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49544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5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docx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docx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1讲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应用1】在一场革命爆发后,革命者宣告:

“这是旧政权和教权制度的结束,是军国主义、官僚主义、剥削制度、投机、垄断和特权这一切使无产阶级遭受奴役,使祖国遭受灾难和痛苦的东西的结束。

”这场革命是()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法国大革命

C.巴黎公社起义D.俄国二月革命

答案C

【应用2】(2009·沈阳模拟)右面两枚邮票分别是纪念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位人物和一件大事,对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

A.两枚邮票反映的内容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B.邮票上的人物直接领导着邮票上的事件

C.邮票上的事件不能体现邮票上的人物的观点

D.邮票上的事件丰富了邮票上的人物的学说

答案D

【应用3】(2008·北京文综)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A.二月革命的爆发B.《四月提纲》的提出

C.七月事件的发生D.十月革命的胜利

答案C

【应用4】(2009·海淀模拟)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表现之一是()

A.探索出一条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B.强调农村包围城市

C.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推动作用D.提出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答案A

 

史料文本

 

漫画:

列宁同志清扫地球

信息解读

(1)这是一幅历史漫画,图中的人物是列宁,他正在用扫帚清扫地球。

图下的人物代表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反动势力,他们已经被清扫出地球,画面反映出他们狼狈逃窜的形象。

图中的人物代表以沙皇为首的封建势力,他们还没有脱离地球。

画面反映出他们张牙舞爪,拼命顽抗的形象。

(2)该漫画的夸张和幽默的笔法形象地反映出俄国资产阶级与外国势力的不堪一击以及以沙皇为首的旧官僚、旧地主等封建势力的根深蒂固。

(3)该漫画的主题是凸现十月革命的巨大影响,它形象地反映出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

史料应用

(1)“列宁同志清扫地球”具体是指什么事件?

清扫的对象有那些?

(2)“列宁同志清扫地球,”他扫到中国来了吗?

怎样理解这一句话?

(3)这幅漫画说明了十月革命的什么作用?

答案

(1)十月革命。

对象:

资产阶级、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势力、封建势力等。

(2)扫到中国来了。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影响了中国革命,“列宁同志清扫地球”这句话指的是十月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3)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大题预测

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

 

图四

(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事件?

图二和图一是什么关系?

(提示:

回答二者关系时要概括全面,一方面是指导和实践作用,另一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丰富。

(2)图三和图四分别反映了怎样的革命道路?

对此你有何认识?

(提示:

对革命道路的认识关键要和具体国情联系起来。

(3)如果我们对上述四图反映的重大事件进行课题研究,请你为该课题命名,并简要说明理由。

(提示:

课题命名要围绕图片主题考虑,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考虑。

自主解答

(1)事件:

图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图二:

巴黎公社的成立。

关系:

巴黎公社实践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2)道路:

俄国走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中国走的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井冈山道路)。

认识: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和本国国情相结合,走有本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3)课题:

如: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发展等)。

理由:

图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图二实践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图三、图四实践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一、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有了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回答1~4题。

1.(2009·衡阳模拟)我们即将迎来《共产党宣言》问世160周年,我们在研究“它为什么诞生于160年前?

”其中最基本的条件是()

A.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B.三大工人运动的推动

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D.马、恩参加革命实践

答案A

2.(2009·沈阳模拟)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创立“新和谐公社”,试图把公社建成为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财产公有的社会。

但公社4年以后就宣告失败,根本原因是()

A.欧文经营管理不善

B.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C.资产阶级无情剥削

D.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

答案D“新和谐”公社蓝图

3.英国广播公司(BBC)进行网上投票,评选世界近1000年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结果马克思最后胜出。

来自挪威的投票者科里森说:

“马克思启蒙了数以千计争取自由正义的人民,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

”是因为马克思

()

A.改造空想社会主义B.发表《共产党宣言》

C.赞扬巴黎公社革命D.指导十月革命的工作

答案B

4.(2008·潮州质检)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共产党宣言》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②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③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向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答案A

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回答5~7题。

5.巴黎公社客观上实践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这主要表现在()

A.工人武装通过起义夺取政权B.成立公社委员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

C.政府全体成员均由市民选举产生D.公社委员会没收私营企业

答案A

6.某班同学在学习巴黎公社时,对巴黎公社产生了以下四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巴黎公社反映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已呈下降趋势

