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25393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7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docx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docx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

 

前言-1-

第一章发展基础・2・

一、发展优势-2-

二、机遇和挑战-5-

三、战略意义-6-

第二章总体要求-7-

一、指导思想-7-

二、发展原则-7-

三、发展定位-9-

第三章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发展高地-14・

一、做大做强六大主导产业集群-14-

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集群-20-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22-

四、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农业-24-

-28-

五、推动产业融合发展-25-

第四章优化产业布局

一、发展主轴-28-

二、先进制造业产业园-28-

三、临港产业园-31-

四、科技项目区-32-

五、滨海产业园-33-

六、科教创新区-35-

七、中央商务区-36-

八、生态商住区-37-

九、海港经济区-37-

十、滨海旅游度假区-39-

-1-一、特色产业园-40-

第五章加强生态文明建设-41-

一、节约集约高效利用资源-41-

二、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42-

三、加强生态建设-43-

四、加大环境保护力度-43-

第六章完善支撑体系-45-

一、基础设施支撑体系-45-

二、科技人才支撑体系-47-

三、产城一体化支撑体系-50-

四、政策支撑体系-51-

第七章强化保障措施-54-

一、加强组织领导-54-

二、创新协调推进机制-54-

三、创新合作激励机制-55-

四、打造统一招商引资平台-55-

五、营造良好营商环境-56-

六、加强督促考核-58-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渤海湾南畔,是连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三大板块的重要结合部,战略位置重要,土地资源富足,发展潜力巨大。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四化〃同步发展和〃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引导先导性强、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优势产业集聚发展,打造环渤海南岸经济聚集带的重要增长区域、高效生态经济与海洋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全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增长极,构筑与中心城区双核驱动发展的新格局,根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突破滨海加快蓝黄战略实施推动全市科学发展的决定》等,特制定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范围陆域总面积约67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9公里,海域面积510平方公里,下辖大家洼、央子两个街道。

201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亿元。

规划期限为2013年至2020年,其中近期目标到2015年,展望到2020年。

本规划是指导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编制相关规划、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发展基础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区和山东科学发展园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土地资源丰富,政策叠加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在带动全市转型发展,促进全市乃至蓝黄〃两区〃科学发展、支撑环渤海南岸经济集聚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发展优势

(一)地理区位条件优越。

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渤海湾南畔,东临青烟威城市群,北靠京津冀都市圈,与辽东半岛、天津滨海新区隔海相望,是环渤海南岸经济集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三大板块的重要结合部。

距潍坊市中心30公里,距潍坊港20公里,距青岛国际机场仅1小时车程。

境内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济青、荣乌高速公路连接区内外,贯通南北的潍日高速加快推进,益羊、德龙烟铁路将滨海与中国铁路大动脉相连接,区内潍坊森达美港为中国一类开放口岸,可直接通航世界各地。

(二)资源禀赋优势突出。

土地后备资源得天独厚,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

区内大部分为工业用地,集中连片分布,适宜大规模开发建设。

海岸线长69公里,浅海滩涂20余万亩;随着沿海防潮堤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土地后备资源将持续增加。

地下卤水、地热、风能等资源丰富,其中地下卤水静储量60亿立方米,是中国最大的原盐和混素生产基地。

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

近海海洋生物种类繁多,鱼、虾、蟹、贝、藻等资源丰富,是全国著名的〃贝类之乡〃。

(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开发区已形成以盐化工、精细化工、海洋装备制造为主的特色产业体系,临港物流快速发展,海洋化工产能居全国前列。

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2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32.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9.7亿元,实现利税26.6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4.3亿元、148亿元、27.9亿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优化为2.4:

82.1:

15.5。

借助丰富的土地资源、先进的发展理念和高起点规划的引导,将为大力发展高端高质高效产业,高水平推进园区建设,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提供坚实支撑,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四)科技人才支撑能力较强。

潍坊市拥有各类科研机构1700多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多万人,拥有2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6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7家省级工程实验室、1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9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31家院士工作站。

全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6家,省级研发机构18家,市级技术中心45家;2012年新认定民营科技企业10家,专利申请达607件,高新技术企业年产值179.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4.87%。

特别是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建设高层次技能人才基地提供了重大机遇,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具有较强的科技人才支撑。

(五)开放型经济发展较快。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2012年新引进外资项目5个,实际利用外资4105万美元,新增自营进出口企业15家,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78168万美元,出口总额达到66943万美元。

随着产业配套协作能力的加强,对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智力资源的吸引力显著提高,开放型经济将进入黄金发展期。

