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雷雨》公开课教案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62541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雷雨》公开课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部编版《雷雨》公开课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部编版《雷雨》公开课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部编版《雷雨》公开课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部编版《雷雨》公开课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部编版《雷雨》公开课教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部编版《雷雨》公开课教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部编版《雷雨》公开课教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部编版《雷雨》公开课教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部编版《雷雨》公开课教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部编版《雷雨》公开课教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部编版《雷雨》公开课教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部编版《雷雨》公开课教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部编版《雷雨》公开课教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部编版《雷雨》公开课教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部编版《雷雨》公开课教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部编版《雷雨》公开课教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部编版《雷雨》公开课教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部编版《雷雨》公开课教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部编版《雷雨》公开课教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雷雨》公开课教案1.docx

《部编版《雷雨》公开课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雷雨》公开课教案1.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雷雨》公开课教案1.docx

部编版《雷雨》公开课教案1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二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六单元16雷雨

教学目标

在读中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要通过理解课文,展开想象,将凝固的语言转化为可感的画面,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这篇课文中,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现象。

涉及到时间顺序的作用:

让人觉得事情有条理性,可以清晰明白事情的脉络,也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学方法

1.通过情境诵读和想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边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2.通过讨论及问题探究,分析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景象。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从生活经验导入新课

同学们,夏天常常会出现雷雨的现象,你们谁能说说雷雨的情景呢?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叫做《雷雨》。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2.朗读感悟雷雨前的画面。

(1-3自然段)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出。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1)天“闷”

过渡:

课文中是什么压下来了,读课文第1段找一找。

(——乌云)

从哪句话中知道?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①从这句话中你感觉到这压下来的云怎么样?

从哪几个词语中感受到?

(黑、多、厚、沉)(满天:

多)

②压下来是什么感觉?

(重、沉、透不过气来)

(2)“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过渡:

这么沉的云,压得你透不过气来,压得树上的叶子是一动不动,压得蝉是一声也不叫啊。

(3)“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乱)

(4)小结:

乌云压狂风吹,电闪雷鸣天气的闷,场面的乱,雷声的响都告诉我们,谁要来了。

(雷雨)(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3.研读“雷雨中”(4-6自然段)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

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1)从哗哗哗你体会到了什么?

(雨下得很大很急。

①从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说明雨下得非常大)

②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2)为什么要用两个渐渐地?

你能读出这种变化吗?

两个“渐渐地”说明了什么?

(雨快要停下来了)(指名读)

①评价引导:

没读出雨渐渐小了的感觉。

谁能把“渐渐地”换一种说法。

(慢慢地、一点一点地……)

②师:

“渐渐地”就是“慢慢地”,逐渐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再来试一试。

(3)归纳:

雨声和雷声从大到小。

4.研读“雷雨后”(7-8自然段)

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

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1)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越下越大。

____________________越_____________________越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了,()也()了。

(3)归纳:

天色由暗到亮,空气清新。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一、根据提示,用“渐渐地”写句子。

1.描写天气变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人物变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下列景象分别在什么时候出现?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并写下来。

1.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

2.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

3.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看不清了。

()

 

小结

 

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感受了一场雷雨,了解了雷雨前中后的景象,同学们,一场常见的大雨,作者却能把这场雨的前、雨中的景象描绘的如此淋漓尽致,可见,肯定是经过了非常仔细的观察,才能把文章写的这么美,我想:

我们也要像作者一样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做个细心的观察者,你一定会有精彩的发现!

 

《雷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语调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理解课文并能复述课文。

4、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

体会文章的写作顺序并大体复述课文。

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

请看屏幕,一起读读“银线根根长又细,上接天来下着地。

线长不能放风筝,线细不能织布匹。

”谁能猜出来?

(学生应该不难猜出是雨)。

你都知道哪些雨?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雷雨。

它是夏季常有的天气。

同学们齐读课题。

能说说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子吗?

(本环节趣味导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这里让学生对雷雨有了初步的认识。

二、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1.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去看一场雷雨。

学生观看雷雨动画,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

然后小组代表交流。

2.本篇课文的作者就是亲眼目睹了这场雷雨,并记录下来的,想知道作者是怎样描述这场雷雨的吗?

那就赶快读一读课文吧。

注意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怎么办?

