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058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2.docx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2.docx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2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封禅书》记载了远古七十二君王的泰山之行,他们的“旅游

”项目繁多,包括祭祀、巡狩、会盟、定大位、刻石记号。

这些君王包括黄帝、炎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等,特别是帝舜,在此朝会东方诸侯,并向八方遥望,意即照会四方诸侯,而四方诸侯也纷纷登上本方境内的高山,向泰山遥祭,这一行为叫“望秩山川”。

这一行为其背后昭示的是  ()

A.“大一统”理念        B.天人感应思想   

C.民本仁政观念        D.封建迷信思想

2.“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意:

安定)则尽其力。

”持这一主张的学派是(

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

3.以下材料体现道家思想的是()

A.“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兼相爱,交相利”

4.《论语‘先进》曰: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术而》曰:

“子不语怪、力、乱、神。

”上述思想蕴含的主张是    ()

A.以民为本B.关注民生   C.人性向善D.关注现实

5.“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也”。

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

A.礼制观念淡化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

C.崇尚法家思想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6.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鹅湖讲道,诚当今盛事。

……论及教人,元晦(朱熹字)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陆九龄、陆九渊兄弟)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

”所谓“教人”之法,也就是认识论。

“鹅湖之会”对此争论的主要分歧是()A.“理在气中”和“气在心中”

B.“客观唯心”和“主观唯心”

C.“格物致知”和“发明本心”

D.“格物致知”和“致良知”

7.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

“先生之学,……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该先贤的主张是()

A.饿死事小,失节事大B.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C.致良知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8.朱熹指出:

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

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炒沙而欲成其饭也。

他强调格物致知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9.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10.有学者说:

“宋元的小说、戏剧就是中国‘文艺复兴’的曙光。

”这主要是

因为宋元文艺与西欧文艺复兴()

A.都反映了市民价值倾向B.核心思想都是人文主义

C.都反对宗教神学的束缚D.二者都是思想解放运动

11.“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12.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

  但是他们的主张也引发了许多人的担心,主要是因为()

 A.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B.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

 C.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D.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

13.“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

"提出这一主张的思想家对西方哲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还提出了

()

 A.养浩然之气B.认识人自己

 C.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D.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14.恩格斯在评价某一运动时说: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 

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 

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材料中的“变革"的主要

意义是()

  A.彻底否定了神学的权威B.猛烈抨击了封建制度

  C.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D.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15.加尔文认为:

“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 

  完全靠上帝的恩赐。

”加尔文这一主张的重要影响在于()

  A.否定天主教会的作用B.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C.建立人人平等的新教会D.为资产阶级发家致富进行辩护

16.马克思在谈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

“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 

  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

"材料中前后两个“枷锁"分别是指()

  A.赎罪券和《圣经》B.因行称义和因信称义

  C.教会专制和封建统治D.禁欲主义和人文主义

17.“西方近代发生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们分别被看作是十六世纪和十八世 

纪的精神符号。

十六世纪是文艺创新的世纪,十八世纪则是思想创新的世 

纪。

”十八世纪的思想创新与十六世纪的创新相比,突出的表现在(

  A.推崇理性和思想自由

B.致力于政治蓝图的设计

  C.鼓励追求现世的幸福D.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转型

18.孟德斯鸠非常强调法治,他认为,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

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 

律执政;专制政体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使权力。

据此判断他主张实行的政

体是()

A.民主共和B.贵族共和C.君主立宪 D.君主专制

19.卢梭说:

“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 

  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 

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

”这体现他主张()

  A.社会契约B.人民主权C.民主监督D.天赋人权

20.有学者说文艺复兴把神从人们的生活中驱逐出去;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把神从天文学中驱逐出去;17世纪造物主被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 

出去;19世纪造物主被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

17、19世纪造

物主两次被驱逐是因为出现了()

  A.牛顿的经典力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B.牛顿的经典力学和宣扬理性的启蒙运动

  C.伽利略的实验科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D.伽利略的实验科学和宣扬理性的启蒙运动

21.“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这里“相通的地方”指的是         ()

A.都强

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平等

B.都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重要作用

D.都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22.下列言论出现的顺序是()

  ①学以至圣的关键在于“致良知”②“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③“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

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④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A.③④①② B.①②③④ 

C.④③①② D.③①②④

23.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

对此历史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导致上述悲剧的发生

  B.两人属于不同的国度,该现象的出现属于偶然

  C.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两人都挑战传统,威胁专制统治

  D.东西方同一时期都呈现民主政治发展趋势

24.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明确指出:

“把权威赋予人等于引狼入室,因

  为欲望具有兽性,纵然最优秀者,一旦大权在握,总倾向于被欲望的激情  

  所腐蚀。

”针对这一现象,18世纪设计出解决方案的历史文献是()

  A.《权利法案》B.《论法的精神》

C.《社会契约论》 D.《天演论》

25.欧洲宗教改革期间,德国萨克森的一位天主教徒曾问马丁·路德:

“你不信教皇,不信教阶和圣礼,那么你说,有罪的灵魂如何才能得救呢?

