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第七章解直角三角形导学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024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数学第七章解直角三角形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初三数学第七章解直角三角形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初三数学第七章解直角三角形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初三数学第七章解直角三角形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初三数学第七章解直角三角形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初三数学第七章解直角三角形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初三数学第七章解直角三角形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初三数学第七章解直角三角形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初三数学第七章解直角三角形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初三数学第七章解直角三角形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初三数学第七章解直角三角形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初三数学第七章解直角三角形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初三数学第七章解直角三角形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初三数学第七章解直角三角形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初三数学第七章解直角三角形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初三数学第七章解直角三角形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初三数学第七章解直角三角形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初三数学第七章解直角三角形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初三数学第七章解直角三角形导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初三数学第七章解直角三角形导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数学第七章解直角三角形导学案.docx

《初三数学第七章解直角三角形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数学第七章解直角三角形导学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数学第七章解直角三角形导学案.docx

初三数学第七章解直角三角形导学案

金城外国语学校初三数学导学案

课题:

§7.1正切执笔:

朱清华审核:

初三数学备课组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正切的含义,会在直角三角形中求出某个锐角的正切值。

2、了解计算一个锐角的正切值的方法。

[学习重点与难点]你计算一个锐角的正切值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观察回答:

如图某体育馆,为了方便不同需求的观众设计了多种形式的台阶。

下列图中的两个台阶哪个更陡?

你是怎么判断的?

(1)图

(2)

[点拨]可将这两个台阶抽象地看成两个三角形

答:

图的台阶更陡,理由

二、探索活动

1、思考与探索一:

除了用台阶的倾斜角度大小外,还可以如何描述台阶的倾斜程度呢?

1可通过测量BC与AC的长度,再算出它们的比,

来说明台阶的倾斜程度。

(思考:

BC与AC长度的比与台阶的倾斜程度有何关系?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讨论:

你还可以用其它什么方法?

能说出你的理由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考与探索二:

(1)如图,一般地,如果锐角A的大小已确定,我们可以作出无数个相似的RtAB1C1,RtAB2C2,RtAB3C3……,那么有:

Rt△AB1C1∽________∽________……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

=_________=_________=……

(2)由上可知: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大小已确定,那么这个锐角的对边与这个角的邻边的比值也_________。

 

3、正切的定义

如图,在Rt△ABC中,∠C=90°,a、b分别是∠A的对边和邻边。

我们将∠A的对边a与邻边b的比叫做∠A_______,记作______。

即:

tanA=________=__________

4、牛刀小试

根据下列图中所给条件分别求出下列图中∠A、∠B的正切值。

 

(通过上述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思考与探索三:

θ

tanθ

10°

20°

30°

45°

55°

65°

2.14

怎样计算任意一个锐角的正切值呢?

(1)例如,根据书本P39图7—5,我们可以这样来确定tan65°的近似值:

当一个点从点O出发沿着65°线移动到点P时,这个点向右水平方向前进了1个单位,那么在垂直方向上升了约2.14个单位。

于是可知,tan65°的近似值为2.14。

(2)请用同样的方法,写出下表中各角正切的近似值。

(3)利用计算器我们可以更快、更精确地求得各个锐角的正切值。

(4)思考:

当锐角α越来越大时,α的正切值有什么变化?

三、随堂练习

1、在Rt△ABC中,∠C=90°,AC=1,AB=3,

则tanA=________,tanB=______。

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为AD的中点,连结EB,

设∠EBA=α,则tanα=_________。

六、拓宽与提高

1、如图是一个梯形大坝的横断面,根据图中的尺寸,请你通过计算判断左右两个坡的倾斜程度更大一些?

 

金城外国语学校初三数学导学案

课题:

§7.2正弦、余弦

(一)执笔:

朱清华审核:

初三数学备课组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正弦、余弦的含义,会在直角三角形中求出某个锐角的正弦和余弦值。

2、能用函数的观点理解正弦、余弦和正切。

[学习重点与难点]

在直角三角形中求出某个锐角的正弦和余弦值。

[学习过程]

一、情景创设

1、问题1:

如图,小明沿着某斜坡向上行走了13m后,他的相对位置升高了5m,如果他沿着该斜坡行走了20m,那么他的相对位置升高了多少?

行走了am呢?

2、问题2:

在上述问题中,他在水平方向又分别前进了多远?

二、探索活动

1、思考:

从上面的两个问题可以看出:

当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大小已确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__________;它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___________。

(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弦的定义

如图,在Rt△ABC中,∠C=90°,

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a与斜边c的比叫做∠A

的______,记作________,

即:

sinA=________=________.

