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拳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14053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神拳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形神拳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形神拳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形神拳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形神拳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形神拳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形神拳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形神拳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形神拳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形神拳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形神拳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形神拳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形神拳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形神拳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形神拳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形神拳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形神拳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形神拳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形神拳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形神拳教学设计.docx

《形神拳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神拳教学设计.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形神拳教学设计.docx

形神拳教学设计

《形神拳第一段动作》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设计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贯彻新课标理念的教学行为进行探索,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以学生为主体,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求出发,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循序渐进地掌握健身拳基本动作、路线、名称和顺序及特点。

提高学生灵敏、快捷、力量等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加强学生武德修养,培养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以及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等优良品质。

教材分析

形神拳全套动作除起势外、收势外,共分4段11个基本组合动作。

套路结构简短,动作精练,动作的起伏转折、快慢停顿过渡衔接自然,有利于教师教,也有利于学生学习领会。

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体现武术的基础动作。

以基本功为例,如基本手型(拳、掌、勾),基本步型(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基本腿法(蹬腿、弹腿)等,都是从武术的基础动作和技击的角度编排的。

再以手型为例,如套路中的震右脚砸右拳,马步右左冲拳,震左脚砸左拳,马步左右冲拳,抡臂砸拳,右弓步冲右拳转成左弓步冲左拳等,体现了“一拳多用”等技击方法。

要完成这些动作不仅要求发力完整,步法灵活,而且手、腿、身、法、步,精、神、气均要协调配合。

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曾在初中已学习过五步拳,健身拳等基本动作,对武术套路有初步的掌握和了解。

由于学生接受能力、协调性和肌肉本体感觉,身体某些素质较好些,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些差,不能控制动作而做不好动作。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耐心地示范,分解动作或放慢速度,采用多种练习形式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使多数学生都能掌握动作,同时关注个体差异,对于较差的同学要耐心辅导,多加鼓励,使学生逐步完成动作。

对于套路中的重点动作,可分别编成武术操或组合动作,先安排在准备活动中,或安排在套路教学前作为辅助练习使用,为套路教学打下基础。

套路中的较难动作可采用慢速、分解、口决、重复强化等方法予以解决。

教学重点:

并步抱拳----开步前推双掌,翻掌抱拳----震右脚砸右拳,马步右左冲拳,震左脚砸左拳,马步左右冲拳

教学难点:

震右脚砸右拳,马步右左冲拳,震左脚砸左拳,马步左右冲拳

教学方法

本次课尝试把讲授式、体验式、合作式教学相结合,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逐步使学生掌握动作技能,并且通过各小组自主学习与成果的相互交流,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在相互交流与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智慧,促使学生善于观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对套路动作的掌握和学习进度。

教法:

讲解——慢速完整示范,分组看图解自主学习、巡回指导、小组成果展示、激励评价、教师带领集体练习。

学法:

观察、模仿、尝试——小组合作实践——练习——小组展示——师生评价——集体跟学改进。

教学过程

   体育教学常规——集体准备活动——专项武术操活动——教师示范演示动作——引导学生分组自主学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小组自主学习成果展示交流——学生细心观察——师生评价指导——教师集体带领练习——学生小结——教师补充。

 

武术:

形神拳第一段动作教案

年级:

高一年级    人数:

40人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教师:

张余成

教学内容

武术:

形神拳第一段动作

场地

器材

篮球场地

学习

目标

1、认知目标:

学生知道形神拳的动作路线,掌握动作名称和顺序及特点,培养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

2、技能目标:

掌握形神拳第一段动作的基本技术、技能,提高灵敏、快捷、力量等身体素质,体现武术的技击特点和风格。

通过学生观察、模仿、相互交流、尝试练习,使学生领会每个动作的攻防含义,做到路线清楚,手形、步形正确到位。

3、情感目标:

加强学生的武德修养,培养学生勤学苦练,自尊、自信,尊重和爱护同伴,以及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等优良品质。

重点

难点

1、教学重点:

手形、步形正确到位,全套动作正确、连续、协调

2、教学难点:

动作力度,精、气、神的统一

课的部分

课的内容

组织教法及教学要求

 

 

 

 

 

 

一、课堂常规

1、整队集合、报数。

2、师生问好(行抱拳礼)。

3、宣布并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任务及要求。

4、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活动

1、游戏:

听数抱团。

同学们两路纵队绕篮球场慢跑,听教师口令。

当教师数4时,同学们就4个人抱在一起;当教师数5时,同学们就5个人抱在一起;以此类推。

如果同学们没有按指定人数抱在一起,就做五次下蹲。

 

 

 

 

