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 下的和田玉和田玉知识供参习.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58649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显微镜 下的和田玉和田玉知识供参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显微镜 下的和田玉和田玉知识供参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显微镜 下的和田玉和田玉知识供参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显微镜 下的和田玉和田玉知识供参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显微镜 下的和田玉和田玉知识供参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显微镜 下的和田玉和田玉知识供参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显微镜 下的和田玉和田玉知识供参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显微镜 下的和田玉和田玉知识供参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显微镜 下的和田玉和田玉知识供参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显微镜 下的和田玉和田玉知识供参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显微镜 下的和田玉和田玉知识供参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显微镜 下的和田玉和田玉知识供参习.docx

《显微镜 下的和田玉和田玉知识供参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显微镜 下的和田玉和田玉知识供参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显微镜 下的和田玉和田玉知识供参习.docx

显微镜下的和田玉和田玉知识供参习

中国的和田玉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了,它是世界公认的"软玉之王"。

和田玉的珍贵性和稀有性也吸引着各商家,这其中也不乏鱼目混珠者。

为了让大家清楚的认识和田玉,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简单鉴别和田玉的方法:

首先,介绍一下几种常见的冒充和田玉的仿冒品:

1.大理岩这种玉石颜色呈白色,光泽是蜡状光泽,内部结构为水线状、条纹状。

2.水石这种玉石主要成分是石英岩,其硬度较高,但脆性强,易断裂。

内部结构是颗粒状。

颜色呈苍白的颜色,光泽看上去较干涩。

3.岫玉它是产于辽宁省岫原县,是中国另外一种玉石。

岫玉产量较大,硬度低,易断裂,在价值上仅次于和田玉。

其内部结构呈云片状。

以绿色为主,主要用来冒充和田青白玉。

4.乳化玻璃这是一种纯粹的仿冒品,是人工仿照和田玉用玻璃合成的。

它没有明显的结构,用肉眼可以看见内部有气泡。

其次,介绍一下鉴别和田玉的方法:

和田玉的硬度是很高的,韧性也很强。

和田玉可以划玻璃,而自身无损伤。

对于其他的玉石来说,只有水石可以划玻璃而自身无损伤。

而水石常用来冒充和田玉的极品羊脂玉,羊脂玉是羊脂肪的白色,水石是苍白的颜色;羊脂玉是油脂光泽,水石较干涩,光泽不好。

和田玉的结构呈棉絮状在不能划玻璃的情况下,要仔细分辨他们的颜色和内部结构,多做比较。

最后,给大家介绍一些玉石保养的小常识:

玉怕火,怕惊(磕碰),怕油腥。

对于和田玉来说,最好贴身佩带,因为其内部的微矿元素是活的,可被人体吸收,对人身体有益,而人身体所出的汗液亦可养玉,使和田玉的光泽越来越好,正所谓"人养玉,玉养人"。

玉石的清洁也很简单,用牙刷和清水就可以清洁了,切忌放入化学制品,这样会破坏玉的光泽。

如何鉴别羊脂玉羊脂玉又称白玉,为软玉中之上品,极为珍贵。

主要含有透闪石(95%)、阳起石和绿帘石。

非常洁白,质地细腻,光泽滋润,状如凝脂。

古传"白璧无瑕"即指白玉。

羊脂白玉是和田玉中的宝石级材料,是白玉中质纯色白的极品,具备最佳光泽和质地,表现为:

温润坚密、莹透纯净、洁白无瑕、如同凝脂,故名。

对于此玉和普通白玉,最简单的区别方法,是在白色的日光灯下观看。

羊脂白玉对着日光灯,所呈现的是纯白半透明状,而且带有粉粉的雾感。

而一般的白玉,对着日光灯虽也呈半透明状,但没有粉雾感。

两者最大的区别是,白玉无论档次等级的高低,以肉眼看均很白,但在白色日光灯下必定带有深浅不一的微黄色,因此在日光灯下若有一丝丝微黄色,就不能称之为羊脂白玉了。

符合苛刻标准的珍稀名贵的羊脂玉,是绝对容不下丝毫杂质的。

羊脂玉的鉴别要点必须满足五个方面,即质地纯、结构细、水头足、颜色羊脂白、油性重。

质地纯--羊脂玉中透闪石矿物含量达到99%。

羊脂玉存在于围岩蚀变最完美的地段。

当花岗闪长岩体与白云岩接触产生一系列接触变质岩系,白云岩变为白云石大理岩,岩浆晚期热液沿白云石大理岩构造裂隙通道,发生交代作用形成透闪石岩。

围岩蚀变形成了白云石大理岩-透闪石化白云石大理岩-透闪石岩三种岩相,羊脂玉就赋存于透闪石岩岩相中。

结构细--羊脂玉中透闪石呈显微纤状变晶结晶及成集合体,在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下可对透闪石结晶粒度进行测定,羊脂玉中透闪石纤维状长度(纵向)0.033-0.01mm,宽度(横向)0.0006-0.001mm,这些显微纤状、绒毛状、毡状透闪石晶体互相交织在一起,组成绒毛状结构、毡状结构、交织结构。

显微纤状、绒毛状、毡状透闪石晶体集合体,在正交偏光下的特点就是在相同角度内,不显示均一的消光现象。

水头足--水头、灵地都是玉石透明度的称谓,在透闪石玉中常从厚度2mm为标准,白玉在这准则中呈现半透明-不透明,羊脂玉的水头足说明呈现半透明状。

颜色羊脂白--羊脂白不是纯白,而是带有油脂光泽的白,在白色中有的可透出微微的黄色,质地差的也可在白色里透出微微的浅灰色调。

油性重--羊脂玉在人们手掌中不断的触摸过程中,自而然之,在玉石表面产生一种油性感,在一些和田细白玉中也有此现象,当羊脂玉坠于水中,提起玉体,可滴水不粘,因此油性重的羊脂玉绵性也特好,所谓绵性,也就是韧性。

本文出自:

小马和田玉器精品商城-小马玉器-网易博客从皮色、汗毛孔看和田玉籽料一、活皮。

真籽料在河水中经千万年冲刷磨砺,自然受沁,它会在质地软松的地方沁入颜色,在有裂子的地方深入肌理。

这种皮色是很自然的,叫做活皮。

它的颜色浸入玉内有层次感,过渡自然,皮和肉的感觉是一致的。

皮上的颜色应是由深入浅,裂隙上的颜色应是由浅到深。

其实好玉是不长皮的,即有,也是星星点点,或在细小的裂子里。

二、死皮。

造假皮一是冒充籽料,二是迎合爱玉者喜爱各种皮色的倾向。

造假皮的方法是绝密的,但据说是用染地毯的染料,用海绵吸足染料,把玉放在里面,再设法渗透。

假皮色的原料大多是和籽玉在自然环境下受沁的金属盐同样的东西,大多是枣红皮。

这种皮浮于表面,颜色太鲜艳,无过渡的自然层次感,且干涩,不滋润。

造假皮的部位都在玉质疏松的地方,叫死皮。

这种皮色用开水一烫就容易掉色变淡。

三、滚料。

市场上多见冒充籽料的滚料。

滚料是把山料甚至青海料、俄罗斯料、岫玉料的下脚料小块,放入滚筒机内滚磨,磨成卵形,很像籽料,然后再染假皮冒充。

造假者甚至把大块山料开成小料磨光。

这种假籽料充斥市场,蒙骗了很多人,我自己就多次上当。

滚料的价格不高,一般30元左右即可买下一块。

仅此一点,就可断定不是籽料。

若是籽料,相同的体积,怕都在几百元至数千元之间。

四、汗毛孔。

汗毛孔在这里是一个代用词。

有无汗毛孔,是鉴别真假籽料的真招。

真正的籽料,无论多么细腻,它的表面,会有无数细细密密的小孔,非常像人身皮肤上的汗毛孔。

这种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表面现象,绝不是人工可以伪造出来的,在十倍放大镜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用汗毛孔来鉴别真假籽料非常有效。

因为滚料上面有滚磨过的磨痕,一道道的擦痕,而没有自然状态下的"汗毛孔"。

掌握了皮色、滚料及汗毛孔的基本知识,鉴别籽料真假,当不会很难了。

不同产地的玉的特征一.新疆和田的玉龙喀什河下游产的带皮仔玉或上游产出的山流水玉质地温润细腻,云絮状纹里短而且致密,油性好韧性足,半透明感觉。

比重:

2.95以上,硬度:

6-6.5度。

上机器磨雕时不易崩裂。

凡是仔玉打磨出来的表面润泽干净,我们称做和田玉打磨面。

由于,晶体结构不同的关系,俄罗斯玉打磨出来的是充满平板凹陷的麻皮坑打磨面。

行家称之为俄罗斯玉打磨面。

二.俄罗斯贝尔加湖糖白玉山料:

里面充满了明显的团块云絮状纹里,结构松,密度相对小。

云絮状纹理中夹杂冰点蟹爪纹,其颜色僵白,大都油性差一点。

上机器磨雕时易起性,易崩裂。

尤其是成品精细打磨面上会出现一团一团的麻皮凹陷,行家称为俄罗斯玉打磨面。

比重:

2.95以下硬度在6度左右。

俄罗斯布利亚特仔料结构近似和田玉高密度,细结构,短的云絮状结构。

三.青海玉:

发现于柴达木盆地西北缘,青海格尔木、祁连县等地。

青海玉水分重,透度高,油性差,细小松散的点状云絮状结构是它的典型特征。

纤维变晶结构、毛毡结构、半自形中粒嵌镶结构、残晶结构。

玉组织里面经常可看见有比两侧玉组织更为透明的玉筋又称水线。

盘玩一段时间后颜色会发灰,发暗,上机器磨雕时脆性大,易崩裂。

成品有毛玻璃感觉。

因其价格低廉,故充斥白玉市场。

硬度4-6度,比重2.9以下老坑的青海玉比较好。

颜色:

白、乳白、浅绿、绿、褐。

四.且末玉:

点状,松散,粗旷的云絮状结构经常伴随黑点或白色的僵点.黑点是铬尖晶石,白色僵点为白云石.且末玉的油性好能起包浆大都做仿古件以山料为主块度大.五.于田玉:

有仔玉和山料,老坑和新坑.云絮状纹理呈长丝状或长条状,由于于田新坑玉属山料,在开采时用炸药暴破故新坑玉上常遍布裂咎,而且硬度也不及和田玉质地比较致密,油性好,色度好润白.六.辽宁岫岩河磨玉:

属溪坑仔玉,云絮状纹理粗且杂乱,颜色大都以青色或青黄色为主且夹带各种石性很重的僵斑和皮.经常出现皮夹肉、肉夹皮的状况。

因其颜色浓郁,青色部分往往以青黄色或青色部分为基调,很象出土古玉中没有受沁的开窗部分的本色玉。

混色部分往往以咖啡、土黄、褐土黄颜色为基调,很象出土古玉受沁部分的土沁颜色。

而杂色僵斑部分往往不透明又以褐土黄、褐色基调为主,很象出土古玉先受石灰沁再受其他沁以后的感觉。

所以河磨玉多用于仿古件.充填白玉的鉴定在中国古代,人们崇尚玉石,往往用玉来形容人的品质,拥有玉石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早在5000年前,王宫贵族就开始使用玉石。

随后的各个朝代中,玉器虽然都有其独特的意义或形制,但玉器的发展却从来没有中断过,并在历史的发展以及记录历史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中国古代玉器史,同时就是一部中国发展史。

中国古代对玉器的要求很高,并不是所有的矿物晶体集合体都能作为玉石,综观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玉石不外乎这么几种:

软玉、岫玉、独山玉、绿松石。

这几种玉石的最典型的特点是温润,象征君子的温文尔雅。

其中软玉最为常见,地位也最高。

而软玉又以中国新疆和田县所产为上品。

软玉根据其颜色分为几个品种:

白玉、青玉(绿带灰或者绿带黑以及淡青绿色)、青白玉、碧玉(不同明度的绿)、黄玉、黑玉、糖玉(血红、红塘红、紫红、褐红等)、花玉等,其中以白玉最佳。

而白玉根据不同程度的白又有不同的叫法,如羊脂白、梨花白、雪花白、象牙白、鱼骨白、糙米白、鸡骨白等,其中羊脂白为珍品中的极品。

但是,软玉中的真正的羊脂玉是非常少的,目前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软玉藏品中,羊脂玉屈指可数。

所以,目前中国市场,甚至整个亚裔人市场上,羊脂玉几乎是天价,以此带动白玉的价格飚升。

白玉市场价格的升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玉石爱好者非常偏爱新疆和田软玉,更渴求和田白玉。

