答疑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等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做好开题工作。

3.实验研究阶段

按方案和计划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加强集体备课,统一教师备课过程对本节内容共性的

认识,要求共性的东西在课堂上要落实,再有个性的发挥,设计教师具有良好活动情境的教

案,探求情境设计的最优方法。

并且围绕课题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各项内容开展研究(期间进行

不定期的成果展示与评估),完成有关论文、教育教学案例和音像资料等。

在研究过程中

及时总结,积累资料,写出阶段性总结及召开阶段总结交流会。

4.总结阶段

系统分析整理资料,总结、鉴定实验成果,完成结题报告《创设问题导入模式,提高学

生数学探究能力》、整理课题研究的相关成果(论文和案例、有关影像资料等),筹备结题。

九、实施步骤

1、 前期准备:

2009 年 4 月 3 日-4 月 15 日 课题申报和可行性分析,提出课题研究方案,组建研究

队伍。

丁苹年负责

2009 年 4 月 16 日-4 月 30 日学习制作课件的软件的应用。

尹玉枝负责

2009 年 5 月 1 日-6 月 1 日对“当今社会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并整理调

查报告。

周婧负责

2009 年 6 月 2 日-7 月 15 日课题相关材料的收集。

杨景艳负责

2009 年 7 月 16 日-8 月 30 日进行第一专题《信息技术背景下创设教学情境,激活数

学课堂教学》的研究。

杨景艳 王彬负责

2、 中期研究:

2009 年 9 月-10 月 进行第二专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几点思考》的研究

2009 年 11 月-12 月 总结、汇报

2010 年 1 月-2 月 进行第三专题《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

2010 年 3 月-4 月 总结、汇报

2010 年 5 月-6 月 进行第四专题《创设问题导入模式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研究

2010 年 7 月-8 月 总结、汇报;撰写研究报告。

3、 后期综合、评估:

2010 年 9 月-10 月 综合四个专题的研究结果与研究报告,做结题准备

2010 年 11 月-12 月申请结题

十、课题研究的成果

1、 阶段成果名称

1.1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几点思考》,由丁苹年负责;

1.2 调查报告《当今社会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的调查》,由周婧负责:

1.3《信息技术背景下创设教学情境,激活数学课堂教学》,由杨景艳负责;

1.4《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践与研究》,由孙志新负责;

1.5《创设问题导入模式,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由杨贵枚负责;

1.6 研究报告《创设问题导入模式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由王彬、尹玉枝负责。

2、最终成果名称

2.1《创设问题导入模式 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由丁苹年、 周婧负责;

3.2《创设问题导入模式 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由杨贵枚、杨景艳负责;

4.3《创设问题导入模式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由王彬、孙志新、尹玉枝负责。

十一、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丁苹年:

天津市九十六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副组长杨贵枚:

天津市九十六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组员杨景艳:

天津市九十六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王彬:

天津市九十六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孙志新:

天津市九十六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周婧:

天津市九十六中学,中学二级教师;

尹玉枝:

天津市九十六中学,中学二级教师。

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丁苹年:

 13 年教龄,中学高级教师。

现任学科组长,有丰富的教学和教学管理

经验。

 杨贵枚:

11 年教龄,中学一级教师。

现任高三数学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杨景艳:

9 年教龄,中学一级教师。

现任高三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突出。

王彬:

7 年教龄,中学一级教师。

现任高一数学教师,知识结构全面。

孙志新:

9 年教龄,中学一级教师。

现任初中数学教师,掌握熟练的教学技能。

 周婧:

5 年教龄,中学二级教师。

现任高二数学教师,教学理念新。

尹玉枝:

4 年教龄,中学二级教师。

现任高二文科数学教师,计算机水平高。

2 课题组分工

丁苹年:

主持课题研究的日常工作,调配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制订课题研究计划与进

度,负

责专题保障课题研究正常运行。

杨贵枚、杨景艳:

进行教学实践,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实践教学相关课例、资源库等

的建

立与拓展。

王彬、孙志新:

