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偶之家节选》学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43708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玩偶之家节选》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玩偶之家节选》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玩偶之家节选》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玩偶之家节选》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玩偶之家节选》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玩偶之家节选》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玩偶之家节选》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玩偶之家节选》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玩偶之家节选》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玩偶之家节选》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玩偶之家节选》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玩偶之家节选》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玩偶之家节选》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玩偶之家节选》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玩偶之家节选》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玩偶之家节选》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玩偶之家节选》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玩偶之家节选》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玩偶之家节选》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玩偶之家节选》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玩偶之家节选》学案.docx

《《玩偶之家节选》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玩偶之家节选》学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玩偶之家节选》学案.docx

《玩偶之家节选》学案

《玩偶之家(节选)》学案

【单元导读】

外国文学作品反映了不同地区、国家和民族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展示了多种多样的文化现象,表现了人类广阔而丰富的心灵世界。

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培养开放的文化心态,提升人文素养。

本单元学习外国戏剧和诗歌。

《玩偶之家》是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的易卜生的名作,作品表现的妇女解放、个性解放、社会解放的鲜明立场,及其所开创的“社会问题剧”样式,都有着世界性的影响;四首外国诗歌,风格多样,各臻其美,让我们领略诗歌世界的丰富多彩。

学习本单元,要理解作品的内涵,领会多样的文化观念,尝试探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差异,感受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

要着重把握戏剧的矛盾冲突,体会对话在推动情节、塑造形象、揭示主旨等方面的作用;要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氛围,体会意象和隐喻,把握诗歌语言和情感的内在节奏,体味诗歌意蕴。

【学习指引】

《玩偶之家(节选)》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

1879年《玩偶之家》的首演,曾经给欧洲社会带来如同暴风雨一般猛烈的震撼,因为这部剧作尖锐地提出了家庭中妇女地位的问题,给当时欧洲保守而伪善的社会道德一记响亮的耳光,由此它也成为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戏剧的经典。

课文节选的第三幕是全剧的高潮,同时也是结局部分。

阅读时,注意抓住人物言行前后的变化,分析娜拉和海尔茂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理解他们之间矛盾冲突的本质,从而把握作品的思想意蕴。

【素养目标】

1.了解易卜生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了解《玩偶之家》的写作背景及内容。

2.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章中的“冲突”与“转变”。

3.分析人物的个性化台词,把握人物的心理和个性,概括人物形象特征。

4.探讨娜拉出走后的结局,并思考《玩偶之家》对于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积极意义。

【学习重难点】

分析娜拉出走的原因和《玩偶之家》对于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积极意义。

【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学习过程】

一、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

易卜生(1828—1906),挪威。

当过药店学徒。

青年时参加挪威民族独立运动。

1848年开始写作。

共写剧本26部。

早期剧作以挪威的民间传说、英雄传奇和中世纪历史为题材,表现民族统一的爱国思想和民主意识,主要有《英格夫人》《觊觎王位的人》等。

1852—1862年任剧院编剧、导演,倡导挪威民族戏剧,遭到保守势力攻击。

1864年出于对政府的不满而出国,侨居国外27年。

先后发表有感于小市民庸俗愚昧的精神状态的哲学诗剧《布朗德》和《培尔·金特》。

1877年后发表社会问题剧《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和《人民公敌》,以尖锐的批判精神和写实技巧,剖析社会弊端,触及法律、宗教、道德、政党、妇女地位等资本主义社会问题,主张通过道德的自我完善和个人的“精神反叛”来改造社会。

这些作品取材于资产阶级日常生活,采用散文体写作,废除旁白与独白,舞台指示明确而具体。

晚期剧作,自1884年的《野鸭》至1899年的最后一部戏剧《当我们死人醒来时》,偏重于个人的生活,特别是人物内心和精神世界的探索与刻画,通过象征手段的运用,表现出对人类困境的深刻的洞察力和人类精神层面上的哲理性反思。

作品对现代戏剧的发展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了解“戏剧”

戏剧,综合艺术的一种。

由演员扮演角色,当众表演情节、显示情境的一种艺术。

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曾被用来专指话剧。

其基本要素是情节性的动态造型,通过从空间到时间、从视觉到听觉的对观众的多方面作用,引起演员与观众、观众与观众之间的反复交流,进入集体的心理体验。

按作品类型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哲理剧、寓言剧、童话剧等。

3.相关背景

两个世纪以来,世界经历了两次女性主义运动的高潮。

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发生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初期。

