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专项测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84034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6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专项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最新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专项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最新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专项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最新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专项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最新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专项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最新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专项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最新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专项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最新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专项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最新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专项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最新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专项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最新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专项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最新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专项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最新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专项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最新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专项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最新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专项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最新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专项测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最新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专项测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最新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专项测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最新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专项测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专项测试题.docx

《最新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专项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专项测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专项测试题.docx

最新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推断专题+专项测试题

中考化学典型专题抢分卷:

推断专题

1.图1是初中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A是常见单质,D、E、H为常见的氧化物,其中E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滤液C的溶质是一种含钾的化合物,G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1)B的化学式可能为  。

(2)固体C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则物质C属于  (填“易溶”“可溶”或“微溶”)物质,从滤液C中获得更多固体C的方法是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乙:

  ;

C→白色沉淀:

  。

2.构建知识网络能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请分析右边知识网

络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酸与①的反应中有气体放出,则①中填写  ,放出气体的化学式为  .

(2)上图中“金属氧化物”若为氧化铁,请你写出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硫酸铜晶体常用作农业和渔业的杀虫剂、杀菌剂.农药波尔多液的配制反应方程式为  .

3.(2019•河南模拟)A﹣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其中A、B为两种黑色粉末,A为单质,D为红色单质,E是常用的建筑材料.则B的化学式为  ;反应①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某同学在复习Ca(OH)2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了Ca(OH)2与其它物质间相互反应关系(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若X是与其它两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以是  .

(2)根据图示的物质间关系,写出其中两个化学方程式:

①  ;②  .

(3)氢氧化钾的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钙相似,请写出氢氧化钾溶液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

  .

5.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如图是包含A、B、C、D和盐酸5种物质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或其溶液)间能发生反应。

(1)单质A不可能是  (填序号)。

①Mg②Fe③Cu④C

(2)若B为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则B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D为苛性钠,写出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若C为碳酸钠,将二氧化碳通入C溶液,可化合生成碳酸氢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D  。

(2)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

(3)写出物质C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物质A的化学方程式 

 。

7.甲、乙、丙、X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中物质。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图中“→”表示甲和丙都能与X反应生成乙)。

(1)若甲为二氧化碳,乙为一氧化碳,丙为氧气。

①X的化学式为  。

②甲、乙、丙三种气体中有毒的是  。

(2)若甲为碳酸氢钠,乙为氯化钠,丙为碱。

①丙的名称为  。

②物质X  (“能”或“不能”)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

(3)若X为石灰水,甲为碳酸钠,丙为气体。

①X与甲的溶液反应,其反应的类型是  。

②丙与足量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8.A、B、C、D、E、F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其中A、B是盐,且B中含有钠元素;D是酸,C为白色沉淀。

它们相互之间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①C+D=A+2F②2E+D=B+2F③A+2E=C↓+B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D  ,F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

反应③ 。

9.A、B、C、D、E、F六种物质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A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D和E均为单质,E在D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1)A在此反应中其  作用;

(2)F的化学式为  ;

(3)写出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说出物质C的一点用途  。

10.A、B、C、D、E是初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E是黑色固体,且与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有红色物质生成,C的固体俗称干冰。

①、②、③、④的反应类型分别是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图中“﹣”表示两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D  ,C  。

(2)写出B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1.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属于氧化物,如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E.  。

(2)得到F溶液的操作Ⅰ的名称为:

  。

(3)写出B→G的化学方程式  。

(4)若K是蓝色沉淀,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A→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已知化合物A、B中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生成另一种物质。

分析推理,回答:

(1)写出“C一B”、A与D反应且有浅绿色溶液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2)说出物质A的一种具体用途。

13.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

(1)若A、C组成元素相同,C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B、C组成元素相同,A为黑色固体单质,B为可燃性气体化合物,则C的化学式为  。

(3)若A、B、C分别为CO2、Na2CO3溶液、CaCO3三种物质中的一种,B→C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  。

14.图中A﹣J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且分别由H、O、Al、S、Cl、Fe、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A、D、E、G、I均为单质,A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E为紫红色固体;J为金属氧化物;B、C均由三种元素组成。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物条件已略去。

(1)写出E的化学式:

  。

(2)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E和I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4)写出G→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5.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C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E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成份之一,其溶液为蓝色,F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

B  ;E  .

