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开发指标的计算地质图幅曲线的绘制方法及分析应用何永宏.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18020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8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田开发指标的计算地质图幅曲线的绘制方法及分析应用何永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油田开发指标的计算地质图幅曲线的绘制方法及分析应用何永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油田开发指标的计算地质图幅曲线的绘制方法及分析应用何永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油田开发指标的计算地质图幅曲线的绘制方法及分析应用何永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油田开发指标的计算地质图幅曲线的绘制方法及分析应用何永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油田开发指标的计算地质图幅曲线的绘制方法及分析应用何永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油田开发指标的计算地质图幅曲线的绘制方法及分析应用何永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油田开发指标的计算地质图幅曲线的绘制方法及分析应用何永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油田开发指标的计算地质图幅曲线的绘制方法及分析应用何永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油田开发指标的计算地质图幅曲线的绘制方法及分析应用何永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油田开发指标的计算地质图幅曲线的绘制方法及分析应用何永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油田开发指标的计算地质图幅曲线的绘制方法及分析应用何永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油田开发指标的计算地质图幅曲线的绘制方法及分析应用何永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油田开发指标的计算地质图幅曲线的绘制方法及分析应用何永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油田开发指标的计算地质图幅曲线的绘制方法及分析应用何永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油田开发指标的计算地质图幅曲线的绘制方法及分析应用何永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油田开发指标的计算地质图幅曲线的绘制方法及分析应用何永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油田开发指标的计算地质图幅曲线的绘制方法及分析应用何永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油田开发指标的计算地质图幅曲线的绘制方法及分析应用何永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油田开发指标的计算地质图幅曲线的绘制方法及分析应用何永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油田开发指标的计算地质图幅曲线的绘制方法及分析应用何永宏.docx

《油田开发指标的计算地质图幅曲线的绘制方法及分析应用何永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田开发指标的计算地质图幅曲线的绘制方法及分析应用何永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油田开发指标的计算地质图幅曲线的绘制方法及分析应用何永宏.docx

油田开发指标的计算地质图幅曲线的绘制方法及分析应用何永宏

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教材之四

 

油田开发指标的计算、地质图幅、曲线的绘制方法及分析

 

目录

一、应用油田开发指标的计算

(一)生产类指标

(二)技术类指标

(三)开发效果评价类指标

二、油藏开发水平分类标准

(一)能量保持水平和能量利用程度

(二)水驱状况

(三)操作费控制状况

三、经济评价方法及应用

四、地质图幅、曲线的绘制及应用

(一)基础地质图件绘制及应用

(二)图件符号、线条的颜色规范

一、应用油田开发指标的计算

油田开发指标的计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生产类指标、技术类指标、开发效果评价类指标计算。

(一)生产类指标

生产类指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日产油水平

指一个油田或者区块月产油与当月日历天数的比值。

单位为吨/日。

日产油水平是衡量一个油田(或者区块)原油产量高低和分析产量变化的重要指标。

2、平均单井日产油水平

指油田(或开发区)日产油水平与当月所开油井实际生产天数开井数的比值。

参数符号qo,单位为吨/日。

油井开井数:

指当月连续生产一天以上并有一定油气产量的油井。

3、单井日产油水平

指油井月产油量与当月日历天数的比值。

参数符号qo,单位为吨/日。

4、单井日产油能力

指油井月产油量与当月实际生产天数的比值。

参数符号qo,单位为吨/日。

5、综合含水

指油田月产水量与月产液量的重量比值的百分数,参数符号是fw,单位是%。

它是反映油田原油含水高低的指标和进行油藏动态分析,开发区及注采井组动态分析的重要指标。

6、综合生产气油比(GOR)

指每采1吨原油伴随产出的天然气量,数值上等于油田产气量与月产油量之比值。

单位为立方米/吨。

式中:

月产气量中不包含气井的产气量。

7、注采比(IPR)

指注入剂所占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油、气、水)所占地下体积之比值。

它表示注采关系是否达到平衡。

 

注采比分月注采比和累积注采比。

累积注采比(CIPR),用累积注水量、累积采油量、累积产水量带入公式即可求得。

8、原油计量系统误差(输差)