2、关切活动

  正压腿   4×8拍

  弓步压腿 4×8拍

  仆步压腿 4×8拍

3、武术操练习(4×8拍/节)

  弓步亮掌     仆步穿掌

  分掌正踢     拧转运动

◆组织:

将学生组织成四列横队集合

              ○○○○○○○○

              ○○○○○○○○

              ○○○○○○○○

              ○○○○○○○○

△  图1

◆要求:

整队集合做到快、静、齐。

      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见习生认真观摩,进行适当活动。

      遵守纪律、注意安全。

 

◆组织:

学生组织成两路纵队绕篮球场跑

◆教法:

1、教师讲解动作名称要点等关键

环节,领做并示范。

       2、口令提示,指挥学生练习。

◆要求:

口令声音洪亮,队伍整齐,听从指挥,认真练习,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组织:

将学生组织成四列横队。

◆教法:

1、讲教师解动作名称要点等关键环节,领做并示范。

2口令提示,指挥学生练习。

3、纠正错误,提高动作质量。

◆要求:

动作协调,用力适度,精神饱满,活动开各关节及韧带,达到充分热身。

 

 

1′

 

 

 

 

 

 

 

 

 

 

 

3′

 

 

 

 

 

 

 

 

7′

 

 

 

 

 

 

 

 

 

 

三、形神拳第一段动作

动作名称及方法:

起势。

动作要点:

头端正、颏微收,挺胸,塌腰,收腹。

 

 

1、并步抱拳礼。

动作要点:

撤步转身与两臂前后分开动作要一致,收腿、抱拳于腰间动作要协调,抱拳礼动作刚柔相济。

眼看前方。

 

 

2、左侧步冲左拳,右侧步冲拳。

动作要点:

上步、并腿、冲拳动作要同时完成,动作干净利落,挺胸、立腰、步稳。

 

 

3、开步前推双掌、翻掌抱拳。

动作要点:

向前推掌时要头正、颈直、挺胸、塌腰、敛臀。

眼看两掌,翻掌收抱动作快速有力,眼看左侧。

 

 

4、震右脚砸右拳,马步右左冲拳,震左脚砸左拳,马步左右冲拳。

动作要点:

提膝与向上拧臂,震脚与砸拳要协调一致。

砸拳时不可低头弓腰,蹬腿要平于膝,支撑腿稍屈。

冲拳时要拧腰、顺肩、上体正直。

马步冲拳要步稳、身正、快速有力。

 

◆组织:

集体练习成四列体操队形(如图1)。

◆教法:

教师完整示范形神拳第一段动作,并做其攻防演练示范,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要求:

教师在演练时可放慢速度多领做,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的示范,并按要求重点记住动作名称、路线、方向及顺序。

 

 

◆组织:

将学生分成四组,由小组长组织本组学生看图解自主学习。

 

○○○○○

 ○○○

○             ☆             ○

○○                       ○○

○○☆       △       ☆○○

○○                       ○○

○             ☆             ○

○○○

○○○○○

图2

◆教法:

引导学生分组自学,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要求:

学生在看图解时要看清姿势和动作幅度与方向进行模仿练习。

 

 

◆组织:

进行小组学习成果展示。

教法:

采用分组展示法,各组同学之间相互观摩、点评纠正错误动作。

◆要求:

动作协调、舒展大方,动作路线清晰。

 

 

◆组织:

集体成四列横队

◆教法:

教师带领练习健身拳1----6动作。

◆要求:

动作规范,做到“眼随手动”,“目随势注”

 

 

 

 

 

12′

 

 

 

 

 

 

 

 

 

 

 

 

 

 

 

 

14′

 

 

 

一、放松活动

太极拳组合:

起势-------左右野马分鬃--------收势

 

二、课堂小结,宣布下课

1、总结讲评课的任务完成情况,课的纪律与学习态度等方面。

2、布置课后作业,宣布下课,师生“抱拳礼”道别。

◆组织:

成四列横队

○○○○○○○○

○○○○○○○○

○○○○○○○○

○○○○○○○○

◆教法:

随着太极拳音乐的节奏,学生跟随教师集体放松练习。

◆要求:

学生积极投入,心静体松,充分放松身心。

 

 

3′

 

 

 

平均心率

130次左右/分

运动负荷曲线预计

脉搏/(次/分)

 

135

125

115

105

95

85

 

   0  5 10 1520 25 3035 40时间/min

练习密度

50%左右

强度指数

古代诗歌鉴赏——形象专题

三、事物形象(咏物诗词)鉴赏(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学过的咏物诗,初步明确咏物诗的概念、特点;

2.初步明确赏析咏物诗的方法和思路:

识记咏物诗中常用的表达手法;

