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产业.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01518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7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航空航天产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航空航天产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航空航天产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航空航天产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航空航天产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航空航天产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航空航天产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航空航天产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航空航天产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航空航天产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航空航天产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航空航天产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航空航天产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航空航天产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航空航天产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航空航天产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航空航天产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航空航天产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航空航天产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航空航天产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航空航天产业.docx

《航空航天产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空航天产业.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航空航天产业.docx

航空航天产业

成都市航空航天产业

投资指南

 

二○○八年八月

航空航天产业是成都市的优势产业与战略性先导产业。

成都有着发展航空航天产业的科研基础、制造优势、技术创新和市场辐射能力。

一、产业现状

(一)、产业基础

1、基本情况

成都现有航空航天工业及运输、维修业规模以上企业和研究院所33户,主要企业资产310余亿元,职工5万余人,各类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万多人。

航空方面形成了以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和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为龙头,成都发动机集团公司、成都航空仪表公司、成都锦江机械厂、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第二十九研究所、海特集团、华太公司、Snecma、国航西南公司维修基地等单位配合协作的完整的飞机设计、制造工业体系。

成都已发展成为我国设计研制和批量生产歼击机及重要民用航空运输、维修的重要基地,也是重要的航空产业科研生产基地。

2008年2月,国家正式批准在成都市、哈尔滨市、安顺市、沈阳市建设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目前,成都航空工业总体规模居全国第二,拥有成飞公司、成发公司等一批实力领先的航空制造企业和一批技术力量雄厚的航空配套企业;与波音公司及空客公司在国内的合作时间最长,是数量最大的合作生产基地;有可满足波音737系列飞机试飞要求的机场,还拥有几个可供大型飞机试验飞行使用的机场。

航天方面主要单位有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成都航天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承担了我国多种战略武器、战术武器、运载火箭等航天产品的研制生产任务,并在举世瞩目的载人航天工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2、发展动态

成都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呈逐年上升趋势,2007年成都航空航天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0亿元,较上年增长17.9%,实现工业增加值28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2.38%。

2007年成都航空航天产业主要经济指标表

企业数

(户)

销售收入

(亿元)

工业增加值

(亿元)

利税

(亿元)

33

205

28

14

其中航空企业26户,实现销售收入173亿元,工业增加值21亿元,利税12亿元;航天企业7户,实现销售收入32亿元,工业增加值7亿元,利税2亿元。

(二)、产业链情况

1、产业链

目前成都已初步建成了较为完整的航空工业体系,从研发设计到制造和维修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既有完整的飞机总体设计研究所、完整的飞机总装制造企业,又有航空发动机、航空仪表及电子、燃气涡轮、发动机及机载设备维修等诸多配套专业。

研发设计

成都的航空航天产业研发能力,整机、机载设备等研发设计水平均居全国领先地位。

企业

业务领域

人力资源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研究领域覆盖流体力学、工程力学、机械结构、强度、振动、电子、电气、仪表、雷达、激光、真空、自动控制、环境控制、材料应用、计算机及软件开发、可靠性研究、信息资料等80余种专业。

职工1800人,其中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和中级工程技术人员约占80%

中国燃气

涡轮研究院

航空发动机设计、试验、测试。

我国唯一的先进航空动力预研中心和大型试验研究基地

职工2500余人,工程技术人员1300人,工程院院士1人,部级以上专家10人,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10研究所

专业涉及航天外测设备及系统集成、航空通信设备及电子系统、侦察设备与系统集成、识别设备与系统集成

四川航天

技术研究院

飞行器设计、导航制导与控制、自动化、火箭导弹结构分析设计与实验、光电仪器、航空宇航工程等

生产制造

成都及周边不仅具有一流的航空航天研发能力,而且航空工业总体规模居全国第二,拥有以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为代表的一批实力领先的航空制造企业。

企业

业务领域

产能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

公司

歼击机;转包生产波音787方向舵、波音757尾段、空客A320/340登机门等民机大部件

成都发动机集团公司

大中型航空涡喷、涡扇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零部件、

成飞民机

民用飞机及其零部件的研制生产、转包生产、销售、以及相关业务和进出口贸易

在建项目

四川蓝天直升机有限

公司

米17系列直升机组装生产

四川海特

集团

航空机载设备制造(航空客舱视频系统、航向指示器、双频段天线、航空专用通讯转换板卡)、航空测试设备制造(ATE7000系列航空自动检测系统产品、STE7000航空专用测试系统产品)

