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听声说话听音.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80748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锣鼓听声说话听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锣鼓听声说话听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锣鼓听声说话听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锣鼓听声说话听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锣鼓听声说话听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锣鼓听声说话听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锣鼓听声说话听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锣鼓听声说话听音.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锣鼓听声说话听音.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锣鼓听声说话听音.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锣鼓听声说话听音.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锣鼓听声说话听音.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锣鼓听声说话听音.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锣鼓听声说话听音.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锣鼓听声说话听音.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锣鼓听声说话听音.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锣鼓听声说话听音.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锣鼓听声说话听音.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锣鼓听声说话听音.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锣鼓听声说话听音.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锣鼓听声说话听音.docx

《锣鼓听声说话听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锣鼓听声说话听音.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锣鼓听声说话听音.docx

锣鼓听声说话听音

锣鼓听声,说话听音

——从96年高考试题分析看如何分析高考试题

一、(3、8、9、12、15题分析)

第3、8、9、12、15题是比较典型的考查深入或全面理解教材水平的选择题。

原题和评分标准如下:

试题

3、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

B.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

C.协调诸侯国间的争端

D.维护小国的经济利益答案:

A

8、清初,奖励垦荒、宣布原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和实行“摊丁入亩”,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A.调整生产关系

B.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C.加强经济掠夺

D.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答案:

A

9、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答案:

C

12、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A.清朝湖北当局无力顽抗

B.革命党人筹划周密完善

C.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

D.立宪派改变策略乘机附和答案:

C

15、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

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运动转入低潮答案:

A

周室衰微、诸侯争霸是春秋时期最突出的政治、军事特征。

教材在“春秋时期奴隶制度的瓦解”这一节中共用了七个目,其中四个目是描述诸侯争霸的,而“齐桓公称霸”又是重点内容。

齐桓公在称霸过程中,以发展生产、改革军制来增强国力,以“尊王攘夷”、会盟诸侯来扩张势力。

会盟诸侯是齐桓公争霸、称霸的外交措施之一。

命题者以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为切入口,用“主要目的”这一教材中虽未提到,但却可以从全面理解这一目以及这一目与本节的联系后作出推论的问题来考查对齐桓公称霸的掌握水平,可谓窥一斑而见全豹,准确把握了选择题这一题型的特色。

而且,在正确选项中,用“政治地位”取代了“霸主地位”,使本题一方面避免了某种暗示,保证了试题的效度;另一方面又进一步考查了学生对“争霸”的理解深度,加大了本题的考查力度,设计技术是高超的。

本题对教学来说,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凡是掌握历史上的某项重大政策或措施,应当将其放到当时具体的历史背景和与其相关的政策或措施的联系中去理解。

不仅要考察其原因与结果、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而且要分析制定政策或措施者的动机与目的、策略与方法。

可能是为了降低试题的难度,命题者在设计错误选项时,使B、C两个选项处在了相同的错误类型中,使C项的错误对学生来说不够典型。

这在整卷的布局上有其合理性。

但在教学中,为了提高试题的效度和诊断性,可根据教材内容和要求以及学生比较容易犯的错误将本题改为:

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的根本目的是

A.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

B.使小国不受外族侵犯

C.协调诸侯国间的争端

D.维护东周的统治秩序(或D增强征战的军事力量)

清初,统治者为了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以充实和稳定其统治的经济基础,实行了奖励垦荒、“更名田”、“摊丁入亩”等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的政策,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这也是教材中“清朝前期的经济”这一节中的重点。

与第3题不同的是,命题者没有在具体史实上提问,而是将这些政策、措施的共同性作为切入口,考查学生从理论上把握具体政策、措施的水平,即都属于调整生产关系的政策和措施,确实棋高一着,既不脱离课文,又合情合理地高于课文。

本题给我们教学上的启示是:

凡掌握历史上的重大政策或措施,除了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外,还应当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上加以透视,考察这些政策和措施所属的范畴和与其它范畴之间的辨证关系,以及它们最终的社会影响。

就命题而言,本题似有三处值得进一步推敲:

第一,用“共同作用”要求回答“调整生产关系”,令人费解。

因为,“作用”的本意是作用者在一定的环境或条件下产生的影响或变化功能,常与后果通用。

因此,完整的回答应是:

调整了生产关系,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或满足了农民的要求),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如果仍要保留既定的考查目标,似应对题干作些调整,以确保试题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第二,题干缺少主语。