(2)物质C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选择C作为食品干燥剂的原因有 

 (答两条即可)

(3)写出D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  .

(4)B在生产上的用途有  ,上述反应没有包含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16.A、B、C、D、E是初中化学中的五种常见物质.C、D是单质,C为紫红色固体,D被认为是最清洁的能源.B的浓溶液常用做干燥剂.已知Fe和A、B的水溶液分别能发生反应:

①Fe+A→C+E;②Fe+B→D+E.

(1)写出A、B、C的化学式:

A ,B  ,C  .

(2)现有Fe和A、C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小刚想测定该混合物中C物质的质量分数,他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你认为,小刚的实验数据处理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  ,理由是  .

17.如图中的六个原A、B、C、D、E、F分别表示六种物质,蓝色溶液A与C反应能生成两种沉淀,B为氧化物,D、E、F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E中溶质可用于生产洗涤剂,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用两个圆相切或“﹣﹣”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六种物质之间的部分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利用初中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E的化学式  、  ;

(2)C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试写出一个有B生成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参考答案

1.【答案】

(1):

CH4或C2H5OH(合理即可)

(2)易溶;蒸发结晶;

(3)2KClO3

2KCl+3O2↑;KCl+AgNO3=KNO3+AgCl↓。

2.【答案】

(1)①活泼金属;H2;

(2)Fe2O3+6HCl═2FeCl3+3H2O;

(3)Ca(OH)2+CuSO4═Cu(OH)2↓+CaSO4.

3.【答案】本题属于物质的推断题,为了确定物质的组成,本题可以通过的实验流程中不同的现象,从而得出实验结论.本题的突破点是:

因为“A、B为两种黑色粉末”,“A为单质,D为红色单质”,则推测D为铜,因此B是氧化铜,A为碳,结合图框,可知C为二氧化碳.根据“E是常用的建筑材料”,则推出为碳酸钙.带入检验,符合题意.

根据分析,则B的化学式为CuO;反应①为氧化铜与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反应③为碳酸钙高温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或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CaCO3

CO2↑+CaO或CaCO3+2HCl═CaCl2+H2O+CO2↑.

故答案为:

CuO;置换反应;CaCO3

CO2↑+CaO或CaCO3+2HCl═CaCl2+H2O+CO2↑.

4.【答案】

(1)二氧化碳(合理即可);

(2)Ca(OH)2+2HCl═CaCl2+2H2O;CO2+Ca(OH)2═CaCO3↓+H2O(合理即可);(3)SO2+2KOH═K2SO3+H2O.

5.【答案】

(1)③④;

(2)Fe2O3+6HCl═2FeCl3+3H2O;

(3)NaOH+HCl═NaCl+H2O;

(4)CO2+H2O+Na2CO3═2NaHCO3。

6.【答案】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D是碳酸钙,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所以B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C可以相互转化,碳酸钙和C也可以相互转化,所以C是二氧化碳,A为无色气体单质,会转化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所以A是氧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1)A是O2,D是CaCO3;故填:

O2;CaCO3;

(2)C转化为物质B是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O2+C

2CO;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填:

CO2+C

2CO;化合反应;

(3)物质C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物质A,是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氧气,故反应的方程式为:

2CO2+2Na2O2═2Na2CO3+O2。

7.【答案】

(1)①C;②一氧化碳(或乙或CO);

(2)①氢氧化钠;②能;(3)①复分解反应;②CO2+Ca(OH)2=CaCO3↓+H2O;

8.【答案】

(1)H2SO4,H2O;

(2)Mg(OH)2+H2SO4=MgSO4+2H2O;

MgSO4+2NaOH=Mg(OH)2↓+Na2SO4。

9.【答案】

(1)催化;

(2)P2O5;(3)2H2O2

2H2O+O2↑;(4)配制溶液等。

10.【答案】

(1)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因此A是碳酸钠,D是碳酸钙;C的固体俗称干冰,因此C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

