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安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49542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南安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福建南安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福建南安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福建南安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福建南安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福建南安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福建南安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福建南安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福建南安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福建南安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福建南安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福建南安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福建南安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福建南安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福建南安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福建南安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南安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

《福建南安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南安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南安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

福建南安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本试卷考试内容为:

必修Ⅱ第4、5单元和必修Ⅲ第1、2单元。

分第

卷(选择题)和第

卷(材料解析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规定的地方。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

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1953年毛泽东批示:

“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特殊”“新式”的原因是()

A.是在公有制领导下的私营经济B.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确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D.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2.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其中出现C到D点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大跃进”运动的展开

D.国民经济的调整

3.中国曾流行过这样一句口号:

“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

”该口号反映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

①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②先进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的社会生产力③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动急躁的情绪④中国人民具有卓越的创造力

A.①②③B.①③C.②③④D.②④

4.有人说“乡镇企业就是镇办、村办、户办、连办,四个轮子一起转”,这句话既形象又简练地概括了乡镇企业的组成。

从这个组成看,我国乡镇企业崛起的客观条件是()

A.农村改革解放了大量劳动力B.对外开放使大量外资融入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5.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大体上经历了“分田单干”“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三个阶段,其中“离土不离乡”指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

C.进城打工D.发展乡镇企业

6.2006年3月1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

这主要反映了( )

A.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B.“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D.中国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7.中国为兑现开放市场的承诺而作出的持续努力不如贸易争端更引人瞩目,中国欧盟商会执行总经理马乔治形象地比喻说:

“一棵树倒下的动静,要比一片森林成长还要大。

”马乔治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是()

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全球化经济带来的弊大于利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全球化经济带来的利大于弊

C.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弊大于利

D.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利大于弊

8.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

“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

”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建立经济特区 南方讲话 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扩大企业自主权 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9.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

该表反映出

表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收入

农村(家庭收入)

17.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

8.0%

消费水平

农村

8.9%

城镇

4.5%

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10.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曾向参议院指出,美国要建立一种世界体系,以便让“企业家们可以按照商业原则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

战争结束后,这一建议体现为

A.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B.《关贸总协定》签署

C.世界贸易组织建立D.联合国的建立

11.下表中列举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推论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利于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

B成立欧洲联盟开始建立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

C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努力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优势互补

D成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标志着亚太地区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12.钱乘旦在《不平衡发展:

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中说:

西方现代化在二战后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修补和修正,“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

”其中的“修正”开始于()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B.马歇尔计划实施

C.欧洲共同体成立D.欧洲联盟建立

13.美国投资专家麦克法伯说:

“联邦政府给每人600美元的退税。

如果拿这笔钱去沃尔玛消费,钱归了中国;如果拿它买汽油,钱归了阿拉伯;如果买电脑,钱归了印度;如果买水果,钱归了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墨西哥;如果买好车,钱归了德国;……”这一现象表明()

A.国际分工体系的不平等B.世界经济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

C.世贸组织受到美国控制D.亚洲商品的世界市场份额增大

14.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

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中提到,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

最能体现这种“越位”的是()

A.B.C.D.

1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报告指出:

“发展中国家解决温饱需要130亿美元,而欧美每年饲养宠物的支出为170亿美元;发展中国家妇女正常生育需要120亿美元,相当于欧美妇女每年购买香水的费用;1975-1997年发明治疗热带传染病新药仅有13种,而同期却发明了1223种减肥新药。

”上述这些材料表明()

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巨大②全球经济资源没有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③只要发达国家实行节约就能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④加快发展中国家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A.①③④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6.下表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现象,其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是

厂商/合作者

产品/服务

成本

苹果(Apple美)

设计

东芝Toshiba(日)

闪存、触摸屏

$40.00

三星Samsung(韩)

应用处理器

$14.46

英飞凌Infineon(德)

相机组件、GPS接收器

$11.80

富士康Foxconn(中)

组装

≤$6.50

注:

$是美元的简称——《iPhone手机部分零部件生产情况表》

A.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B.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C.促进中国经济迅速发展D.推动信息技术的更新

17.要破解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经济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及核扩散等全球课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要相互协调。

这表明()

A.经济全球化发展离不开发展中国家参与

B.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C.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比发达国家受益更大

D.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责任均等

18.2010年9月28日,“第三届中华文化快车——两岸师生联合祭孔大典”交流活动在北京孔庙举行。

下列与孔子有关的史实,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其思想核心是“仁”和“礼”

B.孔子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但其后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C.孔子的著作有《诗经》《尚书》《春秋繁露》

D.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19.孔子强调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意思是:

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

该观点的根本出发点是()

A.劝导统治者以德治民B.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C.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D.强调“仁政”

20.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

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①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中庸》)

④德不忧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论衡》)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

21.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C.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22.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A.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B.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社会

C.依靠礼仪法制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社会

23.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

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24.“‘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

”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甲:

“四大发明一方面代表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乙:

“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

A.甲正确,乙错误B.甲错误,乙正确C.甲乙都错误D.甲、乙都正确

25.培根说:

“(两宋时期)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

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这里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

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

26.《传奇皇帝朱元璋》摄制组为重现真实的历史布置一个场景,其道具可选用()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八大山人《松鹰图》

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拓本

一部冯梦龙的《警世通言》

A.

B.

C.

D.

