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86136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237 大小:1.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7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7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7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7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7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7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7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7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7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7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7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7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7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7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7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7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7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7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7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7页
亲,该文档总共2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2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精品.docx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精品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

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及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而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

因此,本单元的内容编排十分注意加强与整数乘法的联系,以便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

学情分析

从年龄特点来看,五年级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好表现的性格特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可以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生在四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小数,会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并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三位数计算的方法,具备了学习本单元新知识的基础,而且教材十分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利用常见的十进制计量单位元、角、分和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让学生了解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联系,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将整数乘法的法则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为下面学生学习小数乘法和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现规律,掌握算理,学会本单元的知识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小数乘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较简单的小数乘法,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口算、估算或笔算)进行计算。

鼓励学生独立探索,提倡策略多样化。

(2)掌握小数乘法的估算方法,进一步强化估算意识。

培养估算能力。

(3)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小数乘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体会小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掌握保留积的近似值的方法,会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探究现实生活中小数乘法的问题;在合作交流、探索与思考中,感受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有效地运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所学知识理解,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小数乘法的应用价值,通过课本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获得成功的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强化估算意识,培养估算能力;会求积的近似值,并能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

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例1、例2、练习一第1~5题)

新授课

2、小数乘小数(例3、例4、练习二第1、3题)

新授课

3、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例5及“做一做”,练习二第5、8题)

新授课

4、练习课(练习二第2、4、6、7、9~14题)

练习课

5、积的近似数(例6、练习三第1~3题)

新授课

6、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例7、练习三第9题)

新授课

7、练习课(练习三第4、6、7、8、11题)

练习课

8、解决问题1(例8、练习四第1~5题)

新授课

9、解决问题2(例9、练习四第6~9题)

新授课

10、整理复习

整理复习课

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

机动

 

第一课时小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

教材P2~3例1、例2及练习一第1~5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过程与方法:

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识的工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学会转化。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算理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方法:

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课前测评:

1.根据250×9=2250写出下面各式的积。

25×9=25×90=

25×900=2500×9=

2.2.5+2.5+2.5=2.5×()=()

6.3+6.3+6.3+6.3+6.3=()×()=()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来进行简便计算。

3.把0.45扩大到它的100倍是(),把75缩小到它的

是()。

4.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5.两个因数相乘(0除外)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积()。

一.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2页例1主题图,理解图意。

1、有()位同学去店里买风筝,3.5元的每人买一个需要多少钱?

列加法算式(),列乘法算式()用自己理解的方法算出算式的结果。

(把算的方法写在下面)

(1).加法算式:

()

(2)乘法算式:

()怎么计算?

方法一:

把3.5元分解成3元和5角,3元×3=()元,

5角×3=()角=()元

()元+()元=()元

方法二:

把3.5元转化成35角

3.5元35角

×3×3

10.5元105角

结果:

3.5元×3=()元

(3)练一练:

5个单价是4.6元的风筝多少钱?

探索:

观察这一道算式,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观察后回答:

这道算式的因数有小数。

2.我发现小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就是()。

3.阅读教材第3页例2。

理解:

计算0.72×5时,先将0.72扩大到它的()倍,变成72,计算出72×5的积后,将积缩小到它的()得到0.72×5的积。

小数末尾的0可以(),得()。

追问:

仔细观察乘法算式,谁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把乘数转化成整数的?

先把0.72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转化成72×5=360,得出结果后再把积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是3.6。

质疑:

既然把所得积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那这个积就应该是一个两位小数,为什么现在只有一位呢?

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积末尾的0可以直接去掉。

注意:

同学们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想到了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计算。

那么,谁能和大家说说小数乘整数应该怎样计算,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呢?

指导学生归纳出:

计算小数乘整数的乘法,要先把小数看作整数来乘,乘完以后,看因数扩大了多少倍,再把乘出的积缩小相同的倍数。

当积的末尾有“O”时,应先点上小数点,再把“0”去掉。

师:

(出示教材第2页情境图)我们通过解决买风筝的问题,认识并学会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我们看图中还有几种不同的风筝,如果买3个其他形状的,需要多少钱呢?

能不能很快地算出来?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1.小数乘整数,先转化成(),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边起数出()位点上小数点,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2.用竖式计算。

0.075×33=0.46×15=

3.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

三、巩固拓展

1.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1题

想一想:

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2.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2题

同桌之间相互谈谈是怎样点小数点的。

3.指名板演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3题

4.不用计算,你能直接说出下面算式的结果吗?

148×23=3404

14.8×23=()1.48×23=()0.148×23=()()×()=34.04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各的简便运算。

 

第二课时小数乘小数

教学内容:

教材P5~6例3、例4及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笔算,并且会运用该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在小组讨论中探究、发现、感悟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提高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在理解小数乘法和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地进行笔算。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比较。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

1.先用竖式计算,再口头说说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0.86×73.5×162.5

2.两个因数相乘(0除外),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倍,积()。

一、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第5页,需要换这块玻璃实际上就是求这块玻璃的,算式是:

2.计算时,可以将2.4米化为分米,0.8米化为分米,再将平方分米改写成平方米,得。

也可以将2.4转化成24,0.8转化成8,算出24×8的积后再,就得到2.4×0.8=。

同学们能说说我们在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要注意什么吗?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老师加以总结。

小结:

所有小数右边的数一律对齐,其他小数位从右往左依次对齐。

提问:

看一看算式的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

积呢?