这次女性主义运动是英美等国的妇女争取投票权与公民权的社会运动。

《玩偶之家》的创作稍早于第一次女性主义运动高潮时期,不过剧作的创作时期已经是女性主义的萌芽时期了。

回顾二十世纪以前的很多文学作品都涉及妇女问题。

在这些作品中不难发现,更多的是从外部的社会原因进行探讨男女不平等的原因,即认为是社会的原因造成了这种不平等。

它们通过家庭的内部矛盾把问题的严重性表现出来,却没有看到问题的根源,当时大多数人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平等”,对于家庭中的父权文化很少触及。

而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4.解题

①玩偶,指供儿童玩耍的人形玩具。

剧中喻指女主人公娜拉在家庭中“玩偶”般从属于丈夫的地位

②家,指的是故事发生的具体环境背景。

③《玩偶之家》是一部典型的社会问题剧,课文节选自第三幕。

5.《玩偶之家》主要情节

娜拉与丈夫海尔茂结婚八年,一直相信丈夫深爱着自己。

多年前,娜拉为给海尔茂治病,伪造父亲的签名向海尔茂的同事、银行职员柯洛克斯泰借过一笔款子。

柯洛克斯泰为保住自己的职位,以这件事威胁娜拉。

海尔茂得知此事后,先是勃然大怒,在柯洛克斯泰归还当年的借据后又态度大变,以为娜拉会接受自己的“饶恕”。

娜拉看穿了海尔茂的本质,领悟到自己在婚姻中只是丈夫的玩偶,毅然离家出走。

6.了解“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

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立足于生活实际,反映挪威社会的家庭、婚姻和民主政治等重大问题,并关注人的精神和心灵,对传统戏剧既继承又革新。

他把“讨论”带入戏剧,“讨论”与剧情和人物形象塑造紧密联系;调动多种舞台元素细腻刻画人物心理,并使多种表现手法互相作用,既增强了戏剧的思想性,又强化了戏剧效果。

二、初读感悟

(一)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啰嗦()撅折()撇开()

撺掇()瞟一眼()撵出去()

2.解释词语。

按捺不住:

斩钉截铁:

自言自语:

花言巧语:

装腔作势:

颠扑不破:

大祸临头:

(二)初读课文。

【思考1】把握故事情节,补全发展脉络

娜拉舞会归来,海尔茂甜言蜜语盛赞娜拉→阮克医生到访,在信箱留下画着黑十字的名片→①→门铃响,又一封信来了,海尔茂重新变得甜言蜜语→②。

【思考2】请结合选文及你所了解的相关戏剧情节简述这两封来信的内容。

三、文本研究

【思考1】把握主要冲突

1.请简述两封信出现后两人的这种变化。

2.谈一谈你对娜拉与海尔茂夫妻之间的冲突的理解。

3.谈谈本文是如何描写人物的内心冲突的,并简单地阐释一下人物的内心冲突的作用。

【思考2】理解戏剧内容

1.剧中“你的泥娃娃”指的是谁?

“生人”指的是谁?

说话人为什么要这样称呼?

2.联系剧情,说说舞台说明“穿外套”“戴帽子”“围披肩”“拿起手提包”的作用。

3.《玩偶之家》的结尾是“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

对这个结尾,肖伯纳的评论是:

“在他身边关门的砰一声,比滑铁卢的大炮还要响。

”请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思考3】分析人物形象

1.试分析娜拉的形象特点。

2.请从表面和实际两个方面分析海尔茂的形象特征。

【思考4】分析文本社会意义

1.试分析娜拉出走的原因。

2.娜拉离家出走的巨大社会意义是什么?

3.娜拉出走是她真的觉醒了吗?

4.娜拉出走所表现出的历史局限性是什么?

【思考5】鉴赏语言

1.“娜拉:

是,是,是,我知道你的心都在我身上”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海尔茂:

娜拉!

喔,别忙!

让我再看遍!

不错,不错!

我没事了!

娜拉,我没事了!

”这句话表现了什么?