”马丁·路

  德会对他说()

  A.关键在于信仰,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B.永生与永罚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

  C.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D.教皇是“两足禽兽”,人民应起来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试题

姓名班级成绩

一、选择题(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非选择题:

(50分)

26.(2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总之,孔子作为封建社会文化的奠基人来看,一方面总结了殷代末年箕子等和周人特别是文武周公等的“德治”思想(敬德保民),来巩固统治和防止贵族内部腐化,所以主张“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同时,又因为孔子生当春秋末叶,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扩大,被压迫阶级的反抗正在激化,旧的生产关系已难以维持下去,上层建筑也摇摇欲坠。

……从前谭嗣同说过:

“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原也。

——苏渊雷著《读史举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思想来源?

(8分)

 

材料二

普通批评宋儒的人,大都把宋朝国势的衰弱,和宋明之亡于异族归罪于宋明儒,说宋儒只知道“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

”甚至

于说宋学盛行时期,就是民族衰亡时期。

宋明理学,好像是不祥之物似的。

在我们看来,这都是只就表面立论,似是而非的说法……开国时的大政方针有了错误,致国势积弱不振,到了中期和南宋以后,以格物穷理为职志的道学家出来,有什么办法呢?

他们没有政权,更没有兵权,而且他所专门研究的问题,也只是宇宙、人生、文化、心性方面的根本问题,对于军事、政治、财政并没有直接关系。

把由开国时国策错误所引起的危机,大政治家如范仲淹、王安石尚无法挽救的危机,强要程伊川、朱晦庵这些道学家负责,恐怕走错了门道了吧。

——

贺麟著《文化与人生》

(2)宋明理学(即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在发展儒学方面提出了哪些新的思想主张?

(6分)

 

材料三归根结底,社会上某种意识形态、思想体系的形成,从横的方面说,是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生活,从纵的方面来说,则是继承着若干历史的传统而又显出它本

身的时代特征来。

——苏渊雷著《读史举要》

(3)请以材料三中的观点来说明清之际儒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7分)

 

2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

《尚书》中说: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

见贤焉,然后用之。

“《荀子》中说: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

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

想的主要内涵。

(4分)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

面应运而生,出现了不少要求建立和谐社会的思想和观点。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孔子主张以“仁”待人,也以“仁”待物,即所谓“推己及人”“成己成物”。

《中庸》说: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都在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提出了那些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的思想主张。

(6分)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

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4分)

 

28.(15分)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变化。

一些新的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

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

——据《外国教育史》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

这一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7分)

 

材料二他们(启蒙运动的领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

……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

……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

……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8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C

D

B

C

C

B

D

A

B

D

B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D

B

B

C

B

A

C

C

B

A

二、材料分析题

26.(21分)

(1)背景:

经济:

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2分)政治:

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2分)阶级关系:

士的活跃和重用(2分)文化:

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2分)

来源:

宗法思想或者周礼“德治”思想。

(2)主张:

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

五常;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提出“心即理”认为心是世界的本原;“发明本心”;“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等。

(6分)

(3)经济: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分)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政治日趋腐朽,社会矛盾尖锐。

(2分)思想:

程朱理学、八股取士舒服人们的思想;西学东渐,近代科技传入中国。

(2分)阶级:

工商业者阶层队伍壮大。

(1分)

27.(18分)(1

)主要内涵:

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意。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4分)

(2)儒家提出“仁者爱人”,主张以爱人之心来协调社会人际关系;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让人民安居乐业;道家主张“无为”,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6分)

(4)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点。

28、(15分)

(1)人文主义;

背景:

政治:

中世纪宗教神学占统治地位;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思想:

人们追求世俗人生乐趣;文化:

意大利保留了较多地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7分)

(2)经济领域:

主张自由放任;宗教方面:

主张信仰自由;政治:

主张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

(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