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60732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4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4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4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4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4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4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4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4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4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4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4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4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4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docx

《4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4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docx

4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4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第四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一、选择题

(一)A1/A2型题1、医院感染的主要对象是(C)A门诊患者B急诊患者C住院患者D探视者E陪护着2、以下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是(E)A新生儿肺炎B新生儿脐炎C新生儿腹泻D新生儿败血症E新生儿硬肿症3、煮沸消毒时,海拔每增加300m,需要延长消毒时间(A)A2分钟B3分钟C4分钟D5分钟E6分钟4.下列消毒剂中属于气体杀菌剂的是(B)A甲醛B环氧乙烷C过氧乙酸D乙醇E戊二醛5.不适合用于干烤法灭菌的是(E)A凡士林B滑石粉C玻璃器皿D金属制品E纤维织物6.不适合用于压力灭菌的物品是(A)A油剂B搪瓷物品C玻璃器皿D金属制品E纤维织物7.热力消毒灭菌法中效果最好的是(D)A燃烧法B干烤法C煮沸法D高压蒸汽灭菌法E流通蒸汽灭菌法8、杀菌作用最强的紫外线波长是(A)A253.7nmB210nmC328nmD270.7nmE312nm9、适用于内镜消毒的消毒剂是(B)A过氧乙酸B戊二醛C环氧乙烷D乙醇E碘伏10、属于高度危险性的医用物品是(C)A肠镜B体温计C手术刀片D血压计袖带E压舌板11、产房属于二类环境,室内空气细菌菌落总数不得超过(B)A100cfu/cm3B200cfu/cm3C500cfu/cm3D50cfu/cm3E5cfu/cm312、下列哪种消毒剂消毒的物品使用前不可用生理盐水冲洗(C)A过氧乙酸B戊二醛C环氧乙烷D甲醛E碘伏13、煮沸消毒金属器械时,为了增强杀菌作用及去污防锈,可加入(D)A氯化钠B硫酸镁C亚硝酸钠D碳酸氢钠E稀盐酸14、正确使用无菌持物钳的方法是(C)A门诊换药室的无菌持物钳应每周消毒一次B始终保持前端向上,不可跨越无菌区C取放持物钳时不可触及容器壁D到远处取物应速去速回E可以夹取任何无菌物品15、取用无菌溶液时,先倒出少许溶液是为了(A)A冲洗瓶口B检查溶液的颜色C冲洗无菌容器D检查溶液有无污染E检查溶液有无混浊16、戴无菌手套的正确方法是(A)A戴手套前,先检查手套的号码B戴手套前可不必洗手,但一定要剪指甲C未戴手套的手可触及手套的外面D已戴手套的手可触及另一手套的内面E戴好手套后两手应置于胸部以上水平17、护士王某,在执行PICC过程中发现手套破损,她应(E)A加戴一副手套B用消毒液消毒破损处C用胶布粘贴破损处D用无菌纱布覆盖破损处E立即更换手套18、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B)A2小时B4小时C6小时D8小时E12小时19、对于已穿过的隔离衣,下列哪项可被视为清洁(A)A衣领B袖口C腰部以上D腰部以下E胸部以上20、下列区域属于潜在污染区的是(C)A病房B值班室C医护办公室D处置室E库房21、无菌溶液按要求打开后,如未用完,此溶液的有效期为(B)A12小时B24小时C3天D7天E2周22、下列疾病需采取严密隔离的是(D)A疟疾B破伤风C新生儿脓疱疮D霍乱E肺结核23、患儿,8岁,诊断为脊髓灰质炎,应采取的隔离种类是(E)A严密隔离B呼吸道隔离C血液体液隔离D接触隔离E肠道隔离24、戴帽子,口罩时不正确的做法是(D)A帽子应遮住全部头发B口罩应遮住口鼻部C不可用污染的手触摸口罩D一次性口罩不潮湿不用更换E纱布口罩使用2~4小时应更换25、体内物质隔离的范围不包括(D)A血液B阴道分泌物C胸膜液D汗液E羊水