3.娜拉说的“奇迹中的奇迹”指的是什么?

“我现在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了”这句话向海尔茂表达的具体意思是什么?

【思考6】《玩偶之家》被称为“现代妇女的解放宣言”,你认为它有着怎样的社会意义?

【思考7】分析本文的艺术特点

【思考8】拓展阅读

娜拉走后怎样

易卜生的著作,除了几十首诗之外,其余都是剧本。

这些剧本里面,有一时期是大抵含有社会问题的,世间也称作“社会剧”,其中有一篇就是《娜拉》。

《娜拉》一名EinPuppenheim,中国译作《傀儡家庭》(即《玩偶之家》)。

娜拉当初是满足地生活在所谓幸福的家庭里的,但是她竟觉悟了;自己是丈夫的傀儡,孩子们又是她的傀儡。

她于是走了,只听得关门声,接着就是闭幕。

娜拉要怎样才不走呢?

或者说易卜生自己有解答,就是DieFrauvomMeere(《海上夫人》)。

这女人是已经结了婚的,然而先前有一个爱人在海的彼岸,一日突然寻来,叫她一同去。

她便告知她的丈夫,要和那外来人会面。

临末,她的丈夫说:

“现在放你完全自由。

(走与不走)你能够自己选择,并且还要自己负责任。

”于是什么事全都改变,她就不走了。

这样看来,娜拉倘也得到这样的自由,或者也便可以安住。

但娜拉毕竟是走了的。

娜拉走后怎样?

——别人可是也发表过意见的。

一个英国人曾作一篇戏剧,说一个新式的女子走出家庭,再也没有路走,终于堕落,进了妓院。

还有一个中国人,——我称他什么呢?

上海的文学家罢,——说他所见的《娜拉》是和现译本不同,娜拉终于回来了。

这样的本子可惜没有第二人看见,除非是易卜生自己寄给他的。

但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

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因为如果是一只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倘使已经关得麻痹了翅子,忘却了飞翔,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

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但饿死已经离开了生活,更无所谓问题,所以也不是什么路。

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

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

然而娜拉既然醒了,是很不容易回到梦境的,因此只得走;可是走了以后,有时却也免不掉堕落或回来。

否则,就得问:

她除了觉醒的心以外,还带了什么去?

倘只有一条像诸君一样的紫红的绒绳的围巾,那可是无论宽到二尺或三尺,也完全是不中用的。

她还须更富有,提包里有准备,直白地说,就是要有钱。

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

所以为娜拉计,钱,——高雅地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

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人类有一个大缺点,就是常常要饥饿。

为补救这缺点起见,为准备不做傀儡起见,在目下的社会里,经济权就见得最要紧了。

第一,在家应该先获得男女平均的分配;第二,在社会应该获得男女相等的势力。

可惜我不知道这权柄如何取得,单知道仍然要战斗;或者也许比要求参政权更要用剧烈的战斗。

战斗不算好事情,我们也不能责成人人都是战士,那么,平和的方法也就可贵了,这就是将来利用了亲权来解放自己的子女。

其实,在现在,一个娜拉的出走,或者也许不至于感到困难,因为这人物很特别,举动也新鲜,能得到若干人的同情,帮助着生活。

生活在人们的同情之下,已经是不自由了,然而倘有一百个娜拉出走,便连同情也减少,有一千一万个出走,就得到厌恶了,断不如自己握着经济权之为可靠。

在经济方面得到自由,就不是傀儡了么?

也还是傀儡。

无非被人所牵的事可以减少,而自己能牵的傀儡可以增多罢了。

因为在现在的社会里,不但女人常作男人的傀儡,就是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也相互地作傀儡,男人也常作女人的傀儡,这决不是几个女人取得经济权所能救的。

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就要这较为切近的经济权,一面再想别的法。

如果经济制度竟改革了,那上文当然完全是废话。

然而上文,是又将娜拉当作一个普通的人物而说的,假使她很特别,自己情愿闯出去做牺牲,那就又是另一回事。

我们无权去劝诱人做牺牲,也无权去阻止人做牺牲。

况且世上也尽有乐于牺牲、乐于受苦的人物。

虽说背着咒诅,可是大约总该是觉得走比安息还适意,所以始终狂走的罢。

只是这牺牲的适意是属于自己的,与志士们之所谓为社会者无涉。

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

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

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予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