(两个因数中一共有2位小数,积也有2位小数。

3.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完成P6例4上面的填空。

(l)组织学生尝试完成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

(2)学生独立计算后,指名板演并汇报自己是怎样计算的,然后集体订正。

(3)教学例4。

0.56×0.04

师:

这个算式中的两个因数都是两位小数,通过列竖式计算,我们能发现一个问题,即这个算式中,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那么如何点小数点呢?

学生讨论,教师板书。

师: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师:

观察黑板上各题,小组讨论。

(出示讨论提纲。

讨论提纲:

①小数乘小数,我们首先怎样想?

(把两个因数的小数点去掉,转化为整数乘法。

②怎样得到正确的积?

(因数扩大到它的几倍,积就缩小到它的几分之一。

③积的小数位数和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能举例说明吗?

(教师以竖式中的因数的小数位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为例,说明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O补足。

4.根据上面的分析,想想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讨论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回答上面的问题,归纳出计算小数乘小数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生:

小数乘小数,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当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归纳,进一步得出“1看、2算、3数、4点”。

三、巩固练习

1.给下列各式的积打上小数点:

8.7×0.9=78372.9×0.04=291616.5×0.6=9906.3×0.006=378

2.计算6.7×0.3时,先按算出积,再看因数一共有位小数,就从积的边起数出位,点上小数点。

7.2×0.006的积只有位数,我们就在积的面添上个0再打上小数点。

3.用竖式计算。

(教材第6页“做一做”的第1题)

提问:

你是怎样计算0.29×0.07的?

3.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的第2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师:

分别比较积和第一个因数的大小,你能发现什么?

小组交流讨论,教师总结。

师: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O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四、课堂小结

师:

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

在计算小数乘法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发言,说说自己的收获,并回答问题,教师予以点评。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

2.4×0.8=1.920.56×0.04=0.0224

1看、2算、3数、4点

第三课时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P7例5及“做一做”,练习二第5、8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一知识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学会解答有关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认真计算与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

正确点出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

当乘数比1小时,积都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都比被乘数大。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比较。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0.9×67×0.081.87×O4×0.25

0.24×21.4×0.30.12×61.6×560×0.5

指名学生口算,然后集体订正。

2.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

如:

0.02×0.4。

3.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

(板书课题)

二、情景引入

出示例题5的主题图。

(1)请用不同符号画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说说“1.3倍”的含义(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野狗那么快,还要快。

(3)列式并用竖式计算:

问题4:

怎么判断计算结果是正确还是错误呢?

(1)可以()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

(2)还可以用()这个工具来验算。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验算的方法:

①用原式再计算一遍。

②把这个算式的因数交换一下位置,再算一遍。

就可知道对与否。

③观察法:

观察小数位数或第二个因数比1大还是比1小。

④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小结:

不管用哪一种方法来检验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喜欢用那一种就用那一种来验算。

师:

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看书上的小朋友算得对吗?

为什么?

提问: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验算得出鸵鸟的最高速度是72.8千米/小时,比起非洲野狗的速度怎么样?

非洲野狗能追上鸵鸟吗?

说明刚才我们的想法怎样?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由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看乘数,比较积和被乘数的大小。

刚才有同学提到56×1.3式子中第二个因数比l大,所以积就比被乘数大,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三、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0.47×0.3247×1.2

2、下面各题对吗?

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2×2.5=0.8()2.6×1.8=2.708()

3、完成教材第7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观察两道算式中的因数和积,进行判断,说出理由;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并用自己喜欢的验算方法进行验算。

最后集体订正。

4、练习二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

四、课堂小结。

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这种关系初步判断小数乘法的正误。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及验算

例556×1.3=72.8(千米/时)

56

×1.3

168

56

72.8

 

第四课时练习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8~10页练习二第2、4、6、7、9~14题、“动脑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自主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过程与方法:

经历小数乘法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和归纳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乐学数学、应用数学的良好习惯。

体验知识的归纳过程,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美,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进一步掌握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归纳应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小数的乘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运用这些知识来进行口算比赛,看谁算的既快又对,大家准备好了吗?

1.口算:

学生抢答:

0.24×2=10×0.36=0.8×4=4.3×100=

4.2×0.1=0.9×0.4=5.9×0=4×2.5=

0.3×0.8=0.42×10=0.5×5=0.18×5=

2.笔算:

6.52×270.32×1.25

0.008×0.42510.9×0.38

计算小数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

(1)两个因数一共是几位小数,积就是几位小数。

(2)积的末尾出现“0”时,应先点小数点再划掉末尾的“0”。

(3)积的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师总结:

小数末尾要对齐,整数相乘算出积

数对数位点对点,数位不足要补齐。

3.小数乘法与小数加减法的根本区别是小数点的位置情况,你还记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吗?