因为“清初”一词只是有一定地域范围界定的时间状语。

当然,我们可以说,能决定政策的人一定是统治者,在一般口语中可以省略。

但是作为一道独立的高考试题,这样做就显得不够规范了;

第三,B、D两个选项同属一种错误类型,即将“个别”一般化,而且都根源于对史实的记忆不清。

因此,只需采用其中的一个作为错误选项即可。

综上所述,本题似可作如下改进:

清初,统治者实行奖励垦荒、将原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和“摊丁入亩”的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措施的共同特征是

A.调整了封建的生产关系

B.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C.改革了落后的上层建筑

D.加重了对农民的经济掠夺

由于教材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作了对比式的大篇幅的重点论述,并用思考题的方式作了强化。

如果仍采用问答题的方式,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难以考查其对这一论断的理解水平。

然而,命题者并未因此而无所作为,而是巧妙地用选择题的形式通过考查学生对这些论述的概括水平来考查其理解程度。

而且,使A、B、D三个错误选项均代表了不同的错误类型。

发挥了选择题这一题型的长处。

当然,如果将错误选项A改为:

“封建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可能更有似真性。

从教学上看,我们不仅要对教材没有展开的重点结论作深入辨析,而且要对教材已作了充分论述的重要内容作抽象或宏观的概括,并由此入手发展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

就本题而言,教材从中国开始论为半殖民地、进入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不能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应当是一个能统摄这三方面论证之结论的论断——“社会性质开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或“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试题采用前者而不用后者,一是为了使概括更为贴切,二是为了尽可能避免凭记忆作选择的情况,从而提高试题的效度。

由于革命者的主动出击精神,而使起义在不利的形势下取得胜利是武昌起义的重要特征。

教材在叙述武昌起义时,已分析了武昌起义之所以取得胜利的原因:

1.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长期斗争和清政府腐败无能与倒行逆施,已形成了革命的形势;

2.四川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造成了有利的时机;

3.起义新军虽然由于准备中的失误,一度使起义处于不利地位,但起义新军却用其主动出击的革命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行动,扭转了劣势。

教材虽然没有明确点出就这一次起义取得胜利而言的具体的“主要原因”,但却已将此结论体现在其叙述之中。

命题者抓住这一“文眼”出题,可谓“题眼”长在“文眼”上之典型例子。

它既可以考查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水平,又为中学历史教学作了如何深入理解教材的正确导向。

值得注意的是,命题者在选项中故意回避了革命形势和四川保路运动的影响这两个原因,并在题干中用了“下列”两字,是为了使试题既能达到既定的考查目标,又不致于发生歧义和影响试题的科学性。

这一利用选项缩小选择范围,确保试题科学性的设计技巧,值得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在平时的测试命题中学习。

但就题干的叙述方式而言,有肯定A、B、C、D均是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之意,使本题的科学性又成了问题。

因为至少B项就不应当是成功的原因。

武昌起义既没有按预定方案举事,也不是在原定的领导机构率领下进行的。

另外,将D项作为成功的原因,也不够严谨。

似可将提干改为:

“在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武昌起义成功的最主要原因?

第15题是这些题中最难的一题,难在对题意的理解。

本题要求的不是分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原因,而是要求回答为什么说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的原因,颇具史学意味。

有了这样的理解,再加上对1927年大革命的性质、任务和1928年国民党南京国民政府性质的确认,才可能作出正确选择,即1927年大革命虽然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沉重的打击,但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并没有完成,代之而起的南京政府依然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官僚买办阶级以及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代表。

从教学上看,本题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必须在学习具体历史事实的过程中,适时培养史学意识。

如“光武中兴”、“贞观之治”这样的概念,在“分析‘光武中兴’(或‘贞观之治’)的原因”这样的问题时,应当就其具体背景和内容来分析。

而在回答“为什么称‘光武中兴’(或‘贞观之治’)”这样的问题时,必须站在史学的角度来阐释和论证。

另外,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并不重视对“西汉”、“东汉”、“北宋”、“南宋”、“后唐”、“后金”……等概念作出史学上的解释,很容易使学生误以为当时就这么称谓。

就命题而言,在四个选项中,D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结果,B、C都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如果利用教材的叙述将C改为:

“第一次国共两党的合作全面破裂”可能更具似真性和典型性。

这五道题的考查目标大致可归入《考试说明》中能力目标

(1)、

(2)、(6)、(7)。

可以说,都是“题眼”长在“文眼”上的好题,而且在“切入口”的选择上都有自己的代表性,对于我们教学来说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那么,什么是“文眼”呢?