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愉快也就忘却了。

对于这样的群众没有法,只好使他们无戏可看倒是疗救,正无需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

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

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

我想这鞭子总要来,好坏是别一问题,然而总要打到的。

但是从哪里来,怎么地来,我也是不能确切地知道。

(摘编自鲁迅《娜拉走后怎样》,有删改)

问题:

本文虽明写挪威女性娜拉出走后的去向,却句句暗含对中国女性乃至中国国民的映射。

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四、技法点拨—心理刻画

【技法指引】《玩偶之家》中对女主人公娜拉的心理描写十分出色。

除了通过个性鲜明的语言(对话、独白)直接表现人物心理外,巧妙利用细节和人物动作描写折射人物心理也是其突出特点。

【课文解读】

娜拉在剧末的一系列动作如“(穿外套)”“(戴帽子)”“(围披肩)”“(拿起手提包)”等,暗示娜拉当时离家出走的心意已决。

动作化是人物心理的外在体现,通观全剧的舞台说明,有非常多表现力极强的动词,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娜拉从幸福平静转为忧虑、烦乱、从幻想到幻想破灭,最后到觉醒的整个心理变化过程,细致的细节刻画营造了一种画面感,使人物心理变化更加具体可感。

【迁移运用】

请运用心理描写的手法写一段文字,展示人物内心的变化,200字左右。

五、明晰主旨

六、拓展阅读

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现实意义

周凌枫

易卜生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是继莎士比亚之后最伟大的戏剧大师。

他是欧洲戏剧界取得现代突破的代表人物,对欧洲传统戏剧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把戏剧用作表现社会生活、讨论社会问题的手段,对社会制度及伦理道德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他创作的社会问题剧发扬了戏剧的现实主义传统,对当时及以后的剧作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易卜生对中国现代文学也有巨大影响,并且催生了中国现代话剧。

他所反映的社会虽然与当今社会有时间和地域上的不同,但他提出的许多问题仍然是我们今天必须努力面对的。

易卜生戏剧清醒的现实精神和批判性对我们当代文艺建设具有永久的借鉴意义。

易卜生置身于生活和社会之中,要为生活和社会负责,用他的思想,用强有力的真实去主宰时代。

易卜生发扬了莎士比亚戏剧的精神,“反映人生,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它自己发展演变的模型”。

他的剧作尖锐地针对妇女地位、道德、法律和市政等社会问题,表现了他不满现状的忧患意识和要求改革社会的使命感。

他的社会问题剧以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技巧震撼了沉闷的欧洲舞台,引发了一场现代戏剧的革命:

他把戏剧从形式主义的泥坑拉回到现实主义的道路上来,“把剧场从娱乐场所变为激发观众思考社会问题的教育场所”。

《玩偶之家》的女主人公娜拉通过切身遭遇认清了丈夫的虚伪面目,觉悟到她一直是家庭中的玩偶,进而对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和法律发出怀疑,家庭生活背后隐藏着制度对人的个性的摧残;《人民公敌》主人公富有正义感,坚持要揭发受到污染的地方浴场,却遭到以市长为首的地方势力的打压,受舆论误导的群众宣判他为人民公敌,繁荣的社会整个儿建立在欺骗和谎言的基础上;《社会支柱》的主角在家庭、社会各方面都堪称楷模,却被逐渐暴露出是一个卑鄙的骗子、恶棍和罪犯,这样的“社会支柱”是对整个社会道德、民主、法律制度的巨大讽刺。

易卜生痛恨社会的虚伪,憎恶习俗的道德,诅咒现存的秩序,他剧作的主题涉及个人自由、性别平等、政治腐败、言论自由、环境保护等各方面。

易卜生总是从日常生活中发掘问题,并以普通的生活环境作为戏剧背景,戏剧环境越普通,越为观众熟悉,剧作就越具有现实的意义,也越能引起普通观众的共鸣。

观众在观赏他的戏剧时也是在目睹可能发生在他们自己身边的事件。

他把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及他对问题的思考搬上舞台,给予鲜明形象的戏剧表演,形象化为行动和思想的动力,对观众产生直接的启发和影响。

