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第8单元 第17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01998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2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复习第8单元 第17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三复习第8单元 第17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三复习第8单元 第17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三复习第8单元 第17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三复习第8单元 第17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三复习第8单元 第17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三复习第8单元 第17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三复习第8单元 第17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三复习第8单元 第17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三复习第8单元 第17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三复习第8单元 第17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三复习第8单元 第17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三复习第8单元 第17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三复习第8单元 第17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三复习第8单元 第17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三复习第8单元 第17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三复习第8单元 第17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三复习第8单元 第17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三复习第8单元 第17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三复习第8单元 第17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复习第8单元 第17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

《高三复习第8单元 第17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复习第8单元 第17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复习第8单元 第17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

高三复习第8单元第17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高三复习:

第8单元第17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纲要求]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近代以来铁路公路的建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革与发展。

(3)大众传媒的发展:

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影视事业发展;互联网的兴起。

考点1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1.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原因

①外因:

西方文化渗透和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②内因:

政治运动影响与国民政府的推动。

(2)表现

①衣:

鸦片战争以后,“洋布”“洋装”逐渐流行;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②食:

鸦片战争后,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③住:

一些中国官员和商人开始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④社会习俗

城市

戊戌变法时期:

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辛亥革命前后:

“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

民国时期:

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婚丧仪式简约文明

农村

落后、封闭,传统的风俗习惯坚若磐石

[易错警示]      社会生活变迁的易错点

(1)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

(2)清朝缠足陋俗最盛,但清政府并不支持缠足,还多次下令废除缠足。

(3)允许臣民自由剪发的最早时间是清朝末年,而不是辛亥革命后。

(4)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城乡之间的差别极大,主要发生在大城市,广大农村仍然处在落后、封闭状态,地区之间的发展也极不平衡。

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改革开放前

①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

农民分得土地,城市解决劳动就业问题。

②表现

a.社会风尚:

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主流。

b.物质生活:

凭票供应生活用品。

(2)改革开放以后

①衣:

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到五彩缤纷,款式趋向多样化。

②食:

1987年,中国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菜篮子工程”丰富了百姓餐桌。

③住:

住房状况得到空前改善,政府启动“安居工程”。

④生活风尚:

休闲方式多样化及新风尚逐步形成。

[精巧点拨]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NO.2理解——学会读史·学会用史

核心问题1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史料探究]

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变迁的原因及表现

史料一 今之辫、服,牵掣行动,妨碍操作,游历他邦,则都市腾笑,申申骂予,于时为不宜,于民为不便,稍窥世变者,已熟察而稔知之矣。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

(1)史料一从哪些角度说明了剪辫易服的必要性?

提示:

从史料一信息“今之辫、服,牵掣行动,妨碍操作”可以看出,辫子、传统服饰限制了人的行动,不利于操作机器,也不合时代发展的时宜,表明留学生主张剪辫易服深受西方思想的影响。

史料二 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

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

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王文泉《中国近代史》

(2)史料二反映了民国初期的什么社会现象?

实质说明了什么?

提示:

史料二反映了民国初年社会形成一种主张接受西方社会生活习俗的思想潮流。

说明了辛亥革命对社会习俗变化的影响。

[史论拓展]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特点

(1)原因

①根本原因:

西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冲击。

②政治上,政府的推动、重大政治文化运动的推动、仁人志士的推动。

③思想上,西方民主、平等等民主思潮的传播。

④经济上,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2)特点

①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②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近代经济、社会、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

③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④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与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⑤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除和促进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

核心问题2 近代人们思想观念及习俗的变化

[要点归纳]

近代人们思想观念及习俗变化的表现

(1)摒弃等级观念,平等意识增强。

古代封建等级的三纲五常伦理观念逐渐被民主、平等的思想所代替。

表现在社交礼仪由跪拜、作揖演变为鞠躬、握手的礼节;发型服饰发生变化,男子留辫到剪辫易服,女子裹足到迫令放足,倡导男女平等;人们之间的称谓也发生了变化,由老爷、少爷变为先生、某君等。

(2)摒弃了男尊女卑的思想,女权意识增强。

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道德观念逐渐被男女平等的观念所代替。

表现在提倡女权,倡导妇女解放;提倡妇女走出家庭,走向社会,也引起了婚姻观念和家庭伦理观念的变化;同时近代西方婚葬习俗逐渐引入中国,中国的婚葬仪式逐渐简化等。

(3)近代人们生活和习俗逐渐西方化,求奢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意识。

吃西餐、穿西服、住洋房、乘汽车,讲究奢侈成为有钱人追求的一种时尚。

[史料印证]