(六)政策叠加优势突出。

享有国家和省支持蓝黄〃两区〃发展的政策、省支持高端产业聚集区发展的政策,以及市级更具激励动力的〃飞地政策〃,有利于借助政策优势,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和企业、项目加速向滨海区集聚发展。

随着各项政策逐步落实到位,体制机制创新实验区建设的推进,集成效应日益显现,产业发展政策环境更加优化。

二、机遇和挑战

(-)机遇。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国内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区域合作不断加强,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借助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和政策叠加优势,集聚各种资源要素,推动产业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关于〃四化同步〃发展的战略部署,为在更高层次上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促进产业融合、推动产城一体发展指明了方向;〃五位一体〃总布局,为提高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水平,建设美丽新城指明了方向;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海洋经济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国家正在研究环渤海经济带发展规划,进一步调整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为其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重大机遇;随着国家新一轮改革的深入推进,地方发展经济的自主权越来越大,为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营商环境,促进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二)挑战。

产业发展刚刚起步,配套协作能力较弱,

招商引资面临一定挑战;重大交通设施相对滞后,港口建设规模较小、功能较弱、配套能力不强,疏港铁路及与周边区域连接贯通的干线铁路建设需要加快推进,支撑保障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淡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为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海岸防护设施不完备,风暴潮威胁较大;周边地区加快发展的势头强劲,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对资源、人才、资金、市场等方面的争夺将不断加居人

音义

三、

加快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有利于统筹推进〃四化〃同步发展,拓展发展空间,打造引领全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增长极,强化对全市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支撑;有利于增创区域发展新优势,强化对环渤海南岸经济集聚带的支撑,完善全省乃至全国沿海经济布局;有利于统筹海陆资源开发和海陆产业培育,推动高效生态经济与海洋经济的融合发展,促进蓝黄〃两区〃融合发展;有利于率先建立开发与保护、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生态有机统一的发展模式,提高永续发展能力。

第二章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四化〃同步发展、〃五位T本〃的总体布局和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围绕主题主线,深入实施蓝黄〃两区〃发展规划,实行资源开发、产业培植、区域打造、生态保护统筹推进,着力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和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加快构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创新体制机制,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增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着力扩大开放深化合作,构建对外开放合作的新平台,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着力推动产城一体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融合互动发展;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水平,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集聚要素资源、集聚创新功能、集聚高端产业的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打造成为环渤海南岸经济集聚带的重要增长区域和引领全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增长极,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

二、发展原则

区带动。

把园区建设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任务,优化园区布局,明确园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强化规划和政策的引导作用,吸引要素资源、项目和产业向符合功能定位的园区集中布局,提高园区的专业化协作水平和综合配套能力,加快培育和建设一批规模优势强、产业集中度高、综合效益好、带动能力大的园区,放大园区支撑经济发展、引领全市转型升级的带动示范作用。

—集聚拉动。

顺应产业集群化、生产基地化趋势,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发展工程,按照大项目T产业链T产业集群一产业基地,基地型龙头企业一集聚配套企业-企业集群一特色园区的思路布局发展;发挥区内已有重点产业、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吸引产业链条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提高产业集中度,建设高端高质高效产业集群发展高地。

—创新驱动。

把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着力建设改革实验区,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企业自主发展的主体地位;实施招院引所、招才引智行动计划,实施创新企业培育工程,加强创新平台、孵化中心和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建设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综合试验区,打造高层次技能人才队伍,推动产业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升的轨道上来。

合作推动。

落实〃飞地政策〃,加快推动各县市区

特色园区建设;探索建立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搭建合作平台,畅通合作渠道,鼓励市外投资者建设

〃区中区〃、〃园中园〃;加快推进滨海中外合作园区建设,积极争取建设中日韩循环经济基地,创新利用外资模式,扩大对外开放层次。

—港区城联动。

加强港口建设,扩大通过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放大对全区的整体带动效应;遵循〃四化〃同步发展的新要求,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统筹港区城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美化,统筹推进〃智慧港〃、〃智慧园区〃和〃智慧小镇"建设,建设〃智慧新区〃,提高集聚产业和人口功能,推动港区、新区和新城联动发展。

三、发展定位

立足山东半岛,服务环黄渤海,面向东北亚,重点建设环渤海南岸经济集聚带的重要增长区域、高效生态经济和海洋经济融合发展先行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对外开放合作新平台和引领全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增长极。

