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版20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学业水平检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75424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部编版20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学业水平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教材部编版20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学业水平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教材部编版20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学业水平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教材部编版20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学业水平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教材部编版20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学业水平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新教材部编版20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学业水平检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新教材部编版20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学业水平检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新教材部编版20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学业水平检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新教材部编版20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学业水平检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新教材部编版20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学业水平检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新教材部编版20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学业水平检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新教材部编版20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学业水平检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新教材部编版20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学业水平检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部编版20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学业水平检测.docx

《新教材部编版20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学业水平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部编版20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学业水平检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教材部编版20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学业水平检测.docx

新教材部编版20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学业水平检测

第三单元单元学业水平检测

(时间:

100分钟满分:

100分)

一、语言积累与表达(本题共6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

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得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觉得它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

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

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照搬不走样”,

倒是要,“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可以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

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它承负着传统而视其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它象征着传统而视其为。

我的看法是:

第一,

经典在中国是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紧紧相随的巨大影子,你以为扔开了它,其实在社会风俗、日常行事和里面,它总会“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

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现出来,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的。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有一个过程,即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B.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

C.这一过程是指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

D.神圣经典,要经历一个由普通著述转变而来的过程

答案B

解析A项“有一个过程”主语残缺,而括号前的内容显然不能作它的主语,所以补写后句

子前后衔接不畅。

C项“这一过程”过于突兀,前文并未提及“过程”,故衔接不畅。

D项“神圣经典”放在句首连接前一句,与括号前一句中的“经典”的提法不一致,显得突兀,

衔接不畅。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人云亦云

揆情度理

清规戒律

口耳相传

B.

亦步亦趋

审时度势

金科玉律

口耳相传

C.

人云亦云

审时度势

清规戒律

耳提面命

D.

亦步亦趋

揆情度理

金科玉律

耳提面命

答案B

解析亦步亦趋:

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

根据横线后的“照搬不走样”可知,符合语境。

人云亦云:

人家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依据后文“照搬不走样”可知,这里是侧重“做”,而不是“说”。

揆情度理:

按照一般情理推测揣度。

不合语境。

审时度势:

了解时势的特点,估计情况的变化。

符合语境。

清规戒律:

借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

含贬义,用在这里褒贬不当。

金科玉律:

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

符合语境。

口耳相传:

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指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

耳提面命:

形容恳切地教导。

不合语境。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

记忆”的。

B.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现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

忆”。

C.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

忆”。

D.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是很大程度上“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

决定的。

答案C

解析画线句子存在的语病是句式杂糅和搭配不当。

“是⋯⋯取决于”是“是⋯⋯决定的”和“取决于⋯⋯”两种句式的杂糅;“资源被⋯⋯发现出来”搭配不当,应改为“资源被⋯⋯发掘出来”。

A项句式杂糅。

B项“资源被⋯⋯发现出来”搭配不当。

D项语序不当,“是”应放到“很大程度上”后。

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3分)

①,唐代词人温庭筠在《更漏子》一词中写道:

“梧桐树,三

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读来便被清冷的愁绪萦绕,挥之不

去。

②,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声声慢》一词中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

昏、点点滴滴”,便将纷茫如雾的天涯沦落之感抒发得淋漓尽致。

较之浓烈如酽的离愁别绪,

我更钟情于北宋婉约词宗师晏殊笔下的梧桐,它“叶若碧云,伟仪出众”,它“可以为琴,春秋和声”,即便钩月高悬湛湛天幕,寂寂清秋牢锁深院,它依然翩翩君子一般气宇轩昂、清高傲岸。

答案(示例)①自古梧桐尽悲秋②无独有偶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以陶渊明和杜甫为话题,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内容前后保持一致。

(4分)

选择文学,我也就选择了与文学家一同散步,在那里,我们可以感受文学家的心情。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流露出曹操对贤才志士的殷切期盼;;

