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基降塑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48631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氧化碳基降塑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二氧化碳基降塑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二氧化碳基降塑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二氧化碳基降塑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二氧化碳基降塑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二氧化碳基降塑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二氧化碳基降塑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二氧化碳基降塑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二氧化碳基降塑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二氧化碳基降塑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二氧化碳基降塑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二氧化碳基降塑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二氧化碳基降塑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二氧化碳基降塑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二氧化碳基降塑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二氧化碳基降塑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二氧化碳基降塑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二氧化碳基降塑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二氧化碳基降塑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二氧化碳基降塑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氧化碳基降塑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

《二氧化碳基降塑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氧化碳基降塑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氧化碳基降塑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

二氧化碳基降塑料行业分析报告

二氧化碳基降塑料行业分析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目录:

1,行业概况………………………………………………………………………2

1.1行业简介……………………………………………………………2

1.2行业规模………………………………………………………………2

1.3发展速度………………………………………………………………3

1.4平均利润水平……………………………………………………………9

1.5主要厂商…………………………………………………………………10

2,行业外部环境分析……………………………………………………………13

2.1技术因素…………………………………………………………………13

2.2政府政策和法规对行业的影响…………………………………………13

2.3社会因素…………………………………………………………………14

2.4国际环境的变化对国内的影响…………………………………………15

3,行业市场分析………………………………………………………………18

3.1市场需求…………………………………………………………………18

3.2市场供给…………………………………………………………………20

3.3市场营销因素……………………………………………………………21

3.4市场竞争情况…………………………………………………………25

4,行业内竞争者分析…………………………………………………………25

4.1现行战略的分析…………………………………………………………26

4.2未来目标分析……………………………………………………………28

4.3竞争实力分析……………………………………………………………29

4.4自我假设分析……………………………………………………………30

5,行业前景分析………………………………………………………………30

1,行业概况

1.1行业简介

二氧化碳是石油和天然气等物质燃烧释放出来的一种气体,既是环境温室效应的“元凶”,又是潜在的碳资源。

鉴于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潜在威胁,全球多数国家已经加入到了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的行列当中,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成为当下的热点。

环境友好材料是指在原料采集、产品制造、使用或者再生循环利用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环境负荷最小的材料,具有资源和能源消耗少、对生态和环境污染小、再生利用率高的特点。

而目前国内外在研发领域具有创新优势的可降解塑料原料——二氧化碳基聚合物,正是值得石化行业关注的环境友好型塑料原料。

普通的塑料原料,如聚乙烯、聚丙烯等聚合物是以烃为单体聚合而成,而二氧化碳基聚合物则是以烃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共聚而成,其中二氧化碳含量占31%-50%,与常规聚合物相比,对烃类及上游原料石油的消耗大大减少。

二氧化碳基聚合物不但可以减少对石油的消耗,而且环境适应性也很理想。

二氧化碳基降解塑料属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类,可在自然环境中完全降解,可用于一次性包装材料、餐具、保鲜材料、一次性医用材料、地膜等方面。

二氧化碳基降解塑料作为环保产品和高科技产品,正成为当今世界瞩目的研究开发热点。

利用此技术生产的降解塑料,不仅将工业废气二氧化碳制成了对环境友好的可降解塑料,而且避免了传统塑料产品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它的发展,不但扩大了塑料的功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日益枯竭的石油资源是一个补充。

因此,二氧化碳基降解塑料的生产和应用,无论从环境保护,或是从资源再生利用角度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2行业规模

1.2.1国内外降解塑料的研究开发情况

1)国际:

目前降解塑料已经在国外得到相当程度的认可,2002年美国Cargill-Dow公司已经完成了14万吨聚乳酸生产线的建设,正式投入运行,2003年在全世界销售超过12万吨,其中日本3万吨,欧洲2万吨,美国6万吨,其它地区1万吨。

2002年美国P&G公司、日本三菱化学公司分别建立了千吨级聚羟基烷酸酯的生产线,日本的昭和高分子公司建立了千吨级聚琥珀酸乙二醇酯的生产线,日本的岛津制作所、三井化学公司也分别建立了万吨级聚乳酸的生产线,日本大赛珞公司建立了聚己内酯的吨级生产线,德国BASF公司推出了Ecoflex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美国的伊斯曼化学公司推出了EastarBIO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美国的杜邦公司也推出了万吨级Bio-Material的降解塑料。