环渤海南岸经济集聚带的重要增长区域。

抓住国家统筹推进环渤海经济带规划发展的机遇,借助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对接环渤海大通道建设,以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连互通促进与环渤海地区的产业对接与合作;加强配套协作能力建设,搭建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平台,提高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密切跟踪国家关于新区设立的政策动向,争取建成国家级新区,打造支撑环渤海南岸经济集聚带发展的重要区域。

高效生态经济和海洋经济融合发展先行区。

充分发挥蓝黄〃两区〃政策叠加优势,依托临港产业区和海洋经济新区,把培育环境友好产业和海洋优势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发展海洋化工、石油化工等产业,大力发展临港物流、滨海旅游、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为蓝黄〃两区〃融合发展、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

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以〃四化〃同步发展为目标,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方向,以建设主导产业弓I领、专业化分工协作联动、支撑服务保障有力的园区为重点,加快推动产业发展由劳动密集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再向知识密集的转变,推动产业链条从短到长、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逐步延伸,推动产业体系向融合、创新、智能、低碳、集群方向转化,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对外开放合作新平台。

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创新区域合作模式和利用外资模式,加大招商引资、招院引所、招才引智力度,引进一批国内外基地型龙头企业、战略投资者、园区投资开发商,引进一批高水平科研院所和创新型人才团队,提升滨海中外合作园区建设水平,积极争取建设保税港区和中日韩区域合作试验区,构筑全市走向世界的对外开放新平台。

引领全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增长极。

紧跟当代世界产业发展的趋势,以世界眼光谋划,按国际标准打造,推动企业向集团化、国际化迈进,以大企业带动产业壮大和基地建设;推动产业向集群化、高端化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产业分工层次和整体竞争力;推动布局向园区化、基地化集中,建设带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区和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示范区;推动项目向〃百亿级〃提升,打造一批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强化对打造潍坊经济升级版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四、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区产业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基本形成一批技术含量高、核心竞争力强、特色优势突出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成为保持全市经济稳定增长、打造潍坊经济升级版的重要力量。

1、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以上,地方财政收入突破5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00亿元,力争突破5000亿元;高端制造业规模迅速扩大,生态海洋化工、汽车制造、动力机械等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现代服务业和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加快,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5:

76.5:

22。

2.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到2015年,争取引进10家以上国家级或省级研发设计、企业孵化、检验检测认证机构,

R&D/GDP达到3%左右,重要骨干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在优势领域形成一批具有核心关键技术与自主品牌的国际化企业集团,成为蓝黄〃两区”重要的研发制造基地。

3、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

滨海中外合作园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保税港区和中日韩区域合作试验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参与国内外分工的层次不断提高。

到2015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力争突破1。

亿美元,进出口总值达到30亿美兀左右。

4.产业生态化水平显著提高。

循环经济规模不断扩大,高效低碳产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基本形成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发展新模式。

〃十二五”期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分别降低15%和20%以上,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降低率和二氧化硫排放降低率减少幅度分别为10%和1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2%。

5、人民生活殷实富裕。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左右,农民收入实现更高增幅;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持续加大,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提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到2020年,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聚集区,形成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互动发展的产业体系,争取建成国家级新区,成为支撑环渤海南岸经济集聚带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引领全市转型发展的主导力量。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元,占全市比重达到20%左右;形成2—3个5000亿级的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培育5—1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研发中心,R&D/GDP达到4%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70%以上;开放型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到账外资超过全市一半,成为潍坊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制造低碳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第三章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发展高地

以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为目标,以装备智能化、产业集群化、制造低碳化、产品品牌化为方向,坚持壮大优势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并重,启动内力和借助外力并举,深入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主动对接国际标准,重点培育发展汽车制造、动力机械、工程机械、生态海洋化工、临港物流和滨海旅游六大主导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海洋生物、电子]言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效生态农业,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发展高地。

到2015年,形成一批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本地配套率达到20%以上,产业集聚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走在全国前列,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标准。

一、做大做强六大主导产业集群

以高端技术、高端产品、高端产业为引领,以汽车制造、动力机械、工程机械、生态海洋化工、临港物流和滨海旅游为重点,以特色园区和基地型龙头企业为支撑,着力拉长产业链条,深化专业化分工协作,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产业链高端产品有突破、特色产业链较为完善、产业链产品结构更加优化、产业发展更加集聚的格局,打造总体规模大、核心竞争力强的千亿级产业集群,进一步强化对滨海区产业发展的支撑带动能力。

汽车制造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基地型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坚持发展整车制造与提高零部件配套相结合,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相结合,全面提升汽车制造业整体实力,打造集总部经济、研发设计、整车制造、零部件配套、物流营销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制造基地和全球优质汽车配件基地。