指井口产油量减核实油量的差与井口产油量的比值,单位%。

(二)技术类指标

1、采油速度

指年产油量与其相应动用的地质储量比值的百分数,参数符号vo,单位%。

它是衡量油田采油速度快慢的指标。

采油速度的时间单位是年,因此也叫年采油速度。

它可以分为两类:

1折算采油速度:

用于计算某月的采油速度,是衡量当月油田开发速度快慢指标。

计算公式如下:

2年采油速度:

用实际年产油量计算的采油速度。

采油速度的应用:

①计算年产油量或月产油量

②计算动用地质储量

③配合其他参数计算含水上升率或综合含水。

2、年采液速度

指年产液量与动用的地质储量比值的百分数,符号vl,单位%。

它是衡量油田采液速度的快慢的指标。

3、采油强度

单位油层有效厚度(每米)的日产油量。

4、采液指数

指生产压差每增加1兆帕所增加的日产油量,也称单位生产压差的日产量。

它表示油井生产能力的大小,参数符号为Jo,单位为立方米/(兆帕·天)。

当静压低于饱和压力时:

式中:

n—渗滤特性指数或采油指示曲线指数。

5、采油指数

指生产压差每增加1兆帕所增加的日产液量,也称单位生产压差的日产液量。

它表示产液能力的大小,参数符号为JL,单位为立方米/(兆帕·天)。

6、采水指数

指生产压差每增加1兆帕所增加的日产水量,也称单位生产压差的日产水量。

它表示油井产水能力的大小,参数符号为Jw,单位为立方米/(兆帕·天)。

7、比采液指数

生产压差每增加1兆帕时,每米有效厚度所增加的日产液量。

符号为JLS,单位为立方米/(兆帕·天·米)。

8、比采水指数

生产压差每增加1兆帕时,每米有效厚度所增加的日产水量。

符号为JWS,单位为立方米/(兆帕·天·米)。

9、采出程度

指累积产油量与动用地质储量比值的百分数。

符号为R,单位是%。

它反映油田储量的采出情况。

代表采收率的符号是ER。

计算某阶段采出程度用的采油量是某一阶段的采油量(如低、中、高含水期的采出程度),无水采油期的采出程度叫无水采收率。

用目前累积采油量计算的采出程度叫目前采出程度。

(三)开发效果评价类指标

开发效果评价类指标分为以下10个方面:

1、含水上升率

每采出1%的地质储量的含水上升百分数。

2、含水上升速度

只与时间有关而与采油速度无关的含水上升数值,如月含水上升速度、年含水上升速度、年平均月含水上升速度等。

fw1—报告末期综合含水(%)

fw2—上年12月综合含水(%)

R1—报告末期采出程度(%)

R2—上年12月采出程度(%)

3、综合递减率

老井产油量综合递减率反映的是老油井采取增产措施情况下的产量的递减速度,年综合递减率符号Dt,单位%。

Dt>0时为产量递减,为负值时表示产量上升。

式中:

A—上年末(12月)标定日产油水平(吨);

T—当年1~n月的日历天数(d);

A×T—老井当年1~n月的累积产油量(吨),用标定日产油水平折算;

B—当年1~n月的累积核实产油量(吨),计算年递减时用年核实产油量;

C—当年新井1~n月的累积产油量,计算年递减时用新井年产油量;

Dt—综合递减率(%)

4、自然递减率

自然递减率反映的是老井在未采取增产措施情况下的产量的递减速度,自然递减率越大,说明产量下降越快,稳产难度越大。

5、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指现有井网条件下与注水井连通的采油井射开的有效厚度与井组内采油井射开的总有效厚度之比。

6、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按年度所有测试水井的吸水剖面和全部测试油井的产液剖面资料计算,指总吸水厚度与注水井总射开连通厚度之比值,或者总产液厚度与油井总射开连通厚度之比值。

7、水驱指数

指每采1吨油在地下的存水量。

单位为立方米/吨。

8、存水率

保存在地下的注入水与累积注水量的比值。

9、水驱油效率

被水淹油层体积内采出的油量与原始含油量的比值。

 