笔算:

0.85+1.9425.1-2.09

4.不计算,判断积的小数位数有几位

47×0.05()6.9×0.38()

4.2×1.8()4.08×0.08()

0.9×0.7()6×0.07()

二、巩固练习

1.探索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

计算下面各题,再比较与第一个因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规

(1)3.5×1.2

(2)3.5×0.8(3)3.5×1

2.4×1.52.4×0.52.4×1

5.2×2.15.2×0.75.2×1

提问:

把每题的积和第一个因数比一比,有什么发现?

(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

师总结:

在小数乘法中,当第二个因数大于1时,积就大于第一个因数(0除外);当第二个因数小于1时,积就小于第一个因数(0除外);当第二个因数等于1时,积就等于第一个因数。

2.完成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12题。

3.教材第8页练习二第2题。

小组讨论,得出题目信息,并独立列式解答。

教师强调:

仔细观察题目,这是一道关于单价、质量和总价之间关系的题目。

单价可以通过秤的下方得知,而水果的质量则可以通过秤上的指针得出。

4.完成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13题。

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独立完成。

拓展应用

妈妈带小明到超市去买水果。

你能帮小明的妈妈算算价钱吗?

苹果每千克4.8元,妈妈买了2.5千克,妈妈应付多少钱?

香蕉每千克5.9元,妈妈买了3.8千克香蕉,25元钱够吗?

5.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14*题

分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要根据积中小数点的位置来决定因数中的小数位数。

学生组内交流,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三、拓展提高

出示教材第10页练习二“动脑筋”

有两个水桶,小水桶能盛水4kg,大水桶能盛水11kg。

不用秤称,应该怎样使用这两个水桶盛出5kg水来?

组织学生思考。

答案提示:

先把小桶装满水,倒入大桶中,如此反复3次,现在大桶内11kg,小桶内剩下1kg。

把大桶内的水全部倒掉,把小桶内的1kg倒入大桶中,再把小桶装满,倒入大桶中,这时大桶内就有5kg水了。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

你还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练习二

小数末尾要对齐,整数相乘算出积,数对数位点对点,数位不足要补齐。

 

第五课时积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

教材P11例6及练习三第1、2、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过程与方法:

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学会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求积的近似数,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渗透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育人理念。

教学重点:

正确地进行“四舍五入”。

教学难点:

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交流互动。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位;保留()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2.按要求求出下面各小数的近似数。

0.9846

保留三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保留一位小数()

揭题:

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1.学习例题6:

(1)例6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分别是:

(2)该题的列式为:

(3)计算结果是(),这个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要看它的()位,是根据()法保留的,最后的结果是()。

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要保留一位小数时,看()的数字,要保留两位小数时,看()的数字……,该数字如果大于(或等于)5时,就(),如果小于5就全部舍去。

提出问题:

求积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小组交流讨论,指一小组汇报并加以引导小结。

师小结:

求积的近似数时,首先求出积的准确值,然后明确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再看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上的数字,按“四舍五入”法截取积的近似数。

2.做一做。

(1)按要求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下面各题的积都是保留两位小数,判断对错,并把错题改正。

3.拓展延伸。

出示生活中要按实际情境取近似值的实际例子:

(出示题目):

一个箱子可以装13.5千克土豆,27箱的土豆可以装多少千克?

(得数保留整数)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13.5×27=364.5(千克)

这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

有的学生约等于365千克,有的可能约等于364千克。

这时教师要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到底应该保留多少呢?

通过讨论,学生会得出:

364.5不够365千克,所以27箱不能装365千克土豆,只能装364千克。

接着提问:

如果是做衣服用多少布料,保留整数时要怎么办?

引导学生小结:

如果要算能装多少东西或用多少材料,即使小数大于四也要舍去,只保留整数部分。

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得的积可以根据需要或题目要求取积的近似数。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取近似数的一般方法是:

保留整数,就看第一位小数是几;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第二位小数是几;保留两位小数,就看第三位小数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第1题。

按题目要求先计算出算式的乘积。

完成后组织学生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你是怎么取积的近似值的。

2.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第2题。

先让学生根据题目的条件列出算式计算,再集体订正。

学生汇报:

3.85×2.5=9.625(元)≈9.63(元)时,问:

题目没有要求取近似值,你为什么要保留两位小数呢?

提醒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要根据生活实际灵活处理。

强调:

由于在实际生活中,付款时通常只算到“分”,即保留两位小数,因此9.625要约等于9.63。

四、课堂小结

师: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

有什么收获呢?

生1:

这节课我知道了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

生2:

我还学会了有时还要根据生活实际来求积的近似值。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积的近似数

0.049×45≈2.2(亿个)。

0.049方法:

先求出准确的积,再用“四舍五入”法求

×45出结果。

245

196注意:

计算结果要用“≈”表示。

2.205

0﹤5,舍去0和5,保留一位小数。

答:

狗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