2)中国:

我国降解塑料的研究和开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但到了80年代仅有少数科研单位进行实验室研究,90年代才掀起研究开发热潮。

国家将“可降解塑料地膜”的研究列入了“八五”重大科技攻关计划。

90年代中期研究开发的热点转向塑料餐具、包装袋、垃圾袋等,90年代后期,降解农用塑料地膜已处在示范应用阶段,包装材料及制品已处在市场推广阶段。

近年来我国降解塑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有关专家估计,除完全降解技术以外,国内外在降解塑料技术方面相差不大,但目前我国降解塑料在技术和经济上都存在一些问题,其原因是生产企业推向市场的产品基本上是部分降解产品,如淀粉填充型生物降解、光/生物降解聚苯乙烯发泡餐盒,光/生物降解聚丙烯餐盒、聚乙烯包装袋、垃圾袋等。

这些产品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相似的使用性能,但降解性能较差,阻碍了降解塑料大规模进入市场。

1.2.2国内外二氧化碳聚合物的规模情况

1991年,美国的空气化学产品公司通过购买日本专利并改进申请美国专利后,1994年已有二氧化碳聚合物出售。

近年来日本在二氧化碳聚合物研究上有了一定的进展。

日本三菱化学公司高桑恭平进行了二氧化碳、环氧乙烷共聚合的研究,制成了热稳定性高、力学性能好又可生物降解的聚碳酸亚乙酯。

目前,世界上二氧化碳基塑料的规模化生产线还未见报道,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州立大学有30吨规模的试验生产线,韩国的浦项制铁(POSCO)计划从2002年开始筹建年产3000吨生产线,但是否已经建成还不确定。

2003年4月,内蒙古蒙西高新技术集团公司采用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的专利技术,经过3年的艰苦努力,完全采用国产设备,成功地建成了年产3000吨二氧化碳基塑料生产线,并生产出合格产品,这是目前世界上投入运行最大的二氧化碳基降解塑料的生产线。

国内其他二氧化碳基降解塑料项目有:

中海石油化学股份公司3000吨/年降解塑料项目。

1.3发展速度

1.3.1世界发展进程

美国、韩国、日本、俄罗斯和我国台湾的科学家在二氧化碳基聚合物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工作。

由二氧化碳制备完全降解塑料的研究始于1969年。

日本油封公司发现,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共聚可得到交替型脂肪族聚碳酸酯。

这种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环境可降解性。

美国在此基础上通过改进催化剂,于1994年生产出二氧化碳可降解共聚物。

国外开展该项工作的研究单位主要有:

日本东京大学、波兰理工大学、美国Pittsburgh大学和TexasA&M大学、日本京都大学、埃克森研究公司等。

美国空气产品与化学品公司和陶氏化学公司已合成出相应的产品。

到目前为止,只有美国、日本和韩国等生产二氧化碳降解塑料,美国年产量约为2万吨,日本、韩国也已形成年产上万吨规模。

美国Cornell大学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一种方法,利用可再生资源和CO2可制取塑料。

直至迄今,使用CO2为原材料制取聚合物,还需使用石油衍生物如环氧丙烷或环氧环己烷。

而新的聚合物—替代的R-环氧柠檬烷(LO)单体与CO2的共聚体,称之为聚碳酸柠檬酯(PLC),它有许多类似聚苯乙烯(PS)的特性,同时具有可生物降解性。

R-环氧柠檬烷(LO)由自然界的环状单萜烯、柠檬烯(1,8-萜二烯)得到,它存在于300多种植物中。

柠檬果皮中高达90~97%的油就含有R-环氧柠檬烷(LO)的对映体。

实验室试验表明,在搅拌式反应器中,液体R-环氧柠檬烷(LO)与CO2在β-二亚胺锌络合物催化剂存在下,在室温和0.68MPa的CO2压力下,可生成聚碳酸柠檬酯(PLC),约反应24小时,PLC生成转化率为15%。

虽然研究处于初步阶段,但对进一步的开发己引起兴趣。

德国亚琛工大研究人员于2008年4月上旬在美国化学学会年会上表示,德国正在研究将发电厂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转化成有用的塑料原料。

在处理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问题上,迄今研究的重点都放在将二氧化碳地下储存上,德国研究人员提出不同的思路,即将二氧化碳转化成塑料原料,用于生产饮料瓶、DVD光碟和其他有用的塑料制品。

这是德国亚琛工大的研究人员托马斯?

