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88463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x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岳麓版必修1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标要求]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一、金田起义

1.背景

(1)鸦片战争的影响

①外国商品大量涌入,部分手工业者破产,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

②鸦片的输入,造成白银大量外流。

③战费和赔款加重了人民负担。

(2)清政府吏治腐败,各级官吏大肆搜刮人民。

(3)天灾不断,广西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易混易错]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的尖锐。

2.准备: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3.爆发: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二、天国兴衰

1.建立政权:

1853年3月,攻克南京,改称“天京”。

2.进入全盛

(1)军事上:

为拱卫天京,进行北伐和西征,到1856年,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2)政治上:

颁布了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①按人口平分土地。

②男女平等。

3.由盛转衰

(1)天京事变:

1856年,领导集团发生内讧。

(2)重新振作

①军事:

年轻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被起用,士气重新高涨。

②政治:

洪仁玕主持朝政,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

[易混易错] 天京变乱不是偶然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历史的必然。

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可避免地具有落后性、分散性、自私性等特点。

他们没有先进的革命纲领和科学理论的指导。

因而,天京变乱的悲剧,偶然性中包含着历史的必然。

4.走向失败

(1)1863年,在英、法军队支援下,曾国藩兵分三路,围困天京。

(2)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5.历史意义

(1)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2)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

(3)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是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

[深化拓展] 太平天国革命发生在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的初期,它既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又带有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主题一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对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原因的认识

(1)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和封建剥削的沉重,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把战争费用和赔款转嫁到人民头上,更激化了这一矛盾。

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灾难,加剧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3)两广地区自然灾害的严重,导致了起义时机的成熟。

(4)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并利用它发动和组织群众,这就为农民起义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和领导条件。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每年从3万箱增至6、7万箱,造成白银大量外流。

材料二 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材料三 1846~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西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吏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自然灾害严重。

从三角度看拜上帝教在太平天国运动前期斗争中起到组织、发动群众作用的原因

(1)从拜上帝教理论的形成来看:

农民平均主义和平等思想是其来源之一―→这一宗教理论中必然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

(2)从拜上帝教的主张来看:

明确提出清朝统治者是“阎罗妖”,号召群众共击之,符合农民阶级要求推翻封建统治,求得平等自由的愿望―→这一理论能够得到群众的支持。

(3)从农民阶级的思想认识水平来看:

由于长期受到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宗教的形式更易于被农民所接受。

主题二 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1.目的:

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2.内容

(1)关于土地分配,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关于产品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3.评价:

该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地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但它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从客观方面来看,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分田方案;从主观方面来看,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都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

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务使天下共享天父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天朝田亩制度》

(1)据材料归纳《天朝田亩制度》规定的土地分配原则及其目的。

答案 原则: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目的: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材料二 忠王李秀成在其控制区域,决定把土地分给农民,并发田凭以示证明,在田凭上明确指出:

“地方每年遵照天朝定制完纳米银,不得违误,所有自份田产并无假冒隐匿等弊,给凭之后,如有争讼霸占一切情事,准该花户禀请究治,为此给凭,永远存执。

(2)据材料二,分析《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分配原则发生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答案 变化:

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变化;由上交全部余粮到按田亩数交纳一定的土地税的变化。

原因:

《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自相矛盾,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因而《天朝田亩制度》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后来,不得不为以往的土地制度所取代。

 图解《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的关系

 

1.1843年,洪秀全在第四次秀才应试落榜后,创立拜上帝会,宣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人间“天国”。

拜上帝会创立后迅速发展,这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

A.宗教信仰盛行B.阶级矛盾尖锐

C.人民渴望平等平均D.民族危机严重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

拜上帝会组织迅速发展说明信仰者比较多,反映了当时阶级矛盾尖锐。

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天国诸王间“往往倚为心腹股肱者,今乃彼此暌隔,猜忌日生”。

这突出反映了(  )

A.领导者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B.领导者进取心逐渐衰退

C.封建腐朽思想的日益增长

D.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答案 D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天国诸王”之间的关系是“彼此暌隔,猜忌日生”,即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3.“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体现了太平天国(  )

