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期末模拟.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82519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期末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哲学期末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哲学期末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哲学期末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哲学期末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哲学期末模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哲学期末模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哲学期末模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哲学期末模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哲学期末模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哲学期末模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哲学期末模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哲学期末模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哲学期末模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哲学期末模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哲学期末模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哲学期末模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哲学期末模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哲学期末模拟.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哲学期末模拟.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哲学期末模拟.docx

《哲学期末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期末模拟.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哲学期末模拟.docx

哲学期末模拟

联系

1.所谓“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

在生态系统的定义中,其揭示的哲学观点是(  )

A.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C.自然界不受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D.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

2.哲学上的联系概念与社会生活中人们常讲的具体联系之间的关系是(  )

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②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③主观与客观的关系④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3.《循环经济促进法》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有机地联系起来,这些层面包括:

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共生的企业生态网络;城市内部的资源循环利用;区域或整个社会的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系统。

这体现出世界是(  )

A.客观的物质性世界B.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C.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D.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事物

4.2010年9月13日~15日,世界经济论坛2010年新领军者年会,即第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行。

温家宝总理在开幕式上指出,中国的发展是开放的发展,中国的开放是长期的、全面的、互利的。

一切有利于对外开放的政策,我们都会坚持下去。

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有(  )

①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④正确的意识决定着客观事物的方向和进程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

5.一些人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惜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掠夺式地开采资源。

这种错误的做法,破坏了宝贵的自

然资源和人们的生存环境。

从辩证法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  )

①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②事物之间存

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创造出来的

④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

那样的联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

6.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分为(  )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②人为事物的联系

③主观臆造的联系④真实的联系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7.“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  )

A.不与其他事物相联系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主观臆造联系

C.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前提条件

D.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相互联系着

8.互联网改变着世界,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阅读报刊、购物,并能在网上和远隔千里之外的网友就一些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这说明(  )

A.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直接联系

B.人们可以任意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C.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D.事物的联系复杂多样,人们无法具体把握

9.生活中常有这样的说法:

乌鸦叫丧,喜鹊报喜;彗星、地震预示国家兴衰;指纹、手相决定人的命运;8是吉利的数字,4是不祥的数字等。

其共同错误在于(  )

①没有认识到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②不懂得或否认事物联系的

客观性

③没有认识到人们可以任意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④用幻想的、虚构的主观联系去代替事物的真实联系

A.①②B.②③C.②④

D.①④

10.

目前,在大大小小的城镇饭店里,为了减少疾病的传染机会,人们都使用随手一扔的一次性卫生筷。

有关专家指出,这随手一扔的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

专家的看法体现的哲理是(  )

A.世界是物质的B.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C.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D.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11.下列说法中所蕴涵的哲理,与“一着不慎,全盘皆输”一致的是(  )

①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②牙痛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

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④牵一发而动全身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②③

12.专家指出,目前对青少年的教育,学校、家庭、社会各自为战,难以形成一个有效的帮教网。

这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有(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坚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B.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D.从整体着眼,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方法

13.循环经济体现了现代的思维模式和活动方式,其哲学依据是(  )

①普遍联系是客观世界的基本特征

②系统与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④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够被发现和利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4.唐代韩愈认为,读一部书,要善于把握各部分的内在逻辑,从而提出纲要,钩出精义。

这样,一本书到最后可能变成简单的几张图表,书也就读“薄”了。

这表明读书要(  )

A.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B.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C.做到解放思想D.坚持实事求是

15.外国的一位心理学家说:

“我+我们=完全的我。

”其蕴涵的唯物辩证法哲理是(  )

A.部分离不开整体,部分在整体中才有意义

B.人生价值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得到充分实现

C.个人只有融入社会,才能改造主观世界

D.只有搞好局部,才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人民日报》曾载文指出,促进再就业是个系统工程。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服从大局,以人民利益为重,带着对下岗失业人员深厚的感情去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决不能推卸责任,更不能只顾地方、部门自己的利益,对政策打折扣。