古人很喜欢咏物,仅《全唐诗》收入的咏物诗就有6021首。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刘熙载《艺概》)从古人咏叹的对象来看,落花、流水、夕阳,大雁、杜鹃、燕子、寒蝉,月亮、松、竹、梅、兰、菊、莲、柳等都是诗歌中常见的所咏之物。

咏物诗常在于托物言志。

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折柳送别、闻雁思归、听梧桐而心悲凉,客观物象常常寄托着诗人特有的情感;借梅赞其标格高雅节操凝重,借菊赞其欺霜傲雪品格高尚,借莲赞其出淤泥而不染处浊世而气节高洁,借竹赞其根固有节坚贞高雅,借松赞其经冬不凋刚强坚贞,诗人借咏物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一、总结咏物诗的概念、特点以及常用手法。

(一)复习学过的咏物诗词:

贺知章《咏柳》、于谦《石灰吟》、陆游《卜算子·咏梅》、王冕《墨梅》、王安石《梅花》。

(二)明确咏物诗概念

1、定义:

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的诗体,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

2、特点: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主要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气味、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形似”。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物和人共有的精神品格,追求“神似”。

辨析:

咏物诗词与借景抒情诗词的区别

二、如何鉴赏咏物诗

(一)以学过的咏物诗中的一首为例,分析①诗人突出了事物形象的哪些特点(形状、颜色、气味等等)?

②联系诗人的生平经历③诗人通过事物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理想?

1、王冕《墨梅》: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2、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陆游《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二)总结归纳鉴赏咏物诗的思路和步骤。

1、注意把握所咏之物的形神特点

既然是托物诗,当然要写出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

但如果仅仅是客观地描摹,满足于形似,那还不是一首好的咏物诗、一个出色的咏物诗人,应该像高明的摄影师那样,他的镜头要深入对象的灵魂,摄出事物的神韵、品格,也就是说,不但要形似,而且还要神似。

所以古人对于咏物诗有一个说法,叫做“不即不离”,就是说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不滞于物),而要切合所咏之物,写出物的特点(曲尽其妙)。

古人赞赏林和靖(北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就是因为作者借月下水边梅枝横斜的侧影,写出了它凛然冰清的神态品格。

黄巢(唐)的“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题菊花》),托物言志,借决心改变菊花开放的时间来表明自己推翻李唐王朝的远大政治抱负。

来鹄(唐)的“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云》),作者表面上是写云,实际上却是托物咏怀,表达了对不关心人民疾苦的人的愤怒和鄙视。

所以,读一首咏物诗,先要体会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

2、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咏物,单纯写物不会感人,一般都有诗人的情感在内,有物有情,写出的诗歌才有活力。

我们在欣赏一首咏物诗时,要注意作者在所描摹的事物寄托的个性化感情。

陶渊明(东晋)咏菊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五)》)抒写自己的悠然闲适、不慕荣贵的心境。

世间万“物”都有多面性,而诗人在咏物时往往“只取一瓢饮”,也就是说只抓住其中的一个特点来加以发挥,吟咏成章,再加上各人的处境、性格、思想等的差异,因此虽同咏一“物”,而主题大多各异。

例如,唐代有三位诗人都写过咏蝉的诗:

被人诬陷入狱的骆宾王,发出的是“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患难人”的心声;仕途蹇滞的李商隐,慨叹的是“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的“牢骚人”的遭际;而身居高位、一生平庸的文学宠臣虞似南,表达的却是“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清华”(清高华贵)人的志得意满。

他们都抓住了蝉鸣高远的特点,又都糅进了自己的不同感受,堪称咏物的上乘之作。

因此,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有深有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这都需要我们在解读时细加领悟。

3、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1)整体: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

就是诗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就是物与志的结合。

所以,只要是咏物诗,肯定会用到这种手法。

象征。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

(2)局部:

a.比喻,写物的特征时使用比喻往往更形象生动。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眼中,高高的柳树像碧玉装扮成,万千条柳枝都垂下绿色的丝条;“垂緌引清露,流响出疏桐”,虞世南看到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像下垂的冠缨,故比作“垂緌”(古人结在领下的帽带下垂部分)。

b.拟人,常常会使物带上人的色彩。

如:

“烈火焚烧若等闲”表现了石灰临难不惧、处变不惊的非凡气度,“粉身碎骨全不怕”表露了石灰甘愿献身的美德;“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

c.对比、衬托,为了更加突出物本身的特征,常常把所咏之物跟其他物进行对比,或者用其他物来衬托所咏之物。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郑思肖《画菊》)

 