但是,新疆和田作为中国古代可以说是唯一的一个软玉产地,经过几千年的开采挖掘,其产量已大不如从前,优质的白玉,特别是羊脂玉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为了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近年来,中国青海以及俄罗斯的白玉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市场上,特别是俄罗斯白玉,目前已经占到白玉市场的60%以上。

研究发现,俄罗斯的白玉与中国新疆白玉略有不同,在结构上,俄罗斯白玉的粒度更大,多数晶粒在0.01~1mm之间,整体呈现纤维粒状结构,新疆白玉结构极其致密,主要是纤维交织结构,但这在宝石显微镜下难以观察,只能看到少数交织的丝状结构。

从光泽和透明度上来说,俄罗斯白玉透明度高,光泽强,一般为玻璃光泽,和田白玉的透明度相对低一些,光泽是柔和的油脂光泽。

总之,从和田白玉的各个性质来看,它更具有中国玉文化中圆润的要求。

但在宝石实验室里,这些区别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也难以找到有力的产地鉴别证据,包括象DEXRF等这样的大型仪器都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喜欢软玉的人,或者说传统的玉文化观念就是倾向于和田玉。

更让我们这些所谓的宝石学家难以置信的是,在软玉行业中,一些"业务精良"的人仅凭一双眼睛一只手,就能区别那是和田料,哪是俄罗斯料。

当然了,其准确程度有多少无法验证,但是,从其信从者的数量来看,我们知道,这些人的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经验或者说是鉴别标准,实际上就代表了这个行业中某方面鉴别分级标准的权威。

但是,这种标准确实是难以言传的,这种权威的形成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形成的,对很多人来说,这种经验的获得几乎花费毕生的精力。

所以,这个行业中必然存在大量技术不够娴熟的人,这就为"和田玉"的仿造者提供了空子。

二白玉的充填处理一般情况下。

俄罗斯白玉仿或者说冒充和田白玉,就类似于拿泰国红宝石冒充缅甸红宝石,或者是拿斯里兰卡蓝宝石冒充克什米尔蓝宝石一样。

但充填处理的俄罗斯白玉冒充和田白玉就不一样了,它更象是用劣质的翡翠经过漂白、充填后(即B货翡翠)冒充高档翡翠。

甚至可以说,它们的处理方法、过程如出一辙。

只是由于白玉的结构更加致密,受酸腐蚀的程度更小,所以,在漂白白玉的时候更困难一些,充填的时候也更困难一些而已。

另外,目前,充填处理的翡翠已经不再猖獗地冒充高档翡翠了(一些旅游市场除外),随着它的技术的成熟、公开,已及各个检测实验室都已经掌握了它与天然翡翠的区别方法,购买者也变的日趋成熟,所以说,现在的B货翡翠如其说是一种冒充品,倒不如干脆就说是翡翠的一个品种罢了,只是在销售的时候注明经过了处理就是了。

而充填处理的白玉则不同,本来人们就认为俄料的白玉,青海的白玉要比和田玉档次低而不原接受它们,现在又经过了充填处理,如果在购买时没有被告知,购买者肯定有被欺骗的感觉。

再就是,目前白玉的处理方法和过程仍属高级商业秘密,甚至连白玉又充填处理的行为都鲜为人知,所以,目前几乎所有的购买者都不知道白玉会经过处理,他们根本想不到手上的"和田玉"有可能原产自俄罗斯。

当然,两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之后,敏感的人会发现异常,因为到时候他手上把玩的玉石出现了淡淡的土黄色。

三充填处理白玉的鉴定从感官上来说,特别是颜色和透明度上,和田白玉更象是动物的油脂,特别是羊大肠上的脂肪,天然的俄罗斯白玉则有冰感,而充填处理的白玉,则感觉更象雪,特别是象被用手压硬的雪。

折射率(点测法)基本都是1.60~1.62,或者说基本上都是1.60~1.61偏光镜下几乎没有什么鉴定意义,但是根据统计,俄罗斯料的削光更弱。

紫外光下,和田白玉和俄料白玉基本上都表现为惰性,而有的充填白玉在长波下有中等的白色荧光。

根据统计,和田白玉的密度最大,为2.95(±0.05)g/cm-3,俄料白玉的密度为2.89(±0.05)g/cm-3,而充填白玉的密度为2.75(±0.15)g/cm-3。