据此回答16~17题。

16.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事物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B.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C.世界是客观的D.办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

17.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上看,各部门要服从整体,这是因为(  )

A.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B.部门利益就是整体利益

C.部分离开整体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D.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

18.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说:

“管理就是决策。

”我国一位著名企业家总结自身经验时说:

“在一个企业内,如果投资占1分,科技占3分,管理则占6分。

”采用科学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说明(  )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落后于人为事物的联系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独立于自在事物的联系

③统筹全局能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④系统具有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特征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发展

1.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必须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下列说法中能够正确反映发展的实质的是(  )

A.发展就是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B.发展是同一事物的重复和循环

C.发展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D.发展是指每一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变化的过程

2.下

列对于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原因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②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

③新事物符合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④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A.①②    B.③④C.①③D.②④

3.郑板桥有诗云: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其中的哲学寓

意是(  )

①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发展的实质就是旧事物的灭亡

③旧事物不符合发展的规律④新事物的成长要靠人们的热情扶持

A.①④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

4.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

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

这表明(  )

①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③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不是一帆风顺的④旧事物必然要走向灭亡

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5.对于质变与发展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发展一定是质变②质变一定是发展

③发展不一定是质变④质变不一定是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6.青海湖每年入湖沙量987万吨,湖深由上世纪初的37.5米淤塞到现在的25.28米,湖堤裸露面积达359.4平方公里,成为近年来沙尘活动新的诱发地。

这表明(  )

A.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B.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C.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D.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7.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来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这启示我们(  )

A.要抓住机遇,赢得主动B.要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C.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D.要正确对待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8.“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

”这句话告诉我们(  )

A.要重视量的积累B.要抓住机遇,促成飞跃

C.要重视意识的作用D.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9.据专家介绍:

“毒品能使人产生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依赖性,第一次吸毒是终身吸毒的开始,保护自己不受毒害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永远不尝试第一次。

”这是因为(  )

A.错误的思想意识严重阻碍事物的发展B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D.质变是量变的前提

10.鲁迅先生说:

“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事物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

”这其中人们对“较新的事物”“初兴之事”的态度反映了(  )

①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一般要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②旧事物总是竭力扼杀和摧残新事物

③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④新事物最初出现时不可能完全具备并充分显示和发挥其优越性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1.新事物的成长(  )

A.一开始就表现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B.在其初期就完全具备并充分显示和发挥其优越性

C.是一帆风顺的,没有任何艰难险阻

D.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1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哲学寓意是(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C.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道路是曲折的D.一切从实际出发

13.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  )

A.事物的变化是前进还是后退B.事物的数量是增还是

C.事物的变化是大还是小D.事物的性质是否发生了根本变化

14.下列不符合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是(  

A.绳锯木断,水滴石穿B.防微杜渐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D.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15.航空界有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

“海恩法则”启示我们(  )

A.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规律

B.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16.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

30多年过去了,两岸从隔绝到交往,从交往到商谈,从商谈到共同和平发展,克服了许多干扰和杂音,不断迈出向前发展的坚实的步伐。

这表明(  )

A.新事物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

B.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有一个过程

C.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D.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漫长的、曲折的

17.我国明代大学士文嘉在《今日

诗》中写道: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这首诗主要

表明(  )

A.有了质变就有发展B.事物的发展离不开量的积累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D.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18.“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梦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前途漫漫任我闯,幸亏还有你在身旁。

盼了好久终于盼到今天,忍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那些不变的风霜就无所谓,累也不说累。

”励志歌曲《今天》中的歌词,给我们的哲学感悟有(  )

①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②信念是实现理想的决定力量

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④量的积累必然推动事物的发展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

矛盾

1.矛盾规律是宇宙间的根本规律。

下列包含矛盾观点的有(  )

①失败是成功之母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③刻舟求剑④居安思危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矛盾同一性所要求的统一体的稳定状态,是事物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下列说法中,

