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复习讲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08896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8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复习讲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复习讲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复习讲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复习讲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复习讲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复习讲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复习讲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复习讲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复习讲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复习讲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复习讲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复习讲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复习讲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复习讲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复习讲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复习讲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复习讲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复习讲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复习讲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复习讲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复习讲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docx

《高中历史复习讲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复习讲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复习讲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docx

高中历史复习讲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第9讲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近代西方代议制的先驱——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光荣革命”

1.原因: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发展资本主义。

2.历程

(1)内战阶段:

1640—1649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进行了两次内战。

(2)独裁阶段:

克伦威尔奉行独裁统治。

(3)复辟阶段: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威胁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

(4)“光荣革命”:

1688年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被迎立为英国国王,复辟王朝的统治结束。

3.意义:

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

“光荣革命”的影响

大不列颠国通过“光荣革命”驯服了专制王权,使得议会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威。

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权力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二、限制王权的法案

1.目的:

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2.内容

(1)《权利法案》:

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2)《王位继承法》:

把包括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权力掌握在议会手里。

3.意义:

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三、责任内阁制形成

1.历程

(1)“光荣革命”后内阁取代枢密院。

(2)1721年,沃波尔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

(3)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2.内容:

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3.影响:

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

责任内阁制的运转

(世袭产生,国家象征,“统而不治”)

四、1832年议会改革

1.背景

(1)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

(2)英国群众斗争的高涨,以及工业资产阶级为谋取参政权进行的积极斗争。

2.内容

(1)降低城市与农村居民选举权的财产资格限制。

(2)取消“衰败选区”,减少小选区的选举名额,并将空出的席位分配给新兴的工业城市。

3.影响: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种种限制。

工业革命对1832年议会改革的影响

这一(产业)革命把经济力量的重心完全转移了。

……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

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五、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

1.原因:

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已经完成;政党组织的日益完善。

2.表现

(1)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和取得一部分立法权。

(2)内阁篡夺了议会的财政权。

(3)首相和内阁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加强。

[教材拓展]英国的上院、下院

(1)上院的议员不是由选举产生的,而是由王室后裔、世袭贵族、离任首相等组成,无任期限制。

上院保留尊严和荣誉,权力相当有限。

(2)下院的议员通过普选、平等、直接、秘密的方式进行选举。

下院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政府的监督权等一切大权,是政治权力中心。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史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

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史料二 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指英国法律)呢?

这样是否等于问为什么椰子在印度能成熟,在罗马就不会?

你可以回答:

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老成熟的;可以回答:

它们被栽培得还不久……所以,试种一下罢!

——伏尔泰《哲学通信》

[解读]

(1)史料一中“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说明“光荣革命”后王权受到限制,议会权力日益超过王权。

(2)史料二中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符合英国的国情,其确立经历了艰难的过程。

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和完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思考]

(1)史料一中作者提到的“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是什么?

试答:

                                    

                                   

(2)谈谈你对史料二中“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老成熟的”这句话的理解。

试答:

                                    

                                   

(3)根据两则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对世界的影响。

试答:

                                    

                                   

【提示】 

(1)制定《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明确的制约。

(2)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经历了长期的斗争和努力:

“光荣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18世纪上半期,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

(3)英国较早地形成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鼓舞了欧洲大陆各国人民推翻封建制度的斗争;为世界各国建立类似民主政体提供了范例。

 英国代议制演变过程的特点及趋势

1.特点

(1)连续性:

近代英国的主要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几乎都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内阁到责任制内阁,都体现了连续性特点。

(2)渐进性:

英国君主立宪制在17世纪末形成,以后逐渐发展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

(3)创新性:

如内阁本是国王的咨询机构,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分减弱,内阁逐渐独立行事,于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责任制内阁。

2.趋势

从专制

到民主

“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为限制王权、建立君主立宪制奠定了基础,有利于英国政局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由人治

到法治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成为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使国王的权力受到了法律的制约,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行政权由

国王转移

到内阁

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

英国国王失去行政权,逐渐成为国家的象征

选举权不

断发展完

善   

1830年,英国只有少数的成年男性拥有选举权,而拥有被选举权的人则更少。

后来,英国进行了多次议会改革,逐渐完善了选举制度。

直到1969年,英国才规定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下院选举

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感悟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近现代的政治制度是英国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延伸和发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变革的并不是英国中世纪的政治体制的机构和框架,而只是变革了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政治体制中的阶级构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部分内容也被不断变革着,使之更加适合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摘编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相关知识,围绕“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 归纳材料内容,可确定论题为英国近现代的政治制度是英国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延伸或发展,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政体建立的相关史实论述即可。