近代人们思想观念及习俗的变化

史料一 ①辛亥老人回忆湖南的情况时说:

“革命后,男女交际自由,结婚自由和男女平权的呼声很高”,“湖南女子开始冲破旧礼教的封锁线”,“要有选择配偶的自由”,“自由结婚也不是家长能阻止了的”。

史料二 1905年,李书同为母亲办丧事,在《大公报》上发布“哀启”,声明概不收受呢缎、轴幛、银钱、洋圆等物,②可以送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意者改行鞠躬礼。

李书同特意为母亲写了哀歌,整个仪式简朴感人。

[解读] 两则史料主要描述了近代思想观念及习俗的变化,具体解读如下:

(1)史料信息①主要说明辛亥革命导致了人们的服饰、女性解放、婚姻形式等发生了重要变化,表明辛亥革命民主思想对社会生活、习俗及思想观念的影响。

(2)史料信息②主要反映了中国的丧葬礼仪由重视和铺张向简洁节约的转变,说明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习俗深受西方的影响,发生了重大变化。

NO.3探究——感悟真题·捕捉动向

(1)主干知识:

近现代中国衣、食、住等方面的变化;婚丧礼仪等社会习俗的变迁。

(2)史观角度:

从社会史观、近代化史观角度认识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史论结合归纳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的特点和影响;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认识不同文明的碰撞与融合。

(3)社会热点:

联系现代社会的常见现象,比较认识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2014·江苏高考)下面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

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

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查理解漫画的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解题流程]

一定时空——清后期

二抓关键——漫画中发辫两部分的含义

三析选项

选项

理由

结论

A

一位老先生剪了一半辫子,说崇尚西法也要保存国粹,并不能得出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错误

B

辫子并不代表传统精华

错误

C

辫子未全部剪掉,反映了一部分人对传统观念不能彻底决裂,故步自封

正确

D

只是剪了半个辫子,并未破除陋俗

错误

NO.4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

1.(2016·江苏高考)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

“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

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

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

C [材料中新潮女性梳西式发型,而被成都警察厅通令禁止,说明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了传统习俗,C项符合题意。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在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社会习俗的变化,不能说明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排除B项;警察厅这一强制性做法有违民国法治精神,排除D项。

]

2.(2015·江苏高考)下图是1949年3月美国记者伯恩斯拍摄于上海的两张照片。

从中可以看出(  )

疑似“偷棉花”的妇女被搜身    遛狗者和流浪儿

A.民族工商业受到列强与官僚的双重挤压

B.国民政府覆灭时上海陷入了混乱与动荡

C.下层民众遭受了没有硝烟的侮辱与伤害

D.中国社会萌生着反差强烈的富裕与贫穷

C [疑似“偷棉花”的妇女被搜身说明民众的尊严受到践踏,遛狗者和流浪儿的生活遭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两个事例说明了旧中国下层民众卑微的社会生活,故C项正确。

题干图片与民族工商业的处境无关,故排除A项。

1949年3月,国民政府尚未覆灭,图片也无法体现上海的混乱与动荡,故B项错误。

仅从题干两幅图片,无法得出D项结论。

]

3.(2011·江苏高考)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②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③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 ④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

A.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B [解答本题应对图片信息进行有效提取和分析,并结合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的史实理解。

图片广告中“时髦男女”说明广告主要宣传其时尚功能,故③不准确;从图片本身并不能反映出男尊女卑的观念,故④理解有误;“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表明国产“西式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也从本质上体现了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故①②都是正确的,答案为B项。

]

4.(2010·江苏高考)徐珂《清稗类钞》记述:

“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

”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B [提取材料中关键词“男女同意,婚约始定”,可知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B项符合题意。

]

5.(2017·如皋调研)晚清人士恽毓鼎的日记中写道:

“此辫与我相守五十年,一旦截之,不无恋恋。

唯上流社会人俱已濯濯,余既不能杜门自守,不免驰骤于酹酢场中,日受刺激,只可降心从众矣。

”由此可见,他剪辫(  )

A.被迫顺应时局的无奈之举

B.出自于反清革命的需要

C.为了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D.表示彻底与旧风俗决裂

A [材料中“一旦截之,不无恋恋”“只可降心从众矣”表明是无奈之举,故A项正确;反清革命的需要与材料中“一旦截之,不无恋恋”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与材料中“唯上流社会人俱已濯濯,余……不免驰骤于酹酢场中”不符,故C项错误;彻底与旧风俗决裂与材料中“一旦截之,不无恋恋”不符,故D项错误。

]

6.(2016·苏州高新区调研)以下是民国初年新旧婚姻情况对照表。

婚姻情况发生的变化反映了(  )

