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学派.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468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7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者学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智者学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智者学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智者学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智者学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智者学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智者学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智者学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智者学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智者学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智者学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智者学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智者学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智者学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智者学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智者学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智者学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智者学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智者学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智者学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智者学派.docx

《智者学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者学派.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智者学派.docx

智者学派

智者学派

[单项选择题]

1、《欧洲哲学通史》-书写道,“(公元前五世纪),奴隶主民主政治,为公民创造了较为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和活跃的文化生活。

公民们可以在公民大会上对城邦的大事发表演说,……人们参加公共政治文化活动不再依赖旧有的权威和习惯,而靠自己意见的正确合理,符合逻辑和能言善辩。

人们为了满足这种需要,迫切要求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修养和善于辞令的本领。

”这样()

A.智者运动应运而生

B.自然法诞生

C.伯里克利时代到来

D.梭伦开始改革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公民们可以在公民大会上对城邦的大事发表演说”“迫切要求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修养和善于辞令的本领”显然这里说明的是智者运动,故本题选择A。

[单项选择题]

2、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格拉曾经提出这样的观点:

神是不可知的,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明语言,造出房屋、衣服、袜子和床,并且从土里取得养生之资的。

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

A.否定神的存在

B.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

C.宣扬唯物主义的思想

D.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明语言,造出房屋、衣服、袜子和床,并且从土里取得养生之资的”的信息可以看出,普罗塔格拉肯定了人的力量和作用,故D项正确;神是不可知的,不能看出其否定神的存在,故A项错误;这一时期天主教还没有产生,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单项选择题]

3、“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

”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信仰即可得救”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智”

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据材料中“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体现了对理性的尊崇,“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体现了科学探究精神,因而可以看出是启蒙思想中的科学理性精神,“要运用你自已的理智出发现真理”与之相符,故选C。

A是宗教改革思想,强调信仰得救的自主权;B“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个人的感觉,而不是强调科学的态度;D认为世界不可知,与材料中“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相矛盾。

[单项选择题]

4、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涌现出许多时代巨人,发出具有震撼力的时代呐喊。

下列人物和主张的连线,正确的是()

A.普罗泰戈拉——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统一的

B.薄伽丘——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C.伏尔泰——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D.康德——人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依据所学可知,A是苏格拉底的主张;B是莎士比亚的主张;C是卢梭的主张;D是康德的主张,联线正确,所以应选择D。

[单项选择题]

5、古希腊哲学家朗基努斯在著作里《论崇高》里说:

“天生之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要我们做万物的观光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心灵中植下一种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

”这段材料()

A.提倡自由平等,反对宗教神学

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

C.提倡个人奋斗,主张建立私有制

D.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

题干中没有出现关于“反对神学世界观”和“发展私有”的内容,因此CD两项与材料无关。

A项中追求自由平等也是体现不出来。

“万物的观光者”突出了人的地位,提高了人的价值,因此B项更符合题意。

[单项选择题]

6、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

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这一题考查考生论从史出的能力,只有丙所找到的一手史料能作为“当时已产生人文精神”的结论,其他的都不能直接推论出结论,故选C。

[单项选择题]

7、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说:

“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

”又强调“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他这样说是因为()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

C.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D.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亚里士多德针对智者学派以培养能言善辩的学生在雅典民主中发挥作用,但是忽视道德建设,提出培养美德,但是又注重社会的法律、秩序。

[单项选择题]

8、“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辩士学派哲学家普罗塔哥拉一句名言。

它之所以能够成为名言,主要是因为()

A.它认为人类本身的判断是宇宙万物最后的标准

B.其劝告人类与自然分道扬镳

C.它强调了人的决定作用

D.在价值观上,它对那个时代以及后来的文艺复兴运动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是万物的尺度”成为至理名言,本身不在于这句话是否合理和科学而在于他是人类自我意识觉醒的表现,它对后来近世人文主义的复兴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所以答案选D,ABC三项没有揭示原因而是突出了他的特点和作用。

[单项选择题]

9、“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这段材料阐述的哲学观点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识即美德

C.认识你自己

D.人人生而平等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这是智者学派的观点。

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如何,全在于人的感觉,强调了人对万物的决定作用,故选A。