所谓“文眼”指的是教材的重要概括、分析结论或可以进一步分析推论的论述。

在教学中,对于“重要概括”可以提出的问题是“作者概括了哪些史实?

怎样概括的?

”;对于“重要的分析结论”可以提出的问题是“作者是怎样分析的?

采用了什么方法?

”;对于可以进一步分析和推论的论述则应领会作者的编写精神,理解其言下之意和“潜台词”。

这里提供一个发现和理解这一类“文眼”的一般思路:

1.凡是讲原因的,可以注意能否进一步辩析其中的历史原因、根本原因,现实原因、直接原因、促发原因,主要原因、次要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等;

2.凡是讲条件的,可以注意能否进一步辩析其中的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基本条件、辅助条件,主要条件、次要条件等;

3.凡是讲矛盾的,可以注意能否进一步辩析其中的主要矛盾、次要矛盾,表面矛盾、本质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等;

4.凡是讲特点的,可以注意能否进一步辩析其中的表面特点、本质特点,显著特点、一般特点等;

5.凡是讲目的的,可以注意能否进一步辩析其中的直接目的、根本目的,主要目的、次要目的,短期目的、长远目的等;

6.凡是讲作用的,可以注意能否进一步辩析其中的主要作用、次要作用,直接作用、间接作用等;

7.凡是讲性质的,可以注意能否进一步辩析其表面性质、根本性质(实质),政治(阶级、阶层)性质、经济性质、文化性质等;

8.凡是讲影响的,可以注意能否进一步辩析其中的当时影响、长远影响,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等;

9.凡是讲受益的(或受损、或打击、失败),可以注意能否进一步辩析其中的直接、间接,形式、实质,当时、长远,以及所受益(或受损、或打击、失败)的程度等;

10.凡是讲动力的(或阻力、或破坏力),可以注意能否进一步辩析其中的主要、次要,直接、间接,基本、根本,及其程度等;

11.凡是讲贡献的,可以注意能否进一步辩析其中的主要贡献、次要贡献,直接贡献、间接贡献,突出贡献、一般贡献等;

12.凡是讲意义的,可以注意能否进一步辩析其中的当时意义、长远意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实际意义,理论意义等。

就学习策略而言,为了提高效率,对于第一种“文眼”不必个个追究,只要选择其中比较重要的和典型的加以深入,达到学会概括不同类型史实的方法之目的即可。

但第二、三种“文眼”则应尽可能去发现和利用教材辨析。

这样不仅可以不断地提高深入理解教材的水平,而且会较快地提高分析新材料中新问题的能力。

二、(21题分析)

第21题是一道材料分析多项选择题(即运用史料提问的、在多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选择题)。

原题和评分标准如下:

试题

“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这些引文应出自

A.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B.英国的《权利法案》

C.美国的《独立宣言》

D.法国的《人权宣言》答案:

B

这道题在题干中提供了两段引文,完全出自课文之外。

要求学生根据引文所提供的信息(显性信息),认识发言人的特点(隐性信息),在由已学过的重要著作、文献组成的四个备选项中,确认符合这些信息和特点的那部著作或文献。

那么,从这两段引文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显性信息)呢?

1.“近来”可能发生过“以国王权威”废除法律的情况。

发言人认为这是一种“擅自”的“非法权力;

2.发言人认为,国会是决定能否征收金钱及征收时间和方式的最高权力机构,即使是国王也不得有任何特权而例外。

从以上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出发言人具有如下特点(隐性信息):

3.发言人是站在国会一边,为维护法律的权威性而发表自己的看法的;

4.发言人并没有彻底否定王权,而是主张国王必须在法律受权的范围内活动,要求限制王权。

根据教材对备选项中列出的著作和文献的介绍,我们知道:

a.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猛烈反对君权神授的谬论,否定专制王权”而重视“公共意志”的;

b.英国的《权利法案》“明确规定,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c.美国的《独立宣言》是一部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成为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的文献;

d.法国的《人权宣言》指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的思想”。

根据上述分析和回忆,我们可以确定本题的正确选项是B。

因为,在这四部文献和著作中,英国的《权利法案》具备这两段引文所提供的信息和特点。

将上述解题过程简化为思维模式是:

大前提这两段引文具有……信息和特点。

小前提A、C、D不具备这些信息和特点,B具备这些信息和特点。

结论所以,B为正确选项。

在实际解题过程中,还可以采用下列更为简化的思维模式:

大前提这两段引文具有……信息和特点。

小前提B具备这些信息和特点。

结论所以,B为正确选项。

或者

大前提这两段引文具有……信息和特点。

小前提A、C、D不具备这些信息和特点。

结论所以,B为正确选项。

应当特别指出的是,如果孤立地看以上三种思维模式,都是有严重缺陷的,存在结论不肯定或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它们之所以能够成立是基于多项选择题这个既定的前提条件的,都借助了这一题型的特点,即在备选项中只有或必有一个是正确选项。

假定将这两段引文用于没有备选项的由学生自己书写答案的材料分析题或材料分析填空题,就不可能得出确定的结论(必然判断)。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如要得出“这两段引文应出自英国的《权利法案》”这样的结论,小前提就不能是单称判断(断定某一个个别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性质或特点的判断),而必须是一个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断定一个事物的情况是另一个事物情况的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即“如果没有英国的《权利法案》,就不可能有这两段引文”或“只有英国的《权利法案》才有这两段引文”。

然而,我们却无法仅根据这两段引文所提供的信息、特点和教材的介绍,得出这样的判断,不能轻率地排斥其它发言人也有可能发表过这样的言论。

因此,我们只能得出一个不确定的判断(可能判断),其思维模式如下:

大前提这两段引文具有……信息和特点。

小前提英国的《权利法案》具备这些信息和特点。

结论所以,这两段引文可能(或似应)出自英国的《权利法案》。

不确定的判断(可能判断)与确定的判断(必然判断)一样,在科学思维上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它既使我们少犯错误,又为进一步得出确定的判断(必然判断)指出了一种研究和思考的方向。

从前述对解答本题的三种思维模式的分析中可以看到,本题的考查目标是《考试说明》中能力目标

(1)、(3)、(4)、(5),而又以(3)、(4)为主。

因为,四个备选项都是教材、教学和复习的重点,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记忆上的问题。

换句话说,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能否灵活地运用在中学历史学科(还有语文等学科,甚至包括社会经验)的学习中形成的正确地从新情境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信息的方法。

就命题而言,本题显示了选择题这一题型在利用史料得出确定结论上的长处——当史料所提供的信息和所反映的特点不足以使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得出确定的结论时,可以利用备选项的限制,使其能够得出确定的结论。

从而,使有些在一般的材料分析题中难以利用的材料得以利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充分利用选择题这一题型特点,在命题中,用足用好史料,这也是一种命题技巧。

特别是在运用重要的思想、文献中的有关语录为材料出题时,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

应当说,为了保证试题的效度,命题者在考查点的选择和史料的代表性及剪裁上是作了精心研究的,设计技术也相当老到。

但是,假如以精益求精为标准来要求本题的话,似有两处可以研究:

一是将提问中的“这些引文”改为“这两段引文”或“这两句引文”可能会更确切;二是将备选项中的错误项“美国的《独立宣言》”改为“日本明治维新的法令”,可能会增加一些似真性,从而提高本题的区分度。

因为,选项中出现“独立”一词似有某种暗示的可能。

从教学上看,给我们的启示是:

第一,教材由于篇幅所限,在介绍历史上的重要文献、著作或思想时,虽然已尽可能地用了较多的笔墨,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仍只是编写者的一种特征性的概括,无法都先引用原始材料,然后再作概括。

在教学中,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补充一些原始材料。

在教师的引导下,请学生自己讨论和概括,并及时总结正确的概括方法,做一些比较典型的将这些方法用之于新情境的练习。

这样做,不仅可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而且可以使学生学会在教材的叙述中隐含着的科学方法,从而增强阅读能力。

这比我们过去常说的那种根据教材划重点、分层次、列提纲的阅读能力更具史学特点,也更高级,更具有迁移性和应用价值。

另外,在教养效果上,有利于培养学生不迷信,不盲从,不唯书,只求实的史学意识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第二,从对本题的解题分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如何在史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基本方法:

一是对史料作一般性的整理,直接提取史料的显性信息,并作要点式的归纳,如前述1、2;二是通过对显性信息的深入思考,推论出史料所内含的隐性信息,如前述3、4。

具体思考方法是“这些信息还能反映或说明什么?

如果将这些信息与已学的历史知识组合起来,是否会传递出新的信息,说明新的问题?