易卜生是戏剧界的摩西,带领观众走出市侩的埃及,回到有着清新思想的迦南。

他彻底革新了戏剧艺术,改变了现代戏剧,给戏剧注入了新的意义,使戏剧重新回到了精神与良心的源泉。

易卜生关注社会问题,对社会现实进行透视和批判,他更为关注社会条件下的个人价值问题,他的全部剧作都在倡导尊重人的个性与自由,满足个人最本质的追求,关注人类最基本的价值和权利。

他的作品是一出出社会悲剧,更是一出出人在社会中的生活状态的悲剧,探讨的是人的追求和社会的局限之间的矛盾。

他的剧作具有预言性,对人类的困境有着入木三分的洞察力,“在世界跨入一个充满忧患意识的新世纪之前,他已经感觉到我们20世纪现代人的困惑和焦虑,预见了西方现代悲剧的走向,以及现代悲剧精神与现代文明危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这些使易卜生的剧作获得了永恒的价值和意义,在今天同样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深刻的社会意义,他探讨的一些基本的社会问题至今仍为人们所谈论和关注。

易卜生不仅仅属于挪威民族,他的戏剧不仅仅针砭了一个北欧小国的社会风尚,而且关系到当时世界各国的社会问题。

他剖析的也不仅是挪威人,而是全人类的灵魂。

他在全世界所有文明人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萧伯纳说过,“娜拉出走时的摔门声,全世界都听见了”。

二十世纪之前,中国传统戏剧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谈到人类道德修养,则提出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的全面标准;谈到生活理想,则希望福禄寿喜财样样都能得到;说到家庭,就有夫荣妻贵,父慈子孝之说;谈到文化修养,又是礼乐射御书数的全面要求。

”在这种观念指导下,传统戏剧提供的大多是迎合大众欣赏趣味的虚假之作,难以产生具有个人洞见和清醒认识的作品。

中国传统戏剧美学思想的核心也不是模仿说,不认为戏剧要对现实生活进行模仿。

戏剧只是玩玩的,是对生活的戏谑,很多情况下,甚至戏中讲什么内容都无关紧要,戏剧只是提供了一个情境,以表达一种可玩味的“情韵”。

因此,戏剧是远离生活现实的,更不会反映对生活中问题的思考。

在二十世纪初中国新文化运动期间,“中国文化知识界痛感中国现实问题重重,亟需从思想、文化、文学、科学等方面进行思考,加以解决,于是,对易卜生作品提出的社会、家庭和妇女解放等问题有一种不可遏制的认同欲。

”易卜生的作品被大量介绍到中国,易卜生被视为文学革命、妇女解放、反抗传统道德、提倡民主等新运动的象征。

中国戏剧在从古典转向现代的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易卜生的戏剧,许多剧作家效仿易卜生,创作出全新的现代剧。

胡适于1919年根据《玩偶之家》编写了独幕剧《终身大事》,挑战旧礼教、旧传统,争取人的权利的斗争首先体现为婚姻问题;欧阳予倩的《泼妇》塑造了一个中国娜拉的形象,透过妇女问题暴露封建道德的罪恶;蒲伯英的《道义之交》揭发社会的多种黑幕,提出了更广泛的社会问题;熊佛西的《青春的悲哀》,侯耀的《弃妇》都从不同角度汲取了易卜生的思想资源;洪深从美国回来表示愿做一个中国的易卜生,因为他的戏剧切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曹禺剧作中对婚姻问题和妇女问题的严肃思考,对人的精神领域的深刻揭示,都是与易卜生戏剧一脉相承的。

