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学习心得 11000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65708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学习心得 110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学习心得 110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学习心得 110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学习心得 110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学习心得 110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学习心得 110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学习心得 110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学习心得 11000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学习心得 11000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学习心得 11000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学习心得 11000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学习心得 11000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学习心得 11000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学习心得 11000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学习心得 11000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学习心得 11000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学习心得 11000字.docx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学习心得 110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学习心得 11000字.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学习心得 11000字.docx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学习心得11000字

XXXX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学习心得11000字〕

  【摘要】《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对应用能力要求高、紧贴市场的特点。

该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为:

能够根据需要和行情选购计算机设备,掌握组装计算机的方法、磁盘管理方法和操作系统、应用工具软件的安装使用,能够排除常见的软硬件故障,学会常见外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针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课程的特点和总体教学目标,浅谈了在教学过程中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探索,以供其他院校进行参考。

  近几年,随着国内大学扩招,大学生就业压力日趋增加,据调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经成为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之一。

纵观人才市场,"硬过剩"并未出现:

一方面,各类I培训机构层出不穷,陆续输送大量计算机人才;招聘网站I职位的招聘更是持续火爆,供不应求。

另一方面,高校计算机应届毕业生不再受青睐,甚至毕业后需要参加培训机构"重修"?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高校计算机应届毕业生只具备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际操作项目的经验。

企业需要的是有实际操作项目经验的人才。

为了与企业需求接轨,一些大学开始趋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增强学生实用性方面的能力。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与企业需求接轨,我系的课程设置也开始趋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课程的设置就是很好的例证。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对应用能力要求高、紧贴市场的特点。

该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为:

能够根据需要和行情选购计算机设备,掌握组装计算机的方法、磁盘管理方法和操作系统、应用工具软件的安装使用,能够排除常见的软硬件故障,学会常见外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课程是我系近两年刚刚设置的课程,我们的学生没有开设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理论课程,并且实训课程只有一周的时间。

针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课程的特点、教学目标以及我系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学内容探索

  针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特点,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实践,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精心安排,主要包括下列几大部分:

  1.认识计算机的各部件。

计算机中的CPU、内存、主板、显卡等是计算机的基础组件,初步了解它们的性能、指标,以及在主机箱的安装位置。

  2.机器组装。

计算机整机的组装(包括主板、CPU、内存、插卡、电源的正确安装等)、拆卸过程并不复杂,但是却需要足够的细心与耐心。

无论是CPU还是内存等都是高科技产物,一个不小心,一点小损伤便可能丢失大量的数据,甚至导致这个部件的损坏。

因此需要我们大胆而细心的去做。

  3.计算机系统管理与优化。

计算机系统的管理BIOS的设置方法、CMOS参数设置、硬盘的分区格式化。

计算机系统的优化是一门很实用的技术,可以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4.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及常用软件的安装与维护。

先安装idosXP操作系统,然后安装各板卡的驱动程序和需要用到的各种应用软件。

然后是对系统的维护。

  5.工具软件的使用。

学习一个很有用的分区软件,可以改变硬盘分区的大小。

  6.故障的检测定位与排除。

根据故障的特点判断故障的类型,然后排除故障。

  7.市场调研。

通过互联网进行市场调研,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市场行情为自己制定一套配置方案。

  二、教学方法的探索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非常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与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直观、形象、生动的演示功能,给学生带来多感官、多类型的刺激,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

由于我们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内部各部件的性能以及各部件在计算机内部的位置等都不熟悉,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我们通过多媒体课件对每一个部件的有关内容进行演示,并且在演示

  的同时向学生展示实物,这样在多媒体课件演示的过程中学生先有一个理性的了解,在看到实物后又对该部件产生更深的印象。

这样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主动性。

  2.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实践型教学方法。

在前面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后面机器装拆的实验中,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教师只是在实验开始前为学生讲解一下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比如内存条、各种板卡在插拔的时候要垂直与主板,并且卡的两头要用力同时按下;CPU上标示有金三角的那一端一定要对齐插座上也有金三角的地方,小心插入CPU,以防损坏。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制造故障-查找故障-排除故障的实训性教学方法。

对计算机故障的排除是计算机维护的基本技能。

在进行故障的检测定位与排除实验时,教师首先讲解计算机故障的种类、检测方法以及排除方法,然后让学生对自己组装的计算机进行检测,有故障的机器进行故障分类并排除故障,没有故障的机器学生自己动手制造故障,然后进行分析排除。

这样即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4.结合实际进行市场调研的教学方法。

由于时间关系,学生不能到市场进行实际调研,我们提高互联网,让学生从网上查找各种部件的性能指标以及当前市场的价格,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为自己制定一套配置方案,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组装计算机的乐趣。

