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多元化的研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92989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多元化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多元化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多元化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多元化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多元化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多元化的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多元化的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多元化的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多元化的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多元化的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多元化的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多元化的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多元化的研究.docx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多元化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多元化的研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多元化的研究.docx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多元化的研究

 

淄川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开题报告

 

淄川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多元化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素质教育问题已成为举国上下共同关注的问题,虽然我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然而人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却停止不前,甚至有下滑的倾向。

由于缺少对这些素质特点进行科学有效的测量与评价体系,使人才的评定标准主要集中在由学科考试成绩反映的一种素质要素——学习素质上。

这样导致了学校教育对学习素质培养的加强而对学生其他素质培养的消弱,结果形成了应试教育。

由于应试教育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如果任其继续发展下去,它所带来的后果将是严重的。

如何倡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宽松的条件,纠正那种只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和体育,在智育中又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呢?

除转变人们的观念外,还必须有一定的科学办法和科学标准去衡量,也就我们的研究课题——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多元化。

(二)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多元化的研究的探索实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我们认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与评价体系的研究,可以解决学校工作中对学生评价中出现的偏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传统的学生评价具有选拔、甄别、诊断、激励等功能,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评价,要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导向,它改变了学生作为被评价者,受教育者的被动地位,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了师生平等交流与对话,以及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形成。

本课题力图研究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多元化。

通过实验,形成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各个要素的测量与评价及评价制度的建立,形成量化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新的评价体系。

二、本课题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与研究现状述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课程的结构、功能、资源、权利等各个方面重新进行思考和定位,展开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实现课程变革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工作模式。

纵观当前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可以发现课程评价改革呈现出如下特点:

1、更加强化质性评价评定,这种质性评价,并不是量化评定的简单否弃,它从本质上并不排斥量化评价。

2、评定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

强调评定不是为了给学生在群体中确定所处位置,而是为了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3、精确评价与模糊评价相结合,不忽视从整体上作出的感受性评价。

4、评价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等等。

随着新一代教育评价理论的兴起,质性教育评价的发展,表现性评价、真实性评价等多种教育评价方式的应用与推广,新兴教育评价理论对学生发展的促进,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推动,使教育评价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加德纳认为智力并不是一个容易“被测量”的东西,目前所能够测量的东西仅仅是语言和数学逻辑。

如果一定要去测量智力,那么应当侧重于该智力所要解决的问题或在运用该智力时表现出来的创造力。

智力是以组合的方式来进行的,每个人都是具有多种能力组合的个体,而不只是拥有单一的,用纸笔测验可以测出的解答问题能力的个体。

因此,世界上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哪一方面聪明及怎样聪明的问题。

即学校里没有所谓“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这样的学生观一旦形成,就使得教师乐于面对每一个学生,乐于多角度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重在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

这正是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改革方向,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和不均衡性,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标准分层,重视评价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

从当前我国教育教学实践来看,学生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1)评价目的:

主要用于甄别和选拔,而不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2)评价内容:

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感、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3)评价标准:

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

(4)评价方法:

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

(5)评价主体:

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式;

(6)评价重心:

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我国基础教育在学生评价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尝试。

如:

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提出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出综合学力考查、质量综合评定等;并尝试进行了小学考试取消百分数、实行等级制的探索,部分地区还试行实验技能考查,加入口试、面试等超越于简单的纸笔考试的改革措施。

这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对于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评价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三、本课题与国内外研究成果的联系与区别

(一)本课题与相关研究成果的联系

本课题是在国内外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的,研究方法也是借鉴国内外课题的研究方法,结合自己课题实际进行。

(二)本课题与目前国内外研究的区别

本课题与国内外课题不同的是:

1.对象不同,我们针对的是小学一至五年级的学生;

2.平台不同,建立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网络平台。

3.评价方式不同,我们进行多元化评价;

4.研究方式不同,研究的方式方法也不相同。

四、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其突破

(一)本课题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是小学学习评价的现状的研究;二是小学学习多元化评价案例研究。

1、小学学习评价现状的研究。

目前,小学生学业评价中考试成绩仍被视为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指标,且考试成绩多用百分制的形式来表示。

对于这种以量化的分数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唯一标准的表现形式,具体现状调查分析如下:

问题之一:

量化倾向严重,评价功能单一。

问题之二:

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忽视对学习过程的评定。

问题之三:

重视共性,忽视个性。

2、小学生学业评价案例研究。

小学学业评价案例研究是一种行动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有效途径,旨在体现“以案例展示理念,让理念指导评价”。

(1)学生学习“成长记录”的案例研究。

从评价方式来看,评价过程中应以一种评价方式为主,同时注重结合多种评价方式。

除了经常采用的纸笔测验的考试方式外,还可运用访谈评价、问卷评价以及小论文、小作品、档案袋和表现性评价等。

其中表现性评价方式运用的关键是,所收集的表现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变化的资料要能够充分反映学生的成长轨迹。