现代社会的技术变革开辟了传媒渗透的新时代,提供给全社会丰富的信息和娱乐形式,在现代传媒时代,“电视在传媒渗透的过程中起支配作用这一点是肯定无疑的”。

人们“看电视消费的时间比其他闲暇活动耗费时间的总和还多”。

一百多年前,公众主要的娱乐场所是剧院,在电视进入家庭之后,一般人娱乐的场所也从公共剧院移进了千家万户。

电视节目,尤其是电视连续剧承担了以前戏剧具有的社会功能。

好的戏剧不仅给观众以娱乐,而且寓教于乐,使观众从娱乐中得到认识和教益,进而促进全社会的良性建设;好的电视节目也应该不仅仅以制造娱乐为目的。

然而,今天屏幕上播出电视剧的现状,却很难令人满意。

古装历史题材剧多年来经久不衰,拥有广大的观众。

当然,好的历史剧涉及历史文化,“它的作用就应当是使当代人与自己的文化传统在情感上、心智上有更多的沟通交流。

”然而,国内严肃的历史剧总是“呆板地照搬史书和僵硬的道德训诫”,以忠于历史的理由,放弃现代意识,宣扬腐朽透了的思想观念。

至于古装的武打、言情剧或“戏说”剧,不仅缺乏现代意识,连历史精神也丢弃了,甚至歪曲历史,拿历史开玩笑,那就更不足取了。

再看现代题材剧,人物场景都是现代的,但它们太“现代”了。

俊男靓女一个个衣着光鲜华丽,出门名车进门豪宅,到处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

在优越的环境中,主人公们根本无须为生活发愁,柴米酱醋油似乎是与他们不相干的东西,他们只需在商界情场悠哉游哉地玩转下去。

这与现实中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有着多么大的差距,这样的现代剧又有什么现代意义。

“违背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普通百姓的生活实际,去勾画一幅幅虚假的‘清明上河图’的电视传播理念和做法,都是与中国电视发展的根本目标和文化战略背道而驰的。

”⑦即使如反映经济建设、反腐题材的主旋律剧作,亦往往关注高层人士的活动,小老百姓在剧中没有地位。

“我们在剧中只能看到政治与经济,看到权贵与富豪,却几乎看不到文化与思想,很少看到平民,更看不到明确表达自身意志的公民。

”这类剧作虽然陈述并直面了某种现实,但那种现实是与大多数人相隔膜的。

当下大多电视创作缺乏现实意义,也不具有真正的问题意识,徒有光鲜的外表,却掩饰不了内容和思想的贫乏。

是不是现实生活中已经不存在什么问题,人们都活得像屏幕上一样潇洒了?

看一看今天的现实生活,那么多问题正困扰着人们:

升学问题、就业问题、住房问题、医疗看病问题、工作中的人际关系问题等等。

即使易卜生戏剧中提出的许多问题,今天我们仍然必须好好面对:

我们的家庭中还有大量性别不平等问题,法制建设也有很多不健全的地方,社会道德同样亟须得到改善,我们每个人的个性自由更是远远没有得到重视的问题。

这么多确确实实的问题,为什么应该反映现实的剧作都熟视无睹,视而不见呢?

当代剧作家应该像易卜生一样,从日常情景中找到最深刻的影视题材,认真地观察生活,积极地思考社会问题。

艺术家要把自身置于社会生活中,去感受这个社会的生活机能,直到它最轻微的脉搏跳动,并把真实的感受表现在作品中。

我们要学习易卜生创作的精髓,把影视剧用作表现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把屏幕用作讨论当代社会问题的讲坛,使观众通过剧作看到现实社会真实的一面,激发人们关注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问题。

虽然仅仅通过剧作的表现,并不能真正解决什么实际的问题,正如易卜生的问题剧被指责为只限于提出问题一样。

但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必然是先提出问题,如果连问题都发现不了,那么问题将永远是问题。

只有问题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解决才有更多的可能。

今天肯定不会有人否认《玩偶之家》对全世界各地妇女运动产生的重大影响和作用,易卜生剧作的意义已经远远不止于“仅仅提出问题”。

“在今天,易卜生与‘易卜生主义’在中国仍然没有过时,这是因为其核心精神对于正处在改革开放之中并经受着种种精神困扰的中国人来说,仍然具有现实的意义。

”易卜生的核心精神正是他作品中清醒的现实意义和强烈的批判性,以及他提出问题的勇气。

我们今天的文艺创作应该学习易卜生的核心精神,培养面对生活的问题意识,真实地反映生活,严厉地拷问生活,勇敢地批判生活,期待一个比现在美好的未来生活。

易卜生的戏剧继续为人类提供顿悟、良知和信念,为我们今天的创作提供借鉴和资源。

七、素材积累—易卜生名句

1、人的灵魂表现在他的事业上。

2、朋友是生活中的阳光。

3、青年时种下什么,老年时就收获什么。

4、经历是一面镜子;学习它,你能清楚地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