最能体现矛盾同一性的

是(  )

A.量体裁衣B.因材施教C.积劳成疾D.居安思危

3.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哲理的是(  )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④失败是成功之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③④

4.“自己是对方的对方”,与这句话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

A.最好的苹果酒常

带着木桶的味道,太阳里也会看到黑点

B.拥抱真是一个奇怪的东西,明明靠得那么近,却远得看不见彼此的脸

C.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

D.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5.猫和老鼠有着天然的关系:

老鼠会“装死”,猫会“假眠”;老鼠昼伏夜出,猫夜间仍可看见东西……由此可见,矛盾双方(  )

A.对立是绝对的、有条件的B.统一是绝对的、不变的

C.就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D.相对应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6.《左传》

中说:

“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意思是,有些遭劫难的国家,政权巩固,疆土拓展;有些未遭劫难的国家却政权不守,疆土丢失。

这蕴涵的辩证法道理是(  )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②矛盾具有客观性

③矛盾具有同一性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多难兴邦”贵在“兴”。

“多难兴邦”就要自强不息。

这是因为(  )

A.矛盾双方的对立是有条件的B.矛盾双方的同一是无条件的

C.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D.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不可分的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阅读这首诗,回答8~9题。

8.这首诗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A.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要善于抓住重点

C.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D.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9.下列说法与上述诗句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B.牵牛要牵牛鼻子

C.失之东隅,收之桑榆D.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10.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幅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

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

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了安静的内

涵,因为他懂得(  )

①世界是充满矛盾的②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③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④差别和对立以同一为前提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1.培根说: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这表明(  )

A.事物内部都存在矛盾B.矛盾双方各有

其共同之处

C.矛盾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其特点D.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质

12.名家主要代表人物公孙龙以诡辩而闻名。

据说,他有一次骑马过关,关吏说:

“马不准过。

”公孙龙回答说:

“我骑的是白马,白马非马。

”说着

就连马一起过去了。

“白马非马”的错误在于(  )

A.否认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联系

B.否认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

C.否认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D.夸大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

13.有一次楚王上山打猎,进入猎区后,他发现一只鹿,正要放箭,忽然,又见右边树林里奔出四只大象。

他急转箭头,却又见一只白天鹅从头上飞过。

此刻,楚王眼花缭乱,不知射什么好。

待定下神来,猎物早已逃得精光。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  )

A.办事情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B.在认识事物时要分清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

C.做工作要有发展的眼光,防止把事情静止化

D.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注重统筹兼顾

14.一位哲学家说过:

“人在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以后就会生出无数烦恼。

前者是生存的烦恼,后者是发展的烦恼。

”这一说法所包含的哲理是(  )

A.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

互转化

B.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转化

C.不同事物拥有不同的矛盾

D.感受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就不同

15.马云说:

“看见10只兔子,你到底抓哪一只?

有些人一会儿抓这只兔子,一会儿抓那只兔子,最后可能一只也抓不住。

CEO的主要任务不是寻找机会而是对机会说No。

机会太多,只能抓一个。

我只能抓一只兔子,抓多了,什么都会丢掉。

”这一论述蕴涵的哲理是(  )

A.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B.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C.要首先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D.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6.“茉莉、米兰香气袭人,可花并不艳丽;君子兰、牡丹雍容华贵,但并不那么香;玫瑰倒是色香俱全,却有刺。

鲜者,取其鲜;香者,取其香;带刺者,更宜贵其鲜而香。

”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只有正确的意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要想获得正确的意识,必须做到客观与主观相符合

C.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D.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17.著名作家姚雪垠有句名言:

“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

”这句话主要体现了(  )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D.矛盾着的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18.生活中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可我们生病时还要吃药,因为我们看重的是那七分的药效。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是药三分毒”不符合客观实际,违背了实事求是原则

B.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C.