[答案] 示例一 论题:

英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变革是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延伸。

阐述侧重围绕英国的议会制与君主制进行,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二 论题:

英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变革是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发展。

阐述侧重围绕英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进行。

示例三 论题:

英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变革是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延伸和发展。

阐述综合前两种答案。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启示

1.政治制度的确立应符合本国国情。

2.重视妥协在政治进程中的作用,顺应时代潮流。

3.只有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国家才有活力。

4.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1689年1月召开的英国“民会国会”以詹姆士“已经退位”和“王位虚悬”为由,决定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继承王位,前者为国王,后者为女王。

议会的这一做法(  )

A.冲击了传统的“王权神授”观念

B.使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意在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解决了英国国王与议会间的矛盾

A [根据“决定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继承王位,前者为国王,后者为女王”可知,议会的这一做法冲击了传统的“王权神授”观念,故A项正确;《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但这有一个过程,故B项错误;光荣革命结束了王权专制,材料中的这一做法更多是为了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故C项错误;议会的做法并不能彻底解决国王与议会的矛盾,故D项错误。

]

2.(2019·乐山一模)1688年11月荷兰执政威廉率领远征军登陆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出逃。

议会通过了詹姆士二世“退位”的决议,正式立威廉为国王,玛丽为女王。

此举意味着英国(  )

A.国王彻底丧失统治权B.法权至上时代来临

C.责任内阁制正式确立D.君主制度从此结束

B [根据材料可知,英国在1688年爆发光荣革命,议会通过决议实现政权和平转移,确立王在法下原则,故B项正确;光荣革命后国王仍旧有行政大权,并未彻底丧失统治权,故排除A项;1721年责任内阁制开始逐渐形成,故排除C项;光荣革命立威廉为国王,说明英国依旧实行君主制度,故排除D项。

]

3.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对中世纪以来的政治原则“国王不能犯错误”有了新的解释:

国王的错误应由签署该项决定的大臣负责。

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

A.已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B.奉行司法权独立于主权的原则

C.限制王权获得了重大进展

D.国王享有不被法律追责的权力

C [《王位继承法》之前的1689年的《权利法案》,是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故A项错误;“国王的错误应由签署该项决定的大臣负责”不属于司法的范畴,故B项错误;“政治原则‘国王不能犯错误’有了新的解释:

国王的错误应由签署该项决定的大臣负责”意味着国王的行政权进一步受到法律的制约,故C项正确;“国王的错误应由签署该项决定的大臣负责”不是指国王的特殊权力,而是指其权力被内阁或大臣所取代,故D项错误。

]

4.(2019·福州质检)英王乔治三世(1738—1820年)先后撤换过多位首相,得不到国王充分信任的政府往往寿命不长。

1770年,乔治三世任命自己童年朋友诺思勋爵为首相,此后诺思任首相长达十余年。

这反映了英国(  )

A.《权利法案》并未实行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国王重新成为权力中心

D.责任内阁制名存实亡

B [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先后撤换过多位首相,得不到国王充分信任的政府往往寿命不长”说明这一时期英国君主还拥有一定的行政权,表明英国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故选B项;《权利法案》于1689年颁布实施,故排除A项;此时议会仍然是英国权力中心,故排除C项;1721年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此后不断发展完善,故排除D项。

]

“分权制衡”体制的典范——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美国1787年宪法

1.背景:

邦联体制使刚刚独立的美国很快遇到了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2.制定:

1787年9月,费城制宪会议通过。

3.内容

(1)联邦政府的权力大大加强,各州在行政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2)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4.评价

(1)地位:

美国联邦宪法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2)积极:

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局限:

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美国联邦制的确立

“对于一个联邦的持久存在,必要的文明同质性不亚于各成员的结盟需要……各州不仅有大致相同的利益、相同的起源和语言,而且处于相同的文明水平。

这便使它们的联合几乎永远成为容易的事情。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二、从“邦联”到“联邦”

1.依据:

1788年,正式生效的联邦宪法。

2.措施

(1)中央:

集中财政、外交和制定各项经济政策的权力。

(2)地方:

各州保持一定程度的自治地位,拥有一些州权。

3.作用

(1)使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

(2)有利于形成全国性的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3)维护国内统治秩序,巩固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新政权。