显微镜观察,顶光源照射时,和田白玉的表面非常圆润,透射到内部的光比较均匀,也就是说,和田白玉的结构致密均一;而俄料白玉表面经常可见晶粒镶嵌,能够分辨出晶体的界限,偶尔可以看见某个晶面对光的定向反射。

充填白玉表面粗糙,有坑凹不平的现象,类似显微镜下看到的毛玻璃,而凹雕部位的平整面,可以看见类似软玉断口的参差不齐现象,偶尔可见到比较明显的凹坑,凹坑内的光泽比较弱,于充填翡翠不同,充填软玉几乎看不到剪切沟渠纹,这说明即使是结构相对粗糙的充填软玉,相对翡翠来说还是致密得多。

另外,有些带有淡淡褐黄色的充填软玉,在显微镜下可以发现,越向玉石内部深入,其颜色越深。

用强的底灯照射或者用光纤灯照射观察玉石内部,往往可见棉花团状包体,偶见黑色包体。

而俄料和充填白玉几乎没有棉花团状包体,而是多见一些类似蝉翅,又类似轻纱的一些相互交织的结构。

充填白玉几乎找不到黑色包体。

最有效,也是最准确的鉴别方式是用红外光谱仪。

如何选购和田玉和田玉,是我国软玉的代表,开发利用已有7000年以上的历史。

产于我国的新疆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一带。

在绵延800至1100公里的山上,分布着20余个矿床点,资源比较丰富。

和田玉是由透闪石和阳起石岩组成,属于低铁富镁的矿物。

其摩氏硬度6-6.5,坚韧而有韧性,折光率为1.62。

光泽度比其它玉类和叶腊石都高。

密度为每立方厘米2.9-3.1克,放在手里有厚重感。

和田玉分为子玉、山料和山流水料。

颜色以白色为主,有纯白、月白、灰白色、青白色;也有青色、璧色、糖色、黑色及黄色等。

以纯白色为上品,黑色的墨玉和黄色的玉也是比较稀少的。

因其矿物质颗粒极细小而又成纤维状,与隐晶质微粒集合体组成,抛光后呈现出油脂光泽,当地人称之"油性很大"。

特别是白色的子玉加工后像炼制好的羊脂肪,故称"羊脂玉",系和田玉中的精品。

制成的各种玉器看上去赏心悦目,摸起来有温润的感觉,在灯光下晶莹剔透。

一、和田玉按照产出地的不同,可分为:

子料、山流、山料三种类型。

1.子料:

又名子儿玉,是指原生矿剥蚀被冲刷搬运到河流中的玉石。

它分布于河床及两侧的河滩中,玉石裸露地表或埋于地下。

它的特点是块度较小,常为卵型,表面光滑因为它年代久远,长期受水的冲刷、搬运、分选,去其了糟粕,留存了精华。

或深埋于土下,几异其坑,饱吸了大地之精华。

所以子玉一般持质地较好,因它吸饱喝足,温润无比。

子玉又分为裸体子玉和皮色子玉。

裸体子玉一般采自河水中,而皮色子玉一般采自河床的泥土中。

所以皮色子玉的年代更为久远,一些名贵的子玉品种如:

枣皮红、黑皮子、秋梨黄、黄蜡皮、洒金黄、虎皮子等等,均出自皮色子玉。

2.山流水:

名称是由采玉和琢玉艺人命名的。

它是指原生玉矿石经风化崩落,并由河水冲击至河流中上游而形成的玉石。

山流水的特点是距原生矿近,块度较大,棱角稍有磨圆,表面较光滑,年代少久远,比子玉年青。

3.山料:

又称山玉,或叫盖宝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

山料的特点是块度不一,呈棱角状,良莠不齐,质量常不如山流水和子玉。

严格的说山料没有经过大自然的洗礼,没有饱吸宇宙之精华,应当叫它为玉石,不应当叫玉。

目前通常的价格,同等级别的子玉是山料的6--8倍。

在坊间更常风以无皮之山料或俄料,俄料亦属山料且物质成份一样,因出矿地在俄国境内而称俄料,其价更低得多,特性是色白但玉质太水即是透明感过重,密度和油质感均比不上正宗和田子玉料好!