①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 ②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 ③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 ④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A.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平均分配土地调动了农民革命的积极性,但平均分配产品不能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排除含④的选项A、C、D三项。

4.“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

”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太平天国运动(  )

A.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吸收了西方基督教的文化

C.打击了封建统治

D.土地政策具有革命性

答案 C

解析 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矛头指向了封建的清政府、封建地主阶级,沉重地打击了中国的封建势力。

题干问的是“主要依据”,应选择C项。

5.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充分体现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局限性。

这一局限性的突出表现是(  )

A.无法提出反映农民阶级愿望和要求的革命纲领

B.容易形成坚强的领导,但难以长期地维持革命纪律

C.缺乏科学的革命理论和纲领

D.只反对封建主义,不反对外来侵略

答案 C

解析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造成的,利用拜上帝会发动群众,创立了绝对平均主义的《天朝田亩制度》等,这些都反映了太平天国领导阶级缺乏科学的革命理论和纲领,最终必将导致失败。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务使天下共享天父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两”为太平天国农村政权的基层组织,每25户为一两。

每两生产的农副产品,“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

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

25户中婚丧嫁娶等事所需的费用,都由每两的国库开支。

鳏寡孤独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都由国库供养。

材料二 经济方面:

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兴银行,奖励技术发明,兴办保险事业等。

外交方面:

主张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政治方面:

主张以法治国等。

文教方面:

反对迷信,提倡兴办新式学校等。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内容出自哪一文献?

文献中规定分配产品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2)材料二是太平天国颁布的什么革命纲领?

它的颁布有何意义?

(3)有人认为材料二的内容是对材料一内容的继承与发展,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

为什么?

答案 

(1)《天朝田亩制度》。

原则:

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方法:

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2)《资政新篇》。

它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

(3)不同意。

原因:

《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它是农民革命运动的产物。

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违背了当时的社会发展规律;《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基础巩固

1.以下两幅图片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是(  )

 鸦片战争         金田起义

A.鸦片战争直接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B.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阶级矛盾,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C.太平天国运动直接引发了英国对中国的侵略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

答案 B

解析 鸦片战争结束于1842年,金田起义爆发于1851年,A项不对;C项表述错误;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次要原因,是催化剂,因为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从而加速了以推翻清王朝为目的的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故D项错,B项对。

2.太平天国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廷对峙的标志是(  )

A.金田起义B.组织太平军北伐

C.定都天京D.摧毁江北大营

答案 C

解析 太平天国作为一个强大的政权与清廷对峙是在定都之后,标志事件是1853年定都天京。

3.洪秀全在《原道觉世训》中说: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

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

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但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变。

这主要是因为(  )

A.太平天国达到了全盛

B.原先的理念已不适应

C.太平天国巩固政权的需要

D.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答案 D

解析 洪秀全在《原道觉世训》中主要强调平等、平均、公平等观念,但是后来发生了天京变乱,究其原因是由于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农民阶级自身在思想等方面存在局限性,导致出现争权夺利的斗争,最终发生了天京变乱。

4.《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都不能得到有效实行的共同原因是(  )

A.带有空想性B.不是农民战争的产物

C.严峻的军事形势D.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答案 C

解析 严峻的军事形势不能为两文件的实施提供安定的社会环境,A、D两项不符合《资政新篇》,B项不符合《天朝田亩制度》。

5.太平天国之所以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主要是因为(  )

A.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属空前

B.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D.对封建王朝的打击空前严重

答案 C

解析 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明确提出了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因而是比较完整的反封建革命纲领,故C项是正确答案。

6.下列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②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的一面 ③它在近代中国最早提出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主张 ④定都南京后,大兴土木成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与时代的局限性,大兴土木只是其阶级局限性的一个表现。

能力提升

7.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洪秀全写了一份御诏给英国特使额尔金,额尔金看后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作品,这份御诏充满着像“西洋番弟把心开,替天出力该又该,替爷替哥杀妖魔,报爷生养战胜回”这样的词句。