10、累积亏空体积

指累积注入量所占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油、气、水)所占的地下体积之差。

 

二、油藏开发水平分类标准

低渗透率(含裂缝型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水平分类标准如下表:

表1低渗透率(含裂缝型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水平分类指标表

序号

项目

类别

1

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70

<70~≥60

<60

2

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70

<70~≥50

<50

3

能量保持水平和能量利用程度

见下

见下

见下

4

水驱状况

 

见下

见下

见下

5

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

采出程度小于50%前

≥5

<5~≥4

<4

采出程度大于或等于50%后

≥6

<6~≥5

<5

6

年产油量综合递减率,%

采出程度小于50%前

≤6

>6~≤10

>10

采出程度大于或等于50%后

≤8

>8~≤12

>12

7

老井措施有效率,%

≥70

<70~≥60

<60

8

注水井分注率,%

≥80

<80~≥70

<70

9

配注合格率,%

≥65

<65~≥55

<55

10

油水井综合生产时率,%

≥70

<70~≥60

<60

11

注入水质达标状况,项

≥9

<9~≥6

<6

12

油水井免修期,d

≥300

<300~≥200

<200

13

动态监测计划完成率,%

≥95

<95~≥90

<90

14

操作费控制状况

见下

见下

见下

注:

以上14项中必须有10项达标,其中序号1、2、3、4、6、8、9、13、14等7项中有6项达标方可划为该类

(一)能量保持水平和能量利用程度

地层能量的保持水平主要反映在地层压力的保持程度及该地层压力水平下是否满足排液量的需要。

合理的地层压力水平不仅可以取得较高的采收率,而且降低了注水开发的难度。

地层压力高,要求高的注入压力并且注水设备具有高的承压能力,这使得注水工艺变得复杂;地层压力低,虽然易于注水,但是当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进入溶解气驱时,可能会使原油采收率降低。

一般认为,当地层压力保持在某一水平时,再提高地层压力对原油采收率影响不大。

在该压力水平下,既能满足排液的需求,同时又能满足注水量的需要。

我们认为该地层压力属于合理的压力保持水平。

根据地层压力保持程度和提高排液量的需要,能量保持水平分为以下三类:

一类:

地层压力为饱和压力的85%以上,能满足油井不断提高排液量的需要,该压力下不会造成油层脱气;对于低饱和油藏,原油物性随压力下降变化不大,具有低的生产气油比,地层压力保持程度主要以满足油井排液量的需要;

二类:

地层压力下降虽未造成油层脱气,但不能满足油井提高排液量的需要;

三类:

地层压力的下降即造成了油层脱气,也不能满足油井提高排液量的需要。

当地层压力保持程度处于第一种情况,我们认为能量保持水平处于好的状态。

当地层压力保持程度处于第二种情况,我们认为能量保持水平处于中等。

当地层压力保持程度处于第三种情况,我们认为能量保持水平差。

地层能量的利用程度是指人们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对天然能量和人工注入水能量的利用程度。

油藏的天然能量是指在成藏过程中形成的弹性能量,溶解气能量,气顶能量,边、底水能量和重力能量等。

油田对天然能量的利用程度的衡量主要是通过油井的平均生产压差的大小反映。

其评价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油井的平均生产压差逐年增大;

2、油井的平均生产压差逐年基本稳定(±10%以内);

3、油井的平均生产压差逐年减小。

对于第一种情况,如果地层压力处于合理的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之上,可以降低地层压力,减小生产流压使得地层能量得到发挥,有利于提高采收率。

如果地层压力处于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之下,油井的平均生产压差逐年增大将使得开发效果变差,有可能降低了采收率。

对于第二种情况,如果地层压力处于合理的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之上,油井的平均生产压差逐年基本稳定,使得天然或人工注入水能量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过高的地层能量相反还会增加注水开发成本,达到相同采收率下具有较高的技术经济负担。

如果地层压力处于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油井的平均生产压差逐年基本稳定,是有利于提高注水开发效果。