但是此种观点过于强调人的决定作用,为个人极端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苏格拉底等一些思想家对此进行了纠正,提出了知识即美德、认识你自己的观点,强调有知识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

D项与材料主题意思无关。

因此,BCD均错

[单项选择题]

10、希腊智者学派的主张不包括()

A.重视人的道德情操

B.法律和道德应当以人为尺度

C.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D.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此题为逆向型选择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不包括”进行分析。

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认为一切都要以人为尺度。

其代表人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的意志,树立人的权威;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其约束力是相对的;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B、C、D都是智者学派的主张,A是苏格拉底的主张,故选A。

[单项选择题]

11、美国常利用“人权”问题对别国发难,以实现其对外战略、安全等目的。

2009年7月15日,希拉里访华却非常淡化这一问题。

最早意识到人的核心地位的思想家是()

A.泰勒斯

B.康德

C.普罗塔哥拉

D.苏格拉底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12、有一天,在下体育课回教室的路上,两位同学吵了起来。

原来,同学甲说:

我们体育老师太狠了,一个动作不对,就罚我们跑20圈。

同学乙不服气,说:

你说的不对,老师这是负责任,不是太狠,是太好了。

他们的说法与谁的观点相类似()

A.普罗塔哥拉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本题题干体现了甲乙同学队同一制度得出不同的观点,他们的标准不一,更多体现了从个人的好恶去评判,与“人是万物的尺度”观点相似,故A正确。

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和“知识即美德”。

柏拉图著作《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提出逻辑学。

[单项选择题]

13、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说:

“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

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

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

”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

A.中断了古希腊的法制建设

B.促使了古希腊人个人意识觉醒

C.阻碍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

D.使得神学思想逐步受到质疑与挑战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材料中以前只知“服从法律”到现在去“检验”法律合法与否,由此可判断出智者学派兴起后,人们开始对命令、法律进行重新审视,即开始用理性思维去判断事物的正确性与合理性,重视人的利益和感受,反映智者学派促使了古希腊人个人意识觉醒,故B为正确答案。

A、C、D与材料信息不符。

[判断题]

14、智者学派强调“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权威。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解读史料判断信息的能力。

智者学派是公元前5世纪,雅典思想家强调“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种思想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权威。

故本题正确。

[单项选择题]

15、普罗塔戈拉有一句名言: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

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对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

A.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

B.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

C.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

D.感叹人生短暂,认识有限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普罗塔戈拉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的杰出代表,普罗塔戈拉不知道“神”是否存在,也不知道“神”像什么东西足以证明普罗塔戈拉是在否定神的意志,而人生是短促的是在反思人类自己,是在肯定人的自身,所以本题答案就是C。

[单项选择题]

16、恩格斯曾经指出,西欧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

这种“意识形态”是指()

A.君权神授观念

B.人文主义思想

C.基督教神学思想

D.自然法精神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17、智者学派并不是一个有严格组织的学术团体,很多人都是教师和知识分子,他们自觉地承担起了启蒙民众的作用,不辞辛劳地从一个城邦转到另一个城邦,向民众传授辩论术、修辞学、市政学和人性知识等,从而使这些公民适合于雅典的民主制。

这一学派的智者大都()

A.反对追求实利

B.坚持法律之上

C.推崇专家治国

D.忽视道德作用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因为智者学派并不是一个有严格组织的学术团体,另外,他们的诡辩理论恶性膨胀,导致不讲是非,颠倒黑白,正缘于此,人们把他们的辩术视为诡辩,两千多年来我国也曾把智者学派称为诡辩派。

在诡辩过程中大都忽视了道德作用,所以答案选D。

[单项选择题]

18、普罗塔哥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

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对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

A.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

B.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

C.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

D.慨叹人生短暂认识有限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19、古希腊智者学派主要代表普罗泰戈拉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他实际强调了()

A.人的尊严和价值至高无上

B.以主权在民反对主权在君

C.应将平等推广到所有的人

D.以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能力。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古希腊智者学派”、“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等,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可知,本题主要考查人文主义的起源。