答案(示例)“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折射出陶渊明冷静的人生抉择“安得广厦千

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显示出杜甫普度众生的广阔胸怀

二、文学常识与背诵默写(本题共2小题,12分)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格律上看,唐宋以来的诗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

古体诗又叫古风,用韵比较自由,平仄没有严格的规定。

唐代称律诗为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分五言和七言,格律严密,平仄有严格的规定。

B.每首词都有词牌,但不一定有题目,如柳永的《雨霖铃》《望海潮》都只有词牌而没有题

目。

按照风格,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种。

C.“永遇乐”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与内容无关;“京口北固亭怀古”是标题,有揭示内容的作用。

D.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选自《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的民歌集,

因数量只有十九首而得名。

“古诗”是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的一种诗体。

答案D

错,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

解析“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选自《古诗十九首》选自《陶渊明集笺注》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9分)

(1)杜甫在《登高》中发出了“,”的

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体衰多病的惆怅之情。

(2)

”。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把长江和历史人物联系起来表现对逝去历史人物的感怀的句子是“

(3)曹操《短歌行》中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的句子是“

(4)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

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

答案

(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3)青

青子衿悠悠我心(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既是先贤圣道,亦隐喻家国大义。

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

“边塞况味”,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启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

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作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句句宣誓,字字慷慨,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

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与杨柳,春风与玉门关,离家已经平添几分忧思,而更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连表达思念的杨柳枝都找不到。

玉门关,自古就隐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

忧愁虽然有,但比忧愁更强烈的是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国荣誉,这远远高于个人悲情。

边塞将士们的坦荡着实令人叹服。

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悲壮却不凄凉了。

“忧国忧民”诗词所体现的则是国与民在争战中的苦难。

忧国,既有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又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捐躯赴国难”这面旌旗下,辛弃疾一腔热血奔赴《破阵子》,陆游逝前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切期待。

忧民,最深情的则非杜甫莫属了。

朱熹论杜甫人格,将他与颜真卿、诸葛亮、韩愈、范仲淹并举为“君子”,意为“品格高尚”的人。

朱熹认为他们“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

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

他的“三吏”“三别”像一部史诗,记录着战争中百姓的艰辛。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的年轻人,“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的老人,“存者无消息,死者为沉泥”的受难者,这些形象直指人心。

杜甫的爱民之情丹心耿耿,情义相照。

家国情怀,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积淀于文化中的审美基因。

它深隐于华夏灵魂深处,昂而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

不傲,光而不妖。

它内敛、融达,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

气满乾坤。

”这种文化自信与古典诗词偕隐同行,玲珑剔透,流光溢彩,超越了空间,点亮

了时代,烛照千秋,辉映未来。

(摘自2018年2月12日光明网《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家国情怀是中国古典诗词永恒的主题之一,使得张载名言具有“先贤圣道,家国大义”。

B.文中的“边塞况味”,或表现为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或流露出比乡愁更强烈的家国荣誉。

C.文中引用《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句,意在表达王昌龄对李广英雄气概的敬佩。

D.朱熹认为“君子”就是“品格高尚”的人,尽管他们的遭遇各不相同,但其“磊磊落落”

中必然有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

答案B

解析A项家国情怀“使得张载名言具有‘先贤圣道,家国大义'”表述错误,因果倒置。

C项文中引用《出塞》的目的是证明“边塞况味”中体现出的家国情怀。

D项“对民众生命

的人道关怀”只是杜甫的突出特征,不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偷换概念。

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引用张载的名言,对其解释后,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B.作者以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例,意在论证即使在乡愁如此浓郁的诗里,家国情怀也未曾缺席。

C.文章二、三段从“边塞况味”到“忧国忧民”,层层深入地论述了古典诗词的家国情怀。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古典诗词中的家国情怀。

答案C

解析二、三段不是层层深入的论述结构,是并列结构,由第一段最后一句话可以看出。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代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共同开启了中国诗歌的巅峰之门,他们成就了无与伦比的盛世唐朝。