这反映了当时(  )

A.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B.列强侵略导致民族危机加重

C.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D.强国御侮成为思潮

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替爷替哥杀妖魔”体现了太平军把西方基督教徒当成兄弟,把清政府看做妖魔,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阶级矛盾:

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故选A项。

8.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些领导人对近代经济制度开始有所认识,以下各项能够反映这一状况的是(  )

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B.“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C.“免除一切地租、赋税负担”

D.“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

答案 D

解析 题干考查的是近代经济制度,A、B、C三项均是落后的小农经济的体现,D项反映了近代资本主义的经济主张。

9.有人说:

“如果没有韦石之变或当时全军北伐,太平天国革命本可成功。

”这种观点的错误主要是(  )

A.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B.仅看到现象没有抓住本质问题

C.片面扩大了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

D.缺乏阶级分析的观点

答案 D

解析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太平天国一点进步意义也没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5卷《1860·中

国纪事》

材料三 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如果统一了中国,那就要使中国倒退几个世纪!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1)上述材料对太平天国运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其各自的认识角度是什么?

(2)请为这两种观点分别阐述理由。

答案 

(1)材料一是从反封建反侵略的角度肯定太平天国;材料二、三是从社会生产力进步的角度否定太平天国。

(2)材料一的理由:

太平天国的斗争打击了清王朝和外国侵略者;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最先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

材料二、三的理由:

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的思想指导(以宗教为指导思想);定都天京之后,政权迅速封建化;《天朝田亩制度》的社会经济主张违背历史潮流。

解析 本题列出了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两种不同的看法,即肯定和否定。

之所以出现不同,主要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回答时要本着全面客观的态度看待太平天国运动。

一、课中思考题

1.你认为《天朝田亩制度》设计的是怎样的社会?

有实施的可能吗?

(教材P55)

提示 《天朝田亩制度》设计的是农民的理想社会的蓝图,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革命思想的结晶,但其试图在小农经济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上实行绝对平均分配土地等生产、生活资料,建立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的经济主张是一个空想。

加之当时正处于战争状态,缺少必要的条件,根本无法实行。

《天朝田亩制度》颁布后,第二年太平天国即实施了“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就证明了这点。

2.太平天国内讧、滥杀、石达开出走留下了什么历史教训?

(教材P55)

提示 定都天京后,太平军的上层领导集团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生活奢侈,等级森严,诸王之间产生尖锐的矛盾,导致太平军发生内讧。

翼王石达开在天京内讧后回朝主政,因不满洪秀全的猜忌,率10万太平军离开天京。

太平天国内讧、滥杀、石达开出走带来了严重后果,是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它破坏了太平天国内部的团结,动摇了太平军将士的宗教信仰和对太平天国理想的坚定信念,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丧失了乘胜歼灭清军的有利时机。

太平天国运动中发生的仇杀、分裂,是农民政权封建化的必然结果。

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革命不可能完成社会革命的任务。

二、解析与探究(教材P56)

请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文分析,它们分别反映了太平天国的什么理想?

太平天国能否实现这种理想?

为什么?

提示 第一段材料表明太平天国要实现拜上帝会教义中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第二段材料表明太平天国要建立以平均分配生产资料的个体生产为基础的农民土地所有制和生产产品与生活资料平均分配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第三段材料表明太平天国要建立一个绝对平均分配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理想社会。

太平天国不能实现这种理想。

因为它不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不可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

三、自我测评(教材P56)

1.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历史局限性是什么?

提示 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太平天国不可能取得革命的成功,这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太平天国的内部矛盾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

此外,太平天国内部的腐败和重大战略决策的失误也是相关的因素。

局限性:

太平天国运动试图建立一个人人均等的“地上天国”,最终却归于失败,这表明了它单纯依靠农民阶级来完成争取独立、富强等历史任务的局限性。

近代中国社会需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争取民族独立、建设现代化国家,必须要靠先进的阶级来完成这样的历史使命。

2.太平天国运动有何历史意义?

提示 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14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它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它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成为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