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要以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

D.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存在绝对真理

创新

1.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定,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扬弃”。

所谓“扬弃”就是(  )

①肯定与否定、克服与保留的统一

②对旧事物的一切全盘否定

③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④包含着

肯定因素的否定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没有新物种对旧物种的否定,生物就不会进化,人类就不会出现;没有新的社会形态对旧的社会形态的否定,社会就不能发展。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都是新旧事物的相继更替。

否定意味着新旧事物的决裂,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

这段话主要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  )

A.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的环节B.量变的过程

C

.克服和保留的统一D.事物联系的环节

3.哲学家别林斯基说过:

“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

”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人类历史有可能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

B.只要敢于否定一切,人类历史就会向前发展

C.要敢于否定,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人类历史发展

D.只要敢于蔑视权威,抛弃书本,就能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

4.下列选项中,体现辩证的否定观的是(  )

A.一叶落,而天下知秋矣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是就是,非就非,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5.月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美食。

但专家指出,月饼高糖、高热量,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有时还是“健康杀手”。

月饼要想成为一种健康食品,关键要从工艺和配料方面进行改良,否则口

味再好,也不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要求。

这表明(  )

①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②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③推动复杂事物发展就必须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

④矛盾

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各种振兴传统文化的呼声颇多,各种建议、倡议和实际行动也在轰轰烈烈地展开,但有的只把振兴传统文化看成兴建仿古式私塾、复兴汉服、地名复古、“抵制圣诞节”等等。

只把振兴传统文化看成兴建仿古式私塾、复兴汉服的观点(  )

A.主张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B.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C.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D

.违背了辩证的否定观

7.从前,有一家农户种出了一只大葫芦。

这么大的葫芦,做什么用呢?

用来装酒水,恐怕会绽裂;如果把它锯成两半,用来做舀水的瓢,又没有这么大的缸。

农户左右为难。

一位哲学家听说这件事后,说了这样一句话,把水放在葫芦的外面,让葫芦放在水上当舟用,这不是很好吗?

这告诉我们(  )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

的概括和总结B.要敢

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

C.一定的行为方式决定思维方式D.哲学能给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8.王锦彪及其重庆海扶团队,22年如一日,坚持走原始创新之路,使我国在超声无创治疗领域首次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使人类医疗方式实现了由“有创”到“无创”的革命性变化。

中国领跑“无创治疗”说明(  )

A.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B.创新的过程必定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C.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D.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

9.亚里士多德在西方被称为“最博学的人”,也被奉为物理学的绝对权威,他认为“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速度要快些”的观点,统治了西方将近两千年。

1590年伽利略作了著名的比萨斜塔自由落体实验,证明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进而动摇了亚里士多德长期在物理学中的统治地位,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这告诉我们(  )

①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敢于怀疑权威,立足实践,不断创新

②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③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敢于颠覆前人的一切成果

④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0.明代陈献章说:

“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疑者,觉悟之机也。

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这说明了(  )

A.辩证法的批判性思维有利于促进事物的发展B.必须怀疑一切、否定一切

C.只要否定,就能发展D.怀疑精神就是创新精神

11.“人肉搜索”是指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机器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的网络社区活动。

由于其在反腐败的同时也暴露了某些人的隐私,2009年1月江苏省某市立法禁止“人肉搜索”,结果网民大哗。

下列对“人肉搜索”现象认识正确的有(  )

①从当今时代的社会条件来说,它有存在的理由

②对其不能简单地全盘否定,但可以全盘肯定

“人肉搜索”具有暂时性,最终会让位于更高阶段的事物

④对“人肉搜索”的否定纯粹是人为的外力的作用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2.以XX和Google为代表的通用搜索过多地依赖机器而不是网民的力量,过多地关注知识和信息而不是个性和人性。

“人肉搜索”增加了互联网和搜索系统中的智能化、人性化成分,在科技变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社会关系和制度的变革。

这表明(  )

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创新推动人类科学技术的变动

C.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D.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13.美国《科学杂志》1997年12月19日载文指出:

“人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