有时,还会把物本身不同时期的情状进行对比,如李商隐的《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以上几种手法很多咏物诗都会用到,但绝对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会用到,也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仅仅只有这几种手法。

 

[

 

古代诗歌鉴赏——形象专题

四、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鉴赏(第四课时)

一、人物形象概说

诗歌是诗人心灵的历史。

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一员,虽不像小说一样通过塑造完整的人物形象来传达诗人的思想感情,但根据诗歌中人物外貌、神态、举止的描写,在头脑中再塑造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仍是很有必要的。

只有驰骋想象,才能更好的体会作品主人公(包括英雄、名流、亲属、友人等)鲜活的形象,进而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如唐代诗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塑造了一个斜风细雨不须归的从容自适的渔父形象。

苏轼在《赤壁怀古》中塑造了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儒将形象。

再如王维的《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首联起的突兀,大有先声夺人的气势。

颔联写将军发现猎物奋力追击的情形生动而又逼真。

颈联写猎罢归营,不着痕迹地表现了将军策马疾驰的风姿。

尾联以“回看”一词写将军踌躇满志的神情。

这首诗通过写一次狩猎活动,勾画出了一位将军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的形象。

再看李清照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空屋陋室之中,一位少妇抑郁少欢,孑然一人寻来觅去。

乍暖还寒的天气,身体难于适应;想喝杯淡酒解愁,却碰上“晚来风急”。

抬头仰望天空,鸿雁匆匆而过,又不免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更觉伤感;低头看院子里,秋菊怒放,遍地金黄,却没有兴致去摘取。

嫌白天太长,盼望天黑,挨到黄昏时分,又下起细雨,心情比天色更阴郁,词中一位晚年寡居孤独凄苦的女性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有时人物形象还可以通过景物描写透视出来,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我们通过山村清幽明丽的景色的描写,也窥见了诗人闲适超脱的隐者形象。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两种:

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作者的形象。

如《雨霖铃》中“我”这一漂泊江湖的多情浪子;“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旅夜抒怀》中集身世之悲与家国之痛于一身的杜甫。

2、诗歌中作者创造的人物形象。

如曹植《白马篇》中“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少年;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的卖炭翁;杜甫《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诸葛亮;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风流儒雅、年少英雄的周瑜。

诗人在诗中刻画人物自有其用意,同病相怜或英雄所见略同,因此用来自比。

如《琵琶行》中的琵琶女与“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白居易,“宫怨”诗中寂寞孤独的宫女与怀瑾握瑜不被赏识的诗人自己等等;或是以之与自己对比,如“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的周郎与“早生华发”的“我”;或是寄托追慕、景仰或惋惜、同情、讽刺批判之意,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仰慕),如“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惋惜),如“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同情赞美),如“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对恃宠而骄的杨贵妃、荒淫误国的唐玄宗的讽刺与批判)。

所以在鉴赏人物形象时,既要把握准人物,又要搞清诗人的用意,搞清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与作者形象之间的关系。

二、如何把握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

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

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

另外,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

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

(2)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

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如李清照《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上片写人物神态,只一句写景,以娇花带露写词人“薄汗轻衣透”的形象。

下片写词人乍见来客的种种情态。

她荡完秋千,正累得不愿动弹,突然花园里闯进来一个陌生人。

她感到惊诧,来不及整理衣装,急忙回避。

“袜刬”,是说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子走路。

“金钗溜”,是说头发松散,金钗下滑坠地。

从词人的反应中可以印证,他定是一位举止不凡、风度潇洒的翩翩少年。

“和羞”者,含羞也;“走”者,疾走也。

然而更妙的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二句。

唐人韩偓《香奁集》中写过这样的诗句:

“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

”但相比之下,“和笑走”轻薄,“和羞走”则深挚;“手搓梅子”只能表现不安,“却把青梅嗅”则可描画矫饰;“映中门”似旁若无人,而“倚门”则有所期待,加以“回首”一笔,则少女窥人之态可掬了。

它以极精湛的笔墨描绘了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大明大白地去见的那种微妙而细致的心理。

(3)鉴赏人物形象的角度

鉴赏角度

(1)人物本身的特点

(2)人与环境的关系

(3)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思维指向

(1)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品质

(2)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态度

 

三、常见人物形象

(1)从身份角度可以分为:

游子官宦君王文人思妇将军征夫士卒少女歌女

英雄游侠贤士农人渔夫老人孩童隐士僧人百工

阅读下面诗歌,说出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从性格角度可分为

1.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8、爱恨缠绵、儿女情长的形象

四、鉴赏实例

例1、赵师秀《约客》“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例2.贾岛《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例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例4、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

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

 

例5例2.阅读李白《独坐敬亭山》,分

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