对于第三种情况,油井的平衡生产压差逐年减小,说明开发过程中对天然能量的利用是在降低。

该情况表明油藏天然或人工注入水能量已不充足,地层能量需要得到补充。

(二)水驱状况

一类油藏在已经达到开发方案设计的综合含水和采出程度曲线上运行,向提高采收率方向发展;

二类油藏实际开发曲线接近开发方案设计的综合含水和采出程度曲线;

三类油藏未达到方案设计的采收率,向降低采收率的方向变化

(三)操作费控制状况

在扣除物价上涨的因素后,年度油田实际生产操作费控制状况分为三类:

一类油藏:

操作费比上一年有所下降;

二类油藏:

操作费增加值小于上一年的5%;

三类油藏:

操作费增加值大于上一年的5%。

三、经济评价方法及应用

新建油气开发项目财务评价是根据国家和石油行业现行财税制度及中油股份公司发布的预测价格体系,分析、计算项目直接投入的费用和产生的效益,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评价指标,考察项目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及外汇平衡状况,以判别油气开发建设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

(一)基础参数

1、投资估算

油气建设项目投资主要包括:

勘探工程投资、钻井投资、地面建设工程投资等。

2、油气生产成本费用估算

油气生产成本是指油气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它直接支出和其它生产费用等,包括油气操作成本、折旧、折耗。

发生的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

3、售收入计算

根据一定的商品率和销售价格计算销售收入。

4、售税金及附加的估算

涉及到的销售税金及附加有:

增值税、营业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

5、所得税估算

按照国家规定的所得税率计算企业所得税。

(二)财务评价盈利能力分析

1、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是反应项目占用资金盈利能力的主要动态指标。

2、财务净现值(FNPV)

指按企业的目标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折现到项目建设初的现值之和。

是考察项目在计算期内盈利能力的主要动态评价指标。

3、投资回收期(Pt)

指以项目的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

是考察项目在财务上回收能力的主要静态指标。

4、投资利润率

指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润总额(或年平均利润总额)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是考察单位投资盈利能力的静态指标。

5、投资利税率

指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税总额(或年平均利税总额)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是判别单位投资盈利能力对国家的贡献。

6、清偿能力分析

考察项目债务的清偿能力,评价指标是建设投资借款偿还期。

7、盈亏平衡分析

主要是分析、预测产品产量(或生产能力利用率)对项目盈亏的影响。

8、敏感性分析

通过分析、预测项目主要因素发生变化时对经济评价主要指标的影响程度或敏感程度。

9、财务分析基本报表编制

主要报表:

财务现金流量表、损益表、资金来源与应用表、资产负债表。

辅助报表有生产成本费用表等。

例:

姬塬油田产能建设经济评价实例

四、地质图幅、曲线的绘制及应用

(一)基础地质图件绘制及应用

1、地质构造图

通过构造图的绘制,寻找有利油气储集场所。

地质构造类型:

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和岩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长庆已开发油田地质构造多以背斜褶曲中的鼻状构造与上倾方向的岩性遮挡相匹配形成油藏,个别油藏以断裂构造为主(如摆宴井侏罗系油藏)。

2、地层对比图

地层对比方法:

标志层—旋回分析法;层序地层学分层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层法

通过地层对比,以达到层系及小层划分的目的。

(1)志层—旋回分析法

根据区域标志层特征,结合沉积序列及岩性组合的旋回性,综合进行层序划分的办法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普遍发育K0~K9十个标志层,相对K1、K2、K3、K5、K9五个标志层较为明显。

其岩性,多数为凝灰岩或凝灰质泥岩,也有碳质泥岩、页岩或煤线等岩性所组成。

厚度一般为2-5m。

测井曲线表现为:

高时差、高伽玛、低电阻以及时差呈尖刀状高峰异常等特征。

其中,K1位于长7油层组中部;K2位于长63油层组底部;K3位于长62油层组底部,该标志层距离长62和长63油层组最近,可以控制长62和长61油层组的变化,亦是划分长62与长61油层组的主要标志;K5位于长4+5油层组的中部;K9位于长2油层顶部,是划分长1与长2油层组的重要依据。