  三、考核方法的探索。

  对学生进行实践考核,是对学生实际能力最好的检验。

考核方法可以分为两种形式:

  1.分步考核。

对学生每一次实验的过程以及实验报告进行考核,这样可以促进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综合考核。

综合考核就是让学生完成机器组装、系统安装、软件安装、系统优化调试等一系列实验过程,然后对这一系列实验过程进行考核,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四、目前存在的不足及后期展望。

  一方面,由于该课程开设的时间较短,课程内容较多,学生学到的只是较为浅显的

  东西,不能深入到课程的精髓,更没有到市场实际调研的时间,这样使整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

建议今后在课程设置上能有充裕的时间,使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能有更大的提高。

另一方面,学生在机器组装实验过程中,虽然教师一再强调正确的操作方法,但是有的学生还是不小心,造成一些重要部件的损坏。

即影响后面的实验,又增大了实验设备的维修费用。

为了减少实验设备的维修频率和维修费用,建议使用虚拟机进行预先教学。

  五、结束语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跟理论结合很紧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加强学生的实践机会,使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他的后续课程及就业有更大的帮助。

  高职教育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简称。

高职教育的基本思路是:

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构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突出技能培训,实践性教学环节所占比重较大,在40~50%之间,并且实验、实习、实训是单独设课。

高职课程编排参照职业技术活动过程,按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需要,或边学习理论边实践,即边学边干;或边实践边学习理论,即边干边学。

  20xx年,我校为适应社会需求,高瞻远瞩,突破原有办学模式和框架,做出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决策,成立了高职学院。

从2004秋开始,我校所开设的五个高职专业已开始招生。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电大原普专、开专中各类计算机专业中的一门选修课,虽然该课程不是专业核心课程,但无论是广西电大总校,还是各地分校都把它作为各类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课程。

该课程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外观、性能指标、最新技术、选购策略;组装计算机的步骤;系统设置和操作系统的安

  装;系统的优化和计算机的日常维护;计算机常见故障及诊断方法等,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

由于该课程的内容与学生购买、使用、维护自己的计算机以及毕业后的就业息息相关,深受学生的重视和喜爱。

  目前,我校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计算机硬件与外设等高职专业都把《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职业技术课。

但长期以来,原有普专、开专《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式下高等职业教育突出技能培训、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不能将其照搬到将来的高职教育中,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原高专《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过程中的弊端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教材内容滞后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计算机硬件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然而相应教材的内容却严重滞后。

原因是教材从编写到出版再到征订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这使得学生拿到教材后,其内容已经陈旧,不能与时代同步。

如果这样的教材再用上几年,这样的问题会更为突出,严重挫伤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

  1.2课时不足

  现有高专《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总课时为54学时,其中理论课为18学时,实验课为36学时。

从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以及教学效果来看,要系统地完成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教学任务,课时明显不足。

  1.3实践环节薄弱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能完成计算机硬件的组装、

  软件的安装和处理各种微机故障,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要实现这一目标,只能通过大量的实践环节教学去实现。

然而,几经拆迁,我校目前没有足够规模的专门的计算机硬件实验室,原有的可拆卸的计算机经过多年的实验已不能胜任目前的教学实验需求。

学生多,设备少,课时少,没有专门实验老师,实验缺乏监督和管理等多种原因,形成了目前实验设备易丢失、损坏严重和学生动手机会少、学不到有用知识之间的恶性循环。

  1.4考核方式单一

  现有高专《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考核形式单一,只有期末笔试的终结性考核。

单一的考核方式使得考教分离,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2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改革建议

  2.1转变观念

  首先是教师要改革教育思想、观念,提高对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认识有多高,行动就有多自觉。

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构建教学内容。

摒弃过去普通高等教育中强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模式。

  学生也要转变观念,在这方面学院和老师要起指导作用。

要向学生介绍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特别强调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培养动手能力。

  改革教育思想、观念做好了,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才会自觉地按照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去实践。

  2.2做好教材的选定和更新

  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迅速,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特点是学校规模大、数量多、专业设置广、办学条件好和招生人数多。

但作为高职院校核心建设项目之一的

  教材建设,却远远落后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高职教材的选定成为决定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知识更新周期非常短,时代特征鲜明,据我在本地的图书市场上了解的情况,该课程比较好的高职教材还真不多。

为此,要做好以下三点:

  首先,应选择适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教学现状和发展方向,在内容组织上突出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能结合具体操作步骤加以讲述,图文并茂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材。