3、余弦的定义

如图,在Rt△ABC中,∠C=90°,

我们把锐角∠A的邻边b与斜边c的比叫做∠A的______,记作=_________,

即:

cosA=______=_____。

(你能写出∠B的正弦、余弦的表达式吗?

)试试看.

4、牛刀小试

根据如图中条件,分别求出下列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余弦值。

 

5、思考与探索

怎样计算任意一个锐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呢?

(1)如书P42图7—8,当小明沿着15°的斜坡行走了1个单位长度到P点时,他的位置在竖直方向升高了约0.26个单位长度,在水平方向前进了约0.97个单位长度。

根据正弦、余弦的定义,可以知道:

sin15°=0.26,cos15°=0.97

(2)你能根据图形求出sin30°、cos30°吗?

sin75°、cos75°呢?

sin30°=_____,cos30°=_____.

sin75°=_____,cos75°=_____.

(3)利用计算器我们可以更快、更精确地求得各个锐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

(4)观察与思考:

从sin15°,sin30°,sin75°的值,你们得到什么结论?

从cos15°,cos30°,cos75°的值,你们得到什么结论?

当锐角α越来越大时,它的正弦值是怎样变化的?

余弦值又是怎样变化的?

6、锐角A的正弦、余弦和正切都是∠A的__________。

三、随堂练习

1、如图,在Rt△ABC中,∠C=90°,

AC=12,BC=5,则sinA=_____,

cosA=_____,sinB=_____,cosB=_____。

2、在Rt△ABC中,∠C=90°,AC=1,BC=

,则sinA=_____,cosB=_______,cosA=________,sinB=_______.

3、如图,在Rt△ABC中,∠C=90°,

BC=9a,AC=12a,AB=15a,tanB=________,

cosB=______,sinB=_______

六、拓宽和提高

已知在△ABC中,a、b、c分别为∠A、∠B、∠C的对边,且a:

b:

c=5:

12:

13试求最小角的三角函数值。

金城外国语学校初三数学导学案

课题:

§7.2正弦、余弦

(二)执笔:

朱清华审核:

初三数学备课组 

[学习目标]

1、能够根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进行计算;

2、能用三角函数的知识根据三角形中已知的边和角求出未知的边和角。

[学习重点与难点]

用函数的观点理解正切,正弦、余弦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在Rt△ABC中,∠C=90°,分别写出∠A的三角函数关系式:

sinA=_____,cosA=_____,tanA=_____。

∠B的三角函数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上述中,sinA与cosB,cosA与sinB,tanA与tanB的表达式,你有什么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练习:

①如图,在Rt△ABC中,∠C=90°,BC=6,AC=8,则sinA=_____,cosA=_____,tanA=_____。

②如图,在Rt△ABC中,∠C=90°,BC=2,AC=4,则sinB=_____,cosB=_____,tanB=_____。

③在Rt△ABC中,∠B=90°,AC=2BC,则sinC=_____。

④如图,在Rt△ABC中,∠C=90°,AB=10,sinA=

,则BC=_____。

⑤在Rt△ABC中,∠C=90°,AB=10,sinB=

则AC=_____。

⑥如图,在Rt△ABC中,∠B=90°,AC=15,sinC=

,则AB=_____。

⑦在Rt△ABC中,∠C=90°,cosA=

,AC=12,则AB=_____,BC=_____。

二、例题

例1、小明正在放风筝,风筝线与水平线成35°角时,小明的手离地面1m,若把放出的风筝线看成一条线段,长95m,求风筝此时的高度。

(精确到1m)

(参考数据:

sin35°≈0.5736,cos35°≈0.8192,tan35°≈0.7002)

例2、工人师傅沿着一块斜靠在车厢后部的木板往汽车上推一个油桶(如图),已知木板长为4m,车厢到地面的距离为1.4m。

(1)你能求出木板与地面的夹角吗?