(4)恰到好处地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邦联”与“联邦”

(1)邦联:

指若干独立的国家为军事、外交或贸易等方面的利益而组成的联合体,实际上不是一个主权国家;各成员国拥有完全独立的主权。

(2)联邦:

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其成员(国、州、邦)加入联邦后不再享有完全的主权,但保留一些管理内部事务的权力。

三、两党制的雏形

1.起源:

独立战争时期,美国已有了民主派和保守派之分。

2.确立:

19世纪后半叶,美国的两党制度正式确立。

3.本质:

两党交替上台执政,本质上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两党制是美国政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强化了竞争,迫使两党不断调整政策来适应民众与社会的需求;同时也迫使其不断选出杰出的人才,从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两党互相监督,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权政党滥用权力。

但两党制下也不可避免地出现金钱政治、互相诽谤等弊端。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 美国1787年宪法

史料一 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

……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当前

的邦联不足以维持联邦》

史料二 总统由各州的选举团选举,参议员也由各州议会选举,故各州的主权在联邦政府中实际上有很重要的影响力,可以有效地防止中央权力的专制化。

……(联邦政府内部)国会制定法律,但总统可以否决之;最高法院可以宣布经国会通过并经总统签署的法律违宪,但总统经参议院批准任命最高法院法官;总统执行法律,但必须由国会给予财政支持。

……任何法案必须经两院批准才能生效,故参议院和众议院在制定法律过程中互有对于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解读]

(1)史料一中汉密尔顿指出美国成立之初面临的问题是“建筑物结构”本身的问题,即邦联体制自身的弊端。

(2)史料二中以省略号分层,逐层分析了美国权力制衡的运行机制。

州政府与联邦政府的相互制约,政府内部的三权分立,国会内部的分权制衡。

1787年宪法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思考]

(1)结合美国建国初期的史实说明,史料一中的“建筑物”指什么?

“结构上的基本错误”又指什么?

美国是如何纠正“结构上的基本错误”的?

试答:

                                    

                                   

(2)史料二反映了美国各种政治权力之间怎样的一种关系?

根据史料二简述其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试答:

                                    

                                   

(3)根据以上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末美国民主制度建立的积极意义。

试答:

                                    

                                   

【提示】 

(1)“建筑物”:

邦联体制。

“结构上的基本错误”:

当时美国只是一个松散的邦联,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纠正:

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

(2)关系:

分权制衡。

表现:

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联邦政府立法、行政、司法三大权力之间,具有立法权的参议院和众议院之间都是分权制衡关系。

(3)意义:

加强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权力,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权力;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权力的滥用,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原则

1.联邦制原则: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采用联邦制,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

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权力都是由宪法赋予的,各州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2.中央集权原则:

美国1787年宪法明确规定联邦政府拥有国防、外交等一切大权,把美国由一个松散的邦联,变成一个统一的联邦制国家,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3.分权制衡原则:

美国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

4.民主原则:

总统、议员均由民主选举产生并有任期限制,对选民负责;人民对政府进行制约与监督。

5.宪法至上原则:

美国宪法以及国会通过的法律的效力高于其他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规定。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待西方民主政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没有冲突,就没有政治;没有妥协,政治就只能以暴力冲突收场。

民主政治不能取缔冲突,但是可以化解冲突,变恶性冲突为良性冲突。

民主政治正是妥协中炼成的,以冲突始,以妥协终。

其实,民主政治本身就是一个妥协的产物。

民主政治是制造妥协的政体,专制是制造暴力的政体。

民主政治极大增加了不妥协的成本。

对执政者来说,在非民主政治下,妥协的成本很高;在民主政治下,不妥协的成本很高,会受到法律、选民和道德的三重制裁。

妥协的制度安排,包括对少数派的保护,都是民主制度的一部分。

——摘编自刘军宁《政治是妥协的艺术

民主是妥协的制度》

试以近代欧美国家民主政治的实践为例,阐述以上观点。

(要求以英美两个国家为例,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解析] 首先根据材料明确观点,再结合英美两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完善的相关史实,说明在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中各派政治力量的较量、斗争及妥协。

[答案] 示例一 观点:

妥协在英国民主政治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论证: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克伦威尔死后,英国政局动荡,资产阶级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革命成果,选择让斯图亚特王朝重掌政权,这体现了一定的妥协。

由于请回来的国王缺乏妥协精神,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又有了后来的“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体现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相互妥协。