成都航空仪表公司

飞机大气数据系统、航空仪表及传感器

川大智胜

公司

CDZS空管自动化系统、CDZS机场塔台视景自动化模拟机、DRS航管雷达模拟机、DPS程序管制模拟机

成都航天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电子装配调试(SMT)、多层精密印制板生产、机械加工、工模具设计及制造;航空超短波电台、900MHz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工业数控设备、精密印制电路板、纺织机械及水处理设备

航空维修

成都目前已经形成了较完整航空维修服务体系。

企业

业务领域

规模

四川海特集团

航空辅助动力装置(APU)修、航空机载电子设备维修、航空机载电气设备维修、航空机载机械设备维修;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热检、大修、改装及发动机附件设备检测、修理等

净资产6亿元,市值14亿元

四川斯奈克玛发动机维修

公司

CFM56-3发动机大修及修理,在翼支持服务(MES),工程支持,机群管理,培训及发动机租赁,

中国最具经验的CFM56发动机维修企业

5701厂

重要直升机维修基地

四川太古飞机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空中客车系列飞机为主的专业维修基地

在建项目

2、在蓉重点企业及国内外优势企业

(1)在蓉重点企业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132厂)是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的直属特大型企业,是我国制造军机的主要基地之一,飞机产量约占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飞机总产量的1/3。

公司资产总值50多亿元。

现有职工15000多名,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

公司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约占职工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拥有一批代表世界先进航空制造水平的高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广泛应用于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是国家“CIMS应用领先奖”企业;公司建立了一套与国际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了第三方的认证、注册;是国际民机部件转包生产优秀承包商。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我国从事飞机设计研究的多学科、高科技的综合性研究所,拥有雄厚的技术、人才实力和精良的设备。

研究领域覆盖流体力学、工程力学、机械结构、强度、振动、电子、电气、仪表、雷达、激光、真空、自动控制、环境控制、材料应用、计算机及软件开发、可靠性研究、信息资料等80余种专业。

研究所在军民结合,面向市场经济方面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其强有力的技术和设备作后盾,向用户提供计算机技术、特种加工、信息技术、工程力学与工程流体试验分析技术等多方面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

开发出汽车零部件及维修设备、污水净化设备、车辆专用设备、现代娱乐设备等多种产品和专利技术。

四川海特集团

海特集团是我国现代飞机机载设备维修规模最大、维修设备最全、维修项目最多、客户覆盖面最广的航空维修企业集团。

海特现有净资产6亿元,市值14亿元,各类工程技术人员500余人。

成都基地占地300余亩,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拥有世界最先进设备近千台,是成都市高新区10强企业之一。

主要从事航空机载设备修理、航空动力设备修理、通用飞机修理;航空技术及软件开发;航空机载设备、测试设备研制和销售。

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58年,是中国航空工业大型骨干企业,中国大中型航空涡喷、涡扇发动机科研、生产基地,是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零部件世界级供应商,并进入航空发动机衍生产品——工业动力设备前三甲。

公司形成了机匣、钣金、盘轴、叶片、热表、装配试车等六个专业制造中心,在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制造上形成了技术优势;具备了产品研制生产所需的成套试验能力,设有国防二级区域计量站,取得国家、国防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资格,理化检测中心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资格认可;通过了ISO9001、GJB9001A和AS9100-B质量体系认证,热处理、焊接、无损检测、化学处理、涂层和非传统加工等特种工艺获国际宇航的NADCAP认证。

成飞民机项目(在建)

成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由西飞国际、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航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组建而成,三家公司所占有的股份分别为45%、40%、15%,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亿元,落户成都。

经营范围涵盖了民用飞机及其零部件的研制生产、转包生产、销售、以及相关业务和进出口贸易。

是2008-2012成都市民用航空航天产业重大项目。

四川太古飞机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由四川航空集团公司、香港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四方合作投资成立的四川太古飞机工程服务有限公司,将打造国内第一个以维修空中客车系列飞机为主的专业维修基地。