(2)序地层学分层法

属于成因地层学范畴。

通过应用地震的、测井的、岩心的、以及野外露头资料并结合伴生的沉积环境和岩性特征。

在层序划分上是以侵蚀作用造成的不整合面或者是以无沉积作用造成的不连续地层界面以及与这些不连续面可以对比的(对应的)整合面为界面。

(3)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层法

是以地面露头、岩心、测井资料、地震测量资料相结合的综合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

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理论核心是:

在基准面旋回变化过程中,由于可容空间与沉积物补给通量的变化,相同沉积体系或相域中发生的沉积分化作用,导致沉积物保存程度、地层堆积样式、相序、相类型以及岩石结构发生变化。

据此建立多级次的基准面旋回;它所强调的等时对比是同时代地层与界面的对比,而不是旋回幅度和岩石类型的对比。

3、沉积相相图

沉积相是指在一定沉积环境中所形成的沉积岩特征的组合。

通过沉积相分析研究及图件的绘制,使沉积物的综合特征通过平面图形的直观反映,更准确认识储层的成因类型、规模、几何形态及分布规律。

平面沉积相图件绘制程序:

沉积相标志研究;单井相分析;沉积相剖面;沉积相划分;平面沉积相展布。

例:

靖安油田长6层沉积相图绘制

4、成岩相图

根据成岩组构特征及成岩作用特征方面的差异为依据来划分和定义的岩石单元称为成岩相。

成岩相图划分主要是根据影响储层物性的重要事件,以薄片鉴定资料为基础,确定其成岩作用的特征及差异来,同样根据优势相法进行成岩相的划分与平面成岩相图的绘制。

例:

靖安油田长6油藏

5、砂层等值线图

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采用插值法绘制砂层等值图,直观反映砂体在平面上的展布特征.

例:

靖安油田长6砂体展布特征

6、油层等值图

通过含油范围内油层等值图的绘制,为油气富集区的筛选提供依据。

通常采用井点插值法(井点油层厚度值取小层有效厚度值)

7、渗透率等值图

通过小层渗透率在平面上的大小分布绘制。

反映储层平面物性的非均质程度。

通常采用井点插值法(井点渗透率值取小层平均值)

8、孔隙度等值图

孔隙度等值图也是反映储层平面物性的非均质程度。

通常采用井点插值法(井点孔隙度值取小层平均值)

9、油藏剖面图

直观反映油藏纵向油层分布及横向连通情况

10、综合柱状图

是油田区块纵向钻遇油层的综合成果反映。

包括地层层系(系、统、层),测井曲线、岩性剖面、取心情况、孔渗以及试油成果。

11、综合成果图

包括油田区块的综合柱状图、油藏剖面图、平面砂体展布或油层图、单井试油成果以及油层厚度和物性解释结果在内的综合图。

12、四性关系图

通过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性的相互影响与反映关系,综合表征层内及层间非均质性及单井油层纵向分布情况。

13、油藏综合开采曲线

通过相关综合参数来反映油藏开采过程中不同时间段内的动态变化特征,其中包括:

油水井数,油田日产液、油水平,单井日产液、油能力,日注水平,动液面、含水,必要时还有采油速度、采出程度、累计采油及累计注水量等。

是动态分析的重要曲线。

14、其它相关分析图件

(1)反映平面及纵向非均质性用的隔夹层等值图,栅状图等;

(2)储层综合评价和油气富集区筛选中用到的地层系数(kh)图、存储系数(φhwo)、流度带指数(FZI)图。

(二)图件符号、线条的颜色规范

1、平面图件

(1)标志层构造图:

式样,RGB颜色R0G0B255

(2)砂层等厚图:

式样,RGB颜色R0G0B0

(3)油层等厚图:

式样,RGB颜色R0G0B0

(4)孔隙度等值线图:

式样,RGB颜色R153G204B0

(5)渗透率等值线图:

式样,RGB颜色R0G255B0

(6)地层系数等值线图:

式样,RGB颜色R0G0B0

(7)综合成果图:

(井位+砂层线+十字架+试油+面积)

(8)十字架:

砂层油层[致密油层](油水层)<含油水层>

渗透率

孔隙度

 

(9)井位

①部署井

预探井:

式样

;符号RGB颜色R255G60B230;井名字体宋体,RGB颜色R0G0B0。

评价井:

式样

;符号RGB颜色R255G60B230;井名字体宋体,RGB颜色R0G0B0。

开发井:

采油井:

式样

;符号RGB颜色R0G0B0;井名字体宋体,RGB颜色R0G0B0。

注水井:

式样

;符号RGB颜色R0G0B0;井名字体宋体,RGB颜色R0G0B0。

②完钻井

预探井、评价井:

式样

;符号RGB颜色R0G0B0;井名字体宋体,RGB颜色R0G0B0。

未下套管井:

式样

符号RGB颜色R0G0B0;井名字体宋体,RGB颜色R0G0B0。

已验收采油井:

式样

;符号RGB颜色R0G0B0;井名字体宋体,RGB颜色R0G0B0。

(10)资源

①探明储量

侏罗系:

式样

,RGB颜色R255G0B0;

三叠系:

式样,RGB颜色R255G60B230;

②控制储量

侏罗系:

式样

,RGB颜色R255G0B0;

三叠系:

式样

,RGB颜色R255G60B230;

③预测储量

侏罗系:

式样,RGB颜色R255G0B0;

三叠系:

式样,RGB颜色R255G60B230;

(11)线色

省界:

式样,RGB颜色R99G99B99

尖灭线:

式样

,RGB颜色R0G0B0

砂层线:

式样,RGB颜色R0G0B0

构造线:

式样,RGB颜色R0G0B255

(12)面色

①砂层面色:

砂层<0m:

式样

,RGB颜色R125G255B255

砂层0~5m:

式样

,RGB颜色R255G255B125

砂层5~10m:

式样

,RGB颜色R255G235B0

砂层10~15m:

式样

,RGB颜色R255G215B0

砂层15~20m:

式样

,RGB颜色R255G195B0

砂层20~25m:

式样

,RGB颜色R255G175B0

砂层>25m:

式样

,RGB颜色R255G155B0

具体面色可根据各个区块砂体厚度特点,色差级别建议由高到低(颜色由浓到淡)依次选取,砂层<0m的面色要求选择规定式样:

RGB颜色R125G255B255。

②油层面色:

油层0~5m:

式样

,RGB颜色R255G200B200

油层5~10m:

式样

,RGB颜色R255G160B160

油层10~15m:

式样

,RGB颜色R255G120B120

油层>15m:

式样

,RGB颜色R255G80B80

(13)试油

油柱:

式样,RGB颜色R255G0B0

水柱:

式样,RGB颜色R125G255B255

注:

根据各图比例调整高度,但在同一图面上,比例必须一样

(14)其它

①图名标注:

xx油田xx区(井区)xx层综合成果图

字体用华文新魏,大小根据图幅确定;

②图框:

双线框,大小根据图幅确定;

图框参数:

图框类型,双线框,RGB颜色R0G0B0;内线框宽:

0.1mm,外线框宽:

1.5mm;内外框间距:

3.0mm。

③比例尺:

线形比例尺,大小根据图幅确定;

标注线段比例尺,形式

④编图人:

制图人:

审核人:

日期:

字体用华文新魏,大小根据图幅确定。

2、剖面图件

(1)油藏剖面图上必须标注海拔、层位、试油射孔段及试油结果

(2)图名标注xx油田xx区(井区)xx井~xx井xx层油藏剖面图,字体用华文新魏,大小根据图幅确定

(3)比例尺:

线形比例尺,大小根据图幅确定;

比例尺形式:

(4)柱色

油层:

式样,RGB颜色R255G0B0

油水层:

式样

,RGB颜色R255G0B0,R125G255B255

致密油层:

式样

,RGB颜色R255G0B0

含油水层:

式样

,填充:

RGB颜色R125G255B255,字体:

RGB颜色R255G255B0

水层:

式样,RGB颜色R125G255B255

干层:

式样,RGB颜色R255G200B0

(5)面色

油层:

式样,RGB颜色R255G128B128

水层:

式样,RGB颜色R125G255B255

干层:

式样,RGB颜色R255G200B0

(6)编图人:

制图人:

审核人:

日期:

字体用华文新魏,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