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81495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井田概况

一、交通位置

新疆**********有限公司煤矿位于**********区,距******市86km,行政区划属******管辖。

******至******区的沥青公路从该矿东部30km处通过,为该区主要南北向公路干线;另一条南北向公路为通过******的国防公路,上述两条公路经简易公路与该矿相遇,路况较好,交通比较方便。

交通位置见插图1-1-1.

煤矿地理坐标:

东经**********

北纬**********

井田中央地理坐标:

**********

**********

二、地形地貌

井田位于******中的一个山间谷地,地势南北两侧均为低中山,海拔高程2700~2900m。

井田内海拔高程为2392~2548m,相对高差一般50~100m;地形坡度5°~32°,一般10°左右。

地势北、东部为低山,西部为一平台,高差约50m;中部为一宽缓的斜坡向北东收敛成一沟谷。

三、河流、湖波的分布

井田内无地表水流及泉水,现矿井生产和生活用水均取自矿井井下水。

四、气象及地震情况

该区属大陆性干旱气候,且有山区气候特点。

冬季较为寒冷,夏季温暖,春季气候多变,秋季降温迅速。

全年最低气温在1~2月,月平均气温-13.6℃~-17.3℃。

全年最高气温在7~8月,月平均气温25.80℃~23.4℃,昼夜温差一般在10℃以上。

全年降水量最小,一般为170mm~201.1mm。

雨季主要在6~8月,年蒸发量一般为1882.6mm。

每年10月至年3月为冰冻期,最大冻土深度达1m,最大风速2.9m/s,一般1.2~2.0m/s,风向以西南为主。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区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1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五、煤田开发简史、现有生产、在建矿井和小窑分布及开采情况

新疆********有限责任公司煤矿始建于1986年,1998年进行扩建,扩建设计生产能力为6万t/a,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6万t/a。

井田开采范围内共有三个井筒,既混合提升斜井、立井和斜风井,混合提升井井筒位于井田走向中部,布置于A号煤层顶板岩石中,为反斜井开拓,井筒支护方式为料石砌碹,主要担负全矿井提升煤炭、下放材料及设备等任务,井筒斜长140m,倾角25°,目前井下开采水平为+2365m。

立井位于井田中央,主要担负矿井生产井风任务,井深52.4m,井底标高为+2401m水平。

斜风井位于井田西部1勘探线附近,沿煤层底板布置、井筒斜长120m,倾角25°,井底水平为+2401m,担负矿井回风及行人任务。

矿井开拓方式为反斜井开拓,主要开采A号煤层,煤层厚度为13.05~29.69m;煤层倾角为13~34°,属特厚煤层,矿井现开采水平为+2365m;目前井田内+2365m水平以上的A号煤层已基本采空。

2004年开始矿井进行了改扩建,矿井现主要完成的井巷工程有斜风井、轨道下山、运输下山、回风下山以及工作面顺槽,其中斜风井井筒、工作面顺槽已施工完毕,轨道下山、运输下山以及回风下山已施工一部分。

斜风井:

在井田中部混合提升斜井井筒以西38m处,穿越A号煤层顶板新掘斜风井。

风井倾角30°,穿越A号煤层顶板布置,井筒净宽度2.2m,半圆拱断面,锚喷支护,井筒净断面积4.5㎡,担负全矿井回风任务,兼作矿井第二安全出口。

井筒内敷设排水管路、人行台阶及扶手。

轨道下山:

在+2365m运输水平靠近A号煤层底板附近的煤层中布置轨道山下,倾斜角12°,斜长93m,净宽度2.2m,半圆拱断面,锚喷支护,井筒净断面积4.5㎡。

运输山下:

在+2365m运输水平,沿A号煤层底板布置,倾角13~15°,斜长101m,净宽度2.6m,半圆拱断面,锚喷支护,井筒净断面积5.9㎡。

回风山下:

在+2365m运输水平靠近A号煤层底板附近的煤层中布置回风山下,倾角13~15°,斜长126m,净宽度2.2m,半圆拱断面,锚喷支护,井筒净断面积4.5㎡。

工作面回风顺槽:

在+2359m水平靠近A号煤层底板附近布置回风顺槽,净宽度2.2m,矩形断面,锚网支护,井筒经断面积4.8㎡。

工作面运输顺槽:

在+2359m水平靠近A号煤层底板附近布置运输顺槽,净宽度2.4m,矩形断面,锚网支护,井筒经断面积5.3㎡。

废井:

井田以西分布有废井四处,均为平。

建于1970年代。

最低开采水平为2150m,沿煤层露头掘进,造成地面塌陷。

1985年各井互相采通,造成煤层自燃被迫停产封闭。

该矿南部近邻为********开采A号煤层。

六、水源、电源

1、水源:

井田周围无水源地,矿井现用井下水在地面沉淀后利用。

2、电源:

目前该煤矿的工作电源取自相距33km处的一座飞机场变电所,电源线为LGJ-70,电压等级为10kw。

另外煤矿还有一台120kw的柴油发电机作为煤矿的备用电源。

七、矿区经济概况,工业、农业、劳动力、建筑材料情况、

矿区附近人口较少,主要维吾尔族为主,从事牧业,兼种少量农作物。

劳动力来源主要以合同工为主。

钢材、水泥、砂石等建筑材料主要从乌鲁木齐市购买。

第二节地质特征

一、矿区地层及构造

(一)地层

矿区内分布的地层由老到新分别为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第四系,分述如下:

1、石炭系:

主要出露于矿区的南部,北部有带状出露。

岩性为变质的砂岩、板岩以及页岩,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厚度1842m。

2、二叠系:

出露于矿区北部,主要岩性为山麓河流相及河湖相,黄绿色、褐紫色砾岩,褐红色砾质泥岩,灰绿色砂岩、泥岩并夹有薄层灰岩。

沉积厚度达7742m。

与下伏地层平行不整合接触。

3、三叠系:

出露于矿区北部,主要岩性为河湖相或湖沼相的灰色、灰绿色砂岩、泥岩,暗灰色炭质泥岩、薄煤层,并夹有菱铁矿结核,下部见棕红色泥岩与灰绿色砂岩组成的条带,与下伏地层平行不整合接触。

厚度1383°。

4、侏罗系:

出露于矿区西北角,主要有河湖相、河流相、沼泽相沉积的砂岩、泥岩和煤层。

划分为喀拉扎组(J3k)、奇古组(J3p)、头顿河组(J2t)、西山窑组(J2x)、三工河组(J1s)、八道湾组(J1b)。

地层总厚度达4948m。

与下伏地层角度呈不整合接触。

5、第四系上更新统(Q3):

广泛分布于矿区中部,为风成黄土、灰色砾石层。

厚度10~210m。

6、第四系上全新统(Q4):

分布于河床或沟谷内,为砾石层,沙土风化岩块。

厚度不等,约1~30m。

(二)构造

矿区构造属天山纬向褶皱系内的柴窝堡凹陷带内,构造主要以隐伏的断裂为构造总体走向为北东向。

二、井田地质及构造

(一)地层

井田内基岩均为第四系覆盖,井田内未出露。

根据井筒揭露情况,本区发育地层有第四系上更新统(Q3)和侏罗系西山窑组(J2x)地层。

叙述如下:

第四系上更新统():

广泛分布于全井田。

浅黄至棕色黄土,其底部为破积,残积层,含有基岩岩块,顶部为0.20~0.50m的腐植土,厚度2~5m。

地表生长有草皮、云杉等植物。

侏罗系(J):

为中侏罗系统西山窑组(J2x),隐伏于第四系地层之下,全区未出露。

经矿井揭露该套地层厚度280.5m,上部以灰白、灰、灰黄色中砂岩、粗砂岩,含砾粗砂岩及灰白色砂砾岩、砾岩为主,含杂色火成岩砾,分选中等。

次棱角、次圆状。

局部含铁质,风化后呈红砖红、暗红色。

为典型的辫状河道沉积,局部与下伏煤层呈冲刷接触。

下部为煤层及灰色、浅色、灰褐色粉砂岩、细砂岩、泥岩。

砂岩具水平层理、钙质胶结。

泥岩、泥质粉砂中含银杏类化石。

含菱铁矿薄层。

本组地层未见底。

(二)构造

井田构造总体为一单斜构造,井田内地层走向150°~180°,倾向东,浅部倾角20°~34°,一般为23°左右,深部变缓倾角13°~15.5°,平均14°,沿走向略有波状起伏。