项目第一期投资1.5亿元,修建小型机库1个,可进行1架空中客车A320系列飞机维修;投资用于与飞机维修相关的机库建设、外展机坪建设、基本维修设备购买、配套产业修建、配套建筑物修建,第二期2009年12月-2010年8月,修建小型机库1个,可进行1架空中客车A320系列飞机维修;第三期2011年1月-2012年6月,修建大型机库1个,可同时进行2架空中客车A340系列和1架A320系列飞机维修;第四期2013年1月-2014年6月,修建大型机库1个,可同时进行2架空中客车A340系列和1架A320系列飞机维修。

(2)国内外优势企业

中国主要企业

中国一航集团、中国二航集团、大飞机股份有限公司、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西安飞机集团公司、沈阳飞机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世界主要企业

美国波音公司、美国罗罗公司、美国HARRIS公司、美国COLINS(科林)公司、SCHROEDER(施罗德)、英国宇航公司、加拿大CMC电子公司、美国联合技术公司、惠普、霍尼韦尔、通用电气、西班牙英德拉公司、意大利芬梅卡尼卡公司、英国泰莱斯公司、法国空客公司、法国耐克森公司、法国达索公司。

(三)、市场概况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商业、农业、林业、交通、物流、旅游、公安等领域业务发展的需要,我国通用飞机的使用将面临一个高峰期。

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中国通用飞机只有436架。

目前通用飞机在支线航空、旅游、快运、商务及其它军民用特种飞行领域的应用正在逐步推广,根据民航总局预测,到2020年国内通用航空飞机的数量能够达到1万架。

通用飞机不仅国内市场前景看好,周边国家也有一定的市场需求量。

随着通用飞机的扩大应用,其维修、管理与服务业等必将有较快发展,初步测算仅机载设备的维修额每年就可达30—40亿元。

二、投资环境

(一)、人力资源

1、人力资源供给

成都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55万人,列全国大中城市第四,西部地区第一,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比例为70%以上,每年人才的递增率为8.9%。

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49人,其中24人(近50%)从事机械电子领域的研究工作。

高校相关专业学生数量

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西南交大、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成都电子机械高专等,不仅培育了大批航空航天产业人才,为航空航天工业发展挑了重担,还承担了具体的研究课题和研制、生产任务,为发展四川航空产业提供了人才保障。

主要普通高等学校2007年航空航天相关专业数据

大学

航空航天相关院系

航空航天相关专业在校生人数(单位:

人)

本科生

研究生、博士生

共计

电子科技大学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

1700

218

1918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2000

930

2930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700

1200

1900

四川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

2500

451

2951

电气信息学院

2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003

269

1272

西南交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080

电气工程学院

830

341

1171

机械工程学院

2993

581

3574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系

1700

1700

电子工程系

1800

1800

西南科技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

2200

100

620

职业技术学校相关专业学生情况

成都市有门类齐全的中等职业(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学校120所,毕业学生5.9万人,在校学生24.6万人。

主要职业技术学校2007年航空航天相关专业数据

序号

学校名称

在校生人数

相关专业在校生人数

相关专业毕业生人数

1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4122

1898

561

2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8417

5462

280

3

绵阳市机械电气工业学校

524

4

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3700

2758

443

5

德阳市电子科技学校

1087

2、劳动力成本

成都市区劳动力成本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企业员工工资约为中国沿海城市的2/3,从业人员流动率低于10%。

管理人员工资指导价

单位:

元/人/年(下同)

管理人员级别

成都工资指导价

低/中/高

中间值

公司级管理人员

9048/27720/150668

62478

部门级管理人员

7865/19980/56531

28125

一般职员

5799/12487/36774

18353

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工资指导价

管理人员级别

成都工资指导价

低/中/高

中间值

电脑程序员

12117/21040/33035

22064

机械工程师

11340/20445/60100

30628

软件工程师

33795/46408/110160

63454

硬件工程师

16368/29370/61131

35623

其它工程师

12439/19440/71658

34512

代表性的行业人工成本水平

人工成本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金融业

(人工成本最高的行业)