”当然,这种思考的关键是必须合乎逻辑。

否则,就会变成主观臆想,甚至武断。

第三,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种依靠选项的限制使无法得出确定结论的材料能够得出确定结论的选择题,可以作为一种命题技巧运用到我们平时的测验命题中去。

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解题技巧,告诉学生,如在考试中遇到这种选择题,不必“钻牛角尖”,只需在前述思维模式中选择最适合自己水平的一种思维模式解题即可。

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则应向学生讲清其中所涉及到的逻辑思维的道理。

在三段式演绎推理中,如果前提有一个是否定判断,那么,结论必为否定判断;中项至少要在一个前提中周延。

有可能的话,还应将这种题与仅凭材料和对教材的回忆,不需要依靠备选项的限制即可得出确定结论的试题作思维模式上的比较,如本卷第37题。

以免学生做多了这种题,习惯成自然,影响逻辑思维的严谨性,赢了考试分数,输了科学思维。

三、(37题分析)

第37题是一道材料分析组合选择题(即运用材料提出问题的、在多个备选项中至少由两个选项组成正确答案的选择题)。

原题和评分标准如下:

试题《开罗宣言》规定台湾应归还中国;《波茨坦公告》宣布“《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杜鲁门在1950年1月5日声明美国承认中国对台湾“行使主权”;1950年6月25日,他又声明“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对日和约的签订”。

这些表明

A台湾问题是美国远东太平洋战略的重要内容

B美国政府一直主张台湾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

C美国历届政府对台政策和中美三个公报原则相一致

D美国政府对台政策的变化违背了国际公约

该题在题干中列举了有关台湾归属问题的四个史实。

其中,前两个是课文中介绍过的,后两个则取自课文之外。

备选项中给出了四个对美国在这一段时期中对台政策的评论。

要求学生根据这些史实确认至少两个正确的评论。

正确解题有两个重要的思考环节,一是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这四个史实;二是根据对这四个史实的理解,肯定正确的评论,排斥错误的评论。

那么,怎样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这四个史实呢?

应当将它们放到当时具体的历史背景中去考察和认识。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袭击美国在太平洋地区最大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

12月8日,美国对日本宣战,正式卷入了反法西斯战争。

1943年11月,在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根本转变的形势下,中、美、英三国在开罗举行了会议,于12月1日发表了《开罗宣言》,宣言中规定台湾应归还中国。

在法西斯德国溃灭以后,为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了《波茨坦公告》,重申了台湾必须归还中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利用‘反对殖民主义’的口号,在远东大力排挤英法。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建国的第一年里,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0年1月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声明美国承认中国对台湾“行政主权”。

……“美国由于失去了中国,就加紧建立对远东地区的包围圈。

”在太平洋地区,从菲律宾群岛到阿拉斯加一线,组成了对中国和苏联的包围圈。

朝鲜半岛正位于这条战略线上。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台湾未来的地位未定,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以武力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归纳结论,在这段时期中:

1.远东太平洋战略是美国政府全球扩张战略的组成部分;

2.每当发生与远东太平洋地区有关的重大事件或远东太平洋地区发生重大事件时,美国总要对台湾问题采取外交甚至军事行动。

这说明台湾问题是美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十分看重的问题;

3.在美国参加并签字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公约中,美国持台湾应归属中国的观点。

1950年1月5日,美国仍持这种观点。

但当朝鲜战争爆发时,美国却改变了原来的观点,将台湾归属问题说成是尚未解决的问题。

根据上述归纳结论:

a.大前题只有每当发生与远东太平洋地区有关的重大事件或远东太平洋地区发生重大事件时,台湾问题经常成为美国政府十分看重的问题,我们才可以认为台湾问题是美国远东太平洋战略的重要内容。

小前提事实上,每当发生与远东太平洋地区有关的重大事件或远东太平洋地区发生重大事件时,美国都十分看重台湾问题。

结论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台湾问题是美国远东太平洋战略的重要内容。

(因此,A为正确选项)

这个思维模式是一个充分而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只有p,才q,p,所以,q。

在这种推理模式中,大前提里的前件(p)是后件(q)的充分而必要条件。

因此,如果承认(或否认)其中的一个,就必然承认(或否认)其中的另一个。

由于这种推理模式的大前提往往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因此,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省略,成为“因为……,所以……”。

本题对A项的思考就可以变为“因为每当发生与远东太平洋地区有关的重大事件或远东太平洋地区发生重大事件时,美国都十分看重台湾问题。

所以,台湾问题是美国远东太平洋战略的重要内容。

B.大前提只有美国政府每次都主张台湾是中国的领土,我们才可以认为美国政府一直主张台湾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

小前提事实上,美国在这四次表态中,有三次承认台湾是中国的领土,有一次却改变了看法。

结论所以,我们不能认为美国政府一直主张台湾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

(因此,B为错误选项)这个思维模式也是一个充分而必要条件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