B.巴黎公社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C.巴黎公社如建立工农联盟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D.巴黎公社是各种偶然因素促成的一个特殊事件

答案D

7.巴黎公社用革命方式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任何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等等。

这些做法给我们留下的经验主要有()

①无产阶级专政②人民民主③人民公仆④工农联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回答8~12题。

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首先发生革命的条件不包括()

A.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B.无产阶级政党日益成熟

C.无产阶级有革命同盟军D.沙皇专制统治已推翻

答案D

9.二月革命后形成了特殊局面,主要表现在()

A.两个政权并存 B.继续参加一战

C.群众运动不断高涨 D.苏维埃政府成立

答案A

10.(2009·泰安模拟)列宁在二月革命以后回到俄国,并发表了重要演说。

一位支持者在整理这一演说的内容时列举了四条,其中错误的是()

A.要坚决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沙皇统治B.无产阶级需要夺取政权,然后实行土地改革

C.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D.提出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答案A

11.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当时的国际格局。

这主要是指()

A.退出帝国主义战争B.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C.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D.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答案C

12.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

A.促进了共产国际的建立

B.为俄国实现现代化创造了重要的前提

C.有利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D.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每一个时代都有与自己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课题。

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它,就能把人类历史向前推进一大步。

我们时代的总课题就是科学社会主义。

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开始,至今已有160年的历史了,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也已经历了好几代人。

其间,有发展,也有失误;有辉煌,也有挫折。

一方面,它说明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事业,任何势力也无法阻拦它最终胜利的步伐;另一方面,它又说明了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客观规律的完全认识有一个过程,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时俱进。

——某学术网站

(1)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标志是什么?

(2)马克思、恩格斯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3)20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如何得到实践并获得新发展的?

试举例说明。

答案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基本内涵

①阐明了阶级斗争的学说;

②指明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命运;

③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途径;

④表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⑤指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3)①十月革命的胜利,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获得了成功的实践,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新经济政策,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或允许私人创办或租赁工厂(或采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恢复和发展了经济。

③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国情)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等,中国不仅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或中国改革开放也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

(其它言之有理的也可,任答两条)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

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还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规定公职人员的薪金不许超过熟练工人的最高工资即年薪6000法郎;等等。

但是,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造成后来财政拮据,孤军奋战。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

材料二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

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

材料三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

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三分析巴黎公社革命与苏维埃政府革命措施的相同点。

(2)结合材料二,分析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政府之间的关系。

(3)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与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相比较有哪些主要的进步性?

答案

(1)都打碎了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了新的无产阶级国家机器;剥夺了资本家的资本,交给工人监督管理,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特征。

(2)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趋势,其经验教训对苏维埃政府是十分宝贵的。

苏维埃政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将巴黎公社的理想加以充实完善,变成现实。

(3)将银行收归国有,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团结了农民阶级,形成工农联盟,有利于政权巩固。

单元总结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08·广东单科)马克思、恩格斯说:

“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

”“发明家”是指()

A.科学社会主义者B.空想社会主义者

C.巴黎公社领导人D.第一国际领导人

答案B

2.(2009·抚顺模拟)列宁曾说:

“古老的传说中有各种非常动人的友谊故事。

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这“两位学者和战士”是

()

A.莫尔和欧文B.圣西门和傅立叶C.马克思与恩格斯D.列宁与斯大林

答案C

3.“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载有此文的书籍应是()

A.《资政新篇》B.《共产党宣言》C.《国富论》D.《人权宣言》

答案B

4.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

”第一次实践了这一观点的是()

A.巴黎公社B.俄国二月革命C.俄国十月革命D.新中国的成立

答案A

5.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伟大尝试。

巴黎公社()

A.是在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基础上直接建立的

B.推动了第一国际的建立

C.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历史舞台

D.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答案D

6.在解释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列宁这样写道:

“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

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

”列宁的这段话可理解为()

A.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革命

B.在无产阶级准备未成熟以前不能进行革命斗争

C.革命的成功需要成熟的条件做保证

D.1871年是革命条件成熟与否的分水岭

答案C

7.马克思曾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应该首先在欧洲比较发达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但十月革命却发生在比较落后的俄国,对此你的看法应该是()