若以俄料充和田子料件出售,经验少者难以辨之,目前在坊间或网上唯数不少。

而真正的羊脂玉,目前国家没有标准,它是产于冰雪复盖的冰河中。

羊脂玉白若羊脂,不但白且绝不反青,其油脂度特高,不是一般色度达到羊脂级的山料或子玉可匹敌的。

若与之相比,均要靠边的。

有些老玩家玩玉几十年也难得一求!

羊脂玉取得难度之高加上其稀有度,可以说现在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得到精绝之品。

现如今自称羊脂玉的其实大多数是色高白的山玉或子玉,如不带皮的一般多是山料。

玉工都知道子玉价佫高之山料数倍,在做工时一定想尽办法的留皮。

有些为了冒充子玉而想方设法做烧染假皮子的,也常可见之。

无皮的玉是不是子玉,就要靠鉴定者的经验和眼力来确定了,因此往往存在着争议性。

因此,按照和田玉的同等级来说,子料最为贵重,山流水次之,山料又次之。

二、和田玉按照玉种可分为:

和田玉按颜色分类有白玉、青玉、糖玉、青白玉、墨玉、黄玉、碧玉等共七种。

以白玉为贵,其中的羊脂白玉白如截脂,有着像羊尾上脂肪一样的白色和油润,给人以刚中见柔、纯洁高贵的美感,是旷世难求的玉中极品。

三、选购皮色子玉的优势:

物以稀为贵!

和田仔玉历经数千年采集,已经日渐稀少。

自然灿烂的皮色,是和田玉子料特有的特征,也是真货的标志。

但假沁色的带皮子料近年非常多见,沁色多附着于表面,外表没有油分比较干涩,需要注意区分。

目前市场上也有10元20元一块的玉,也有价值数千上万的,怎样分辨?

上等的和田子玉滋润、有油脂感,捏在手中有温润的感觉。

常言道"黄金有价玉无价",由于上品的和田玉日趋稀少,每公斤可达数万至十几万元,而一般的青海白玉、俄罗斯白玉等一公斤才数千元,所以有人将此来混充和田玉。

这些玉与和田玉的矿物质基本一致,但表面色泽较灰暗、不柔和,时间长久会更加黯淡的。

皮色子玉的优势:

1.带有钢印的子玉,无争议,能确定其保值及增值性。

2.行内有句话:

"子料去了皮神仙认不得"。

主要指有些优质的山料(甚至俄料)几可与子料相比,而被商人充数高价出售,但进价上却相差数倍之远。

因此没带皮色的裸体子玉较易有争议而难定其保值性。

因此有人说:

裸体玉有争议,不能确定保值。

裸体子玉是黑白照,而皮色子玉是彩照,它给艺术家以充分的创作空间,也给了人们以五彩斑斓的艺术享受。

3.选购皮色子玉时:

1.重皮色;2重玉质;3重工艺;4重料形。

和田玉的历史和田玉从远古时就输入到内地。

春秋战国的时候,就有"完璧归赵"的故事,和氏璧究竟是什么玉种,因为没有真品传下来,学术界也有不同的看法,但认为是和田玉的人比较多。

因为书上有记载,和氏璧是块"璞玉",璞玉是和田玉受风化、氧化后在玉表面生成的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古人以玉比人,以人比玉。

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温润如玉,洁白如玉"之美谈。

清朝也是白玉最鼎盛的时期。

和田玉的历史和田玉从远古时就输入到内地。

春秋战国的时候,就有"完璧归赵"的故事,和氏璧究竟是什么玉种,因为没有真品传下来,学术界也有不同的看法,但认为是和田玉的人比较多。

因为书上有记载,和氏璧是块"璞玉",璞玉是和田玉受风化、氧化后在玉表面生成的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古人以玉比人,以人比玉。

