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物质的制备及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01782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复习物质的制备及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复习物质的制备及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复习物质的制备及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复习物质的制备及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复习物质的制备及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考复习物质的制备及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考复习物质的制备及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考复习物质的制备及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考复习物质的制备及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考复习物质的制备及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考复习物质的制备及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考复习物质的制备及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考复习物质的制备及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考复习物质的制备及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考复习物质的制备及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复习物质的制备及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

《高考复习物质的制备及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复习物质的制备及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复习物质的制备及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

高考复习物质的制备及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第三单元 物质的制备及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一、选择题

1.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 A中稀释浓H2SO4不能在量筒中进行;B中称量NaOH固体应在干燥的小烧杯中

称量;C中冷却水的流向不对,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不对。

答案 D

2.下图是一套实验室用于发生、干燥和收集气体的装置。

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利用这套装置进行的实验是(尾气处理装置已经省略)()

A.铜和稀硝酸B.二氧化锰和浓盐酸

C.浓氨水和生石灰D.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解析 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O;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需要加热;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氨气

答案 D

3.在实验室进行下列有关物质的制备流程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且经济上合理的是(  )

A.C

CO

CO2

Na2CO3

B.Cu

Cu(NO3)2溶液

Cu(OH)2

C.CaO

Ca(OH)2溶液

NaOH溶液

D.Fe

Fe2O3

Fe2(SO4)3溶液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

准确判断在实验室进行的物质的制备过程中,要理论上正确、操

作上可行且经济上合理。

A项中实验室里用在空气中点燃单质碳来制备CO的方法,在

操作上是不可行的;B项中用硝酸银溶液与铜反应来制备Cu(NO3)2是不经济的;D项中

用铁点燃制备氧化铁在理论上不正确、操作上不可行;只有C符合要求。

答案 C

4.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

A.选择合适的试剂,用图1所示装置可分别制取少量CO2、NO和O2

B.制备乙酸乙酯时,向乙醇中缓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

C.洗涤沉淀时(见图2),向漏斗中加适量水,搅拌并滤干

D.用广泛pH试纸测得0.10mol·L-1NH4Cl溶液的pH=5.2

解析 A项,无法用排空气法收集NO;B项正确;C项,洗涤沉淀时向漏斗中加适量水

后要让水自然滤出,不能搅拌;D项,pH试纸测出的pH无法精确到0.1,只能是整数。

答案 B

5.关于下图中各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①能验证AgCl沉淀可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Ag2S沉淀

B.装置②中若X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并防止发生倒吸

C.装置③的实验可推断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D.装置④可检验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得到的气体中含有乙烯

解析 A项,硝酸银与氯化钠反应中硝酸银过量,再加入硫化钠,硫化钠与过量的硝酸

银反应会产生硫化银沉淀,故不能说明是氯化银转变为硫化银沉淀,不正确。

答案 A

6.设计学生实验要注意安全、无污染、现象明显。

根据启普发生器原理,可用底部有小孔的试管制简易的气体发生器(见右图)。

若关闭K,不能使反应停止,可将试管从烧杯中取出(会有部分气体逸散)。

下列气体的制取宜使用该装置的是(  )

A.用二氧化锰(粉末)与双氧水制氧气

B.用锌粒与稀硫酸制氢气

C.用硫化亚铁(块状)与盐酸制硫化氢

D.用碳酸钙(块状)与稀硫酸制二氧化碳

答案 B

7.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解析 干燥气体时,应“长进短出”,A项错误;浓硫酸稀释时,应将浓硫酸加入水中,

B项错误;NaOH溶液应置于碱式滴定管中,D项错误。

答案 C

8.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及现象

A

检验亚硫酸钠试样是否变质

试样

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解

B

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

混合液

溶液分层

得上层液体

C

证明酸性条件下H2O2氧化性比I2强

NaI溶液

溶液变蓝色

D

鉴定盐A的成分是FeBr2

A

解析 A项中亚硫酸钠变质应被氧化成硫酸钠,检验时应使用氯化钡溶液和稀盐酸作检

验试剂,而不应该使用硝酸钡和稀硝酸,因为在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硝酸)能将亚硫酸盐(亚

