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论读书笔记 5000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74434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君主论读书笔记 50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君主论读书笔记 50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君主论读书笔记 50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君主论读书笔记 50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君主论读书笔记 50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君主论读书笔记 50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君主论读书笔记 5000字.docx

《君主论读书笔记 50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君主论读书笔记 5000字.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君主论读书笔记 5000字.docx

君主论读书笔记5000字

XXXX

〔君主论读书笔记5000字〕

  君主论读书笔记

  从十五世纪下半叶起,以意大利为发源地,欧洲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

正如恩格斯曾经指出的,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化,是一个需要巨人的时代,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的巨人的时代。

尼科洛·马基雅维里(iccloloMaciavlli1469---1527)正是这个伟大时代的巨人之一。

马基雅维里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政治家、外交家,政治思想家。

他是第一个使政治学独立,同伦理家彻底分家的人,有资产阶级政治学奠基人之称。

  《君主论》是马基雅维里对意大利几百年来的政治实验和当时激烈的政治斗争的经验总结,也是他自己实际从政经验的理论概括。

他对国家政治生活本质的赤裸裸揭露,扭转了当时人们对传统政之本质的虚假认识,把传统政治从伦理道德的阴影下成功地引导到权力上来,对于人们客观、正确地认识当时政治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世俗政治国家观正在摆脱基督教神学的束缚,揭穿了传统政治伦理化的虚伪面纱,不仅成为后人反封建教会的思想武器,而且也为历代君主们提出了一整套统治策略和政治权术,成为他们的行动指南。

  《君主论》的主要论点是:

国家的福利证明任何行动路线的正当性。

在政治事务中,政治需要压倒伦理;公共生活中的道德标准是不同于私人生活中的道德准则的。

马基雅维里认为,对于统治者来说,公平交易可能是一种代价太高的奢侈的行为,为了便于交易,也许有必要采取欺诈和暴力行为,这种做法在人们看来似乎是难以接受的,并且可能是有罪的,但在政治领域却是例外。

这体现了马基雅维里的“国家与道德毫不相关,政治和伦理应该彼此分离”的中心观点。

马基雅维里相信,政治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成功。

  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第一章中谈到了二种国家形式,君主制和共和制并分析了君主国的具体形式,根据君主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去获得他的地位分为世袭的和新奠基缔造的两种。

马基雅维里深刻论述了君主制的存在合理性。

针对不同的上台方式,马基雅维里对君主国进行了分类,并对君主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国家方案,教一个君主怎么样去治理他的国家和人民。

在谈到如何争取做一个君主,以及做了一个君主之后又应该怎么做的问题上,马基雅维里语出惊人。

他在书中提到了如何看待法律与武力(战争、军队)之间的关系,如何利用宗教的力量,做一个具有狐狸和狮子特征的人,君主的吝啬和慷慨之间的关系,以及民众与君主的关系。

马基雅维里认为,只有按照他在书中所提出的去做,才是一个理想的君主。

  马基雅维里所处的时代正值意大利遭受法国入侵、国破家亡的危急关头。

他痛感需要一位强有力的君主来挽救意大利。

于是,他极力称颂罗马纳公爵切萨雷·博几亚的欺骗、阴谋、暗杀和其他暴力手段,希望君主效法他,以卑鄙的手段达到正确的目的。

总之,只要目的正确可以不择手段。

君主不妨对行恶习以为常,不要因为残酷的行为受人指责而烦恼:

“慈悲心是危险的,人类爱足以灭国。

”马基雅维里有句名言:

“一个君主被人惧怕比起被人爱,更为安全些。

”但有时又有必要让人民相信君主是“集美德于一身的人”,他主张,君主不仅必须善于骗人,“必须做一个伟大的伪装者和假好人”,而且还要善于为其背信弃义的行为涂脂抹粉。

也就是说,统治者在公开场合应表现出爱民如子和仁德宽厚的样子。

惩罚人的事应该让其他人去干,最后还可嫁祸于人,找替罪羊,以避免自己受到

  国民的谴责。

奖赏别人的事应当亲自出面,以免让下属行私惠。

在第八章“关于以邪恶手段获得君主权位者”中,马基雅维利提出:

“恶行应该一次干完,恩惠应该一点一点地赐予。

”他以亚历山大六世为例,说明任何一个想要欺骗人的统治者总是可以找到某些甘愿上当受骗的人。

“一位君主如果能够征服并且保持那个国家的话,他所采取的手段总是被人们认为是光荣的,并且将受到每一个人的赞扬。

因为群氓总是被外表的事物所吸引,而这个世界里尽是群氓。

  马基雅维里对政治家的果断、狡诈、虚伪和获得的成功表示赞赏。

他认为:

目的总是证明手段是正确的。

一位君主为了达到政治目的,就应该完全摒弃道德,运用权术,采取软硬兼施、背信弃义的手段,高压和怀柔双管齐下。

他说:

  人们必须承认世界上有两种斗争方法:

一种是运用法律,一种是运用武力。

前种方法是人类特有的理性行为,而后者则是兽性行为。

在当时的社会现实面前,前者常常使人力不从心,迫使人们必须诉诸后者。

这就要求君王必须懂得如何善于运用野兽的行为进行斗争,懂得效仿狐狸和狮子。

因为狮子不能防止自己落入陷阱,而狐狸又不能够抵御豺狼。

因此,成功的君主必须是一头能识别陷阱的狐狸,同时又必须是一头能使豺狼惊骇的狮子。

  成功的政治家必然是一位艺术家:

他要能够安抚躁动的民众,通过各种渠道揣摩对手的意图,利用外交手腕做出让步和妥协以换取己方阵营的稳固----这些行为,在大多数时候,是难以用道德和伦理明确加以判断的。

历史上杰出的宗教领袖可以通过高尚的道德情操将人们团结起来----但是他们如果囿于道德范围而不是使用政治手段的话,他们在政治上就不可能活动成功。

  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中较多地论述了为了长久地维持和巩固统治,君主需要采取的一系列策略和措施:

一是要重视分配给人民以利益。

特别是“如果一个人是受民众的拥戴而成为君主的,他应该时刻也不能忘掉他们,并和他们保持联系?

?

否则,当他遇到困境的时候,轰他下台的也是民众”。

二是要进行制度革新。

取得国家政权之后,君主们为了巩固地位,并使国家健全,不得不策划规定与之相应的新规章、新制度。

但马基雅维利强调,在任何体制的一种国家中,要推行一种新的制度,其难度均是要超过其他所有项目。

三是要对威胁到统治的敌对势力必须坚决,甚至斩草除根,要不留隐患。

这一点特别表现在武力征服新的土地后。

四是要建立一支自己的军队,不能依赖客军和雇佣军,因为那无异于自掘坟墓。

马基雅维里坚决指出,“世上最弱和最不稳定的东西,莫过于不依赖自己的力量来建立自己的权势和声誉了。

  马基雅维里的军事思想,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社会进步思想在军事上的反映,体现了当时军事变革中的创新精神,受到后世军事理论界普遍关注,对于欧洲近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被恩格斯誉为第一位值得一提的近代军事著作家。

其军事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在军队组织建设理论上,他主张建立步兵与骑兵相结合的军队建制;其次,在军事训练观上,他主张无论战时还是和平期,君主都应重视军队训练;最后,在军队思想建设观上,他在择将时虽不大考虑道德因素,但在军队的思想建设上却极力主张把勇敢、大公无私的美德灌输到军队中,用爱国精神武装官兵头脑。

  在马基雅维里的政治学说中,特别强调实力。

他认为,一切国家,无论其政体如何,也不论他是新是旧还是混合国,他都有两个主要的基础:

一是良好的法律;二是良好的军队。

一个国家如果缺少这两样东西,不仅不能建立稳固的统治,甚至“必然地招致死亡”。

在构成一个国家的两个主要基础中,他认为良好的军队比良好的法律更为重要,“因为如果没有良好的军队,那里就没有良好的法律”。

  这一论断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来分析不无道理。

  当时的意大利还停留在雇佣军制度上。

马基雅维里是同时代人中最早认识到雇佣军弊端的政治家。

他认为雇佣军腐化堕落不仅有害于国家的统一,而且对意大利各个城邦国家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在第十二章马基雅维里马基雅维里论述了除雇佣军外其他多种类型的军队。

就当时欧洲各国所拥有的军队而言,就有本国公民组成的国民军、由外国雇佣军和本国军队组成的混合军以及外国雇佣军和援军四种类型。

他在《君主论》第十三章一开头就明确指出,外国援军也是不可依靠的军队,“因为如果他们打败了,你就完蛋了;反之如果他们赢得胜利,你就要成为他们的俘虏。

”为了说明外国援军是一支无益的军队,他一方面援引古代和当时大量的实例来论证。

另一方面他把雇佣军和外国援军进行了比较。

通过比较,他认为利用援军比利用雇佣军更为危险。

“他们完全团结一致,而且完全听从外国人的命令”,因此,他劝告君主“宁可依靠自己的军队打败,而不愿意依靠他人的武力取胜”。

只要由本国臣民、市民或属民组成的军队才是良好的军队。

因为他认为,只有在一支公民军队中,“才有可能激发起必不可少的人类之爱和必不可少的爱国热情”。

进而在第十四章:

君主在军事方面的责任中提出君主必须把军队的重视放在首位,作为自己唯一应关注的专业。

  在谈到命运的时候,马基雅维里说,命运是稍纵即逝的,可它的影响却使人终生难忘。

那么,命运在人世事物上有多大力量?

