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影》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60328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影》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花影》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花影》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花影》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花影》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花影》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花影》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花影》教学设计.docx

《《花影》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影》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花影》教学设计.docx

《花影》教学设计

《花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字。

 

2、朗读古诗,熟读成诵。

 

3、借助图画了解诗文大意,感受诗中描述的美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识字和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

读准“扫、拾”的音;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述的美景。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要使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不要过多的讲解,应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

指导学生读古诗时,以学定教,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消化和吸收。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读出古诗的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

 

古诗是汉文化的精髓,要让学生反复地朗读。

读读背背,不断地积累;这样,将会在学生纯真的心灵上,不断地加深民族经典文化的积淀,提高他们综合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及作者姓名。

 

2、点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先读读双横线里的生字,再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如果在读诗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圈出不认识的生字,问问老师、同学、查字典……)

 

(2)请读完的同学在四人小组里读一读。

 

(3)教师拿出生字卡片“瑶”“扫”“拾”“教”,检查学生读生字的情况。

 

(“扫”“拾”的读音是重点,用多种形式读:

指名读、开火车读,然后抽查多音字“教”。

 

(4)去掉生字上的拼音,请学生读。

 

(5)打乱生字的顺序请学生读。

 

(6)读生词卡“瑶台”“扫不开”“收拾去”,注意词语连读。

 

(7)请几名学生朗读古诗,其他同学听一听是否读准了字音,读后评一评。

 

2、读通句子。

 

(1)请同学们再朗读古诗。

要求:

不仅读准字音,还要读通句子。

 

(2)读完的同学,读给同座听一听。

 

(3)学生朗读古诗,评一评是否读通了句子。

 

三、进入诗境,了解诗意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配乐诗朗诵,看看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指名说想象的画面。

 

3、了解诗意(学生着课件,教师指着大屏幕说:

“花园里的花开得多么茂盛,在阳光的照耀下,无数花影重重叠叠地映在美玉砌成的楼台上,几次叫男仆去打扫,扫呀,扫呀,怎么也扫不掉。

太阳一落山,花影就不见了,可是当明月东升时,花影又映显出来了。

”)

 

四、品读古诗,读出略受

 

1、整体朗读古诗。

 

(1)自由朗读古诗,读出自己的感受。

 

(2)指名读。

 

(3)师范读:

“你们读得这么起劲,老师也想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2、指导逐句朗读。

 

(1)出示“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指名读。

 

教师指导读的评价导向:

谁跟他有不同的读法?

(希望学生读出个性,读出自己的感受)。

 

预设:

当学生没有读出花影的多时,教师指图:

“这么多的花一层摞一层,该怎么读呢?

 

(先读词语“重重叠叠”,再读“重重叠叠上瑶台”。

 

预设:

当学生没有读出花影的美丽时,教师指导:

“美丽的花影映在雪白的玉石上,漂亮吗?

再读一读。

 

(有的可能强调“重重叠叠”,有的可能强调“上瑶台”,不强求一样的感受,把学生的个人感受发挥到极至。

 

当学生读得不好时,教师适时地进行第二次、第三次范读。

 

预设:

当学生读不出书童扫不开影子的感受时,教师扮书童,做出疑惑的样子,说:

“咦,怎么扫了半天扫不开呀?

真奇怪!

”再点学生读“几度呼童扫不开”。

 

过渡:

影子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呢?

请看后面两行。

 

(2)出示“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指名读。

 

预设:

当学生没有读出花影去与来的变化时,教师先请学生根据平常观察到的现象,想一想:

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影子?

然后请同学们看看太阳落山、明月升起的活动画面,说:

“看,太阳一落山,花影就不见了。

”读词语“收拾去”;“月亮出来于,影子又跑出来了。

”读词语“送将来”;“多有趣的影子呀!

谁能把白己的感受读出来呢?

 

学生读后,教师的评价放在学生对读诗的感受上,如:

”你读出了影子的有趣!

”“你读出了影子来去的变化!

”“你读出了影子的顽皮!

”“老师看得出你很喜欢影子。

 

(3)请大家在四人小组里把全诗读一读。

 

(4)四人小组上台展示朗读。

读完后,评一评。

 

(5)边读边想象画面。

 

(6)师生合作读。

 

(7)全班同学都有自己的感受,一起美美地读一读吧(配乐读)。

 

五、背诵古诗,积累语言

 

1、这首诗写得多好呀!

有的同学已经能够背下来了。

其他同学想把这首诗背下来吗?

 

2、自己试着背一背。

 

3、用你喜欢的方式背给你的好朋友听(配乐),可以边背边做动作。

 

4、指名上台背。

 

5、齐背(配乐)。

 

六、小结扩展

 

1、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4个生字,还了解了诗意,读背了古诗,真棒!

为自己鼓掌。

 

2、请同学们背诵在课外学过的苏轼的诗。

 

3.把写有“瑶”“扫”“拾”“教”四个生字的梅花贴在梅树上,请同学们再读一读。

 

【板书设计】

 

花影

 

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

 

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

 

却教明月送将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