B.先贤们的“忧国”体现在为国奉献的义勇和担当上,而身处和平盛世的我们,更应该做好“爱国”的本分,这就是一种家国情怀的传承。

C.家国情怀积淀于中国古典诗词的字里行间,深隐于民族血脉的薪火相传,它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

D.文章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挖掘出我国古典诗词的文化价值,让我们在认同中传承,在践行中坚定信心,这恰是对文化自信的具体例释。

答案A

解析“他们成就了无与伦比的盛世唐朝”于文无据,说法绝对。

四、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4大题,23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2题。

(6分)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寒蝉凄切”点明了节令,“对长亭晚”点明了时间和地点,“骤雨初歇”点明了气候,词人巧妙地把自己忧伤的感情融入对景物的描摹中,烘托出一种凄冷沉郁的气氛。

B.上片最后三句,以“念”作为领起,上承“凝噎”,下启“千里”,一气流贯。

“沉沉”

着色轻淡,写尽了若有若无的离情别愁。

C.这首词上片写一对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别情,但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于景,暗寓别意。

D.这首词下片词人从实写眼前景转到预想别后情,虚实相济,多方位地表达了自己的惜别之意。

答案B

解析B项上片最后三句抒发的愁情不是若有若无的。

如果说词情从“寒蝉凄切”到“竟无

语凝噎”,还是比较“哀迫”的话,那么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以下,

便是“惨舒”的写法了。

感情蓄积既久,自此便如闸门大开,汹涌流出而不可收。

12.请从表现手法方面,赏析“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几句词。

(3分)

答:

答案①运用设问修辞。

词人自问自答,设想了一个自己酒醒后的情景:

杨柳岸边,独自一人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

表达了词人孤独失意的心情。

②借景抒情。

“一切景语即情语”,词人通过对“杨柳岸”、凄冷寒风、“残月”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词人与恋人分别后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

③双关。

“柳”既指柳树,也与“留”谐音,透露出此时难留的离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4题。

(5分)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九)

陶渊明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竟走。

俱至虞渊①下,似若无胜负。

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

馀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注①虞渊:

禹谷,神话中日入之处。

②馀迹:

此指夸父之遗愿。

③邓林:

桃林。

夸父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桃林。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句“乃”字暗示作者的态度,欲扬先抑,为后文抒发情感做铺垫。

B.第六句讲夸父把黄河水饮尽仍未解渴,看似荒诞不经,实则合情合理。

C.本诗风格慷慨豪放,不同于《饮酒·结庐在人境》田园牧歌式的吟唱。

D.本诗把神话情节和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

答案A

解析“欲扬先抑”错,“乃”字有惊讶、赞佩之意,并无“抑”的意思。

14.《大荒北经》说“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对于夸父追日,陶渊明持怎样的观点态度?

请结合全诗分析。

(6分)

答:

答案作者不认为夸父不自量力,全诗表达的是对夸父逐日和那些功竟身后的人的赞美:

第一、二句赞其志向,夸父有宏大的志向,敢于与太阳赛跑;三至六句赞其力,夸父具有和太阳赛跑、饮尽河水的能力;最后两句赞其功,夸父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6分)

上山采蘼芜

上山采蘼芜①,下山逢故夫。

长跪问故夫:

“新人复何如?

“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

颜色类相似,手爪②不相如。

“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

”“新人工织缣③,故人工织素④;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

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注①蘼芜:

香草名。

②手爪:

女子的针线手艺。

③缣:

黄绢。

④素:

白绢,价值比缣高。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开头三句是作者叙述,第四句是女主人公——一个被丈夫休了的女子的发问,接着

四句是故夫的回答,“新人从门入”两句是女主人公的话,后六句是故夫的话。

B.“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意思是新媳妇从大门娶进来,而弃妇则从旁门被逐出去。

这里女主人公委婉地抒发了自己被无情休弃的痛苦、哀怨。

C.诗中出现了弃妇、故夫和新人三个人物,通过三人的对话可以明显看出各自的苦衷,但是作者并没有做任何正面的说明和谴责。

D.张琦评此诗:

“巧拙既殊,钝捷亦异,而爱憎取舍,一切反之。

”分别指弃妇、新人、故夫。

这种反常的爱憎取舍以“新人不如故”作结,批判了薄情无义的行为,深化了主题。

答案C

解析“新人”并没有参与对话。

16.结合诗歌内容,谈谈该诗在写作技巧上有什么特色。

(3分)

答:

答案①吸取了《诗经》《楚辞》的比兴手法,“上山采蘼芜”,用香草蘼芜比喻弃妇的美德,委婉含蓄地批评了故夫的有眼无珠。

②运用了对比手法。

全诗通过“故夫”之口将“故人”与“新人”进行了对比,在对比中,使弃妇的形象渐趋鲜明,也暗示了“新人”将来的命运。

③通篇问答成章。

这是一篇弃妇与前夫在途中偶然相遇时的问答之辞,通过客观的对话,生动而含蓄地塑造了人物形象,全篇没有一句评价、抒情,通过对话委婉含蓄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妇女的不幸遭遇和对薄情无义者的批判。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7~18题。

(6分)

秋兴八首(其四)①

杜甫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②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注①《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广德年间,吐蕃、回纥不断入侵,并曾一度占领长安,代宗仓促幸陕。

是时诏征天下兵,因宦官程重振专权,莫有至者。

《秋兴八首》由此首开始,主题转向回忆长安。

②羽书:

羽檄,插着羽毛的军用紧急公文。

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闻道”一词强调事情并无依据;“似弈棋”写出了长安的局势如下棋一样,不甚明朗。

B.第二句写诗人面对世事的变化莫测,感叹身逢乱世不胜悲叹,令人伤悲。

C.颈联是诗人对数年间唐王朝兵戈不息、局面混乱的战争情势的总结和概括。

D.“鱼龙寂寞秋江冷”情景交融,写出了诗人在清秋之中感叹自己的飘零凄苦之情。

答案A

解析“闻道”表明了诗人不愿明说的态度,而不是“强调事情并无依据”。

18.本诗尾联诗人说“故国平居有所思”,那么,诗人为什么会有故国平居之思?

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3分)

答:

答案①局势动荡引起诗人对国家之思。

“长安似弈棋”,吐蕃、回纥不断入侵,诗人忧思国运今非昔比。

②飘零夔州,暮年潦倒引起诗人对家园之思。

③虽有报国之志,无奈宦官当道,无力报国,引起诗人对家园之思。

五、写作(4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40分)

白居易名作《琵琶行》,是许多中小学生必背的经典。

但是600多字的长诗,也是“背哭”了一代又一代人。

不过,最近有一批“90后”艺术生把《琵琶行》改编成了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歌曲视频一上传至网络就被点爆了。

但也有人认为,“行”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现代方式将这种文体唱出来,容易颠覆人们对这种文体的认识。

对此,你怎么看呢?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

结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7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写作指导

(1)“90后”改编《琵琶行》展现了文化担当。

白居易名作《琵琶行》是古诗词里的佳作,但是该诗600多字,让人背诵得头疼。

在这样的前提下,“90后”艺术生将其改

编成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这无疑是一种文化的担当精神。

(2)文化需要创造性继承。

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固然有其精妙之处,但是很多传统文化已经不再适合年轻人的口味。

与其让传统文化埋没于故纸堆里,不如用新的形式将其包装一下,从而让更多的人喜欢。

“90后”艺术生把《琵琶行》改编成了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无疑就是一种创造性传承。

先有民

(3)传统文化需要保持原汁原味。

诗有诗的平仄,词有词的格调,传统文化各有各的艺术特点。

如果为了取悦观众,肆意改编传统文化固有的特色,会使传统文化变得不伦不类。

族的,才有世界的。

”从这个角度讲,文化需要保持原汁原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