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的概念.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52473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的概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信息化的概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信息化的概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信息化的概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信息化的概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信息化的概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信息化的概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化的概念.docx

《信息化的概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的概念.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息化的概念.docx

信息化的概念

信息化的概念

信息化

简介

信息化的概念

信息化生产力

信息化建设

简介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的生产工具。

它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功能。

)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

智能化生产工具与过去生产力中的生产工具不一样的是,它不是一件孤立分散的东西,而是一个具有庞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

这种网络性生产工具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将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根据最新公布的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在1997年6要素的基础上增加“信息安全”为7要素。

信息化的概念

  1一般性定义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60年代的日本,首先是由一位日本学者提出来的,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西方社会普遍使用“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是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

  关于信息化的表述,在中国学术界和政府内部作过较长时向的研讨。

如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从物质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向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社会转变的发展过程;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如此等等。

  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对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定义为:

“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实现信息化就要构筑和完善6个要素(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设国家信息网络,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培育信息化人才,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的国家信息化体系.

  2通信经济学中的定义

  所谓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以物质与能源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的过程。

  信息化代表了一种信息技术被高度应用,信息资源被高度共享,从而使得人的智能潜力以及社会物质资源潜力被充分发挥,个人行为、组织决策和社会运行趋于合理化的理想状态。

同时信息化也是IT产业发展与IT在社会经济各部门扩散的基础之上的,不断运用IT改造传统的经济、社会结构从而通往如前所述的理想状态的一个持续的过程。

[概念定义者:

骆永华]

  [此定义综合了以下学者的定义]

  1〉1963年,日本学者TadaoUmesao在题为《论信息产业》的文章中,提出“信息化是指通讯现代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化的总称。

”其中行为合理化是指人类按公认的合理准则与规范进行;通讯现代化是指社会活动中的信息交流基于现代通信技术基础上进行的过程;计算机化是社会组织和组织间信息的产生、存储、处理(或控制)、传递等广泛采用先进计算机技术和设备管理的过程,而现代通信技术是在计算机控制与管理下实现的。

因此,社会计算机化的程度是衡量社会是否进入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2〉林毅夫等指出:

“所谓信息化,是指建立在IT产业发展与IT在社会经济各部门扩散的基础之上,运用IT改造传统的经济、社会结构的过程”。

  3〉赵苹等给信息化所下的定义则是:

“信息化是指人们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达到较高的程度,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推动人的智能潜力和社会物质资源潜力充分发挥,使社会经济向高效、优质方向发展的历史进程”。

  3.信息管理学定义:

  指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普及的基础之上,社会和经济的各个方面发生深刻的变革,通过提高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水平,在各种社会活动的功能和效率上的大幅地提高,从而达到人类社会的新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的过程。

信息化生产力

  信息化生产力是迄今人类最先进的生产力,它要求要有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一切不适应该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将随之改变。

完整的信息化内涵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1)信息网络体系,包括信息资源,各种信息系统,公用通信网络平台等。

  

(2)信息产业基础,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装备制造,信息咨询服务等。

  (3)社会运行环境,包括现代工农业、管理体制、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文化教育、道德观念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

  (4)效用积累过程,包括劳动者素质,国家现代化水平,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不断进步等。

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指品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支撑品牌管理的手段和过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企业信息化已成为品牌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品牌应该采取积极的对策措施,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进程。

品牌2.0理论指出,信息化建设是品牌母体树冠部份的支持网络,庞大的品牌识别系统必须对应有强大的信息化建设体系,如果信息化建设不能满足品牌识别系统的要求,品牌识别系统也将受到伤害,会自动调低到现有的信息化建设体系可以支撑的大小,这是品牌母体的自我调整过程。

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以解释一种现象:

为什么有的品牌进行了很好的品牌识别系统设计,初看起来是一个极具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品牌,但却不能持久,并马上出现了负品牌效应(品牌的负面元素暴露进行损害品牌的美誉度)。

  信息化建设包括了企业规模,企业在电话通讯、网站、电子商务方面的投入情况,在客户资源管理、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的建设成就等。

信息化建设是品牌生产、销售、服务各环节的核心支撑平台,并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的不断深入显得越来越重要,未来甚至许多企业就是只依靠信息化建设而生存。

  品牌指数数据模型中的信息化建设权值为10分,当品牌在企业规模、通讯系统、网络、电子商务、客户资源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有正向的建设内容时,品牌指数将给予加分。

  在品牌2.0理论体系中,信息化建设作为品牌母体树冠部份的支撑物,同属自触点,也就是品牌母体可以主导的部份。

  品牌信息化建设必须详细分析、系统实施。

品牌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必须根据本品牌的情况因地制宜地实施,千万别好高骛远,在中国,信息化建设失败的案例极其常见,尤其是CRM、ERP领域。

对品牌来说,错误的信息化建设决策有可能带来比未进行有效信息化建设更大的风险。

  2008年信息化三大亮点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12月19日在北京召开。

这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工作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作了题为《应对困难和挑战,确保平稳较快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报告,要求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张德江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扭转当前工业增速下滑趋势,确保工业平稳较快发展。