可知,以普罗塔戈拉为代表的智者学派的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内涵。

题干实际上强调的就是人文主义,A.人的尊严和价值至高无上,符合题意。

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A;其余BC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和题意。

[单项选择题]

20、古希腊一则寓言:

“有一个栖息于山林的隐士同一头熊成为极要好的朋友。

有一天,隐士在林间睡着了,他的朋友熊坐在一旁守护着他,挥舞着巨大的熊掌为他驱赶蚊蝇。

有一只苍蝇不停地在隐士头上叮落,任凭熊怎样驱赶也不离去。

熊被激怒了,当这只苍蝇再次落在隐士的头上时,熊举起了石头,狠狠地向苍蝇砸了下去……,”这则故事的寓意是()

A.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导致了极端个人主义

B.世间上根本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

C.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

D.道德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无知是导致罪恶之因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题干中的熊为了表达对苍蝇的愤怒及对朋友的关爱,就不顾它的朋友身体,这典型的是太过于维护对朋友的呵护,但是因为无知,导致了最终使朋友的身体遭受损害,故选D。

[单项选择题]

2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在此之前人类对自然世界缺乏了解

B.东西方都开始了对人和人类社会的研究

C.中国用大一统方式推进了思想的发展

D.苏格拉底特别强调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可知,这是属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和西方智者运动时期,题干中“人类意识”首次觉醒可以说是东西方都开始了对人和人类社会的研究,所以答案选B。

更多内容请访问《睦霖题库》微信公众号

[单项选择题]

22、称古代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

A.希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

B.希腊涌现出了众多的哲学大师

C.希腊先哲最早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的价值

D.希腊人最早研究自然哲学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西方古代人文精神。

根据所学知识,A不对,这与社会性质无直接关系;B不对,这是古希腊人文主义发展的表现;D不对,人文主义是关系人和人类社会;所以答案选C。

[单项选择题]

23、普罗泰格拉说: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这一名言()

A.关注人类道德

B.批评苏格拉底

C.探究社会正义

D.否定神的意志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判断能力。

普罗泰格拉这句话是说人是衡量万物的尺度,这是对以神的意志作为衡量标准的否定。

A、B、C三项都与题干的意思不相符。

所以答案选D。

[单项选择题]

24、“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这段话阐述的哲学观是()

A.人人生而平等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知识即美德

D.认识你自己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材料“全在于人的感觉”可知人的感觉是衡量万物的标准。

所以答案选B。

[单项选择题]

25、普罗泰格拉出生于公元前480年前后,他曾与雅典民主派政治家伯利克里结为至友,一生旅居各地,收徒传授修辞和论辩知识。

晚年因“不敬神灵”被控,著作《论神》被焚,本人被逐出雅典,在渡海去西西里的途中沉船失事。

下列关于普罗泰格拉的表述,正确的是()

A.曾生活于雅典民主制的黄金时代

B.他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

C.否定了神的权威,受到神的报复

D.他强调理性、承认感觉是认识的起源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他曾与雅典民主派政治家伯利克里结为至友”可知A正确,伯利克里把雅典民主制推向“黄金时代”;苏格拉底在普罗泰格拉出现,排除B;“受到神的报复”说法不妥,沉船失事属于意外事故,排除C;亚里士多德强调理性、承认感觉是认识的起源,排除D。

[单项选择题]

26、事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上述材料说明了()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识即美德

C.认识你自己

D.人人生而平等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中“事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即智者学派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因此A项符合题意。

知识即美德和认识你自己都是苏格拉底的思想,材料并未提及这些概念,排除BC两项。

材料侧重于强调人的价值和主观判断,没有强调人的自然权利“人人生而平等”,排除D项。

[单项选择题]

27、“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

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

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该观点认为()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性本善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人人生而平等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智者学派的观点。

智者学派认为:

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如何,全在于人的感觉,强调了人对万物的决定作用,其代表人物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

分析选项,A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A。

[单项选择题]

28、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以下对此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揭示了人的本性②表达了作者的民主意识③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环境④体现了公民的政治理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名言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这句话表达了民主意识,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环境,也体现了公民的政治理念,但是没有涉及人的本性。

所以答案选B。

[单项选择题]

