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江苏省和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和优秀毕业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50518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开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江苏省和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和优秀毕业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开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江苏省和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和优秀毕业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开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江苏省和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和优秀毕业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开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江苏省和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和优秀毕业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开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江苏省和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和优秀毕业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关于开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江苏省和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和优秀毕业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关于开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江苏省和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和优秀毕业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关于开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江苏省和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和优秀毕业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关于开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江苏省和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和优秀毕业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关于开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江苏省和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和优秀毕业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开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江苏省和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和优秀毕业设计.docx

《关于开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江苏省和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和优秀毕业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开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江苏省和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和优秀毕业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开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江苏省和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和优秀毕业设计.docx

关于开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江苏省和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和优秀毕业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教务部

联合通知(2014)第7号

关于开展201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江苏省、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和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培育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和《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实施江苏省“十二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根据我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

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中矿委[2013]34号)的有关要求,现开展201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江苏省和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

1、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分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

创新训练项目:

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条件的准备、实验的实施、数据处理与分析、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创业训练项目:

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进行一定程度的验证试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创业实践项目:

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具有较好创新基础或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服务,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2、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

分为一般项目和指导项目两类。

3、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

分为自拟项目、指导项目和重点项目三类。

自拟项目由学生自行联系指导教师,双方共同确定题目申报;

指导项目由低碳能源研究院指定内容,学生根据项目内容自主

申报,低碳能源研究院根据申报情况确定立项学生名单;

重点项目由各实践创新基地负责人指定题目并组织学生申报,每个创新实践基地申报不超过2项。

4、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培育计划

由本科生个人,在导师指导下,开展项目研究。

主要目的是以项目为载体,创新毕业论文(设计、创作)管理模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在科研选题、调查研究、实验设计、综合分析、数据处理、文字表达、中外文献检索与阅读等方面的能力,提高毕业论文(设计、创作)质量,进一步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

二、项目研究期限、数量及资助经费

1、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创新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研究期限为2年,即2014年5月-2016年5月,创业训练项目研究周期为1年,即2014年5月-2015年5月。

项目数为80项,其中:

1)创业实践项目1项,资助经费10万元;

2)创业训练项目9项,每项资助经费2万元;

3)创新训练项目70项,每项资助经费约2万元。

2、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

项目研究期限为1年,即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

项目数为50项,其中:

1)一般项目20项,每项资助6000元;

2)指导项目30项,每项资助3000元。

3、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

自拟项目和指导项目研究周期为1年,即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重点项目研究周期为2年,即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

项目数量及资助金额

1)自拟项目300项,每项资助不超过1500元;

2)指导项目2项,每项资助2000元,由低碳能源研究院资助;

3)重点项目由学院申报并经教务部组织专家遴选,最终确定入选的项目和资助金额,每项资助经费1-5万。

4、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培育计划

研究周期为1年,即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

项目数量及资助金额

每个专业可申报不超过2项,理工专业项目资助2000元,文科类专业项目资助1500元,由项目负责人在教师指导下自主使用,主要用于毕业设计(论文)所需的资料费、材料费、调研费、论文版面费等必要开支,不得用于支出劳务费等人员经费。

三、选题要求

1、创新训练项目不限学科专业,申请人可根据自身兴趣在下列范围内自行选题:

指导教师科研与技术开发(服务)课题中的子项目;

校实践创新基地、开放实验室、实习或实践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与训练项目;

各类发明、创作、设计等制作项目;

专业性研究及创新项目、创业计划与职业规划创新项目;

社会调查项目;

学生自行设计的科研项目;

其他具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

2、校级重点项目应结合实践创新基地内涵特点,能够体现出学术水平高、综合性强、形式新颖、预期成果展示度高并有较高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价值,鼓励多个实践创新基地联合申报交叉学科项目。

3、校级指导项目由低碳能源研究院提供项目选题、研究内容和专业要求(见附件4-1),并安排指导教师,学生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自行组队申报。

4、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培育计划

符合我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相关要求,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密切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体现教学要求,具有一定的应用性、实用性、可行性、综合性和创新性,难度和份量适当。

范围主要包括:

教师科研课题中的子项目;社会调研项目;创作、设计等项目;其他有价值的研究与实践项目。

项目选题选择上要与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相同。

四、申报条件

1、项目申请人

(1)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申请人为我校在籍本科生,品学兼优,具有良好科研素质和创新创业意识。

申请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创新团队(1-3人,最多不超过5人),项目主持人为1-2人。

校级指导项目申请人须为相关专业大二、大三学生。

(2)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计划项目:

对科学研究有浓厚兴趣的在校三年级本科生,建筑专业为四年级本科生,申请人未担任未结题的国家级或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负责人。

2、项目主持人

(1)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面向2012级、2013级全校本科生和2011级建筑学专业学生。

(2)创业训练项目:

面向2011级、2012级、2013级全校本科生和2010级建筑学专业学生。

(3)创业实践项目:

面向2012级、2013级全校本科生、2011级建筑学专业本科学生和2013级硕士研究生。

(4)项目主持人原则上只能参与一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往立项未结题的不得申报。

(5)项目负责人在毕业之前应完成项目结题验收工作。

3、项目指导教师

(1)项目指导教师原则上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具备良好的科研素质和较高的参与热情;创业实践项目的指导教师实行校内和校外“双导师”制。

(2)每名教师原则上只能指导一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或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计划项目,有国家级和省级尚未结题项目的指导教师不能担任此次指导教师。

(3)实践创新基地负责人原则上必须担任1项本实践创新基地重点项目的指导教师。

五、时间安排和工作要求

学院根据学校所分配的各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和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培育计划项目数量(附件1),组织本院学生申报,并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遴选和上报。

科研平台申报的国家级项目和各学院申报的校级重点项目由教务部组织专家评审,校级指导项目由低碳研究院组织专家评审。

具体安排如下:

1、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学院团委负责汇总本学院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申报材料,于4月28日(周一)前将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申报书(附件2-1、纸质文档一式一份)、学院汇总表(附件2-2、纸质文档一式一份)送交校团委303室,电子版发送至kjsjcumt@,邮件标题注明:

**学院创业训练创业实践申报。

各学院教学办负责汇总科研平台和本学院的创新训练项目申报材料,于4月28日(周一)之前将创新训练项目申报书(附件2-1、纸质文档一式一份)、推荐项目汇总表(附件2-2、纸质文档一式一份)教务部实践教学办公室(行政楼C203),电子版以压缩文件形式(文件名:

学院—创新训练—项目数)发送至cumtsjk@。

5月12日—14日,学校公示立项结果。

5月中旬,学校将立项的项目报教育部审批备案。

5月16日(周五)前,各学院于组织确定立项学生登陆我校“大学生创新训练管理系统”,在线填写并提交项目申报资料。

5月21日(周三)前,学院在“大学生创新训练管理系统”中完成项目审核。

5月23日(周五)前,教务部在系统中完成项目审核。

2、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

请各学院于4月25日(周五)前将推荐项目报教务部实践教学办公室(行政楼C203)。

上报材料包括项目申报表(附件3-1,纸质文档一式一份),推荐项目汇总表(附件3-2,纸质文档一式一份),电子文档以压缩包形式(文件名:

学院—省级项目—项目数)发至:

cumtsjk@。

4月26日-28日,学校公示立项结果。

4月29日-30日,学院组织推荐项目负责人登录“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平台”(网址:

5月4日-10日,学校汇总有关材料上报省教育厅。

3、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

5月30日(周五)前,各学院组织立项学生登陆“大学生创新训练管理系统”,在线填写并提交项目申报资料,并将重点项目申报书(附件4-2,纸质文档一式五份)交至实践教学办公室(行政楼C203)。

6月4日(周三)前,学院在我校“大学生创新训练管理系统”中完成项目审核。

6月5日-12日,教务部组织专家评审重点项目并公示立项结果。

6月20日(周五)前,教务部和低碳能源研究院在系统中分别完成自拟项目、重点项目和指导项目的审核工作。

4、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计划

请各学院于6月16日(周一)前将推荐项目报教务部实践教学办公室(行政楼C203)。

上报材料包括项目申报书(附件5-1,纸质文档一式一份),推荐项目汇总表(附件5-2,纸质文档一式一份),同时将电子文档以压缩包形式(文件名:

学院—优秀毕设计划—项目数)发至:

cumtsjk@。

六、有关说明

1、本次评审立项的原则是:

按照“国家级-省级-校级”项目逐级评审,凡上一级项目经评审未获得立项者,但如按下一级项目的经费资助标准可完成项目研究要求的可直接或优先作为下一级的项目进行立项。

学院在评审推荐时需向项目负责人和指导教师予以说明。

2、我校“大学生创新训练管理系统”登陆网址:

:

802/SJZCPT/DLGL/index.aspx,或在教务部主页左下方点击“实践教学系统”登陆后选择“创新训练”。

学生登录用户名为学号,初始密码为123456,请学生及时登录系统并修改密码。

3、从2014年度立项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不含创业类项目和校级指导项目)和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培育计划项目起,凡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学校将对指导教师给予一定工作补贴。

4、请各学院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做好2014年度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江苏省和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

杨康,电话:

83590152。

附件

1、2014年各类计划项目立项名额分配表

2、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各类表格

2-1、中国矿业大学“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申报书

2-2、中国矿业大学“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院申报汇总表

3、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各类表格

3-1、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

3-2、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汇总表

4、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各类表格

4-1、低碳能源研究院2014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指导项目)简介

4-2、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重点项目申报书

5、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计划各类表格

5-1、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培育计划项目申报书

5-2、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培育计划项目汇总表

6、专业门类目录(本科)

教务部科研院

校团委低碳院

2014年4月1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