怎样对抗?

马基雅维里在此给命运概念注入现实的因素,强调人的行动应该紧密结合自己的具体行动。

“因此我得出的结论是:

当命运正在变化之中而人们仍然顽强地坚持自己的方法时,如果人们同命运密切地协调,他们就成功了;而如果不协调,他们就不成功”。

假使一位君主的做法符合时代的特性,他就得心应手;同样地,如果他的行径同时代不协调,他就不顺利。

马基雅维里在谈到怎样对待命运时说:

“迅猛胜于小心谨慎,因为命运之神是一个女子,你想要压倒她,就必须打她,冲击她。

  在命运的世事无常面前,马基雅维里再一次给我们来了警言,他说,我们无法把人的本性抹灭掉,“正确的是:

命运是我们半个行动的主宰,但是它留下其余一半或者几乎一半归我们支配”。

那就要看我们怎样操纵,一味依赖命运,将永远成不了命运的主宰,人的意志一旦坚定,奇勇无比,还有什么不能做成功的。

马基雅维里确实站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冲破了神学和道德传统,说出了每个人心中都可能有却不敢说出的话,打破了世俗社会的平静。

他一心想要说明的是,“人们的实际生活是一回事,而应当如何生活则是另一回事”。

马基雅维里相信人的意志,反对基督教和天神思想,因此,在第二十五章中,他用力撕开了命运的面纱,鞭打命运女神。

  马基雅维里对人性恶的一面作了淋漓尽致的解剖。

他认为人类愚不可及,总有填不满的欲望、膨胀的野心;总是受利害关系的左右,趋利避害,自私自利。

因此,利他主义和公道都是不存在的,人们偶尔行善只是一种伪装,是为了赢得名声和利益。

人都是“忘恩负义、心怀二志、弄虚作假,伪装好人,见死不救和利欲熏心的”;即使是最优秀的人也容易腐化堕落,因为作恶事更有利于自己,讲假话更能取悦别人。

所以每个人不是流氓就是傻瓜,不是骗人者就是被骗者,他们的卑鄙和愚昧的本性被一层修养和学问的华丽外衣所掩盖了。

这种观点可以说是直指人性,不惮说出人性的普遍弱点。

但是。

马基雅维里这里所谈之人性,是特别针对立法前提所作的设定。

也就是说,所有的立法者必须假定人的恶的一面,立法就是为了最大程度地防止坏事的发生。

在其思想体系里,善恶总是相伴而行。

正是基于上述人性的多样性、不确定性和恶的巨大力量等情况,马基雅维

  里主张人需要理性和立法者的指引,必须以法治国。

政治家为了社会的稳定,不能简单地顺从人性,还应当引导和驾驭人性去实现实践理性的要求和现实政治的要求。

我们必须认清人性的弱点,承认贪婪、自私、权利欲是每个人不可更改的属性。

为了尽量减少这些不良情感的危害,我们就需要坦然地面对它,然后将之纳入理性的轨道,顺势利用这些情感来获得稳定与繁荣。

  《君主论》以饱含激情的疑问结束,该书最后一章是“关于怎样解放蛮族手中的意大利”。

不幸的是,过了三个半世纪,马基雅维里的这一梦想才得以实现。

不管世人如何评说,马基雅维里留给了我们无形亦无尽的资产,我们应该采取拿来主义的姿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吸收和利用。

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吸收马基雅维里式的精神,他的执着与干劲,他的慎密的思维,哲理的思辨能力,带着深沉的爱国思想,排斥仅仅沉浸在马基雅维里所谈的暴力与阴谋当中。

还是先人有言,凡以暴力和阴谋维持的权力与地位,最终必将为暴力和阴谋所毁;凡是效仿马基雅维里权术的人必将最终为马基雅维里式的权术所害。

马基雅维里留下无尽的遗产,可喜也可忧。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美好的,阳光四溢,虽然道德滑落和人性沦丧有时让我们觉得这个世界充满阴霾,可那毕竟是生活的另一面,我们应该积极面对。

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中把人性的阴暗面暴露于我们眼前,他其实更希望看到人世间的和平与强大,只是在他那个动荡的年代,离他心中的愿望还有一段距离,因此他不停地坚持和奋斗。

为了国家和人民,他用自己的智慧去实现他心中的理想,持之以恒,这是他的精神支柱,也是值得每个人去学习的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