27.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

意美以感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从汉字“龙”的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汉字()

①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②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

③与书法相伴而生

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8.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

右图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局部),就很能体现宋代书法的特征。

这幅作品字体的特点是()

A.字形方整,圆润纤细,浑厚深沉 

B.字形扁方,注重法度,讲究规范

C.字形严谨。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D.字形多变,追求个性,忽略法度

29.元朝文人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称: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由此可以看出,元曲()

A.结构严谨,平仄有致B.重章叠句,语言质朴

C.形式灵活,雅俗兼具D.半诗半文,辞藻华丽

30.有别于“注重线条,讲究神似、意境和气韵”的文人画,宋代以后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兴起并发展起来。

风俗画的特点是“通俗化,面向生活,朴实,热烈,色彩鲜艳、细腻”。

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B.统治者的提倡

C.民间文化的发展D.画家的性格

31.下列艺术作品与其反映的社会现实不相符的是()

A.王羲之《兰亭集序>一反映东晋名士的思想和风尚

B.顾恺之《女史箴图》——宣扬当时社会对妇女所要求的礼仪规范

C.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反映北宋经济和社会风俗

D.达·芬奇《蒙娜丽莎》——反映工业文明时代的市民生活

32.徽调、汉戏、昆曲、秦腔等经过五六十年的相互交流、融合,从而产生了声腔、剧目、表演都独具一格的新剧种──京剧。

200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不断地发生变革,更加丰富多彩,京剧的形成和发展说明()

A.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B.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C.要明确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D.事物不断地吸收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得到发展

 

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33.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分)

材料一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确立和坚持,而且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一些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成就,显示了中国丰厚的智力资源。

——摘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

《变迁:

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一五”(1953-1957):

工业增速超英赶美“二五”(1958-1962):

大跃进大倒退

“六五”(1981-1985):

走向改革开放“七五”(1986—1990):

改革闯关治理整顿

“八五”(1991-1995):

小平南巡改革潮涌“九五”(1996-2000):

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十五”(2001-2005):

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引自中国青年报2006年3月20日

材料三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

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21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摘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中国“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在哪些方面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分)

 

(2)“一五”计划期间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工业增速”?

(2分)建国初,中共开展工业化建设的方针是什么?

(3分)

 

(3)“六五”计划期间,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主要形式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分别是什么?

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要实现的共同目标是什么?

“六五”计划期间,对外开放又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

(5分)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方面说明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国如何“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

(1分)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发展道路的选择上进行过哪两次成功的实践探索?

(4分)

 

34.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国际化的新阶段。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7分)

材料一

 

(1)分别写出上图中的三个国际组织的名称(不能用英文缩写)。

(3分)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三大经济组织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3分)

材料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摘自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

 

(2)概括材料二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所反映出的信息,说明什么问题?

(3分)

 

材料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的首要口号是呼吁抵御西方文化和西方政治经济秩序的渗透,在他们看来,西方乃至整个不信伊斯兰教的外部世界,无不图谋以异己的文化、价值观念体系和生活方式来征服和俘虏穆斯林,继而剥夺其所有的权利。

——刘金源《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运动》

材料四全球招工大厅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劳工买方市场。

它使美国的挣工资者与全世界成百万的工人直接竞争生产工作职位。

——胡成国《全球化中的美国对外经济战略》

(3)在反对全球化的问题上,材料三与材料四的视角有何不同?

两则材料的各自出发点是什么?

(4分)

 

材料五“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4)你对材料五的观点是否认可?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4分)

 

35.文化的作用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7分)

材料一一个伟大的君主,一个强大的帝国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例如秦始皇和韩非,汉武帝和董仲舒。

这就是文化的作用在治国中的体现。

(1)针对材料一观点,若你是君主,在春秋战国的乱世中你会重用哪位思想家治国,为什么?

(3分)

 

材料二文天祥抗元被俘,宁死不屈,以正气歌明志,是文化的作用使然;“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座座贞节牌坊下压的是一个个呜咽的冤魂,这也是文化作用的体现。

(2)结合所学知识,具体谈谈如何理解材料中“文化的作用”?

(4分)据此,我们应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2分)

 

材料三“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可尊。

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

是余五十以前,真一犬也。

因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

若问以吠声之故,正好哑然自笑而已”。

——(明)李贽《续焚书》

材料四2007年7月17日,第七届“中华传统文化研修班”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研修主题是“《论语》与修身”,有来自大陆及港、澳、台的近百名师生参加了此次研修活动。

(3)材料三中作者是如何认识儒学的?

这说明了什么?

(4分)

 

(4)当今两岸四地的师生共同研修《论语》有何现实意义?

(4分)

南安一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

高二历史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33.参考答案:

(18分)

34.参考答案(17分)

(1)名称: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3分)

影响:

一方面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占优势;(1分)另一方面,规范协调国际经济关系,推动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2分)

(2)信息:

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加剧。

(2分)

说明:

在经济全球化中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发达国家主导;发达国家有明显优势;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加剧差距)。

(1分,任写1点即可)

(3)视角:

材料四:

着眼于宗教文化(文化角度);

材料五:

着眼于社会就业(经济角度)。

(2分)

出发点:

材料四:

维护自身文化和宗教传统(抵制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侵蚀、支配)。

材料五:

保护民族经济(保护本国就业岗位)。

(2分)

35.参考答案(17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