米勒在美国新奥尔良举行的美国化学学会年会上发表的看法。

米勒认为,将气候保护与塑料生产结合起来,比单纯地将二氧化碳储存到地下有意义得多。

目前米勒领导的研究人员已在亚琛工大建立了一个催化剂研究中心,并和位于勒弗库森的德国拜耳化学公司合作,共同研究如何从二氧化碳中生产廉价的聚碳酸酯塑料。

聚碳酸酯塑料是生产塑料瓶、DVD光碟和镜片等塑料制品非常普遍的原料,每年全球的需求量达数百万吨。

因此,如果能够研究成功从二氧化碳廉价生产聚碳酸酯的工艺,其应用前景将非常广阔。

米勒认为,虽然利用二氧化碳生产塑料原料并不能完全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但对减缓气候变暖会有很大的贡献。

米勒同时也表示,这项工艺的研究也并非很容易,因为二氧化碳是非常稳定的化学分子,要使其发生化学转化,本身就要消耗能源,另外还需要研究特殊的催化剂,估计至少还需要数年才能进入工业化应用。

德国和日本的化学家提出,用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二氧化碳做成塑料,可用来生产CD和DVD光碟等,以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

他们提出,石油化工等工业企业每年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废气,可成为廉价的制造聚碳酸酯塑料的原材料。

将二氧化碳与另一种化学气体混合,加入特殊的催化剂,可制成新的塑料材料。

据悉,用新技术制造出的二氧化碳塑料比采用传统方法生产的同类产品更加廉价和环保。

二氧化碳作为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单体的研究工作受到了世界各国广泛的重视。

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共聚物类的脂肪族聚碳酸酯是二氧化碳合成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一大亮点。

这类材料具有生物降解性能,不仅解决了当前塑料制品难以降解而导致的白色污染问题,也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作为一类新型的脂肪族聚碳酸酯,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共聚物具有透明性、生物降解性和氧气阻隔性能等特点,但是其性价比依然有待于大幅度改善,才能满足实际应用要求,今后仍需开展更深入的工作,推动二氧化碳基塑料实现真正大规模的实际应用。

1.3.2中国发展进展

作为节能环保型塑料原料,二氧化碳基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而目前我国在二氧化碳基聚合物研发领域的绝对优势,也为其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良机。

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中科院广州化学所、浙江大学、兰州大学、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相继开展了二氧化碳固定为可降解塑料的研究,并取得可喜进展。

中科院广州化学公司完成二氧化碳的共聚及其利用——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为可降解塑料的研究,该项目的中试成果已转让给广州广重企业集团公司,共同进行二氧化碳可降解塑料5000吨/年工业化试验。

该项目在催化剂方面,创新性地制备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种担载羧酸锌类催化剂。

该催化体系成本低、使用安全、制备简单,适合工业化规模生产应用。

2001年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着手进行二氧化碳的固定及利用的工业化研发工作,与蒙西高新技术集团公司合作,经过3年攻关,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3000吨/年“二氧化碳基全降解塑料母粒”工业示范生产线。

国内首套二氧化碳降解塑料工业化生产装置于2004年初由内蒙古蒙西高新技术集团建成。

该工程由内蒙古轻化工业设计院设计,采用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技术,生产规模为3000吨/年。

据称其产品可望部分取代聚偏氟乙烯、聚氯乙烯等医用和食品包装材料,并可用于一次性食品和药物包装。

根据蒙西集团提供的技术数据,目前已批量生产的二氧化碳基塑料母粒主要有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二氧化碳/环氧丙烷/环氧乙烷三元共聚物、二氧化碳/环氧丙烷/环氧环己烷三元共聚物等3个品种。