(2)请你求出油桶从地面到刚刚到达车厢时的移动的水平距离。

(精确到0.1m)

(参考数据:

sin20.5°≈0.3500,cos20.5°≈0.9397,tan20.5°≈0.3739)

三、随堂练习

1、小明从8m长的笔直滑梯自上而下滑至地面,已知滑梯的倾斜角为40°,求滑梯的高度。

(精确到0.1m)

(参考数据:

sin40°≈0.6428,cos40°≈0.7660,tan40°≈0.8391)

 

2、一把梯子靠在一堵墙上,若梯子与地面的夹角是68°,而梯子底部离墙脚1.5m,求梯子的长度(精确到0.1m)

(参考数据:

sin68°≈0.9272,cos68°≈0.3746,tan68°≈2.475)

 

五、课外练习

1、已知:

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CD=8cm,AC=10cm,求AB,BD的长。

 

2、等腰三角形周长为16,一边长为6,求底角的余弦值。

3、在△ABC中,∠C=90°,cosB=

AC=10,求△ABC的周长和斜边AB边上的高。

4、在Rt△ABC中,∠C=90°,已知cosA=

,请你求出sinA、cosB、tanA、tanB的值。

5、在△ABC中,∠C=90°,D是BC的中点,且∠ADC=50°,AD=2,求tanB的值。

(精确到0.01m)(参考数据:

sin50°≈0.7660,cos50°≈0.6428,tan50°≈1.1918)

 

金城外国语学校初三数学导学案

课题:

§7.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执笔:

朱清华审核:

初三数学备课组 

【学习目标】

1.能通过推理得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的意义.

2.会计算含有30°、45°、60°角的三角函数的值.

3.能根据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相应锐角的大小.

4.经历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过程发展同学们的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

【学习过程】

一、情景创设

同学们已经学习了锐角的三角函数,你能分别说出正切、正弦、余弦的定义吗?

二、探索活动

1.活动一.观察与思考你能分别说出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吗?

2.活动二.根据以上探索完成下列表格

30°

45°

60°

sinθ

cosθ

tanθ

三、典例分析

例1:

求下列各式的值。

(1)2sin30°-cos45°

(2)sin60°·cos60°(3)sin230°+cos230°

 

练习:

计算.

(1)cos45°-sin30°

(2)sin260°+cos260°

(3)tan45°-sin30°·cos60°(4)

 

例2.求满足下列条件的锐角α:

(1)cosα=

(2)2sinα=1(3)2sinα-

=0(4)

tanα-1=0

 

练习:

1.若sinα=

则锐角α=________.若2cosα=1,则锐角α=_________.

2.若sinα=

则锐角α=_________.若sinα=

则锐角α=_________.

3.若∠A是锐角,且tanA=

则cosA=_________.

4.求满足下列条件的锐角α:

(1)cosα-

=0

(2)-

tanα+

=0

(3)

cosα-2=0(4)tan(α+10°)=

 

5.已知α为锐角,当

无意义时,求tan(α+15°)-tan(α-15°)的值.

 

五.拓展与延伸

1.等腰三角形的一腰长为6㎝,底边长为6

㎝,请你判断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

 

金城外国语学校初三数学导学案

课题:

§7.4由三角函数值求锐角 执笔:

朱清华审核:

初三数学备课组

学习目标:

会根据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利用科学计算器求锐角的大小。

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利用计算器求下列各角的正弦、余弦值(精确到0.01)

(1)15°

(2)72°(3)55°12′(4)22.5°

2、在Rt△ABC中,∠C=90°,AC=BC,求:

(1)cosA

(2)当AB=4时,求BC的长。

二、新课学习:

1、问题:

如图,小明沿斜坡AB行走了13cm。

他的相对位置升高了5cm,你能知道这个斜坡的倾斜角A的大小吗?

根据已知条件,有:

sinA=

利用计算器,可以由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这个角的大小。

依次按键为:

结果显示为,得∠A≈(精确到0.01)

2、例题学习:

求满足下列条件的锐角A(精确到0.01°);

(1)

(2)

解:

(1)依次按键,

结果显示为,得∠A≈

(2)

 

三、课堂练习:

1、求满足下列条件的锐角A(精确到0.01°)

(1)

(2)

(3)

 

(2)拓展训练:

1、如图,已知秋千吊绳的长度3.5m,求秋千升高1m时,秋千吊绳与竖直方向所成的角度(精确到0.01°)

2、已知,如图,AD是△ABC的高,CD=16,BD=12,∠C=35°(精确到0.01°)

 

金城外国语学校初三数学导学案

课题:

§7.5解直角三角形执笔:

朱清华审核:

初三数学备课组

学习目标:

使学生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能运用直角三角形的角与角(两锐角互余),边与边(勾股定理)、边与角关系解直角三角形。

学习过程

一、问题情景:

如图所示,一棵大树在一次强烈的台风中于地面10米处折断倒下,树顶落在离数根24米处。

问大树在折断之前高多少米?