加快推进潍坊瑞驰汽车超级平台、荣昊特种车和冷藏车等项目建设,打造特种车辆生产基地;积极发展家用轿车、多用途车(MPV\混合动力汽车,大力推动汽车外观的个性化设计、产品轻量化设计及汽车新材料的研发应用。

支持常州云豪、上海泰诺、乳山玉龙等零部件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开发变速器、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传动系统、悬挂系统、汽车总线控制系统和安全气囊等关键零部件产品;积极推动汽车制造与信息产业融合,大力发展汽车动力控制系统、底盘及安全系统、车身电子系统、车载汽车电子装置等,提高汽车制造业的电子信息化水平。

加快建设比德文新能源科技园和新能源汽车工业设计中心,积极推进齐美新能源汽车项目,尽快突破电机、电池、控制器三大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扩大新能源旅居车和新能源专用车生产规模,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

2015年,形成完善的汽车制造及汽车零配件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

动力机械产业集群。

抓住国家大力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机遇,顺应动力机械产业〃节能、环保、智能〃发展趋势,依托国际动力城,以潍柴重机为龙头,重点发展船用柴油机、重型发动机、高档大型发动机等系列产品,研发一批具有专业化、系统化、集成化和区域化特色的拳头产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动力机械产业中心。

以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制造服务化为导向,加快推进与国际大公司的技术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发动机技术,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提升产业集成化、制造数字化水平。

积极推进潍柴重机、华坤柴油机、格锐船用燃气发动机等整机生产项目建设,支持萧山滤清器、上海峥崂机械、浙江天力等零配件配套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完善传感器与执行器、供油系统等动力总成和关键零部件产业链,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船舶动力制造基地和产业配套基地。

到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

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顺应工程机械产业向集约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加快改造传统制造工艺,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着力研发制造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端化、大型化、智能化、多元化产品,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程机械产业体系。

加大对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推动组建行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加大传动部件、控制元件及关键液压件等系列高端技术产品的研发力度,加强工程机械产品人机工程学研究,加快产品智能化、数字化、可视化以及远程故障诊断和通讯技术改造升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重点推进华创工业机器人、泰鸿拖拉机、山挖重工、海领船舶等工程机械整机项目,配套发展颐杰鸿丰钢构、友程工程机械配件和天电液换档变速箱等项目,尽快实现工程机械主机多门类、全系列、成套性的集成突破,抢占中高端工程机械和核心零部件市场。

着力引进一批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装备项目、系统总成产品智能化项目、专用微型机械项目、专业设计和研发项目、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项目,加快关键技术、主机产品、功能部件的研发与制造,提高专业化生产规模,打造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工程机械产业基地。

到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亿元以上。

生态海洋化工产业集群。

依托临港产业园,以大型化、集群化、基地化、精细化、生态化发展为方向,牢牢把握化工行业流程循环化、产品专用化、创新集成化、支撑共性化、生产信息化的科技发展趋势,加大高端化工产品和关键工艺、技术、装备研发力度,以集聚上下游产品、降低综合配套成本、拉长产业链条和培育骨干企业为重点,培育现代海洋化工产业集群,加快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打造我国规模最大、产品品种最多的生态海洋化工产业基地。

依托现有石化和盐化基础,以发展石化盐化一体化特色产业为主线,以石油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和生物化工等领域为重点,形成〃一线五链〃的产业格局,最大限度延伸产业链,发展高端化工产品。

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提升炼化企业,加强与中海油海化集团、以色列化工集团等大型企业的战略合作,培育一批竞争力强、主导产品优势突出的国际国内大型化工企业集团。

依托石油化工、盐化工一体化发展的优势基础,实施油盐化工产品接续利用示范工程,加快推进中海油盐化石化一体化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提高主导产业素质,增强基地企业的研发能力,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知名度,形成特色显著、优势突出的基础主导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在各自领域中具有国际单键力的企业与知名品牌,打造世界一流的盐化石化一体化发展示范基地。

到2015年,形成特色化工产业基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00亿元以上。

现代临港物流产业集群。

以专业化、信息化和国际化为方向,加快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实施潍坊港港口扩建工程,着力构建海陆相连、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通道网络,统筹规划布局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经营集约的现代临港物流园区,全力打造集海运、公路、铁路、管道于一体,以港口物流业为主导,综合型物流相配套的现代临港物流基地。

整合现有各类物流信息平台,打造基于物联网技术支撑的统一物流信

息网络平台,积极发展综合性物流、专业性物流、行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