在强制性堆肥条件下,5~60天内可完全分解。

从水泥窑尾气中提取二氧化碳(CO2),通过一系列工艺将其制备成食品级纯净度,再作为原料用于全降解塑料生产,这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国内首创的全生物降解二氧化碳共聚物技术,已由内蒙古蒙西高新技术集团开发成功并投入实际应用。

用此技术建立的年产3000吨全生物降解二氧化碳共聚物示范生产线,截至2008年已实现运行4年多,共生产产品12000多吨,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这标志着该公司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该生产技术为蒙西集团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合作开发,已通过中科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组织的专家验收和科技部’863’项目验收。

目前,此项目共投入资金2900多万元,建成的全生物降解二氧化碳共聚物示范生产线是全球投入运行的规模最大的同类生产线。

该生产线生产的二氧化碳基全生物降解塑料,二氧化碳共聚物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达到10万左右,是此技术问世前世界最高水平的两倍多,可以替代传统塑料材料,从而在性能上确保二氧化碳共聚物真正作为塑料的可规模化使用。

在专利技术方面,该项目还成功开发出稀土三元催化剂,使聚合反应时间从20小时缩短到8小时以内,8小时内催化剂活性达到50克聚合物/克催化剂,是此前世界最高水平的4倍。

同时,在二氧化碳共聚合催化体系、聚合方法等方面,蒙西集团已获授权美国专利2项、中国专利3项,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据介绍,该生产线每生产1吨降解塑料,可利用二氧化碳0.45~0.5吨,不仅使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得到综合利用,而且生产出的全生物降解塑料又可大大减少白色污染,形成科学合理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目前,该项目已批量生产的二氧化碳基塑料母粒主要有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二氧化碳/环氧丙烷/环氧乙烷三元共聚物、二氧化碳/环氧丙烷/环氧环己烷三元共聚物等3个品种,外观均为淡黄色粒子或无色透明粒子,二氧化碳单元含量为31%~50%。

在强制性堆肥条件下,这些全生物降解塑料可在5~60天内完全分解。

依托年产3000吨全生物降解二氧化碳共聚物示范生产线自有技术和成功运行经验,蒙西集团正在扩大规模,3万吨/年的同类生产线于2007年底投产,一年可消耗12600吨二氧化碳。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2009年2月宣布,该所承担的二氧化碳共聚物及其产品产业化项目通过鉴定。

经过4年的开拓,该项目取得了3项世界第一:

在国际上首次解决了二氧化碳共聚物的冷流难题;率先开发出具有生物可降解性能的高阻隔薄膜材料;获得全球首个二氧化碳共聚物医用可降解材料生产许可证。

二氧化碳共聚物自问世以来,因其能高效利用二氧化碳并解决塑料的“白色污染”问题而备受关注。

但其合成过程中始终存在的催化剂效率低、聚合物加工性差、成本高等难题成为二氧化碳共聚物及其产业化的瓶颈,也是各国竞争的焦点。

长春应化所于2004年初就已成功开发出可工业化应用的稀土三元催化剂,并在蒙西建成世界首条千吨级二氧化碳共聚物生产线,确立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导地位。

为加速推进二氧化碳共聚物产业化,开发出具有实用价值的二氧化碳共聚物产品,2004年10月,长春应化所承担并实施了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重大项目——二氧化碳共聚物及其产品产业化推进项目。

该项目历时4年,取得了一系列在国际上居于领先水平的创新性成果。

项目组开发的多元共聚新型稀土催化剂和强化交联的新技术,解决了二氧化碳共聚物在30℃以上便存在严重冷流现象这一国际上一直未解决的难题,有效提升了二氧化碳共聚物的催化剂效率。

长春应化所科研人员引入外部结晶控制聚合物聚集态的方法,突破了二氧化碳共聚物连续吹制成膜的技术难题,在国际上率先开发出具有生物可降解性能的高阻隔薄膜材料。

他们还与吉林金源北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手,开发出二氧化碳共聚物医用敷料,并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二氧化碳共聚物医用一次性可降解材料生产许可证。