最好选择理论和实训分开的高职系列教材。

  其次,对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材内容明显滞后、与现实脱节的问题,应尽量选择最新出版,内容最前沿,最实用、最贴近现实生活的教材;另外,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打破原有的教材订购机制,由课程责任教师或任课老师通过上网查询、翻阅其他最新文献等方式自行编写新教材;如果时间上不允许,也可编写课程讲义或资料作为简易教材。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材的编写不能脱离实际。

编写者要首先深入社会、了解市场,调查计算机组装和维修行业所具备的核心职业技能,经过分析和总结,制定出高职教学中所需要的课程标准和能力测评大纲,最后分解出课程学习单元。

新教材以学习单元为内容目标,精选相关的教材内容;编写时要以计算机硬件和技术的发展为依据,保证教材内容与时代同步;注重教材内容的知识性和新颖性;注重实践能力的开发性。

  2.3增加课时量

  建议将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总课时增加为70学时,其中理论课为22学时,实验课为48学时,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提高教学质量。

  2.4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管理

  建立专门的计算机硬件实验室,配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所需要的实验器材。

建立和完善该实验室的管理制度。

具体来说就是要实行学生实验小组负责制,实验前登记每个小组所领到实验设备,实验完成后按照登记表如数归还,出现丢失情况的由该小组全体成员负责;指派专门的实验老师配合任课老师完成实验教学工作。

教师在实验前首先确定本次实验单元的目标、内容和能力测评标准,以便课后给每位学生打分,作为最后期末形成性考核的参考。

通过以上措施,使学生有足够的实验条件来掌握本门课程所要求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最终具备计算机维修工程师的职业核心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安排学生走出校园,到本地的电脑市场了解计算机硬件技术最新的发展状况、专业计算机组装和维修职业的基本状况、现今I行业的机遇与挑战;也可以聘请一些计算机组装和维修行业的从业人员给学生做专题讲座,谈谈该行业应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和素质,分析行业前景和就业情况。

通过这种耳濡目染的现场接触,对学生观念的更新、今后的学习方向、步入社会后职业定位和选择都有好处。

  2.5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

  改革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和相应的考试方法,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理论教学在讲清概念的基础上,强化应用训练。

  传统的普专教育教学过程以章节讲述为基础,以基础理论为核心,知识分散,不重能力培养。

而高职教育以课程标准为目标,以学习单元为基础,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突出技能培训,强调职业核心能力、关键能力、基础能力的统一。

  从本人编写的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实施方案(见表1)可以看出,单元1至8的水平目标中常出现“了解”、“列举”、“识别”、“理解”等动词,表明这些学习单元中主要涉及理论知识的学习(当然,在理论授课当中也必须准备各种微机设备供学

  生观察);单元9至12的水平目标中常出现“能”、“掌握”、“熟练”、“使用”等动词,表明这些学习单元突出操作技能的训练、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体现了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的学习体系。

  对于高职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考试方法,可以考虑废除期末笔试考试,用形成性考核成绩作为期末总成绩,该形成性考核成绩包括所有实验课的平均成绩、社会调查报告成绩、平时作业成绩、答辩以及现场测试和实地操作成绩等多种考试形式的总和。

或者采用期末笔试考试只占期末总成绩的一小部分,仍以平时的形成性考核成绩为主的考核方式。

不管采用以上哪种方式,目标都是重点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促使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摘要】本文从一名普通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这个角度出发介绍了在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中的一点教学经验、思想和方法;科学总结了课程教学內容设计;引入了先进的“探究——发现式”教学模式,积极倡导行为引导教学法;重视教学手段的改善,大力加强实训教学环节,突破传统考核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项目教学教学策略教学实践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各种部件的分类、性能、选购方法,理解各主要部件工作原理、硬件结构、相互联系和作用,并能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组装与简单的维修方法。

作为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中专生,无论是从事计算机维修还是从事软件维护等,该课程所占的技术份量都非常的高。

但相当部分学生并不把其作为主课看待,认识不到位,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

对于课程内容,学生容易产生轻视思想,容易满足于“眼见为实”,钻研不深,一知半解。

而且《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理论性、基础性、应用性相统一的课程,要学好,需要多方面的理论与技能素质的支撑。

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从基本理论素养到动手能力都不相适应,知识运用能力弱。

  因此,如何立足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树立“学教并重”“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以新的实践性教学模式为突破口,就显得尤其重要。

在这里,结合本人的一点教学心得,给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从信息论角度看,人的信道特性触觉信道带宽为1,听觉为100,视觉为10000,所以要交换信息,就要充分利用视觉信息。

因此,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是一种适应21世纪素质教育要求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

其优点在于:

首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多媒体可以包含图像、声音、动画,使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更能集中精力听课,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另外老师看着课件,使教学更加方便,多媒体上的内容相当于一个教学提纲,老师们也不需要在课后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把需要讲授的内容记忆下来。

在课间的时候,老师可以将拷贝的一些与学习有关的比较有趣的资料放给学生们看,寓教娱乐为一体,既丰富学习内容又能提高大家的学习乐趣。

  二、利用“模块化项目教学法”,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针对中专生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较弱的现状,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利用好“模块化项目教学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模块化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符合《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实践性、应用性”的技能教学特点,突出体现了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理论先行,技能优先”的特色,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在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下,在教学中形成了“项目目标-教师演示-指导练习-引导探索-独立实践-教师辅助”的多元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内在的技能性和实践性显现出来,全方位指导学生的技能学习。

如在“微型计算机系统常见故障及其排除”这一章节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⑴创设情境——开机启动中常遇到的故障:

如插头插座、配件接触、致命性的硬件故障、非致命性的硬件故障。

  ⑵确定问题——引导学生遵循“由表及里、由简到繁、先软后硬”的原则,通过“看一看”(计算机显示的错误信息判断致命性的故障)、“听一听”(计算机发出的声音判断非致命性故障)的方法来确定故障的存在。

  ⑶自主学习——由学生通过掌握的故障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和信息资料,运用技术设备判断故障存在的原因,与同学或教师确诊并着手解决问题。

  ⑷协作学习——将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汇总,展开讨论、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⑸效果评价——教师针对学生解决故障的方法给予检测、评价和记录,然后归纳出最简单直接易行的方法,总结本次实验的学习效果。

  三、加强实践环节的比重,增强教学的实用性

  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是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要实现这一目标,只能通过大量的实践环节教学去实现。

因此,学校必须建立专门的计算机硬件实验室,制定实验单元的目标、内容和能力测评标准,使学生在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方面真正受到职业化的、全方位的培养和锻炼,为最终具备计算机维修技术员的职业核心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几年来,我们仪征职教中心把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作为学生进厂、进企业开“工助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代岗实习,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用十分明显。

  四、组织学生考工,增强教学目标的职业性

  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中、高级考工,在教学初始就让学生明确目标,有针对性地学习。

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用相应考工的要求来考核学生,编写一些有针对性的项目计划。

这样可以使学生适应考工的环节,熟

  本文从中专机组装与维护技术的重要性、实用性角度出发,针对该课程操作性强的特点和中专学生学习内驱力弱的现状,对如何发挥教学手段优势,加强实践性教学模式,运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教材更新和实训设备的建设,建立和完善专业技能考核、职业资格认证方式等进行和探讨。

  课程特点学生素质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几个十分突出的矛盾。

一是课程地位的特殊性强,但学习的内驱力弱。

根据就业市场的信息表明: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是各项工作的基础,无论从事软件开发还是从事软件维护,该技术都占较重要的份量,尤其是就业前景较好的计算机维修师、管理、软件维护人员等,业内该课程所占的技术份量都在70%以上,甚至达到100%。

但相当部分学生对这种重要性、特殊性的认识并不充分,并不把其作为主课看待,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

二是课程技术的外显性强,学习的韧性不足。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外观、性能指标、组装、测试、维护、常见故障及诊断等。

对此,学生容易产生轻视思想,容易满足于"眼见为实",钻研不深,一知半解。

三是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强,学习的运用能力弱。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理论性、基础性、应用性相统一的课程,要学好,需要多方面的理论与技能素质的支撑。

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从基本理论素养到动手能力都不相适应,知识运用能力弱。

  因此,立足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树立“学教并重”“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以新的实践性教学模式为突破口,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进行教学改革,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一、发挥现代教学手段优势,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从信息论角度看,人的信道特性触觉信道带宽为1,听觉为100,视觉为10000,所以要交换信息,就要充分利用视觉信息。

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它直观、形象、生动的演示功能,给学生带来多感官、多种类型的刺激,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具有与传统的教

  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是一种适应21世纪素质要求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

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改革中,制作交互性强、操作性强、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结合展示台、VCD、录像机等设备进行知识和技术的讲解和示范,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加大了传递信息容量;通过图文并茂、视频动画以直观教学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利用人机交互,可以即时获得信息反馈,灵活控制教学内容,使其更加直观形象,更易于理解,提高讲课的效率和教学效果;弥补传统教学中语言、文字描述、实验器材的局限性,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实现教与学的多元化。

其核心是通过媒体的作用,实现教学信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动和互动;通过学习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实现教学相长。

二、引入先进的教学策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针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较弱的现状,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的抛锚式教学法,尝试进行建构性的教学设计,效果十分理想。

这抛锚式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

如在“软件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