  2008年三大成效凸显

  李毅中在总结2008年的主要工作时说,今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多方面严峻挑战并取得重大胜利的一年。

特别是下半年以来,面对工业经济形势日趋严峻的局面,全系统坚决贯彻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战略决策,推动出台落实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克服困难,力保工业平稳增长。

  2008年,在信息产业相关领域,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扎实推进技术创新。

组织实施了科技重大专项、重大装备、关键工艺、重点产品研发和产业化项目。

完善了标准制订机制,全年共发布标准1676项,淘汰落后标准445项,积极参与了信息产业有关国际标准的制定。

各地大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建设了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和行业重点实验室,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已达575家,建立了一批产业联盟和公共技术平台。

  二、通信业改革发展和奥运保障取得显著成效。

实施电信体制改革,电信市场监管得到加强,基础电信市场三家骨干企业实现了平稳重组。

TD-SCDMA的发展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成功为奥运提供商用服务,36项措施已落实21项,二期网络建设全面启动,3年发展规划已经确定。

加强无线电集中统一管理,维护了空中电波秩序。

全力做好奥运科技研发、通信保障、无线电、信息安全等工作,为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

信息技术在钢铁、石化、烟草等行业广泛应用,在上海、江苏、广东等地产业升级中的作用明显。

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稳步开展,98.5%以上的地市级政府、85%以上的县级政府建立了政府网站。

农村信息化广泛开展,涌现出宁夏等一批典型。

  2009年四项举措跟进

  李毅中强调说,2009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关键年。

做好全年的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对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保增长、保发展、保稳定而言,意义重大。

  为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重点抓好九个方面工作,与信息产业相关的工作包括:

  一、大力支持重点产业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其中包括落实鼓励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技术咨询、现代物流、融资信贷等工业服务业,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软件外包等产业发展。

  二、抓好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装备发展,推动技术进步和成果转化。

  加强重点领域技术攻关,抓好科技成果转化。

在电子信息领域,重点支持软件、集成电路、下一代网络等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推动出台新的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政策。

认定一批国家重大装备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行业重点实验室,建立重点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支持产业联盟、专利池等创新形式。

  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突破一批核心技术。

在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实施或参与的有9个,包括“核高基”、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与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

  强化标准管理,迅速扭转标准化工作滞后局面。

标准是技术的高端。

要根据产业发展和行业管理的急需,完善工业标准化运行机制,做好标准与规划、产业政策的协同,促进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衔接。

2009年要全面开展标准清理工作,重点清理标龄超过10年的标准。

加快制订轨道交通装备、民用船舶、节能和安全生产等一批重点标准,做好4G标准国际化工作。

  三、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发挥信息技术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等优势,围绕工业产品研发设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促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改造升级。

要结合工业技术改造,继续实施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发展应用电子技术、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为技术改造和两化融合提供支撑。

  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

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提高已建重点业务系统的应用水平,推动系统间业务协同,推进政府信息共享。

继续开展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和试点工作。

推进农村信息化向纵深开展,推进“三网融合”。

开展重点行业的信息化评估工作。

推动面向企业电子商务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继续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工程。

  协调维护国家信息安全。

推进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强化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基础性工作,实施政府部门互联网安全接入工程。

加强对政府部门、重点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工作的协调、督促和检查。

加强信息安全战略研究,制订信息安全服务管理政策,发展信息安全产业,推广国产信息安全产品。

规范电子认证服务市场秩序。

  四、推进通信业改革和监管,抓好TD—SCDMA发展。

  通信业移动化、宽带化、IP化、融合化趋势日益明显,传统话音业务向综合信息服务转型步伐加快,市场竞争格局出现新变化。

进一步深化电信体制改革,创新业务模式,推广新技术、新业务,拓展行业应用市场,壮大提升产业链。

2009年,业务总量争取增长15%左右,业务收入增长6%左右。

  以发放3G牌照、深化电信体制改革为契机,加快TD发展。

目前我国发展3G的条件已经成熟,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将发放3G牌照,明后两年预计完成3G投资2800亿元左右。

要抓紧制定出台并实施电信体制改革配套监管政策,进一步优化竞争格局。

各运营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加快3G网络建设。

目前,TD-SCDMA发展到了最关键的时候。

政府部门要继续给予强力支持,逐项落实扶持措施。

强化运营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挥产业联盟作用,推进核心芯片、终端及测试设备产业化,加强增强型技术研发。

运营企业要全力做好二期网络建设,扩大网络覆盖,丰富业务应用,实现大规模商用。

  服务社会、服务民生,加强新形势下的电信监管。

针对电信重组后的新情况,引导企业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促进公平有序竞争。

积极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减少和避免重复建设,进一步规范通信建设市场招投标行为。

抓紧出台扶持增值电信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实施分类管理,促进规范发展。

以市场化为导向,推进电信资费管理方式改革,着力解决互联网间架构、网络互通等热点、难点问题,依法查处和打击各种侵害用户权益的违规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落实企业责任,净化网络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