从业人员平均人工成本

17512

11915

33625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11250

8413

24665

平均社会保险费用

3577

2180

2937

平均职工福利费用

1251

948

3154

平均职工教育费用

151

76

339

平均职工劳动保护费用

105

108

2383

平均职工住房费用

882

226

793

其他人工成本

198

162

445

3、人力资源服务

(1)人才招聘渠道

1、成都人才网;2、四川省人才交流中心(四川人才网);3、成都高新人才网;4、前程无忧();5、智联招聘();6、中华英才()7、成都商报、成都日报、华西都市报等本地主流报刊招聘栏目。

(2)代理服务机构

四川省外商投资企业服务中心(FESCO)可为企业提供代办外商来川就业手续、人才推荐、代招代聘、人事档案管理、代发工资、工资税收筹划、代办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等全方位服务。

(3)政府提供的人力资源服务

成都市将为项目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全方位服务。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制定长期的人才培训计划

建立人才供求评估机制

人才需求调研和培训能力评估。

成都市劳动人事部门将定期与公司方面举行会议,了解公司业高、中、低端人才需求情况,并对教育培训机构的能力情况进行调研和评估。

及时将企业人才需求向教育培训机构反馈。

建立成都市产业人才需求联席会议制度。

市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在蓉教育培训机构及川、渝重点教育培训机构参加,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

听取公司人才供需报告和调整信息,加强供需信息交流。

定期发布产业人才供需信息。

由成都市产业人才需求联席会牵头,定期在网络上发布公司人才需求信息。

建立产业导向型教育培训机制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组织教育培训机构,与企业共同构建教学体系,开展实训工作。

成都市政府每年将安排相应预算。

加强企业对教案计划的参与。

协助公司参与成都市院校人才基本素质、基本能力、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培养方案的制定。

加强师资队伍与产业发展的融合。

定期组织本市重点院校师资队伍与公司直接交流和沟通,支持公司高级技术与管理人员到相关院校带薪教学,促使学校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提高培育企业需要人才的能力。

搭建校企人才供需平台

帮助公司与四川各大高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建立直接交流渠道,搭建人才供需平台。

企业根据自身业务领域和用工种类需求,到学校与在校学生直接交流,优先选择符合要求的大学生和职业技术学生。

在校学生定向培训。

协助企业与学校建立密切合作关系,由学校开设企业所需专业/课程,定向培训在校大学生、大中专学生,并计算学分,或与学校开展订单培养、联合办学,乃至在学校开设新兴专业,参与教材的设计和优化,与大学联合设立实验室,对中高端人才进行培养。

政府人才机构服务

企业免费使用政府人才网络

公司可在成都人才网和成都高新人才网免费注册,随时发布公司人才需求最新信息和进行人才库简历查询。

使所需技术人才通过网络直接了解企业需求,双方自由选择。

组织人才招聘

成都市和成都高新区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可为项目提供招聘场地和组织现场招聘会。

提供人才解决方案

成都市和高新区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可根据项目在不同阶段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量身定做人才供给解决方案。

(二)、基础设施

1、自来水

成都市自来水生产能力220万立米/日,水源品质达GB57-84,水压达到0.16兆帕。

生活用自来水价格2.15元/m3(含排污费);工业用自来水价格2.7元人民币/m3(含排污费)。

2、电力

成都市年供电量约132亿千瓦时。

大工业用电(1—10kV)现行电价(均价0.57元/kWh)。

3、天然气

成都市天然气供气总量25.2亿立方米;工业生产用气价格1.66元人民币/m3。

(三)、物流条件

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铁路、公路、航空运输以及水运在西南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国家发改委已正式将成都市列为全国一级物流枢纽城市,随着规划中成都市物流“一网二平台三园区四中心”的建设,成都市将承担起具有区域性、国际性的物流功能。

1.航空

(1)航空公司

目前,在成都从事客货运输的企业主要有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为基地的中国国际航空西南公司和四川航空公司,以及东方航空公司、南方航空公司等多家国内航空企业和香港港龙航空公司、泰国航空公司、韩亚航空公司、澳门航空公司、新加坡胜安航空公司等国际航空企业。