旧式婚姻情况

新式婚姻情况

1.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2.问名(互问庚帖卜之)

3.会亲(即订婚)

4.请期(男家备糕点、请柬、说明迎娶日期及各种注意事项)

5.纳采(男家备礼纳之女家,俗称“过大礼”“恭迎娶”)

6.过妆(送嫁妆)

7.娶亲

8.回门

1.自由恋爱

2.订婚

3.婚礼:

证婚人、介绍人、

主婚人依次入席;证婚人

宣读婚书;证婚人、介绍人与新人各盖印章,新郎、新娘交换饰物;行三鞠躬礼;来宾贺词,各种答谢

A.新式婚姻的法制性和契约性

B.中国传统婚俗的完全西化

C.国人对待中外文化缺乏理性

D.政治因素对婚姻影响减弱

A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新式婚姻制度完善,注重法律,故A项正确;中国传统婚俗有中国特色,故B项错误;材料只提供了婚姻情况,其他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供婚姻与政治相关的内容,故D项错误。

]

考点2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及大众传媒的变迁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1.交通工具

(1)铁路

①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唐胥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②辛亥革命前夕,形成了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③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

④“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运营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2)公路

①20世纪初:

汽车开始在上海等各大城市出现。

②新中国成立后:

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3)水运

①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垄断中国水上运输的局面。

②现代:

新中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发展较快;20世纪90年代后,轮船运输业受到一定的影响。

(4)航空

①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②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

③新中国成立初期,民航业发展有限。

④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易错警示]      正确认识铁路在中国的发展

最早在中国兴建铁路的不是清政府,而是英国在19世纪70年代修筑的从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京张铁路是中国自行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2.通讯工具的变迁

(1)电报

①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②20世纪初,上海开始设立无线电报局。

(2)电话

①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②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

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精巧点拨]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1)一个冲击:

西方三次工业革命。

(2)两个特点:

半殖民地性、发展不平衡性。

(3)三种通讯方式:

电报、电话、互联网。

(4)四种交通工具: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

3.报刊业

(1)1833年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

(2)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3)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著名的有《中国丛报》《万国公报》等。

(4)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时期,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民主科学思想的武器。

(5)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红色中华》《新华日报》等报刊。

(6)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而《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在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内容比较丰富。

(7)改革开放后,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精巧点拨]       近代报刊业的特点和作用

4.影视事业

(1)电影

①1905年,《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②新中国成立初期,反映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的题材纷纷被搬上银幕,成为电影主题。

③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走向辉煌。

(2)电视

①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②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节目丰富多彩。

5.互联网的兴起

(1)历程

①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

②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而风靡全球。

③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2)特点

①表现力和感染力强。

②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③信息传播速度快。

(3)影响: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易错警示]      报刊、影视、互联网影响的侧重点不同

报刊、影视、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影响,但侧重点不同。

报刊主要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影视主要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互联网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NO.2理解——学会读史·学会用史

核心问题1 近代交通业的发展

[史料探究]

近代中国铁路的修筑

史料一 1880年,刘铭传上《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

“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务、商务、矿物、厘捐、行旅者,不可殚述,而于用兵尤不可缓。

中国幅员辽阔,北边绵亘万里,毗连俄界;通商各海口,又与各国共之。

画疆而守,则防不胜防……若铁路告成,则声势联络,血脉贯通,裁兵节饷,并成劲旅。

防边防海,转运枪炮,朝发夕至。

……十八省合为一气,一兵可抵十数兵之用。

将来兵权饷权,俱在朝廷,内重外轻,不为疆臣所牵制矣。

——《清史稿·交通志》

(1)根据史料一,指出洋务派代表刘铭传主张修筑铁路的主要目的。

提示:

“将来兵权饷权,俱在朝廷,内重外轻,不为疆臣所牵制矣”表明洋务派主张修筑铁路是为了发展经济,加强国防建设,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等目的。

史料二 苏省绅商恐路权之失……于是迅速招股,创成苏省铁路公司,筑路二:

曰苏嘉,曰沪嘉,冀以挽回利权,用心亦良苦矣。

然此二者已属支路,究不若宁沪铁路之握其总机关也。

吾省之人,急宜筹集巨款,以赎回路权,勿谓苏省已办铁路,而遂可以抵制也。

——孙昌富、陈蕴茜《从民众态度看吴淞铁路的兴废》

(2)史料二针对铁路权利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

提示:

主要观点:

主张筹款赎回路权。

实质问题:

绅商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维护国家主权。

[史论拓展]

近代交通业发展的特点及其成因

(1)特点

①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②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③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2)成因

①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中国社会发展。

②列强侵华的需要。

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

③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④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