29、“在正式确定继承人之前,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进行了一次考核,看他是不是接受了自己的哲学思想的真传。

结果,柏拉图在考核亚里士多德对‘理念论’掌握得如何时,亚里士多德反而对这种理论提出大胆的批判。

”给这个历史故事取一个标题,最合适的是()

A.“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B.“认识你自己”

C.“知识即美德”

D.“人是万物的尺度”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30、普罗泰格拉的《论神》开头第一句:

“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

有许多东西阻碍着我们的认识,如问题晦涩、人生短促等。

”据此可知。

普罗泰格拉研究的是()

A.人和神之间的关系

B.人和人类社会

C.伦理道德

D.民主和法制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31、柏拉图说:

“一个人要想成为伟大的人,就不应该只爱他自己,也不应该只爱自己的事情,而应该只爱公正的事情,不论那件事情碰巧是他做的,还是别人做的。

”这表明了柏拉图具有()

A.广泛民主思想

B.法治思想

C.理性主义思想

D.人民主权思想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依据材料“个人要想成为伟大的人,就不应该只爱他自己,也不应该只爱自己的事情,而应该只爱公正的事情”可知柏拉图强调应该用自己的理性来判断,对于公正的是应该要多做,所以选C项

[单项选择题]

32、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说:

“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

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

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

”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

A.推动雅典城邦民主制度的发展

B.推动了古希腊人的怀疑精神

C.使雅典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

D.推动了个人私欲的膨胀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材料说明智者学派兴起后,人们开始对命令、法律进行重新审视,即重视人的利益和感受,反映智者学派促使了古希腊人个人意识觉醒和怀疑精神的出现,故选B。

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智者学派对雅典民主制的关系;C项错误,雅典并未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D项材料并未体现。

[单项选择题]

33、希腊智者学派代表安提丰对待法律的方式是:

众目睽睽下,应尊重法律;无人在场时,随本性驱动行事。

这从本质反映了智者学派()

A.没有法制观念

B.认为法律可有可无

C.处事灵活变通

D.忽视道德建设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依据材料中的“众目睽睽下,应尊重法律”,可以得出A、B两项说法与材料不符;“无人在场时,随本性驱动行事”由此可以看出智者学派忽视道德建设。

故选D。

[单项选择题]

34、下列哪一主张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

C.“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D.“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35、智者学派指出:

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

为了避免互相伤害,人们相互约定不伤害别人,这是政府创立的基础。

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

该观点被称之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契约论”。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的约定是制定法律的基础

B.智者学派重视法律和正义的作用

C.社会契约论起源于智者学派

D.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3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到:

“苏格拉底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这套科学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

”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相对主义造成了个人放纵和道德破坏

B.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

C.智者学派的思想不能指导个人行为

D.智者学派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这套科学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说明指导古希腊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不利于公共道德的形成和败坏社会秩序,即相对主义造成了个人放纵和道德破坏,所以答案选A,BD两项说法正确但与上述题意不符,C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单项选择题]

37、智者学派有这样一段话:

关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在,我们也不可能感知他们的形状和相貌是什么。

因为有许多感知方面的障碍,人们不可能亲身体验到神,最重要的是人生是那么短促。

这表明智者学派认为()

A.神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B.神对社会人生起着超自然作用

C.人要摆脱基督教的统治

D.神在人的感知范围之外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这是普罗塔戈拉在《论神》中的一段话。

古希腊智者学派研究的领域则转移到“人”本身以及对人的价值的阐述上,他们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因此AB错误;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当时基督教还没有产生,因此C错误。

材料中心意思就是强调神不在人的感知范围之内。

故选D

[单项选择题]

38、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说:

“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躯体,穿戴也和人一样。

……每一种动物都会把神的模样描绘得和自己一样。

”这表明色诺芬()

A.宣扬唯物主义思想.

B.主张将神人性化

C.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想

D.否定神的存在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由材料中的“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躯体,穿戴也和人一样”可知是人把神描绘成了自己的模样,符合材料中的“每一种动物都会把神的模样描绘得和自己一样”的观点。

材料的内容应该是主观思想的表现,所以不宣扬唯物主义思想。

材料中并未涉及到天主教会的内容,所以排除C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