(问同学、问老师、查字典)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本环节让学生先观察记录再与课文进行对照,这样学生会对课文印象更加深刻。

三、熟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共8个自然段)

四、理解课文内容,大体复述课文。

1、小组合作完成:

A.哪些自然段是写雷雨前、中、后的。

B.雷雨前、中、后都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C.找出课文中表示动作的字词,并体会它们的巧妙用途。

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2、指导朗读。

(雷雨前读的低沉,紧张。

雷雨中读的急促。

雷雨后读的声音高昂,读出空气清新、充满生机的美感。

模仿录音朗读课文。

根据雷雨动画提示,大体复述课文。

(本环节让学生有目标的合作学习,在多次朗读中感悟课文内容,那么最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动画提示复述课文也就不难了)

五、巩固练习。

1、仿写词语:

越来越亮

2、仿写句子:

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小了,也小了。

3、按照雷雨前、中、后顺序,把下列词语重新排序:

①太阳出来了②雨越下越大③天亮起来了④满天的乌云⑤雨声小了

⑥下起雨来了

(答案:

④⑥②⑤③①)

六、拓展练习:

1、多媒体出示两幅画面,让学生观察是雷雨什么时候的景象,并简单加以描述。

(本环节既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雷雨天气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七、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肯定学生的优点,并提出今后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留心观察身边事物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八、课后作业:

课后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观察天气变化的日记。

《雷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及积累语言、表达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引导法讲解法合作学习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谜面:

有位老兄脾气大,

爱发怒的就属他,

发起怒来大声吼,

伴着成串泪珠下。

2、学生猜后,板书课题:

雷雨。

二、自.由朗读,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本文作者描写的顺序是什么?

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2、接着,我们再请大家想想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雷雨前的景色?

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雷雨中的景色?

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雷雨后的景色?

教师随即板书:

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三、课文学习

(一)学习“雷雨前”

1、想一想:

雷雨前主要抓住了哪几样景物进行描写?

乌云(压)树叶(不动)蝉(不叫)树枝(乱摆)

蜘蛛(逃走)闪电(亮)雷声(响)

2、课件展示雷雨前的景物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知识积累

为什么会打雷?

雷雨天气,厚厚的云层在空中翻滚,由于气流的摩擦分别带上正、负不同的电荷,这些电荷聚集在云层的两端,并且随云层的增厚,电荷不断增加。

当电荷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穿过云层放电,正负电荷中和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使空气迅速膨胀发出巨大的响声,这就是雷。

4、“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从这句话知道了什么?

(这句话写出了大雨来临前紧张、压抑、沉闷的气氛。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从这句话又知道了什么?

(说明风特别大,蜘蛛特别害怕,赶快逃走了。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课件出示:

闪电和打雷谁在前?

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出的,由于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所以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

(二)学习“雷雨中”

1、快速朗读,边读边思考:

雨下得怎么样?

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2、读课文第5自然段,说说作者是怎么表现“雨越下越大”的?

雨越下越大。

往_____望去,___啊,_____啊,都________了。

“雨越下越大。

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外面一片朦胧的景象,说明雨下得又大又猛又急。

课件出示句子:

雨越下越大。

房子,树枝看不清了。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让学生领会:

“渐渐”在此处就是由大到小的变化,它所反映的是一种变化过程,可出示练习添加“渐渐”这个词,既可添在前,也可添在中间。

(三)学习“雷雨后”

1、自.由读这部分,想一想:

主要抓住了哪几样景物进行描写?

空气(清新)太阳(出来)

彩虹(挂天上)蝉(叫)

蜘蛛(又坐网上)水(满)

青蛙(也叫起来)

2、课件展示雷雨后的景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比较雷雨前和雷雨后景物的变化,进行对比学习。

四、合作探究:

1、说一说:

为什么作者会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写得如此细致?

2、同桌2人一组进行探讨。

3、小组交流。

4、指名汇报。

5、小结:

(能够把这些场面写得如此生动形象,是因为作者留心观察,善于去发现、去探究。

五、随堂练习:

1.照例子,写词语。

黑沉沉白花花绿油油金灿灿

2.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雨停了。

太阳出来了。

一条彩虹__在天空。

蝉叫了。

蜘蛛又__在网上。

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3.相关知识。

雷雨天不要躲在大树下

六、课后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你留心观察天气情况了吗?