CaCO3;CO2;(合理即可)

(2)黑色固体碳和黑色固体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红色固体铜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为:

C+2CuO

2Cu+CO2↑;(合理即可)

11.【答案】

(1)CaCO3;Ca(OH)2;

(2)过滤;

(3)CuO+H2SO4=CuSO4+H2O;

(4)CuSO4+2NaOH=Cu(OH)2↓+Na2SO4;

12.【答案】

(1)C和B、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Fe+H2SO4=FeSO4+H2↑;

(2)A物质可以用来除锈;

13.【答案】

(1)若A、C组成元素相同,C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过氧化氢分解会生成水和氧气,氢气在氧气中点燃生成水,所以A是过氧化氢溶液、B是氧气、C是水;故答案为:

2H2+O2

2H2O;

(2)若B、C组成元素相同,A为黑色固体单质,B为可燃性气体化合物,则A是碳,B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所以C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

CO2;

(3)若A、B、C分别为CO2、Na2CO3溶液、CaCO3三种物质中的一种,B→C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B为Na2CO3溶液,与Ca(OH)2[或CaCl2、Ca(NO3)2]反应可生成C物质CaCO3,该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是:

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有沉淀;故答案为:

Na2CO3+Ca(OH)2=CaCO3↓+2NaOH(合理即可);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有沉淀;

14.【答案】

(1)Cu;

(2)2Al+3CuSO4=3Cu+Al2(SO4)3;

(3)化合反应;(4)H2+Cl2

2HCl。

15.【答案】

(1)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

A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C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E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成份之一,其溶液为蓝色,因此A是铁,C是氧化钙,E是硫酸铜;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因此B是硫酸;故答案为:

H2SO4;CuSO4;

(2)C是氧化钙,属于氧化物或金属氧化物;选择C氧化钙为食品干燥剂的原因有:

安全无毒,价格低廉等;故答案为:

氧化物;安全无毒,价格低廉;(答案合理即可)

(3)F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配平即可;故答案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合理即可)

(4)硫酸在生产上的用途有:

金属除锈、制氢气等;上述反应没有包含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故答案为:

金属除锈;分解反应;

16.【答案】

(1)由“C、D是单质,C为紫红色固体”可以推断,C为Cu;

最清洁的能源是H2,故可推断D是H2;由“B的浓溶液常用做干燥剂”可判断B是浓硫酸;

故②Fe+B→D+E的化学方程式为:

Fe+H2SO4=FeSO4+H2↑,故可推断,E为FeSO4;

那么①Fe+A→C+E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故可推断A为CuSO4.

故选CuSO4、H2SO4、Cu.

(2)不正确.4.2g紫红色固体中包含有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的铜(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了铜或4.2g紫红色固体,不只是原来的C物质,或4.2g紫红色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来C物质的质量.其它合理答案均可.没有文字说明不给分).

17.【答案】

(1)CuSO4、Na2CO3;

(2)Ba(OH)2+H2SO4═BaSO4↓+2H2O;

(3)H2+CuO

Cu+H2O.

 

二、中考化学推断题

2.如图所示,A~I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已知A为金属氧化物,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蓝色沉淀,E、H为单质,F为浅绿色溶液,G、I均为各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

“→”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D的化学式:

_____。

(2)写出A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3)写出G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反应类型属于_____。

【答案】Cu(OH)2CaO+H2O=Ca(OH)2Fe+CuSO4=Cu+FeSO4置换反应 

【解析】

【详解】

(1)A﹣I为初中化学中所学的物质,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C是碳酸钙,D为蓝色沉淀,所以D是氢氧化铜沉淀,E、H为单质,F为浅绿色溶液,所以H是铁,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E是铜,G可以是硫酸铜,F是硫酸亚铁,A为金属氧化物,A和水反应生成B会与I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A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B是氢氧化钙,I是碳酸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D是Cu(OH)2;

(2)A与H2O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Ca(OH)2;

(3)G与H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Cu+FeSO4,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如图是一些常见物质间互相转化的关系图(有些反应条件已省略)。

已知高温下CO能与多种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和CO2.下列关系图中,A、B、X、Y均为无色气体,E、F为常见金属。