(二)A3/A4型题(26~28题共用题干)患者女性,43岁,诊断为细菌性痢疾收住入院。

26、该患者应采取的隔离是(D)A严密隔离B接触隔离C呼吸道隔离D肠道隔离E保护性隔离27、护士为其发药时,用避污纸接去药杯。

使用避污纸的正确方法是(A)A应从页面抓起B随意抓取C污染的手可以掀开撕去D第二页取起E清洁的手不可以掀开撕去28、消毒患者的食具,便器常用的方法是(D)A高压真气灭菌B消毒剂擦拭C紫外线消毒D消毒液浸泡E消毒液喷洒(29~31题共用题干)在急诊观察室内住有患者男,67岁,无自主呼吸,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29、呼吸机管道属于(B)A高度危险性物品B中度危险性物品C低度危险性物品D无任何危险性物品E无菌物品30、呼吸机的湿化器应定期消毒,常用的方法是(A)A消毒液浸泡B高压真气灭菌C紫外线消毒D环氧乙烷灭菌E机械洗刷31、医务人员解除患者以前,应确保手的菌落总数不超过(B)A5cfu/cm2B10cfu/cm2C15cfu/cm2D20cfu/cm2E25cfu/cm2(32~34题共用题干)一急性阑尾炎患者需要急诊行阑尾切除术现采用预真空快速压力蒸汽灭菌法对手术器械(不带孔物品)进行灭菌。

32、其灭菌时间是(A)A3分钟B4分钟C5分钟D10分钟E20分钟33、灭菌时的正确做法是(C)A由于时间紧急,物品可不必清洗B灭菌物品体积不可超过30xcmx30cmx25cmC灭菌器的装载重量不小于柜室容量的10%,但不得超过90%D灭菌后迅速取出使用E从灭菌器达到要求温度5分钟后开始计算灭菌时间34、灭菌效果的监测方法不正确的是(E)A化学指示卡121摄氏度、20分钟后颜色改变表明灭菌合格B化学指示胶带在130摄氏度、4分钟后颜色改变表明灭菌合格C化学指示卡在130摄氏度、4分钟后颜色改变表明灭菌合格D化学指示胶带在121摄氏度、20分钟后颜色改变表明灭菌合格E全部菌片(每片含105个嗜热脂肪杆菌芽孢)均无细菌生长则表明灭菌合格(35~36题共用题干)患者王某,孕24周后早产一男婴,重1350g出生后住在隔离病室。