收集资料,设计并参与课题相关教学实践,相关教学资源的准备等工

作,参

与撰写实验报告。

周婧、尹玉枝:

整理课题研究中的过程性文件,包括文字材料及撰写总结、结题报告等

文字

材料,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整理课题研究中的过程性文件,包括问卷调研

过程等。

十二、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首先,课题主要参与者都是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都在一线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且分布在

不同的的年级,是我校青年教师中的骨干力量。

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和比较丰富的经

验。

参与者一直在研究教学改革方面的问题,对课堂教学以及学生也都有相应的研究,能够很

好的理解课程的新理念。

课题组成员均有较高的写作水平,擅长将研究发现提炼出研究成果。

课题组成员年龄结构合理,精力充沛,为课题研究提供保障。

此外,课题组成员思想要求进

步,积极进去,敬业爱生,不断追求自身的发展,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迫切希望从事

教科研工作。

这也为课题研究能够高质量的完成提供了主观保障。

完成课题的客观保障条件:

第一:

学校有教师机房,学生机房,班里有大屏幕,教师可以随时上网查阅资料也可以

随时应用多媒体与教学想结合进行教学研究。

第二:

课题研究方法多样化,适合不同问题的探究和解决。

文献法有利于了解此类课题

的研究现状、前沿动态和指导课题的基础理论;调查法有利于研究者在课题实施中发现个案的

特色,规律性的东西,以便提炼和总结打下基础。

这些都为课题研究的进行和顺利完成奠定了

良好的基础。

第三:

我校领导非常支持课题研究工作,对于课题研究中的合理需求学校都能给予帮助

和满足。

我想,有这样好条件的学校,有这些支持教育科研的领导,还有这些基础理论的指导,

更有这些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老师团队,我们的课题研究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篇三: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基本格式》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基本格式》

课题名称

一、 目的、意义(问题提出)

1、研究的背景、现状分析、碰到的问题。

2、目的、意义(为什么研究?

价值是什么?

解决什么问题?

)。

二、 研究目

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

 三、 研究内容

实现研究目标要研究的具体问题,实验类课题还要有研究假设。

 四、 研究范围

1、对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界定;2、对研究对象的模糊概念进行界定;

3、对关键概念(变量)的界定。

 五、 研究对象

课题研究的直接对象。

 六、 研究方法

1、根据课题的性质、类型选择具体的一种或几种研究方法(例行动 研究法、调查法、

实验法等等);2、课题操作的策略、措施等。

 七、 研究的程序

设计研究步骤、时间规划、管理措施等。

 八、 研究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或论文,其他有关材料。

 九、 研究组成员及分工 十、 经费预算情况

注:

以上各项可根据需要选择,不一定全部包括。

嘉兴市教育科学研究一般课题申报表(二 00 五年)

嘉兴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报汇总表(一般)

县(市、区):

篇四: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经多方努力及学校领导研究决定,我校开始进行《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个课题

的实验与研究。

为了更好地进行研究,我校成立了以分管教学的王增禄副校长及教科室怀如保

主任等为首的课题研究核心领导小组。

经核心小组讨论研究决定,本课题研究将按照以下方案

实施进行。

本课题研究(实验)方案包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研究的内容与目标、研究的思路

及实现目标的方法与途径、研究的阶段任务及措施等。

一、背景与意义

通过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使得一个学校向深层

次发展,已经成为大家的一个共识。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校从各个方面来看都已经具备进行课

题研究的条件与实力。

教学方法的陈旧与教学模式的落后也需要学校从课题研究中寻找新的生

命力,教师想搞好教学在内心上也有进行课题研究的需求。

国家及上级管理部门也想通过课题

研究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我校进行课题研究的各方面条件均已成熟。

我校是“农远工程”项目学校,在上级的历次“农远工程”工作检查中都获得良好的评价,

我校的信息技术的普及范围较大,应用较为广泛。

学校规范化的管理,使得学校积累了大量的

第一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资料。

通过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丰富各学科教学的内容,促进教学内容呈

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创造环

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识、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兴趣素养与利用信息