井田构造类型为简单类型(Ⅰ类)。

三、煤层及煤质

1、煤层

井田内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含可采煤层一层,即A号煤层。

含煤地层岩性为砂砾岩、粗砂岩、泥岩和煤层组成。

该层平均厚度为280.5m,煤层平均厚度为20.83m,含煤系数为7.4%。

A号煤层井田内全区可采,发育稳定,最小厚度13.05m,最大29.69m,平均20.83m,全区煤厚变化很小。

煤层中不含夹矸,结构简单,煤层厚度变异系数为31.59%,属稳定类煤层。

煤层顶板岩性为,底板为深灰色泥岩。

煤层特征见表1-2-1

煤层特征表

表1-2-1

含煤地层

煤层

编号

煤层厚度

夹矸层数(个)

可采性

稳定性

视密度(t/m³)

顶板

岩性

底板岩性

中侏罗系西山窑组

A

13.05-29.69

可采

稳定

1.3

粉砂岩

泥岩

2、煤质

根据《新疆********煤矿生产地质报告》,A号煤层的物理性质为煤岩墨色,块状或层状构造。

弱沥青光泽,易染手,条痕呈棕色,条带状及块状结构,中等硬度,夹数层薄层状暗煤,具残差状,阶梯状断口,节理、裂痕较发育。

易燃、焰短、烟少。

煤岩特征:

宏观煤岩类型为半暗型,煤岩组分以暗煤、丝炭为主,亮煤次之,镜煤少量。

A号煤层以丝炭组为主,含量可达60%-70%,凝胶化组分达20%,半凝胶化组分小于10.0%,稳定组分小于5.0%,无机质主要为粘土矿物和碳酸盐矿物,硫化物甚微,其含量小于5.0%。

凝胶化组分以基质体和均质体为主,镜煤、木质镜煤及木煤少量。

丝炭化组分以有机结构组分为主,基质体次之。

煤层粘结指数(GRI)为零,具不粘结性。

焦渣特征(1-8):

经化验测试为0.2.

固定碳(Cnd):

该煤层固定碳含量最高为61.57%,最低为51.57%,平均57.96%。

煤层变质阶段属(Ⅰ阶段)的不粘煤。

A号煤层的煤质均为特低灰、特低硫、特特低磷、高发热量煤,煤灰熔融性为高熔灰分的煤,属低变质烟煤,煤质为31号不粘煤(31BN)。

煤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结果详见表1-2-2、1-2-3.

工业分析结果

表1-2-2

煤层

分析基

水分

Mad(%)

灰分

Ad(%)

可燃

挥发性vdaf(%)

全硫

St,d

(%)

灰熔融

性ST

(℃)

粘结指数GR

干燥发热量Qb,d

(MJ/kg)

煤牌号

A

4.65

2.94

35.47

0.3

大于1320

0

29.61

不粘煤

元素分析结果表

表1-2-3

煤层成分

碳Cdaf(%)

氢Hadf(%)

磷Pd(%)

氮Ndaf(%)

氧Oad(%)

A

71.62

4.12

0.001

0.83

14.2

煤的工业用途:

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资料,该煤层的煤质具有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高发热量,不具粘结性等特点,是比较优良的洁净煤,可用于工业锅炉、民用生活和煤化用煤。

四、开采技术

1、瓦斯

根据生产矿井生产与*********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做的矿井瓦斯及二氧化碳监(测)定报告书,矿井瓦斯最大绝对涌出量为0.182m³/min,二氧化碳最大相对涌出量为1.956m³/t。

2、煤尘

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资料,火焰高度大于400mm,岩粉量为60%,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