硫酸根)氧化成硫酸盐,干扰实验现象,A错误;B项中由于乙酸能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

成可溶性的乙酸钠,且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小,故可通过分液分离,

B正确;C项中后续操作用到了具有强氧化性的稀硝酸,稀硝酸也能将I-氧化成I2,干

扰实验现象,应改用稀盐酸,C错误;D项中并没有检验出Fe2+,因为硝酸具有强氧化

性,将Fe2+氧化成了Fe3+,D错误。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9.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某兴趣小组拟选用如图装置制备氢化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选择必要的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________(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

(2)根据完整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打开

分液漏斗活塞;________(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下列步骤的标号)。

A.加热反应一段时间

B.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

C.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D.停止加热,充分冷却

(3)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取少量产物,小心加入水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溶液中加入酚

酞后显红色。

该同学据此判断,上述实验确有CaH2生成。

①写出Ca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同学的判断不准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用化学方法区分钙与氢化钙,写出实验简要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登山运动员常用氢化钙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制取氢化钙的实验步骤、实验装置的连接以及氢化钙的鉴别与用途,

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操作、探究能力。

(1)首先用盐酸和锌粒反应制取氢气,再与钙反应

制得氢化钙,其中氢气通入装有钙的硬质玻璃管前要除去杂质HCl,再用浓硫酸干燥除

去水蒸气,制取氢化钙的装置要与盛有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连接,从而防止空气中的水

蒸气与其反应。

(2)首先收集氢气并验纯,然后加热反应,停止加热,充分冷却,最后关

闭活塞。

(3)氢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方程式:

CaH2+2H2O===Ca(OH)2+

2H2↑,金属钙与水反应也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4)区别金属钙和氢化钙,可根据氢化

钙中含有氢元素,让其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并用无水硫酸铜来检验。

答案 

(1)i→e,f→d,c→j,k(或k,j)→a

(2)B、A、D、C

(3)①CaH2+2H2O===Ca(OH)2+2H2↑

②金属钙与水反应也有类似现象

(4)取适量氢化钙,在加热条件下与干燥氧气反应,将反应气体产物通过装有无水硫酸铜

的干燥管,观察到白色变为蓝色;取钙做类似实验,观察不到白色变为蓝色

(5)氢化钙是固体,携带方便

 

10.课题式课堂教学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其基本教学模式为:

―→

―→

―→

如图甲是关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课题式课堂教学中解决问题阶段,甲同学设计

的证明CO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应先点燃________处(填“A”或“B”)的酒精灯。

(2)硬质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认为甲装置有待优化,如尾气可先储存在瓶内,然后再处理。

如图乙是他设计的贮气瓶,尾气应从________(填“a”或“b”)口通入(其

他装置略)。

(4)丙同学质疑:

CO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因此,他设计在CO

通入CuO之前,应先通入澄清石灰水,以比较排除CO与澄清石灰水反应,试对此作出

评价。

你认为丙的设计是否有必要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开始时通入的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则应如何设计才能达到实验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CO为可燃性有毒气体,由于先通CO排空气,故应先点燃B处的酒精灯。

(2)CO能还原CuO生成CO2。

(3)贮气瓶应从a口进气,水从b口排出。

(4)由于整个设计过程中CO开始通过了澄清石灰水,故没必要排除CO的干扰。

(5)应先除去CO2再进入装置。

答案 

(1)B 

(2)CuO+CO

Cu+CO2

(3)a (4)不必要 在酒精灯A点燃前,CO已通过了澄清石灰水 (5)先通过碱石灰除去

CO2后再通入装置

 