A.马克思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预言是错误的

B.俄国十月革命是“早产”的,其结果已经证明

C.马克思主义要结合实践不断得到发展

D.十月革命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

答案C

8.1917年10月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决定用武力夺权代替和平夺权,主要是由于()

A.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指明了革命发展方向

B.人民群众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C.七月流血事件发生,临时政府完全掌握了政权

D.临时政府勾结前线反动军官准备到首都镇压革命

答案C

9.(2009·淄博模拟)假如俄罗斯共产党要在2017年举办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庆祝活动,最具有纪念意义的地方是()

A.莫斯科B.彼得格勒C.基辅D.斯大林格勒

答案B

10.(2009·秦皇岛模拟)将下列两幅图结合起来,它们所反映的主题是()

 

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攻打冬宫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B.巴黎公社革命

C.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D.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答案D

11.下图反映了俄国十月革命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列宁同志清扫地球》漫画

①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②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③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开展④十月革命的胜利表明社会主义战胜了资本主义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②④

答案C

12.从社会进步和制度创新的角度看,20世纪初期国际社会最重大的事件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C.美国实行新政改革D.中国清王朝被推翻

答案B

二、非选择题(13题18分,14题22分,共40分)

13.当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举行了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

结果得票高居榜首者是马克思。

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挫折的情况下,这个评选结果不能不令人深思。

请回答:

(1)马克思为什么被称作“千年思想家”?

请简要说明理由。

(8分)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有何意义?

(4分)

(3)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成功地变为实践,请谈谈你的理解。

(6分)

答案

(1)马克思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等马克思主义理论,阐明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指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他的思想具有科学性、革命性,构成了无产阶级思想体系,成为无产阶级政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

(2)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开展起来。

(3)十月革命通过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暴力夺权,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因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成功实践。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巴黎所追求的,是建立共和国获得城市应享的特权,它衷心希望能为法国的其他城镇作出一个榜样。

如果说巴黎公社超出了它正常的职责范围的话,很抱歉,那是它要回答凡尔赛政府的战争挑衅。

巴黎只希望拥有自己的自治权,它充分尊重法国其他城镇的平等权利。

——《巴黎公社公报集》第二集

材料二俄国当前的形势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上到下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的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一切官员由选举产生,并且可以随时撤换,他们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平均工资;没收一切地主土地,国内一切土地收归国有,由当地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列宁《四月提纲》

材料三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

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而以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这个政权的构成形式。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

把操纵国计民生的即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收归国有,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在此基础上发展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合作经济;允许那些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巴黎……希望能为法国的其他城镇作出一个榜样”,这里的“榜样”是指什么?

(6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在政权性质和人民权利方面有何变化?

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12分)

(3)在政权建设方面,材料三与前两则材料相比有什么不同?

(4分)

答案

(1)“榜样”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2)在政权性质方面要求建立工农苏维埃共和国,在人民权利方面规定了官员的权利及土地和社会产品的分配监督方式。

这一变化说明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要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与巴黎公社相比其认识更加成熟,为十月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

(3)中国是要建立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

备课资源

1.(2009·徐州模拟)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的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三个最先进的国家”指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英、法、美

B.“三种主要思潮”指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

C.马、恩、列共同创造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D.马、恩汲取德、英、法优秀文化成果创立了科学理论

答案D

2.下列各项与巴黎公社革命爆发无关的是()

A.生产力发展的要求B.普鲁士对法国的侵略

C.临时政府的卖国行为D.临时政府企图解除人民武装

答案A

3.图中①②所指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两个顶点,其涉及内容分别是()

A.里昂工人起义、宪章运动

B.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十月革命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

答案D

4.恩格斯说:

“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历史用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

”下列事件最能证明这一论断的是()

A.巴黎公社B.二月革命C.宪章运动D.七月革命

答案A

5.巴黎公社是对整个19世纪上半期国际工人运动的一次总结,它体现了这一时期国际工人运动的哪些特点()

①自发性和偶然性的特点②政治斗争和暴力斗争的特点③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特点④无产阶级政党领导革命的特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A

6.下列发生在俄国的历史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②列宁发表《四月提纲》③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④十月革命胜利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

答案A

7.巴黎公社和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中,相同的是()

A.实行土地改革B.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C.以革命武装代替旧军队D.给予国内各民族平等权利

答案C

8.下列两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爆发的相似原因是()

 

巴黎公社成立大会攻打冬宫

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指导

B.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

C.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所致

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