目前,该公司已投入3000万元建立了医用敷料生产线。

作为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减排与资源化利用备受全球关注。

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尤其利用二氧化碳生产可降解塑料技术的问世,大大提高了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循环经济的能力。

然而,截至2009年,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国内二氧化碳降解塑料产业进展迟缓,其产业化和推广应用正遭遇三大难题。

难题之一:

成本压力太大。

目前我国开发成功的二氧化碳降解塑料技术主要有4种,即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以稀土配合物、烷基金属化合物、多元醇和环状碳酸酯组成的复合催化剂为核心的高效脂肪族聚碳酸酯制备技术;中科院广州化学所的以纳米催化剂为核心的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反应生产全降解塑料技术;天津大学的以稀土络合催化剂为核心的二氧化碳与环氧氯丙烷共聚反应生产脂肪族聚碳酸酯技术;广东中山大学的以高效纳米催化剂为核心的环氧丙烷高效合成聚碳酸亚丙酯树脂技术。

在这4种技术中,实现了产业化的有3种,依次是采用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技术建成投产的内蒙古蒙西高新科技集团3000吨/年、中海石油化学股份公司3000吨/年降解塑料项目,采用广东中山大学技术建成投产的河南南阳天冠集团5000吨/年项目,以及采用中科院广州化学所技术建成投产的江苏玉华金龙科技集团金龙绿色化学有限公司2000吨/年降解塑料项目。

由于这些项目规模小,项目所用催化剂要么是稀土系催化剂,要么是纳米催化剂,目前只能小批量生产,产量低、价格贵。

此外,项目所需主要原料之一环氧丙烷和环氧氯丙烷价格也很高,再加上不菲的新产品推广费用,导致二氧化碳降解塑料的最终成本高达18000元/吨以上。

在石油基塑料价格随石油价格走低的情况下,二氧化碳降解塑料企业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已经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

难题之二:

需求小销售难。

二氧化碳降解塑料居高不下的成本,支撑其价格始终高于石油基塑料1.5~2倍。

加之其热稳定性、阻隔性、加工性与石油基塑料存在一定差距,限制了其只能在食品包装、医疗卫生等有特殊要求的极少数领域使用,无法在需求巨大的薄膜、农地膜等领域推广应用。

不仅如此,即便在有限的食品包装、医疗卫生领域,也面临聚乳酸、聚乙烯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等降解塑料的冲击与竞争,使得二氧化碳降解塑料的消费市场十分狭小,产品销售困难。

难题之三:

投资风险大。

就单位产品投资额而言,二氧化碳降解塑料项目的投资额比煤制油还高,一个1万吨/年二氧化碳降解塑料项目,往往需要1.4亿元以上的资金投入,单从经济效益考虑,项目的投资风险是很大的。

中海石油化学股份公司和内蒙古蒙西高新集团也坦承,如果不计算节能减排和环保效益,二氧化碳降解塑料项目根本不赚钱甚至会赔钱。

对二氧化碳降解塑料遭遇的“叫好不叫座”尴尬,业内专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广东中山大学表示,研究团队根据天冠5000吨/年装置运行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暴露的问题,已经设计出更加优化的工艺流程,并研发出第二代性能更好的纳米催化剂,这些成果已经通过实验室装置验证,将用于正在建设的广州天成生物降解材料有限公司1万吨/年项目和将要建设的河南天冠集团2.5万吨/年项目,预计可降低生产成本60%,提高其产品竞争力。

我国是二氧化碳排放大国,但由于目前经济高速发展依然十分依赖化石燃料,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相对困难的。

因此如何高效利用二氧化碳已经成为世界范围日益受到重视的问题,将二氧化碳固定为全降解塑料是一条公认的有效途径。

但是,该技术因成本高,加工性、力学及热学性能有待进一步改善等原因,目前世界范围内都没有实现大规模产业化。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提出,将研制出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共聚合的高效催化体系,解决本体共聚合和后处理过程的传质和传热问题以及树脂的实时改性问题,突破二氧化碳树脂的工业化连续生产的关键技术。

