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88533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docx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docx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十分复杂的学科,而且到今天为止宏观经济学也还在不停的发展,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争论。

各个流派的经济学家对同一宏观现象的分析经常会有分歧,我们在学习解决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模型,所以我们在学习宏观经济时就会十分的纠结。

其实遇到复杂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握住一条主脉络,掌握住主要的一条线索之后再去向里面填充各种分支的知识,就会避免混乱。

首先先来介绍一下宏观经济的常识。

必须要认识的人,凯恩斯。

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最应该记住的就是凯恩斯,就是因为他的理论,使得资本主义并没有像马克思说的那样“必将灭亡”,反而通过改进越来越好。

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对立。

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在最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会促进社会福利的发展。

所以古典主义认为政府对市场不应进行干预,通过大家逐利行为,社会的总供需自然而然会达到均衡。

其实无论是凯恩斯的政府调控还是古典主义的市场自动调节,都没有错。

古典主义的理论从长期来看,市场的确会达到均衡产出和充分就业。

但是凯恩斯的观点是“从长期看,我们都死了”。

当经济出现波动时,市场机制是会自动调节,但是且不说过程十分漫长,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失业,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痛苦。

可能真的等不到市场自动达到均衡的时候就饿死了。

我们通过资本主义社会十几年一次的经济危机就可以看出来,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调节,其实就是场灾难。

所以凯恩斯主张政府应该干预经济,在短时间内熨平经济波动,主动调节市场使其达到均衡,从而使人们尽可能的免受波动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差别对比

古典主义

1、 以供给为中心(萨伊定律)

2、 价格、工资、利息具有自由伸缩性

3、 市场自动出清

凯恩斯主义:

1、 需求为中心

2、 工资、价格刚性

3、 市场非出清

 

下面开始正式分析宏观经济了

宏观经济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充分就业,而与充分就业水平有独特关联的是本期总产出价值或国民收入水平。

可以说凯恩斯宏观分析模式的焦点是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

而国民收入等于本期产出的价值,本期投资等于本期产出中未作消费的那部分产出的价值,通过公式来看:

Y=C+I, S=Y-C   可以得出S=I

国民收入是因变数,决定它的是作为自变数的前期消费和投资或可进一步分解为 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等三个因素。

以后的大多数宏观经济分析都是以此为基础

C=a + c Y  ,I = x- yr

我的学习思路是模型分析。

其实宏观经济的各种模型是具有历史性的,即建立一种模型是为了解释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现象,所以我们在学习宏观经济时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将模型与建立模型的历史背景结合起来学习。

我们经济科学出版的书,先是详细介绍了三个基本市场即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张老师当时的目的可能是想让同学们先打好基础,再去分析模型,而高鸿业的红皮书是通过模型的过程中,需要时再来介绍这三个基本市场,我觉得这样比较有条理。

因为这三个市场是随着宏观经济的发展不断添加到模型中的,是有历史顺序的。

首先是凯恩斯时代的两个模型

第一个模型是有效需求决定就业水平的模型

 

通过此模型可以看出,通过改变总需求使AD线平移,可达到充分就业

第二个模型是有效需求决定模型

 

总需求:

Y=C+I+G+X

总供给:

Y=C+S+T+M

总需求=总供给:

C+I+G+X=Y=C+S+T+M

均衡条件:

I=S+(T-G)+(M-X)

I=S+(T-G) +(M-X)   (总需求=总供给)

I

I>S+(T-G) +(M-X)   (总需求>总供给)(经济增长扩张)

凯恩斯认为I与S不容易改变,所以可以通过改变(T-G),和(M-X)。

使(T-G)<0即财政赤字,可以使收缩的经济扩张,而使(T-G)>0即紧缩财政支出,使过热的经济收缩。

凯恩斯用比较静态分析的方式来分析这个模型,而有效需求决定模型主要是分析产品市场,假设不论需求量多少,经济社会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即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变动,使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之所以有此假设的历史背景为,1929~1933年的大萧条,工人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

这是,社会总需求增加时,只会是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的价格上升,从而产品成本和价格大体保持不变。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为何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按照凯恩斯的观点,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2、投资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3、灵活偏好与流动性陷阱

 

凯恩斯在强调政府调控经济的同时,提出了乘数效应,很多同学觉得各种乘数十分之混乱,其实还是蛮简单的。

这里我推导一下。

三部门经济:

定量税为T

消费函数C=a+cYd

Yd=Y+Tr-T

C=a+c(Y-T+Tr)

Y=C+I+G=a+c(Y-T+Tr)+I+G

均衡收入:

Y=(a+cTr-cT+G+I)/(1-c)

这时候那个符号前面的系数是什么,那他的乘数就是什么,

比如,Tr(转移支付)前面的系数是c/(1-c),所以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就是c/(1-c)。

注:

比例税与定量税的推导思路相同。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货币主义者都是凯恩斯主义者的主要陪衬。

凯恩斯主义者于50年代所使用的消费函数模型(即上面的模型),没有考虑货币的作用,也没有考虑价格或价格水平。

而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者则认为货币在经济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凯恩斯主义者很快就乐于赞同货币主义者关于货币至关重要的看法,但是他们认为,在相信唯有货币至关重要这一点上货币主义者与他们不同。

借助与IS-LM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的综合,争论得以解决。

然而在IS-LM模型中,货币主义者假定了一条非常缺乏弹性的LM曲线,而凯恩斯主义者则假定一条非常富有弹性的LM曲线。

首先IS曲线为投资和储蓄相等时的产品市场均衡得到的曲线,而LM曲线则是货币市场的均衡。

这时引出货币市场。

货币是指实际资产和金融资产,货币根据流动性不同分为M1,M2,M3……这个比较简单就不多说了。

古典主义时期,货币市场包含在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中间,货币流通完全从属于商品流通,有价证券交易视为投资,与货币流通是没有关系的。

凯恩斯革命使得实际领域和货币领域通过货币市场联系起来。

古典主义的利息率决定于时间偏好(因为对未来物品的偏好,而让渡一部分现在物品,需要利息做补偿)和储蓄投资需求,即利率的功能仅在于促使储蓄与投资达到均衡,而货币的供给需求只决定物价水平,这种二分法基于对未来的准确预期。

而凯恩斯理论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使人们对货币有流动性偏好,人们持有通货不仅为了交易,还为了投机。

凯恩斯主义认为利息率是由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而不是投资和储蓄决定的。

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息率,可以增加投资和有效需求。

但当利率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使人们对投机的货币需求无限大,从而利率无法在下降了,这就是流动性陷阱。

货币的需求函数:

L=L1+L2=kY-hr

 k 为出于为交易性动机和预防性动机而持有的一部分货币占实际收入的比例关系。

  h为货币投机需求的利率系数,r为利率

  而货币供给在短期内基本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把它看做常数

 

这就是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当然供给和需求会变动达到新的均衡的图比较麻烦,而且理解起来比较简单,我就不往上放了。

接下来就是两条曲线的推导了

先是IS:

i=S,  I=α-βr,  S=-a+(1-b)Y

联立可以解出r=(a+α)/β - (1-b/β)Y

即r=A-BY

由此可以画出IS曲线的图形

 

IS曲线有三条经济含义:

1、是一条描述商品市场达到宏观均衡,即I=S时,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2、在商品市场上,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化的关系,即利率提高时总产出水平趋于减少,利率降低时总产出水平趋于增加。

3、处于IS曲线上的任何点位都表示I=S,即商品市场实现了宏观均衡,如果某一点位于IS曲线的左侧,表示I>S,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低,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大于储蓄。

位于右侧时反之。

     至于IS曲线的移动分两种,水平移动和旋转移动,水平移动主要是因为财政政策,比如政府增加购买,会使同利率下的产出增加,即IS曲线右移。

而旋转移动主要是IS曲线的斜率变化,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的开放程度不同,产出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同。

LM曲线的推导

供给L=M  M为名义货币总量,m是实际货币供应量,M=mP,假设P=1,即M=m

需求L=kY-hr

联立解得:

r=-m/h + kY/h

即r=E+FY

由此可以画出LM 曲线的图形

 

LM曲线的经济含义:

LM曲线是一条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宏观均衡即L=M时,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如果利率没有变化,由外生经济变量冲击导致总产出增加,可以视作原有的LM曲线在水平方向上向右移动。

把两个图结合起来就是

 

到现在为止IS-LM模型就已经建立起来了

LM模型引入货币和利率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

用一般均衡方法概括了凯恩斯的基本理论内容

可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至于IS-LM模型非均衡状态的自我调整,有这个图来表示

而单纯的IS或者LM曲线单独变动和一起变动的图形为

   

 

 

为什么要达到均衡产出?