美国学者比尔•约翰逊在《学生表现评定手册》一书中认为,“表现评定中最著名和最常用的方法是档案袋评定(portfolioassessment),;“档案袋对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成为有效的评价工具,但是在实施之前,一定要搞清教师与学生的目的”;“使用档案袋评价的一个主要价值,在于它们允许学生学会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

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成长记录的内容收集”,学生具有更大的主动权和决定权,他们在明确评价标准的前提下,最能真实反映自己。

[3]

建立“成长记录袋”是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的一个重要方式。

它能很好地贯彻学生学习发展性评价要关注过程,关注个体差异,关注自我评价,关注发展的要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自信是设置成长记录袋的宗旨。

学生的成长记录是一件十分重要、严肃的工作,关系到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试行推广“成长记录”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改革,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改变过去学生评价过分强调“分数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而忽视改进和激励功能的状况。

突出学生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

学生成长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成长记录”真实、客观记录学生成长的情况,能够激励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发展,激发学生的潜能,以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

(2)小学课堂教学情境化评价的案例研究。

如:

在课堂上进行的行为习惯的语言评价,在课题上进行的学习效果的语言评价,在课堂上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的互动评价,老师对学生的评价。

(3)改革评价机制,提倡阳光评语。

不管是操行评语还是学业评价,学校都提倡运用阳光式的评语激励学生要求教师精心设计作业,创新作业批改方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通过开展教师优秀作业设计评选、优秀班级作业展评、学生家长评教等措施,使教师形成激励性评价的良好习惯。

如“有进步、加油你是最棒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你的努力没白费”。

“瞧,作业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加油,继续努力”等评语

(4)立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网络平台。

(二)本课题研究的突破点

本课题的突破:

力求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使老师们在研究中学会研究,有效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

用先进的理念指导小学教学,做到学用结合,学用同步,注重实效,结合学校自身优势,不断进行改革尝试,加快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达到推动学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群体水平的目的。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1、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

他在1983年《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节/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等七种智力。

1998年和1999年又提出了自然观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

加德纳认为智力并不是一个容易“被测量”的东西,目前所能够测量的东西仅仅是语言和数学逻辑。

如果一定要去测量智力,那么应当侧重于该智力所要解决的问题或在运用该智力时表现出来的创造力。

智力是以组合的方式来进行的,每个人都是具有多种能力组合的个体,而不只是拥有单一的,用纸笔测验可以测出的解答问题能力的个体。

因此,世界上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哪一方面聪明及怎样聪明的问题。

即学校里没有所谓“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这样的学生观一旦形成,就使得教师乐于面对每一个学生,乐于多角度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重在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

这正是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改革方向,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和不均衡性,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标准分层,重视评价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领域主要出现了六种不同倾向,即激进建构主义、社会性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认知的观点、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社会建构论和控制论系统。

它们共同主张:

认识并非是主体对于客观存在的简单的、被动的反映,而是一个主动的、不断深化的建构过程,即所有的知识意义都是通过内在表征过程主动建构出来的;在知识意义建构过程中,主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包括社会文化)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即所有知识意义是随着学习环境的变化而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建构主义的评价观走出了传统评价只重视甄别功能的误区,它关注学生的实际发展,教学评价不再是过去那种从目标、标准到命题全部一刀切的僵硬局面,而是转而重视学生在评定中的个性化反应,还倡导学生在评价中的小组合作。

这是符合发展性教育评价要求的。

3、现代管理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管理理论有了重大发展,进一步认识到个人在组织中的价值,包括个人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价值。

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组织中每个成员的积极性,而发展性小学生评价制度顺应了这种管理理论。

4、马斯洛的“人的动机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是有需要的动物,人的发展是按重要性的等级排列的,人就是为满足需要而不断工作的。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等级,即: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后两种需要是高级需要,是人的发展的持久的动力。

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获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发展性小学生评价制度顺应了心理需要的理论。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现阶段学生评价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与当前教育评价发展的特点已很不相符,甚至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成了极大阻碍。

因此,构建符合新课程要求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探究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的评价方式是当前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其实践意义:

1、一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减负提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二是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3、三是形成本校小学的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多元化评价的可操作机制。

六、课题研究目标

课题研究目标:

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进行多元化评价,更加尊重评价对象的主体地位,使评价更富有激励性,评价的多元化功能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素质的发展水平,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七、课题研究内容

(一)核心概念

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社交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在体育、文艺、美术、音乐、舞蹈、语言、等方面的特长等方面的综合素养,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要求和趋势,尤其是当前人类即将迈入知识经济社会,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尤为迫切。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多元化: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多元化:

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整体提高的研究,是促进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是评价得以实施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

新一轮基础课题改革纲要明确指出:

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

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学科特点,立足课堂教学实践,努力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建立科学、有效、符合实际、可操作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我们本次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小学生学习发展性评价是指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着眼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统一的课程功能,有利于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真正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因此“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多元化"中的发展性评价是指尊重个体和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因人施评,强调小学生学习过程的过程性评价,旨在促进学生素养提高,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评价内容综合化。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给予积极评价,发挥学生多方面潜能,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以质性评价为基础,应用先进的评价方法,不仅考察“认识”或“概念”等认知层面,同时关注对“表现”等行为层面的考察,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

评价方式多样化。

改变过于注重量化和传统的纸笔测验方法,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和考试的方法,如平时的课堂行为记录、项目调查、书面报告、情景测验等开放性的方法,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评价主体多元化。

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等方式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而不只是结果本身的正确性。

让被评价者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就是评价的最大效益。

评价过程动态化。

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给予多次评价的机会,其目的在于促进评介对象的转变与发展,鼓励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

(二)研究内容

1、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进行多元化评价,更加尊重评价对象的主体地位,使评价更富有激励性,评价的多元化功能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素质的发展水平,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科学把握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内涵,确定评价内容的范畴。

(2)构建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学习全面发展的评价方式。

①评价主体互动化。

②评价内容多元化。

应注重学生素质考察,不仅关注学习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小学生兴趣与积极的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给予积极评价,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帮助学生拥有自信,以质性评价为基础,应用先进的评价方法,不仅考察学生"认识"或"概念"等认知层面,同时关注对"过程"表现等行为层面的考查,如行为观察,情境测验等。

③评价过程动态化。

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发展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给予多次评价机会,促进评价对象的学习的转变与发展。

鼓励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

评价体系的建立,要探索适合学习活动和学习者本身的评价活动,将评价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一部分,学中评、评中学,做中评、评中做,使学、做、评一体化,使评价过程和学习过程相互交融,从而使得评价的过程成为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3)丰富、创新、优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式方法。

如小学生成长袋。

八、课题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在课题研究中,将理论运用于实践,重视对行动过程的研究,及时掌握有关信息,进行分析,总结经验。

我们的研究要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研究,在实践探究中反思总结,在反思总结后探究实践。

(二)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通过图书、报刊、网络等途径,搜集各种理论研究成果和文献材料,为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提供借鉴,并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数学学习发展评价的先进理论,提升理念,以前沿的理论指导实践。

2、案例研究法:

开展学生学习“成长记录袋”的案例研究。

3、经验总结法:

课题组成员经常学习,加强研究,进行反思,不断总结,撰写论文,根据课题研究进行的具体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九、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3.10——2013.12)

主要工作:

搜集资料,撰写课题申请表;课题组老师学习相关理论;成立课题领导小组,邀请专家作开题的论证工作;课题组成员开展相关问卷调查等。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13.12——2015.10)

主要工作:

设计制定课题实验方案;举行课题开题仪式;开展活动及相关研究工作;定期组织工作交流和阶段成果汇报;定期组织阶段成果观摩活动;积累资料,完成研究内容中的研究任务;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外出参观学习等。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15.10——2015.11)

主要工作:

收集整理各项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研究报告;申请结题;组织专家结题;推广经验等。

十、课题研究条件和具体保障措施

(一)课题组研究与实验力量雄厚

(二)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

保障措施

1、学校一直致力于课题研究,有些课题实验教师在此方面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但前期的研究还仅局限于个人化、单打性、分散型的现状。

为了更好地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与反思总结,我们多次、并将定期召开实验教师讨论、研究,确立了该课题为研究方向。

2、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教师是经过筛选的骨干教师、中青年教师,有实验研究的精力和时间,为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强大的生命力。

3、课题组负责人业务素质强,在教育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课题组成员中很多曾主持或参与省市级课题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他们均耕耘于教学第一线,在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多人次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过论文,参加过科研培训,参与过有关课题的研究,有一定的实验和科研能力。

4、学校确保该课题的研究经费。

保证开题论证、过程研究、结题鉴定的各项费用及时到位;保证外聘专家、购置书刊、资料采集、会议研讨、论文结集等各项经费的如期支付。

我们将制定有关课题研究管理制度,以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十一、本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1.就课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及时修改完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和评价细则。

2.组织与课题相关的学习研讨活动,完成与活动有关的方案、交流材料等,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撰写总结、案例、阶段性实验报告等,积极发表论文。

3.课题组形成课题研究报告,进行课题鉴定。

针对课题,总结出解决重点问题的经验,形成总结报告。

力争创出特色,形成模式,提炼出有价值的成果,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注释】

[1]钟启泉崔允淳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2]苏雪梅浅谈基础教育中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M].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

[3]邱伟光有效体现“成长记录”的发展性功能[M].思想•理论•教育,编辑部邮箱.2006年04期

[4]邱伟光有效体现“成长记录”的发展性功能[M].思想•理论•教育,编辑部邮箱.2006年04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