核心问题2 近代报刊业的发展

[要点归纳]

近代报刊业发展的原因、影响

(1)原因

①受到西方报刊产业发展和文化扩张的影响。

②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③先进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

④鸦片战争以后,社会形势急剧变化,人们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促进了各种报刊的不断涌现。

(2)影响

①传播西方文明,促进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和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都促进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

②近代报刊发挥了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作用。

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思想武器。

③对夺取近代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一系列的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史料印证]

近代报刊的功能和影响

史料一 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

“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

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

史料二 至于乙未之岁,东京革命党创办《民报》,树六大主义,而发挥民族革命、民权革命、民生革命之理,其思想之伟大,议论之精密,不第同志之士所推,即反对者亦为之倾服。

自客观言,可号为中国文从来未有之杂志;自主观言,亦可谓革命党发表最高意思之机关。

——杨光辉《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

[解读] 两则史料主要描述近代中国报刊的功能与作用,具体解读如下:

(1)史料一信息主要反映了报纸具有宣传教育、启迪民众的功能。

(2)史料二信息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留学生创办《民报》的目的是宣传“民族”“民权”“民生”等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NO.3探究——感悟真题·捕捉动向

(1)主干知识:

近代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变化的史实;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发展。

(2)史观角度:

从社会史观和近代化史观的角度认识交通、通讯、传媒的发展与进步,分析归纳特点。

(3)社会热点:

联系当前社会生活中的现象,认识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及大众传媒的变迁。

(2017·光华中学模拟)1855年2月,《遐迩贯珍》杂志刊出消息:

“今于本月起《遐迩贯珍》各号,将有数帙附之卷尾,以载招贴(广告)……至所取之银,非以求利,实为助每月印《遐迩贯珍》叁千本之费用而已。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该杂志性质发生了改变

B.早期的广告属于纯公益性质

C.该杂志发行量不断增加

D.商业信息交流渠道有所拓宽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大众传媒的发展,考查学生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的能力。

[解题流程]

一定时空——1855年

二抓关键——“以载招贴(广告)”

三析选项

选项

理由

结论

A

材料中没有介绍该杂志的性质,更谈不上改变

错误

B

材料中“至所取之银……实为助每月印《遐迩贯珍》叁千本之费用而已”表明这些广告不是公益性的

错误

C

材料说明该杂志收取登载广告的费用,是为了支付印刷杂志的开销,并不能体现杂志的发行量增加

错误

D

在杂志卷尾刊载广告,在当时的中国,有利于商业信息交流的发展

正确

NO.4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

1.(2013·江苏高考)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

“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

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

”这一描述表明(  )

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C [《京华百二竹枝词》描述了当时北京报业的发展状况,并且点明了当时报纸的作用为“教民智渐开通”,说明报纸具有传播信息、开阔民众视野的功能,故C项正确。

报纸宣传能推动社会变革,但不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排除A项;“中央”“大同”是报纸的名称,不能反映出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不出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排除D项。

]

2.(2017·海安中学模拟)1874年,法国人米拉在中国引进了日本人力车,车身一律漆成黄色,故又名黄包车。

在20世纪20—30年代,它的数量远超过汽车,达到五六万辆之多,在城市中来往穿梭。

材料从侧面反映出(  )

A.近代中国交通业发展比较缓慢

B.黄包车促进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

C.近代中国交通呈半殖民地色彩

D.黄包车较大提升了市民生活水平

A [黄包车仍然是人力车,材料从侧面反映出近代中国交通业发展比较缓慢,故A项正确;黄包车仍然是人力车,而且直到20世纪20-30年代大量存在,不利于中国交通的近代化,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国主权的部分丧失,与半殖民地色彩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黄包车对市民生活水平的影响,故D项错误。

]

3.(2017·东台中学模拟)1911年11月20日,《大公报》刊载“君主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的征文启事,引起广泛关注,民众参与度大大超过预期。

之后,共评出获奖文章16篇,其中主张君主立宪有11篇,倡导民主立宪有2篇,未明确表明态度的有3篇。

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

①《大公报》具有君主立宪的政治倾向 ②近代报刊关注与读者互动交流 ③政府对民间言论包容程度有所提高 ④民主共和观念已真正深入人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

A [此时正处于清政府专制统治之下,《大公报》能就“君主民主立宪问题”进行公开征文,说明了政府能够包容民间舆论,也证明了注重与民众互动交流是近代报刊的重要思路,故②③正确;从获奖结果看,16篇文章中有11篇主张君主立宪的文章获奖,只有2篇民主立宪获奖,这说明了《大公报》具有很强的君主立宪的政治倾向,也说明了民主立宪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