11.聚合硫酸铁又称聚铁,化学式为

[Fe2(OH)n(SO4)3-0.5n]m,广泛用于污水处理。

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

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聚铁和绿矾(FeSO4·7H2O),过程如下:

烧渣

固体W(S、SiO2等)溶液X

溶液Z

聚铁胶体聚铁

       ↓

      溶液Y→绿矾

(1)验证固体W焙烧后产生的气体含有S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备、收集干燥的SO2,所需仪器如下。

装置A产生SO2,按气流方向连接各

仪器接口,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

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装

置E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备绿矾时,向溶液X中加入过量__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经____________操作

得到溶液Y,再经浓缩、结晶等步骤得到绿矾。

(4)溶液Z的pH影响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方法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溶液Z的pH偏小,将导致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偏________。

解析 本题是一道实验制备题。

(1)检验SO2常用品红溶液。

(2)发生装置中生成的SO2

经干燥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在制备有毒气体时应连接尾气处理装置,SO2在NaOH

溶液中的溶解量较大,故D为安全瓶,防止倒吸。

(3)溶液X中主要成分是硫酸铁,加

入过量铁粉转化成硫酸亚铁,然后过滤出多余铁粉,得硫酸亚铁溶液。

(4)pH试纸使用

时不能湿润,采用正确的方法可测得较准确的pH;若溶液Z的pH偏小,则聚铁中铁的

质量分数就会偏低。

答案 

(1)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加热恢复原色

(2)d→e→c→b 防止倒吸 吸收多余的SO2

(3)铁屑 过滤

(4)将小片pH试纸放在点滴板(或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与

标准比色卡对照 低(小)

12.实验室以含有Ca2+、Mg2+、Cl-、SO

、Br-等离子的卤水为主要原料制备无水CaCl2和Br2,流程如下:

(1)操作Ⅰ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所用主要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2)加入溶液W的目的是________。

用CaO调节溶液Y的pH,可以除去Mg2+。

由表中

数据可知,理论上可选择的pH最大范围是________。

酸化溶液Z时,使用的试剂为

________。

开始沉淀时的pH

沉淀完全时的pH

Mg2+

9.6

11.0

Ca2+

12.2

c(OH-)=1.8mol·L-1

(3)实验室用贝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并收集CO2气体,下列装置中合理的是________。

(4)常温下,H2SO3的电离常数Ka1=1.2×10-2,Ka2=6.3×10-8;H2CO3的电离常数Ka1

=4.5×10-7,Ka2=4.7×10-11。

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将SO2和

CO2气体分别通入水中至饱和,立即用酸度计测两溶液的pH,若前者的pH小于后者,

则H2SO3酸性强于H2CO3。

该实验设计不正确,错误在于________。

设计合理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简要说明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仪器自选。

供选择的试剂:

CO2、SO2、Na2CO3、NaHCO3、Na2SO3、NaHSO3、蒸馏水、饱和石灰

水、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pH试纸。

解析 

(1)操作Ⅰ是萃取和分液,需要的仪器主要是分液漏斗,用到的试剂是四氯化碳。

(2)加入溶液W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用CaO调节溶液Y的pH,可以除

去Mg2+,而不除去Ca2+,故pH的范围是11.0≤pH<12.2。

(3)收集二氧化碳用向上排气

法,故a不对;使用长颈漏斗需要液封,c错误。

答案 

(1)四氯化碳 分液漏斗

(2)除去溶液中的SO

 11.0≤pH<12.2 盐酸

(3)b、d

(4)用于比较pH的两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不相等;

三种参考方案如下:

方案一:

配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3和NaHCO3溶液,用酸度计(或pH试纸)测两

溶液的pH。

前者的pH小于后者,证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

方案二:

将SO2气体依次通过NaHCO3(或Na2CO3)溶液、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

澄清石灰水。

品红溶液不褪色、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

方案三:

将CO2气体依次通过NaHSO3(或Na2SO3)溶液、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不褪色,

证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