3、煤的自燃

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资料,煤层自燃发火期2-4个月。

属易自燃煤层。

4、地温

区内无明显地温异常。

地温变化不大,在无通风的情况下,井下温度为+10℃,井田地温属于正常。

5、煤层顶、底板情况

A号煤层顶板岩性为粉砂岩,含泥质成份,具水平层理,厚度为5m。

通过对A号煤层顶板岩石进行物理学试验,煤层顶板岩石抗压强度在16.06-33.6Mpa之间,抗强度在1.81-3014Mpa,属软弱岩石。

A号煤层底板为泥岩,具水平层理,厚2.0m。

全区稳定发育,遇水软化或膨胀。

据矿井调查,该泥岩极不稳定,现矿井开采时一般都留有护低煤柱,不揭露该底板,A号煤层底板为软弱岩石。

根据现生产矿井提供资料,该矿井A号煤层顶板不稳定,易冒落;煤层底板为泥岩,一软化或发生底鼓现象,曾经发生过顶板冒落造成人员伤亡事件。

五、水文地质

(一)井田含(隔)水层组特征

1、含水层

(1)中侏罗统西山窑组()裂隙承压含水层

此含水层由A号煤层及其以上的岩层组合而成,分布于全井田。

岩性主要为灰白色厚层状的砂砾岩、粗砂岩、中砂岩和煤层组成。

井下观察其节理、裂隙较发育,地下水沿其间渗出。

现矿井水主要由此层补给,地下水位+2415.37m,矿井日排水量550.0m³/d。

(2)第四系风成黄土透水而不含水层

黄土层广泛分布井田地表。

后约2-20m,位于当地地下水位以上,垂直方向的渗透性比水平方向略好。

但总体而言为透水性较好而不含水层。

由于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一般大气降水的直接渗入较难充分湿润十余米的干涸岩层。

2、隔水层

位于A号煤层底板以下,由泥岩、粉砂岩组成,岩性致密。

井下观察此段岩层未见渗水、滴水等水文现象,是较稳定的隔水层。

(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井田地下水的补给部位主要是西部山区的冰雪融水,其次为大气降水。

地下水运移于基岩裂隙的网络之中,运动速率甚小,地下水借助水头梯度由高处向低处渗流,遵循了达西定律规则。

相对而言,融雪期,雨季补给较充分,其余季节补给量较小。

远离井田东部10km的羊圈沟发育常年性地表径流,河水面低于矿区地下水位,是矿区地下水排泄区。

根据现有矿井的水文地质调查,矿井最大日排水量为550m³/d,小时涌水量约为22.92m³/h。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裂隙类简单型(属Ⅱ类Ⅰ型)

(三)小窑涌水、积水情况

1、井田中部竖井:

建于1986年,1988年10月投产,井口标高为2452.4m,井底位于煤层中,七标高为2401m。

2、主斜井:

建于1995年6月,坡度角约25°,井口标高2424.37m,斜深9m为初见水位。

初见水位标高2415.37m,地质报告提供井巷水长地质调查新斜井深140m,即巷道水位降至垂深58m处,标高58m处,标高+2369m。

按日排水量约550m³/d。

3、井田老斜井:

建于1987年,并于当年投产,位于竖井旁34m处,现为人行巷,与竖井贯通。

老斜井无排水管路,水流借助自燃坡度汇于总水仓,由前述竖井排出。

(四)矿井涌水量预计

矿井先开采+2365m水平,年生产能力:

6万t时,矿井总涌水量为550m³/d。

根据地质报告矿井预测矿井正常涌水量为826.0m³/d,最大涌水量为1074m³/d。

六、地质勘探报告存在问题及建议

新疆煤田地质局综合地质勘查队编制的《********乡煤矿生产地质报告》基本查明了井田所处区域构造位置、构造形态和含煤地层时代、层序、含煤性和岩性组合;初步查明了井田内可采煤层层数、层位、厚度、稳定性和结构;初步查明了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确定了煤类和没的工业利用方向;对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进行了论述;提供了满足矿井设计规模的资源储量,可以作为9万t/a矿井的设计依据。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井田内整体控制程度不足,矿井现开采最低水平(标高+2365m)以下和井田北部勘探线以北煤层缺乏控煤工程,控制程度偏低,资源储量级别确定存在连续外推的不合理现象,设计建议补做地质勘探工作,提高井田深部和北部的控制程度,合理的开发利用煤炭资源。