把你观察到的天气变化和大家说一说。

 

板书设计

雷雨

雷雨前:

乌云叶子蝉大风树枝蜘蛛闪电雷声

雷雨中:

下雨雨大雨小树房子

雷雨后:

太阳彩虹蝉蜘蛛池塘青蛙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二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六单元16雷雨

教学目标

在读中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要通过理解课文,展开想象,将凝固的语言转化为可感的画面,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这篇课文中,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现象。

涉及到时间顺序的作用:

让人觉得事情有条理性,可以清晰明白事情的脉络,也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学方法

1.通过情境诵读和想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边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2.通过讨论及问题探究,分析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景象。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从生活经验导入新课

同学们,夏天常常会出现雷雨的现象,你们谁能说说雷雨的情景呢?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叫做《雷雨》。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3.朗读感悟雷雨前的画面。

(1-3自然段)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出。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1)天“闷”

过渡:

课文中是什么压下来了,读课文第1段找一找。

(——乌云)

从哪句话中知道?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①从这句话中你感觉到这压下来的云怎么样?

从哪几个词语中感受到?

(黑、多、厚、沉)(满天:

多)

②压下来是什么感觉?

(重、沉、透不过气来)

(2)“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过渡:

这么沉的云,压得你透不过气来,压得树上的叶子是一动不动,压得蝉是一声也不叫啊。

(3)“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乱)

(4)小结:

乌云压狂风吹,电闪雷鸣天气的闷,场面的乱,雷声的响都告诉我们,谁要来了。

(雷雨)(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3.研读“雷雨中”(4-6自然段)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

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2)从哗哗哗你体会到了什么?

(雨下得很大很急。

①从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说明雨下得非常大)

②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2)为什么要用两个渐渐地?

你能读出这种变化吗?

两个“渐渐地”说明了什么?

(雨快要停下来了)(指名读)

①评价引导:

没读出雨渐渐小了的感觉。

谁能把“渐渐地”换一种说法。

(慢慢地、一点一点地……)

②师:

“渐渐地”就是“慢慢地”,逐渐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再来试一试。

(3)归纳:

雨声和雷声从大到小。

4.研读“雷雨后”(7-8自然段)

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

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1)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越下越大。

____________________越_____________________越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了,()也()了。

(3)归纳:

天色由暗到亮,空气清新。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一、根据提示,用“渐渐地”写句子。

1.描写天气变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人物变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下列景象分别在什么时候出现?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并写下来。

1.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

2.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

3.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看不清了。

()

 

小结

 

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感受了一场雷雨,了解了雷雨前中后的景象,同学们,一场常见的大雨,作者却能把这场雨的前、雨中的景象描绘的如此淋漓尽致,可见,肯定是经过了非常仔细的观察,才能把文章写的这么美,我想:

我们也要像作者一样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做个细心的观察者,你一定会有精彩的发现!

 

《雷雨》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渐渐”造句。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二、教学重点:

用比较句子的方法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三、教学难点:

本课描写天气变化的词语非常准确,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制作相关课件;制作学生活动卡。

学生准备:

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留心观察天气变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题目

1.导入:

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火,一场雷雨来临了!

请同学们仔细看,认真听!

(播放视.频:

课文第一幅插图。

2.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3.过渡:

同学们真会观察。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6课《雷雨》,请同学们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直观的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此环节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记住。

2.教师示范读文,学生听读识字,看看解决了哪些生字。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识字情况,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翘舌音:

蝉、垂。

4.交流识字方法。

过渡:

课文中的生字宝宝想和大家交朋友,你们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吗?

在小组中,利用生字卡片交流识字方法。

汇报识字方法。

预设:

(1)压:

做一做把手压在语文书上的动作。

用顺口溜识记:

广上一点落下,埋在泥土底下。

(2)蝉:

课件出示“蝉”的图片,播放蝉的叫声,使学生了解“蝉”是一种昆虫。

(3)垂:

出示蜘蛛垂下来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垂”字的整体结构。

①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

课件展示“垂”字的笔顺,请同学们一起书空。

②看课件图片,通过比较来理解“垂下来”和“掉下来”这两个短语。

出示图片:

下垂的小狗耳朵、成熟的向日葵,掉下来的树叶、从树上掉下来的苹果。

③小结:

“垂下来”,东西一头向下,一头与上边的连在一起。

“掉下来”,东西向下,和上边的分开了。

作者用词准确,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④看图选词,巩固运用词语。

(课件出示垂柳图、大雪压松图和古诗句。

A.万条(  )下绿丝绦。

B.千朵万朵(  )枝低。

⑤扩展识字。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用顺口溜拓展识记生字:

有目就睡,有手就捶;金秋时节,稻穗下垂。

(4)用猜谜语的方法识记“户”:

无方之房。

(户)

(5)采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扑”:

扌+卜=扑。

5.巩固识字。

(1)开火车轮流读生字。

(2)过河游戏:

课件出示石头上的词语,学生帮助小动物“过河”。

压下来 垂下来 窗户 蝉叫了 迎面扑来

(3)句子巩固练习,指名读,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课件出示句子: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出。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设计意图: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

识字教学考查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音”“形”“义”的结合,通过“识字——学词——读句”的模式,循序渐进,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通过自学、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多种形式丰富学生的识字经验。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生字,探索运用多种识字方法。

教学中重视识字方法的总结与运用,从而提高识字效率,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

识记生字时,结合了汉字的字义,学生就会少写错别字,同时能比较准确地运用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读文,想一想:

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雷雨前的景象?