课题将主要研究二氧化碳基塑料的催化活性的保持、连续共聚合工艺、聚合物的后处理方法等工程化技术,解决二氧化碳共聚物工业化大规模合成所面临的传质、传热的关键技术问题。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二氧化碳基降解塑料项目虽然面临着种种困难,但是由于有其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和科技的大量投入,再加上人们对环保的越发重视,可以预见,未来的行业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其发展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1.4平均利润水平

我国塑料工业已经连续12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已经步入世界塑料大国的行列,据中国塑协统计,2006年我国塑料制品产量达3000多万吨,每年塑料废弃量超过300多万吨。

大量塑料废弃物带来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大环保恶疾,在这种情况下,推广更具环保性能的降解塑料似乎顺理成章。

可历经多年市场竞争以后,生物降解塑料在国内市场却是“叫好不叫座”。

十年间,当初看好这个行业的很多企业都支撑不下去关门倒闭了,还有些企业掉转头去做石油基塑料或专门做出口市场。

究其原因,主要有四方面:

(1)价格,由于二氧化碳基降解塑料工序,制作成本较高,究其原因,是因为市场不成熟,没有大的投资项目,只有一些小的投资,自然很难形成规模和产业,不能形成规模和产业,成本就降不下来,因此,在价格方面,会比一般的塑料高出一倍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场的需求;

(2)质量,由于目前的降解塑料产品质地脆,容易破损,这就很难让消费者满意,故在价高质次的背景下降解塑料并不符合目前我国塑料市场的需求,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自然不会受到市场的欢迎;(3)相关的法律条文和标准的缺失,无论是作为终端产品的降解塑料袋、塑料餐盒还是作为工业原材料的降解塑料,相关标准目前都基本上处于缺位状态,另外,缺乏明确的法律条文保护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这也在客观上阻碍了降解塑料的市场推广;(4)消费习惯

尽管基降解塑料行业前景一片光明,但由于以上原因,致使很多企业无法长时间的立足于市场。

展望后市,行业的发展还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同时需要企业和民众提高认识,共同努力。

1.5主要厂商

(1)内蒙古蒙西高新技术集团公司,此公司是生物降解市场的领导者,在二氧化碳聚合物的规模和技术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和领先的地位,它在市场中起到保护市场份额,扩大市场需求的任务。

它是国内首创的利用全生物降解二氧化碳共聚物技术开发成功并投入实际应用的大型集团公司,并以此建立了年产3000吨全生物降解二氧化碳共聚物示范生产线,截至2008年已实现运行4年多,共生产产品12000多吨,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这标志着该公司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该生产技术为蒙西集团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合作开发,已通过中科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组织的专家验收和科技部’863’项目验收。

目前,建成的全生物降解二氧化碳共聚物示范生产线是全球投入运行的规模最大的同类生产线。

该生产线生产的二氧化碳基全生物降解塑料,二氧化碳共聚物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达到10万左右,是此技术问世前世界最高水平的两倍多,可以替代传统塑料材料,从而在性能上确保二氧化碳共聚物真正作为塑料的可规模化使用。

在专利技术方面,该项目还成功开发出稀土三元催化剂,使聚合反应时间从20小时缩短到8小时以内,8小时内催化剂活性达到50克聚合物/克催化剂,是此前世界最高水平的4倍。

同时,在二氧化碳共聚合催化体系、聚合方法等方面,蒙西集团已获授权美国专利2项、中国专利3项,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据介绍,该生产线每生产1吨降解塑料,可利用二氧化碳0.45~0.5吨,不仅使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得到综合利用,而且生产出的全生物降解塑料又可大大减少白色污染,形成科学合理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目前,该项目已批量生产的二氧化碳基塑料母粒主要有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二氧化碳/环氧丙烷/环氧乙烷三元共聚物、二氧化碳/环氧丙烷/环氧环己烷三元共聚物等3个品种,在强制性堆肥条件下,这些全生物降解塑料可在5~60天内完全分解。

依托年产3000吨全生物降解二氧化碳共聚物示范生产线自有技术和成功运行经验,蒙西集团正在扩大规模,3万吨/年的同类生产线于2007年底投产,一年可消耗12600吨二氧化碳。

(2)江苏中科金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此公司是市场的挑战者,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