(举英国议会改革的例子亦可)

示例二 观点:

妥协在美国民主政治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论证:

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充满了矛盾,如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的矛盾、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南方州与北方州的矛盾。

最终通过实行联邦制、议员分配比例、奴隶人口计算等方法调和了各方矛盾,体现了各方的妥协。

 政治妥协与西方民主政治

政治妥协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常见的政治现象,是冲突双方通过政治谈判、协商等方式互相做出让步,以缓解矛盾并达成共识的一种行为。

在西方国家,权力的分立与制衡使得决策往往是各有关国家机关之间妥协的结果,在分权的体制下,妥协成为一种基本的政治现象。

在代议制下,议会是各种利益派别在政治上的竞争中心,同时也是社会团结的中心。

议会的这种双重性决定了它也是代议制民主下社会的政治妥协中心,代议制必然包容政治妥协。

同时,妥协也是西方政治发展与民主制度演进的重要方式。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2019·衡水调研)在美国建国之初,相比于掌握钱袋子的国会和手握枪杆子的总统,美国最高法院是最弱的一个权力分支,没有实权。

这说明在当时美国(  )

A.1787年宪法遭到破坏

B.法院无权制约国会和总统

C.三权分立制尚未完善

D.联邦政府权力划分不明确

C [本题考查美国建国之初的政治体制。

A项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根据三权分立原则可知,最高法院有权制约国会和总统,故B项错误;由材料可知,美国建国初,最高法院权力比较小,这与三权分立的制约和平衡原则不符,说明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尚不成熟,故C符合题意;D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

2.1791年通过的美国宪法修正案第十条规定:

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由各州各自保留,或由人民保留。

这一规定(  )

A.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B.加强了州政府的权力

C.削弱了联邦政府的权威D.维护了民主共和体制

A [美国联邦制实行有限政府原则,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权力都有禁区,设置权力禁区是由联邦制的分权性质决定的,故A项正确;“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由各州各自保留,或由人民保留”,说明权力禁区外的权力“由各州各自保留,或由人民保留”,故B项错误;修正案是对宪法漏洞的修补,并不能削弱联邦政府的权威,故排除C项;题干与维护民主共和体制关系不大,故排除D项。

]

3.(2019·滨州模拟)“无论美国人对自由报以多么深的敬意,在制宪者看来,让中央政府为自由而受到束缚,以致不能去做那些需要它做的事(这些事包括保有能让自由得以繁荣的条件),并不明智。

”由此美国(  )

A.实行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B.践行三权分立原则,实现权力制约平衡

C.开创两党制,避免一党专制独裁

D.推行人民主权原则,确保公民自由权利

A [根据材料“无论美国人对自由报以多么深的敬意,在制宪者看来,让中央政府为自由而受到束缚,以致不能去做那些需要它做的事(这些事包括保有能让自由得以繁荣的条件),并不明智”可得出美国实行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故A项正确。

]

4.(2019·湛江调研)1787年美国宪法在阐述政府的目的时,使用了“树立正义”“促进公共福利”“得享自由”等“中性”的原则,这些原则被后来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甚至没有合法公民地位)的美国人在争取权利时采用。

由此可见,美国宪法(  )

A.超越了最初的阶级属性

B.具有一定的伸缩性

C.调和了不同群体的利益

D.缺乏应有的权威性

B [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

1787年宪法有着明显的阶级属性,故A项错误;根据“使用了……‘中性’的原则,这些原则被后来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甚至没有合法公民地位)的美国人在争取权利时采用”可知,1787年宪法的“中性”原则涉及各个层面,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和权威性,故B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性”原则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而不是强调调和不同群体的利益,故C项错误。

]

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法国、德国代议制的确立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背景

(1)法国自大革命到法兰西第二帝国的覆灭,政局一直动荡不安。

(2)巴黎公社失败后,各派政治力量围绕共和与帝制的政权形式问题展开反复较量。

(3)1873年,新调整的议会开始了制宪工作。

2.标志:

1875年1月,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3.内容

(1)总统

(2)议会:

采取两院制,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3)内阁:

要对参议院负责。

(4)其他:

此后规定了法国国歌、国庆日以及“政府的共和国形式”等。

4.意义

(1)在法律上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2)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为法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法国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具有长期性、反复性、艰巨性、曲折性,反映的实质是复辟与反复辟、民主与专制、共和制与君主制、议会民主制与军事独裁的斗争。

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