主要是为了充分就业,而IS-LM模型就是通过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调控来达到均衡产出和充分就业。

财政政策主要使得IS曲线变动,而货币政策主要使得LM变动。

至于怎么变动,为什么这么变动,这是后边宏观政策那节主要研究的问题。

 

IS-LM模型主要研究的是国民产出与利率的关系,而接下来的AD-AS模型则主要是研究国民产出与物价水平的关系。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后凯恩斯主流派——新古典综合派用于分析国民收入决定的一个工具,这个模型是在凯恩斯的收入—支出模型和希克斯的IS—LM模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将总需求和总供给结合起来解释国民收入的决定及相关经济现象,是对前两个模型仅强调总需求方面的片面性进行的补充和修正。

所以,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所依据的理论已经不是标准的或纯粹的凯恩斯理论。

从前面IS-LM模型的假设可以看出,P=1即短期物价水平不发生变化,未考虑通货膨胀,这也跟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二战之后的十多年里,美国经济比较稳定,相应的物价水平也比较稳定,所以在建立模型时就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

同时IS-LM模型亦未考虑劳动力市场。

现在进行AD-AS模型的推导

首先是AD总需求模型:

IS:

 r=(a+α)/β - (1-b/β)Y

LM:

 r=-m/h + kY/h

物价水平不为1,M=mP  m=M/P

这时的LM曲线为:

r=-1/h*M/P + kY/h

IS=LM 得到 Y=θ1+θ2M/P

θ1=h(α+a)/[βk+h(1-c)]    θ2=β/[βk+h(1-c)]

AD曲线是物价指数不等于1的情况下,IS-LM模型的通解

所以用几何法推导,就是LM曲线因为物价水平的变化而变动,与IS曲线的不同交点。

 

AD曲线的经济含义1、AD曲线是一条描述总需求达到宏观均衡即IS=LM时的,一个国家总产出水平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

2、AD曲线表明总产出Y与价格水平P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化的关系

3、AD曲线反映了价格水平影响实际货币供给,实际货币供给影响利率水平,利率水平影响投资水平,投资水平影响产出水平或收入水平这样一个复杂而迂回的传导机制。

 

AS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AS曲线是根据生产函数、劳动需求函数和劳动供给函数以及货币工资曲线推导而得到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AS曲线的传导机制,价格水平影响实际工资,即实际工资影响就业水平,就业水平影响投资水平,投资水平影响产出水平或收入水平。

按照这个传导机制我们可以通过几何法

 

AS曲线的经济含义

1、AS曲线是一条描述总供给达到宏观均衡时,一个国家总产出水平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

2、AS曲线表明总产出Y与价格水平P之间存在着正向变化的关系。

3、AS曲线反映了价格水平影响实际工资,即实际工资影响就业水平,就业水平影响投资水平,投资水平影响产出水平或收入水平这样一个复杂的传导机制。

 

而古典的长期总供给曲线和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是不同的

古典主义认为假定:

货币工资具有完全伸缩性,货币工资随劳动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时,

实际产出量主要由潜在产出量Y*决定,因而不受价格水平的影响,或者说,当价格水平发生变动时,实际工资立即相应调整后,产出量不会变化。

而凯恩斯主义用工资和价格刚性来解释“为什么AS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在极端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呈水平状态(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刚性(粘性)—即劳动工资并不会随劳动市场供求关系而变动,原因:

1、“货币幻觉”

2、工资受劳动合同关系约束;如果整个社会所有企业合同期限不一,则整个社会工资只有缓慢变化。

即使就业水平、产出水平变动较大时,工资也只能缓慢变化。

因此AS是较平坦的甚至完全平坦。

3、“菜单成本”理论:

即使劳动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对需求方有利,企业主也不会解雇熟练工人而用低成本且不熟练的工人。

将凯恩斯和古典主义结合起来的总供给曲线是这个样子的

 

AD曲线向左移动的原因1、政府宏观调控失误2、天灾人祸等不可抗因素

AS曲线向下移动1、发现新资源2、制度创新3、技术创新

而AS曲线左移:

衰退与通货膨胀(滞涨)

 

随着宏观经济学的不断进步,三个模型一个比一个完善,总

供求模型包容性最大,是封闭经济的最后完成模型。

但是,产

出和价格水平还要受到对外经济的影响,这个模型没有涵盖

进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