哪些自然段写了雷雨中的景象?

哪些自然段写了雷雨后的景象?

分别在书上做记号。

2.学生汇报。

雷雨前(第1~3自然段)

雷雨中(第4~6自然段)

雷雨后(第7、8自然段)

3.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这三个部分,用心去感受三处不同的景象。

设计意图:

读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也是重要的方法和手段。

此环节中,坚持以读为本,有效地突出了读的目的性、层次性。

让学生在多种形式和不同层次的读书活动中,理清思路,初步感受课文内容,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和体验。

四、指导观察,书写生字

1.出示4个会写字,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雷 乌 黑 压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难写的字,一边写一边强调重点笔画及书写要领。

(1)“雷” 雨字头应该稍宽些,盖住下边的“田”字,雨字头的第二笔是点,第三笔是横钩。

第四笔竖和第十二笔竖都在竖中线上。

(2)“乌” 第三笔竖折折钩的横段较宽,写在横中线下方。

最后一笔横稍长。

(3)“黑” 第六笔竖在竖中线上,第八笔横比第七笔横稍长些,“灬”四点要均匀排列,外面两点稍长,中间两点稍短。

(4)“压” 厂字头的横不要过长。

写“土”时注意下横长于上横,也要长于厂字头的横,最后一点写在长横上,不能写到外面。

3.教师强调眼到、手到、心到,学生临写,同桌交流评价。

对照总结之后,再进行书写。

4.全班展示写得较好的字。

设计意图:

教学中采用“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观察重点笔画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指导,突出重点,从而教会学生从书写中寻找规律,促进自主写字能力的提高。

对于难写的字加强示范,让学生从示范中感受用笔方法,并通过展示活动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五、拓展延伸,积累词语

1.收集并阅读有关描写雷雨的片段。

2.摘抄课文中描写天气的词语。

设计意图:

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下列词语,指名领读。

黑沉沉 乱摆 垂下来 逃走 越来越亮

越来越响 越下越大 迎面扑来 彩虹 蝉叫了

2.这些词语向我们展现了不同时间的景象,回忆课文内容,你知道它们展现了哪三个不同时间的景象吗?

3.过渡:

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雷雨》,用心去品读,体会不同的场面,感悟词语的魅力。

4.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

字词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字词是篇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复习字词,巩固生字的认识。

这些词语正是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三个场面的展现,复习这些词语,可以降低概括课文的难度,提高学生概括课文的能力,为中年级教学奠定基础。

二、细读课文,感悟意境

师:

默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及时记录自己的感受,完成学生活动卡。

(一)研读雷雨前的景象。

1.过渡:

大自然变幻莫测,在雷雨来临之前,你都看到了哪些景象?

2.交流读书感悟,教师相机点拨。

3.品读第1自然段。

在这一自然段中,你喜欢哪些词语?

引导学生体会使用“压”“黑沉沉”的妙处。

你能说一些像“黑沉沉”这样ABB式的词语吗?

(亮晶晶、沉甸甸、绿油油。

此时,乌云来势多凶猛啊!

厚厚的乌云低低地压下来,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4.品读第2自然段。

(1)你能想象“树枝乱摆”是怎样的景象吗?

不下雨时树枝是怎样的状态?

出示上一自然段中的句子: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出。

对比来读一读树枝的变化,你体会到了什么?

(从“一动不动”到“乱摆”的变化,说明风很大,天气变化很快。

(2)小结:

联系上下文法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好方法。

(3)出示句子: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这句话中哪个字用得好?

(引导学生体会“垂”“逃”等字的妙处。

)想象一下蜘蛛逃走时会说些什么呢?

(4)想象:

雷雨即将来临,蜘蛛逃走了,其他的动物会有什么反应?

(如:

蚂蚁忙忙碌碌地搬家、燕子低飞、小鱼不断地游出水面等。

5.品读第3自然段。

(1)过渡:

小动物预感到雷雨马上就要来临了,你快看,你快听!

引读——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2)课件演示画面。

(3)如何通过朗读来体现天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