35、对患儿应采取的隔离是(C)A接触隔离B严密隔离C保护性隔离D呼吸道隔离E血液体液隔离36、隔离措施中错误的是(D)A患儿应住单间病室隔离B隔离室内空气保持正压通风C接触患儿前、后均应洗手D带入隔离区的物品保持清洁即可E如产妇无呼吸道感染,允许探视(三)B型题(37~40题共用备选答案)A严密隔离B接触隔离C呼吸道隔离D消化道隔离E保护性隔离37、百日咳采用的隔离是(C)38、霍乱采用的隔离是(A)39、气性坏疽采用的隔离是(B)40、流行性脑脊髓脑膜炎采用的隔离是(C)(41~42题共用备选答案)A福尔马林B乙醇C戊二醛D漂白粉E过氧乙酸41、对芽孢无杀灭作用的消毒剂是(B)42、用于固定标本的消毒剂是(A)(43~44题共用备选答案)A治疗室B病区走廊C配餐间D药房E患者浴室43、属于感染病区半污染区的是(B)44、属于感染病区污染区的是(E)(45~47题共用备选答案)A鼠疫B艾滋病C肺结核D伤寒E新生儿脓疱疮45、采用严密隔离的是(A)46、采用肠道隔离的是(D)47、采用血液体液隔离的是(B)(四)X型题48.适用于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是(ABC)A玻璃制品B金属制品C搪瓷类物品D塑料制品E干粉制品49、无菌持物钳不可以夹取(BC)A无菌纱布B油纱布C碘酊棉球D手术刀片E治疗碗50、医院感染中常见得易感宿主有(ABCDE)A大面积烧伤患者B肝脏移植患者C心脏介入手术患者D长期放化疗患者E早产儿51、影响电离辐射法杀菌效果的因素有(AC)A有氧环境B无氧环境C湿度D温度E空气中的微粒数52、影响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原因有(ABCDE)A灯管表面污垢B温度C湿度D使用时间E空气洁净度53、脱手套时应注意(BE)A不管有无污迹,直接脱下B自手套口翻转脱下C现将手指部分拉下D将脱下的手套放在黄色垃圾袋内E已脱手套的手不能直接拉另一手套的外面54、能杀灭芽孢的化学消毒剂是(ACE)A环氧乙烷B碘伏C过氧乙酸D乙醇E戊二醛55、属于高水品的化学消毒剂有(BCD)A碘伏B过氧乙酸C二溴海因D甲醛E乙醇56、实用化学消毒剂方法正确的是(ABE)A浸泡的物品应先洗净擦干B消毒液应定期检测浓度C物品必须浸泡30分钟D玻璃器械应用纱布包裹后放入消毒液内E物品使用前需用无菌等渗盐水冲洗57、属于直接接触传播的医院感染有(AB)A母婴间疱疹病毒感染B沙眼衣原体感染C甲型肝炎D铜绿假单胞菌感染E疟疾58、煮沸消毒时应注意(ACDE)A煮沸消毒前应将物品刷洗干净B玻璃器皿黑橡胶制品应冷水放入C橡胶制品应用纱布包好再放入D水的沸点影响消毒时间E加入碳酸氢钠可增强杀菌作用59、属于低度危险性的医用物品是(BCD)A导尿管B体温计C口罩D血压计袖带E注射器60.打开后未被污染有效期为24小时的有(ABC)A无菌容器B无菌包C无菌溶液D无菌手套E无菌持物钳61.下列区域属于清洁区域的是(AB)A库房B治疗室C走廊D检验室E病房62、下列区域属于半污染区的是(CDE)A库房B治疗室C走廊D检验室E医护办公室二、填空题。

1、构成感染链的三个基本条件是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宿主)。

2、根据病原体的来源分类,可将医院感染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3、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有两大类:

(物理)消毒灭菌法和(化学)消毒灭菌法。

4、预真空高压蒸汽灭菌的条件为:

蒸汽压力达205.8kPa(2.1kg/cm)时,温度可达(132)或以上,维持(5~10)分钟。

5、常用的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有喷雾法、浸泡法、(擦拭)法和(熏蒸)法。

6、层流洁净病房属于(I)类环境,要求空气中的细菌总数(10)cfu/㎝。

7、无菌包内物品一次未用完则按原折痕包好,有效期为(24)小时;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4)小时。

8、无菌持物钳浸泡在消毒液中,页面应在持物钳轴节(2~3)cm以上或持物镊的(1/2)处。

9、紫外线扥管消毒物品时,有效距离为(25~60)cm,照射时间不少于(20)分钟。

10、感染病区的隔离区域可划分为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区。

11、以保护易感人群且制定措施的主要依据而采取的隔离称为(保护性)隔离;针对血液和体液实施全面屏障的隔离称为(体内物质)隔离。

12、根据病原微生物微粒的类型可将空气传播分为三种形式:

飞沫传播、(飞沫核)传播和(菌尘)传播。

13、疫源性消毒的消毒措施包括(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14、低水平消毒法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结核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