机型主要为波音757、737和空中客车340、321、320等大、中型飞机,年平均客座率62%,载运率58%,有较为充裕的运输能力,可以为客户提供客货混载和货运包机业务。

(2)航空客运

成都现有国际及地区通航城市26个,国内通航城市69个,已开通荷兰阿姆斯特丹、韩国首尔、泰国曼谷、柬埔寨金边、新加坡、菲律宾马尼拉、香港、澳门8条国际(地区)直航定期航线。

(3)航空货运

2005年底,中国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携手德国汉莎货运航空公司正式开通成都经北京至德国法兰克福国际货运航班,成都由此成为中国西部首个具有欧洲定期货运航线的城市。

2007年3月6日,全球最大的商业航空货运商大韩航空公司开通首尔——成都——德里——布鲁塞尔国际货运直飞航线。

这是西南地区首条国际货运直飞航线。

开通初期为每周两班,机型为B747—400全货机。

该航线的开通将大大促进成都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国内第四航空枢纽的建设。

(4)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中国六大航空枢纽机场之一,是中国西部最大的机场。

机场的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三项主要指标在中国机场中居第六位。

2007年,双流机场飞机起降架次15340架次、旅客吞吐量1858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3万吨,均排名西部第一。

2007年西部四大机场生产指标比较

在全国机场中的排名

机场

旅客吞吐量

(万人)

货邮吞吐量

(万吨)

飞行起降架次

(万架次)

6

成都

1857.4

32.6

16.6

7

昆明

1572.6

23.3

14.8

9

西安

1137.3

11.2

11.9

10

重庆

1035.6

14.4

10.5

2.铁路运输

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运输枢纽,宝成(宝鸡-成都)线、成渝(成都-重庆)线、成昆(成都-昆明)和达成(达县-成都)四大铁路干线均在成都交汇。

目前,成都进出口货物的铁路通道港口是上海、深圳、天津、南京、青岛、连云港等沿海城市。

成都已开通了到上海、深圳、天津、南京、广州、徐州、连云港、兰州等地的九条铁路货运班列,其特点是运行速度快、到发时间固定、运输价格低。

铁路集装箱运输

目前,成都的铁路集装箱吞吐量为10万标箱/年。

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一期工程计划于2008年5月开工建设,2009年投入运行,届时将形成100万标箱、1200万吨以上的年处理能力。

3.公路

成都是中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经过成都和以成都为起点的国道主干线和国道干线共9条。

成都是中国公路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现有高速公路10条。

开通了成都到宜宾、乐山、重庆等9个周边城市的城际公路货运班车,公路货运专线可通达全国。

有2条高速公路出海通道:

成都—北海;成都—重庆—上海(2010年通车)。

4.水路

(1)最近的内河港口名称及与成都市的距离

乐山港距成都144公里,由成都-乐山高速公路连接;

泸州港距成都290公里,由成都-泸州高速公路连接;

重庆港距成都360公里,由成都-重庆高速公路连接;

万州港距成都606公里,由成都-万州高速公路连接。

(2)运输量

泸州港:

2000-3000吨,年吞吐量20000标箱。

乐山港:

丰水期可泊500-1000吨货船。

重庆港:

年吞吐能力35万标箱,可泊5000-10000吨货船。

(3)水运方式的清关程序及所需时间

货物可从上海经水运运抵重庆、泸州、乐山港转运至成都。

重庆、泸州港均设有海关监管查验场所。

货物到港后可转关至工厂清关。

(四)、环保要求

污水要求企业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达到GB8978-1996。

目前,成都市城区内建有9座污水处理厂。

2007年底,已有4座新建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成都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

大气要求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达到GB16297—1996。

 

噪声要求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达到GB12348-90。

三、产业发展规划

(一)、产业政策

坚持航空航天产业市场化发展和“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原则,以重点发展民用航空制造业和航天技术产业化为主线,依托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这个平台,在5大主力产业版块和7大关键产品领域方面,形成特色突出、创新能力强、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成都民用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格局。

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定位:

国家重要的支线飞机、通用飞机和直升机制造基地,国内主要的干线飞机部件生产和航空零部件制造基地,国际知名的航空维修基地。

(二)、产业规划

1、总目标

到2017年,成都民用航空航天产业规模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