(1)甲的化学式为_____;为了安全,点燃A气体之前要_____。

(2)写出图中生成黑色固体甲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蓝色溶液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气体B还可用黑色固体与无色液体反应得到,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Fe3O4;;检验纯度

Fe+CuSO4═FeSO4+Cu

【解析】

【分析】

已知高温下CO能与多种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和CO2.下列关系图中,A、B、X、Y均为无色气体,E、F为常见金属。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铜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乙与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则乙是氧化铜,则F为铜;E为铁,甲为四氧化三铁;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四氧化三铁、氧化铜反应,分别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铜和二氧化碳,Y为二氧化碳;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溶液;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

【详解】

由分析可知:

(1)甲的化学式为Fe3O4;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A气体之前要检验纯度;

(2)生成黑色固体甲,即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蓝色溶液与E反应,即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4)气体B还可用黑色固体与无色液体反应得到,即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4.现有A、B、C、D、E、F、G七种物质,C、F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E的浓溶液有吸水性,B是气体单质,D为浅绿色溶液,G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关系:

(1)F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___。

(2)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C+E→:

_________________。

(4)在上述关系图中,所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类型的共有_________个(填数字)。

【答案】紫红色Fe3O4CuSO4Fe+H2SO4=FeSO4+H2↑2

【解析】

【分析】

根据E的浓溶液有吸水性,所以E是硫酸,D为浅绿色溶液,所以D中含有亚铁离子,金属C和硫酸反应会生成含有亚铁离子的溶液和气体B,所以C是铁,D是硫酸亚铁,B是氢气,G为蓝色溶液,所以G中含有铜离子,铁和G反应会生成硫酸亚铁和金属F,所以F是铜,G是硫酸铜,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A是四氧化三铁,经过验证各物质都满足转换关系。

【详解】

(1)F是铜,是紫红色的金属;

(2)A是四氧化三铁,G是硫酸铜,化学式分别为:

Fe3O4,CuSO4;

(3)C是铁,E是硫酸,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H2SO4=FeSO4+H2↑;

(4)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概念,属于置换反应,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概念,属于置换反应,在上述关系图中,所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类型的共有2个。

 

5.实验室现有四种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分别为无水硫酸铜、硝酸钡、氯化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

为区分它们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回答问题。

(1)步骤Ⅰ:

将这四种白色固体分别编号为A、B、C、D。

步骤Ⅱ:

取少量上述四种白色固体样品分别放入四支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固体全部溶解,且C溶液呈蓝色,则C是_____(写化学式,下同)。

(2)步骤Ⅲ:

取少量A、B、D的溶液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向三种溶液中各加入适量C溶液,装有B溶液的试管中产生蓝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步骤Ⅳ:

为进一步区分A和D,另有两支试管分别取少量A溶液和D溶液,加入适量_____溶液。

【答案】CuSO4

AgNO3

【解析】

【详解】

(1)C溶液呈蓝色,则C是硫酸铜,故填:

CuSO4。

(2)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3)另有两支试管分别取少量A溶液和D溶液,分别为硫酸钡和氯化钡溶液,想要鉴别两者,可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即可,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氯化钡,无变化的是硝酸钡;故填:

AgNO3。

 

6.同学们玩过“化学扑克”牌吗?

它的玩法是:

上家出牌,如果下家牌中的物质能与上家的发生反应,即可出牌,按此规则,出完牌的为赢家.如图表示的是某局牌的最后一轮.桌面上是一张图甲的“盐酸”牌,ABCD四位玩家手中都剩下一张牌.

A

B

C

D

(1)如果本局每一位玩家的牌都能出掉,则四位玩家的出牌顺序为:

(填标号)

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B玩家牌中物质与D玩家牌中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2)写出A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B物质的俗名是_____.

【答案】DBACa(OH)2+CuSO4=CaSO4+Cu(OH)2↓复分解反应灭火熟石灰

【解析】

【详解】

(1)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顺序是:

甲→C→D→B→A;

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uSO4=CaSO4+Cu(OH)2↓,参加反应的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

(2)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氢氧化钙又叫熟石灰或消石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