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在对多种媒体信息进行整合与传输时所表现出的优

势能为各学科教育过程提供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智能化的教学过程、教学信息组织等全方位的

技术支撑,因而,它将对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组织形式等

产生深刻的影响。

由此形成的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和

教学效率、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的最优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

式。

所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教育手段,能有效地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并为新

的教学模式构建提供有力的支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

学模式,不仅是提高各科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创建教育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二、研究内容

我们准备从教师、学生两个层面,着重研究教师在进行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

中,如何整合及如何把握整合的“度”,以达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佳效果,从而让学生

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研究目标

1、培养教师有效的教学技能,使教师恰当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课

程整合的能力,提升教师综合业务能力。

2、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改进和优化教育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探索和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形成培训、管理全新的模式。

4、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教师、学生的和谐发展,实现学校真正教书育人

的目的。

四、研究思路

本课题属于应用性研究,应遵循理论先行、注重实践的思想,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主。

一、让教师对课程整合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正确理解,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把握如

何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及如何在信息技术中融合其他课程的教学;第二、积极组

织课题研究培训活动,明白课题组成员的具体任务,掌握研究的策略与思路;第三、制订好研

究计划,领略教学过程的具体的可操作性,经常反思,并形成书面材料;第四、开展形式多样

的校内外相关学术交流研讨活动,通过不断的交流,适时调整课题的研讨思路,达到对研究的

指导作用,使研究更具效果。

在一线教学中,要求教师按照实验要求适当的运用现代教育技

术,最终实现有效技能,打造教学特色,培养创新型人才,最终使学生获得有效高效

的学习效果。

五、研究方法与途径

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将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个案研

究法、经验总结法和分组对比法开展此课题的研究。

我们将会把不同的班级进行分组,分别进

行不同程度的整合、不同方式的整合,通过对比,观察整合、不程度的整合和不整合的效果。

为加强对此课题的研究,我们将有专人搜集整理关于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知

识,将有专人和一些在这方面有研究的专家通过各种方式建立联系,为我校参与研究的人员提

供理论指导。

达到目的的途径如下。

1、通过教师自学、校内集中学习、外出学习、邀请教育专家举办培训讲座,促进教师转

变教学观念,提出教育信息化时代对教师有效技能的具体要求。

2、组织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培训。

根据老、中、青教师信息技术掌握的不同程度,制定解

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分层学习,梯度推进我校老中青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3、开展集体备课、电子备课,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探索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技

能,不排除传统教学技能的存在。

4、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活动。

探索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各种教学资源,

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模式。

5、进行教学大比武,提炼教学成果,验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效。

六、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

预备研究阶段(2010 年 4 月—8 月)

1、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将课题的研究工作纳入学年整体工作计划及

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计划。

成立以副校长王增禄、教科室主任怀如保为负责人、教导处主任贾培

义、骨干教师陈玉军、陆希易为成员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成立以各科教研组长及在教育教学

过程中热爱教学研究事业的教师为成员的课题组。

课题组成员的构成主要以年轻教师为主,涉

及初中年级各个学科,并有信息技术教师参与,为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

技术保证。

2、制订课题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

在前期充分学习的基础上,对课题题目进行详细的研

讨和论证,最终确定为《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并撰写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案,规

定课题研究的时间安排和课题研究的具体任务。

3、组织课题成员集中学习有关文件,重点是课题实施方案,提高对课题重要性和必要性

的认识,明确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4、各教研组结合本学科特色,根据课题研究需要,分别制订具有学科特色的课题研究实

施方案,并利用网络技术平台,在凤阳县总铺中学教育网和凤阳县教育网上及时报道活动动

态,展示活动内容和成果。

5、在课题研究阶段,要求参与实验的老师每年上交参与评选的论文要尽可能的写和信息

技术与课程整合有关的内容,把自己的实验结果做个很好的总结。

第二阶段:

初步探索阶段,小规模的分组实验(2010 年 9 月—2011 年 2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