15、中度危险性物品仅和(皮肤)、(粘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组织。

三、判断题。

1、只要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均属于医院感染。

(错)2、只要在出院后发生的感染既不属于医院感染。

(错)3、医院感染的对象主要包括所有在医院活动的人员(对)。

4、医院感染的对象主要包括住院患者和医院工作人员。

(错)5、按病原体来源,医院感染可分为交叉感染和自身感染(对)。

6、已感染的患者和病原携带者是最重要的感染源。

(对)7、外源性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性传播和生物媒介传播。

(错)8、与湿热灭菌法比较,干热灭菌法所需时间短、温度低。

(错)9、高山地区气压低、沸点低,海拔每增高300m,消毒时间延长5分钟。

(错)10、煮沸消毒时只需15分钟即可杀灭细菌芽孢。

(错)11、压力蒸汽灭菌法是热力消毒灭菌法中效果最为可靠的一种方法。

(对)12、紫外线消毒时,病室环境的适宜温度是15~25摄氏度,相对湿度为50%~70%。

(错)13、灭菌剂和高效消毒剂均可杀灭一切微生物。

(错)14、如煮沸途中加入物品,应该在水沸后开始重新计时。

(对)15、用戊二醛消毒手术刀片前,应先加入0.5%的碳酸氢钠以防锈。

(错)16、由于环氧乙烷遇水会形成有毒的乙二醇,所以食品的消毒一般不用此法。

(对)17、无菌操作前要先做好环境准备、物品准备,未经消毒的物品和无菌物品分开放置,标识明确。

(对)18、未戴无菌手套的手不可接触无菌手套的内面,已戴无菌手套的手不可接触无菌手套的外面。

(错)19、戴手套后如发现手套破损,应立即夹带一副无菌手套。

(错)20、已开启的无菌溶液瓶内的溶液24小时内如未被污染,可继续使用。

(错)四、名词解释。

1、交叉感染:

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医院内遭受非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

病原体来自患者身体以外的个体、环境等。

2、自身感染:

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医院内遭受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

病原体通常为寄居在患者体表或体内的正常菌群。

3、医院感染:

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4、易感宿主:

指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的人。

5、消毒: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微生物。

6、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全部微生物的处理。

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

7、无菌技术:

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8、预防性消毒:

在未发现明显感染源的情况下,为预防感染的发生对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环境、物品、人体等进行消毒及对粪便及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

9疫源性消毒:

在有感染源或曾经存在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情况下进行消毒。

其消毒措施包括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10、终末消毒:

指感染源已离开疫源地,杀灭其遗留下来的病原微生物,应根据消毒对象及其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

11、随时消毒:

直接在患者或带菌者周围进行,随时杀灭或清除由感染源排出的病原微生物。

12、隔离:

是将传染源、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暂时避免和人群接触。

13、保护性隔离:

以保护易感人群作为制定措施的主要依据而采取的隔离,适用于隔离抵抗力低或极易感染患者,如严重烧伤、早产儿、白血病、脏器移植及免疫缺陷患者等。

14、热力消毒灭菌法:

主要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导致其死亡,是效果可靠、使用最广泛的方法。

15、电离辐射灭菌法: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60CO发射高能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进行灭菌的方法。

16、清洁区:

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17、污染区:

患者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18半污染区:

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19、高度危险性物品:

穿过皮肤、黏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械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粘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

20、灭菌剂:

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使其达到灭菌效果的制剂。

五、简答题。

1、简述常用的物理消毒灭菌法。

答:

①热力消毒灭菌法;②光照消毒法;③辐射灭菌法;④微波消毒法;⑤机械过滤除菌法。

2、简述煮沸消毒时的注意事项。

答:

①清洗:

煮沸消毒前,先将物品刷洗干净;②物品合理放置:

包括放置方法和放置时机;③注意水的沸点影响消毒时间;④采用增强杀菌作用的方法;⑤消毒后应将物品及时取出,置于无菌容器内。

3、简述紫外线消毒时的注意事项。

答:

①保持灯管清洁;②适宜的消毒环境:

紫外线消毒的适宜温度为20~40℃,适宜湿度为40%~60%;③准确计时,需从灯亮5~7分钟后开始计时;④作好记录;⑤加强防护;⑥定时检测灭菌效果。

4、简述压力蒸汽灭菌时的注意事项。

答:

①器械或物品灭菌前必须清洗干净并擦干或晾干;②物品包装合适,不宜过大、过紧;③灭菌包放置合理;④尽量排除灭菌器内的冷空气;⑤控制加热速度,随时观察压力及温度;⑥加强灭菌后处理;⑦定期检测灭菌效果。

5、简述医院消毒工作中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

答:

①根据医院用品的危险性选择消毒、灭菌的方法;②根据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危害性选择消毒、灭菌的方法;③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灭菌的方法。

6、简述使用化学消毒剂的方法。

答:

①浸泡法:

将被消毒的物品洗净、擦干后浸没在消毒液内。

②擦拭法:

用化学消毒剂擦拭被污染物体的表面或进行皮肤消毒的方法。

③喷雾法:

用喷雾器将化学消毒剂均匀的喷洒于空气或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的方法。

④熏蒸法:

将消毒剂加热或加入氧化剂,使其产生气体进行消毒的方法。

7、简述医院感染中的常见的易感宿主。

答:

①婴幼儿及老年人;②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③营养不良者;④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⑤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者;⑥接受各种侵入性诊疗操作者;⑦手术时间长者;⑧住院时间长者;⑨精神状态差,缺乏主观能动性者。

8、简述无菌技术操作中应遵循的原则。

答:

①操作者身体应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

②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

③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

④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触及无菌物品。

⑤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⑥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⑦如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予更换并重新灭菌。

⑧非无菌物品应远离无菌区。

9、简述以切断传播途径为制定措施的依据,以类别为特点的隔离系统的种类。

答:

①严密隔离;②接触隔离;③呼吸道隔离;④肠道隔离;⑤血液-体液隔离;⑥引流物-分泌物隔离;⑦昆虫隔离10、简述隔离工作中应遵循的原则。

答:

①隔离区域标志明确,卫生设施齐全;②工作人员进出隔离室要符合隔离的有关规定;③隔离室内所有物品严格分类处理;④隔离室内环境每日消毒;⑤加强隔离患者的心理护理;⑥根据遗嘱适时解除隔离;⑦对出院、转科或死亡患者及其所住病室、用物、医疗器械等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11、简述保护性隔离的具体措施。

答:

①设专用隔离室;②进出隔离室应遵循有关规定;③正确处理污物;④加强探视管理。

12、简述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法。

答:

①建立医院管理机构,加强三级监控;②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依法管理医院感染;③落实医院管理措施,阻断感染链;④加强医院感染学教育,督促各级人员自觉采取行动预防、控制医院感染。

六、论述题。

1、阐述医院日常的清洁、消毒、灭菌工作的主要方面。

答:

(1)医院环境表面消毒:

医院环境要清洁,消灭低洼积水、蚊蝇孳生地,清除垃圾,做到无灰尘、无蛛网、无蚊蝇、窗明几净,环境和物体表面的消毒符合规范。

(2)医院空气消毒:

通过控制感染源、减少探视人员;湿式清扫;定时通风换气;合理安排清洁卫生时间和诊疗时间等措施使室内空气中的含菌量尽量减少到无尘、无菌状态。

(3)预防性和疫源性消毒:

在未发现感染性疾病的情况下,对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环境、物品、人体等进行预防性消毒;在有感染源的情况下进行疫源性消毒。

(4)被服类消毒。

(5)皮肤和粘膜的消毒:

医务人员应加强手的清洗、消毒,以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患者皮肤、黏膜的消毒应根据不同的部位、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情况选择相应的消毒剂。

(6)器械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

根据医院用品的危险性分类及其消毒、灭菌的原则进行妥善的清洁、消毒、灭菌。

(7)医院污物、污水的处理:

医院废弃物应加强管理,根据废弃物的种类实施不同的收集处理办法,感染性废弃物应遵守密闭灭菌方法和消毒-清洗-消毒灭菌的程序;医院应建立集中污水处理系统并遵照相关规定按污水种类分开排放。

2、患儿,5岁,因浓血便2天拟诊为细菌性痢疾收住入院。

请问:

(1)以切断传播途径为目的,请简述应采取的隔离种类(方法)。

答:

应采取肠道隔离。

(2),描述采取的隔离措施。

答:

1)设隔离室:

最好设单间隔离室,病室应有防蝇设备,并做到无蟑螂、无老鼠。

2)进出隔离室符合要求:

接触患者时需穿隔离衣,接触污染物时戴手套。

接触患者或污染物品后、护理另一患者前、离开隔离室前均必须消毒双手。

3)食具、便器专用:

患者的食具、便器应各自专用,严格消毒,剩余的食物或排泄物均应消毒处理后才能倒掉。

4)污物处理:

被粪便污染的物品要随时装袋,做好标记后送消毒或焚烧处理。

5)探视:

探视者进入隔离室时,应得到值班人员同意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