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温润如玉,洁白如玉"之美谈。

清朝也是白玉最鼎盛的时期。

和田玉的"汉蝉",它是来源于红山文化时期的器形。

北方的女真满族老祖宗们盛行的"含蚕"。

在满族数千年前的生活中,除游牧之外,蝉是唯一既能食用又能纺织的东西,可以说是衣食两全。

故人死后,"在口中含蚕",有保子孙丰衣足食之意。

板指,是游牧民族驰马拉弓的专用品。

这样可以保护手指不会受伤。

也是满族先人的生活习惯。

板指源于长白山周围的民族。

后来到了清朝,板指慢慢的变成了一种权贵和身份的象征。

在清朝的时候,白玉做成的扳指最多,有全素工的也有在扳指上雕刻上吉祥意义图案的。

和田玉俏色巧雕,白玉中有白色、糖色也有皮,玉雕师傅们利用一块玉上的多种色彩来设计玉的图案,这样做不但显示工艺的精细,也不浪费天然的玉料。

有的是利用色彩雕上莲叶或是雕成鲤鱼的图案;也有的雕刻上生动活泼的人物,让人不得不佩服中国玉雕师傅的奇思妙想。

与和田玉相近的玉种及冒牌货阿富汗玉比重较轻,属于白色石英岩,质地比和田玉松散,光泽较亮属玻璃光泽,颜色一般都是纯白色的,价值比较低。

青海玉比和田玉的比重略轻,质地接近,光泽较亮,没有和田玉的油性。

如果仔细观察内部结构就能发现与和田玉的内部结构不一样。

俄罗斯玉与和田玉是属于一种矿脉,区别不大,价格相当。

岫玉即蛇纹石玉中的白色玉有点接近和田玉,但是硬度较低,容易区别。

现在有所谓的韩国玉,四川玉…都属于合成白色石英岩,冠以好听的名字。

比如冒充翡翠的马来玉(马来西亚玉),实际上马来西亚并不产此玉,马来玉属于人工合成的染色石英岩硅化玻璃。

和田玉的产地和田玉目前有两个著名的产玉之源:

一个就是从于田县向南,进入昆仑山脉,那里有一个著名的阿拉玛斯矿区,现在最著名的和田白玉山料就产于此。

另外一个就是由和田市往南,沿白玉河溯源而上。

那里就是盛产历史悠久的子儿玉,山流水料的源头。

关于选购

1、看其价位:

由于现在和田玉的开采过量,玉质特别好的已很少,几乎难得一见,更不要说购买了,玉分玉和玉石两种,而其中玉又分为硬玉(即裴悲)和软玉两种。

软玉中最好的是新疆和田玉,和田玉分为白、青、黄、墨四种,其中白玉质地最好,白玉中又以羊脂玉最为名贵,新疆和田玉开采的历史已很长,现在羊脂玉已很难一见了,更不要说购买了,其价位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2、看其纹路:

玉不可能无暇,所以玉不一定就是十全十美的,有的玉含有少量杂质,真的玉纹路清晰,大部分纹路不是纵向的而是横向的,具有一定的石纹可供辨认,而假的玉(如玉镯)的纵路就如同画上去的一样,比较容易区别。

3、看其亮度和光泽:

真玉的亮度、光泽都不错,和田玉的光泽是一种介于玻璃光泽、油脂光泽和腊状光泽之间的玉特有的光泽,看起来有一种天然的玉特有的灵性,当然水料的光泽比山料的光泽要好,假玉的亮度明显不够,看起来很暗,光泽也很差劲。

4、提防假昌:

在新疆的和田地区产一种白玉,亮度和光泽都不错,价位很低,但不是真正的和田白玉,有的卖主把这种玉假冒成和田白玉来卖,而且价位很高,所以要买和田白玉的话一定要找位行家指点。

和田玉手镯的选购现在由于和田玉的资源不多了,加之和田玉本身的价值就高,所以好一点的和田玉手镯价钱都在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上的也有,但是如果谁说他卖的是羊脂玉手镯,你可一定要仔细了,因为羊脂玉本身价值很高,而且产量很少,一定要注意鉴定。

当然,千元也不一定能买到真真的和田玉,现在仿造的手镯的仿真度几乎可以达到以假乱真,普通所说的只要硬度能划动玻璃就是真玉这个说法在仿造品面前就不堪一击了,仿造的也可以划动玻璃,这就要看纹理、光泽、纯度、石纹了,当然还有用别的玉来代替和田玉的,有一种白玉手镯(昆仑山也产白玉)和和田玉手镯很相,不仔细分辨几乎看不出来,所以,如果你要买和田玉手镯的话一定要小心些。

在选戴玉手镯时,要能将玉镯戴入4个长手指(即大拇指除外)并至虎口处,感觉稍紧一些,然后将玉镯取下,测量一下内径,例如刚好是55毫米,那么,这个尺寸就是适合你的圈口了。

有些人喜欢戴得稍松一点,选择时,就选择圈口大1~2毫米,这样便可以较容易地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