以便为矿井生产和扩大矿井生产能力提供可靠的资源储量保证。

2、矿井的瓦斯等级鉴定报告,未取得********工业协会认可。

建议矿区根据该鉴定报告,以便作为通风设计的修改依据。

3、缺少矿井开采范围内现采空积水情况及具体位置。

4、井田外采空存在活火区,生产中加强采空区管理,及时封闭采空区,防止煤层火烧区向深部延伸造成不利影响。

第三节市场调查分析

乌鲁木齐地区及昌吉州“十五:

期间及2010年煤炭市场需求量预测如下:

2000年乌鲁木齐地区持证矿井生产能力合计为774.1万t/a,2000年实际生产能力为658.41万t/a;昌吉州持证矿井生产能力合计为845.0万t/a,2000年实际生产能力为687.41万t/a;2000年乌鲁木齐地区及昌吉州持证矿井生产能力总合计为1619.1万t/a,2000年乌鲁木齐地区及昌吉州实际生产能力为1345.48万t/a,综合分析2000年及“九五”期间乌鲁木齐地区及昌吉州煤炭市场供求变化,目前市场供求总量基本平衡。

“十五”规划预测乌鲁木齐地区及昌吉州区域煤炭市场2005年煤炭市场需求量为1892.5万t/a,净增用煤量为547.02万t/a。

根据《新疆维吾尔尔自治区电力工业“十五”发展规划》,“十五”期间,乌鲁木齐地区新建红雁池第二发电厂2×20万kw火电机组,乌鲁木齐石化电厂1×5万kw火电机组,新疆八一钢铁有限责任公司1×2.5万kw热电机组,以上项目新增电厂用煤量为157.5万t/a。

“十五”期间,昌吉州昌吉市建设装机2×12.5万kw的热电机组,新建玛纳斯电厂三期3×30万kw火电机组,众和铝厂4×2.5万kw,火电机组,卓康电厂2×5万kw热电机组,天龙水泥厂4×2.5万kw火电机组,新增电厂用煤量为435万t/a;“十五”期间东疆油田电厂退役机组5.44万kw,该机组退役将减少豪煤量为27.2万t/a,昌吉州“十五”期间电力工业市场新增用煤量为407.8万t/a。

因此,“十五”期间,乌鲁木齐地区及昌吉州电力工业市场新增用煤量为535.3万t/a,“十一五”期间还将建设自治区第五电源,装机容量为4×30万kw+2×60万kw机组,需年净增电力用煤量为720万t/a。

“十五”期间,城镇居民取暖和饮食的分散用煤将逐步被集中供热和石油液化气、天然气取代,用煤量会逐步下降;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和意识增强,居民及饮食用煤量将基本保持目前的消费水平。

2005年昌吉州出口焦炭20万t,折合原煤为34万t。

由于2005年塔城地区媒体规划产量为区域内市场产需平衡,不再从昌吉州煤炭市场调入煤炭,因此,乌鲁木齐地区及昌吉州2005年市场净增用煤量为547.02万t/a,乌鲁木齐地区和昌吉州煤炭市场及周边地区总需煤量为1892.5万t/a。

根据新疆煤炭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十五“规划,乌鲁木齐地区规划和保留矿井43对,保留及规划矿井生产能力为820万t/a,其中乌鲁木齐市(县)规划矿井数量为33对,保留及规划矿井生产能力为315万t/a;昌吉州规划和保留矿井数量为120对,保留及规划矿井生产能力为1146.5万t/a。

********有限责任公司煤矿(原********)为《新疆煤炭工业“十五“结构调整规划》中乌鲁木齐市********号井,规划生产能力为9万t/a。

********有限责任公司煤矿煤炭资源储量大,煤层开采技术条件优越,煤质为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高发热量的不粘煤(31BN),是良好的火力发电、工业锅炉用煤和民用用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