显然,我们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折断倒下的部分

的长度为=,+10=36所以,大树在折断之前的高为36米。

二、新课(请阅读)

1.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

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六个元素,三条边、三个角,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有一个角是直角,我们把利用已知的元素求出末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像上述的就是由两条直角边这两个元素,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的长度,我们还可以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求出两个锐角,像这样的过程,就是解直角三角形。

2.解直角三角形的所需的工具。

如图7—12,在Rt△ABC中,∠ACB=90°,其余5个元素之间有以下关系:

(1)两锐角互余∠A+∠B=

(2)三边满足勾股定理a2+b2=

(3)边与角关系sinA==

,cosA=sinB=

,tanA==,

cotA==

3.例题讲解。

例1:

在Rt△ABC中,∠C=90°,∠C=30°,a=5,解直角三角形。

例2:

Rt△ABC中,∠C=90°,a=104,b=20.49,求

(1)c的大小(精确到0.01)

(2)∠A、∠B的大小。

例3:

如图7—13,圆O半径为10,求圆O的内接正五边形ABCDE的边长(精确到0.1)

三、课堂练习:

1、已知:

在Rt△ABC中,∠C=90°,b=2

,c=4,

(1)a;

(2)求∠B、∠A

2、求半径为12的圆的内接正八边形的边长(精确到0.1).

四、拓展练习:

1、由下列条件解题:

在Rt△ABC中,∠C=90°:

(1)已知a=4,b=8,求c.

 

(2)已知b=10,∠B=60°,求a,c.

 

(3)已知c=20,∠A=60°,求a,b.

 

2、已知等腰△ABC中,AB=AC=13,BC=10,求顶角∠A的四种三角函数值.

 

3、在△ABC中,∠C=90°,

,求∠A、∠B、c边.

金城外国语学校初三数学导学案

课题:

§7.6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

(1)执笔:

吴美平审核:

初三数学备课组

学习目标:

通过具体的一些实例,能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直角三角形中元素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在△ABC中,∠C=90°,∠A=45°,则BC:

AC:

AB=。

2、在△ABC中,∠C=90°。

(1)已知∠A=30°,BC=8cm,求AB与AC的长;

 

(2)已知∠A=60°,AC=

cm,求AB与BC的长。

二、例题学习:

例1:

“五一”节,小明和同学一起到游乐场游玩,游乐场的大型摩天轮的半径为20m,旋转1周需要12min。

小明乘坐最底部的车厢(离地面约0.5m)开始1周的观光,2min后小明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精确到0.1m)?

分析:

如图,小明开始在车厢点B,经过2min后到了点C,点C离地面的高度就是小明离地面的高度,其实就是DA的长度

DA=AE-

解:

拓展延伸:

1、摩天轮启动多长时间后,小明离地面的高度将首次到达10m?

2、小明将有多长时间连续保持在离地面20m以上的空中?

三、课堂练习;书本P551、2

四、思考练习

如图,东西两炮台A、B相距2000米,同时发现入侵敌舰C,炮台A测得敌舰C在它的南偏东40°的方向,炮台B测得敌舰C在它的正南方,试求敌舰与两炮台的距离(精确到l米)。

分析:

本题中,已知条件是什么?

(AB=2000米,

∠CAB=90°-∠CAD=50°),那么求AC的长是用

“弦”还是用“切”呢?

求BC的长呢?

显然,

AC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应该用余弦函数,

而求BC的长可以用正切函数,也可以用余切函数。

金城外国语学校初三数学导学案

课题:

§7.6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

(2)执笔:

吴美平审核:

初三数学备课组

学习目标:

进一步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比较熟练的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与仰角、俯角有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给出仰角、俯角的定义

如右图,从下往上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仰角,从上往下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做俯角。

右图中的∠1就是仰角,∠2就是俯角。

二、例题讲解

分析:

1、由题目可知道,气球的高度就是CD的长加上小明的眼睛离地面1.6m

2、假设CD为hm,BD为xm,在Rt△ADC和Rt△BDC利用正弦列出两个方程求出

例2、为了测量停留在空中的气球的高度,小明先站在地面上某点观测气球,测得仰角为27°,然后他向气球方向前进了50m,此时观测气球,测得仰角为40°。

若小明的眼睛离地面1.6m,小明如何计算气球的高度呢(精确到0.01m)

解:

2、课堂练习:

书本P561、2

3、思考与探索:

大海中某小岛的周围10km范围内有暗礁。

一艘海轮在该岛的南偏西55°方向的某处,由西向东行驶了20km后到达该岛的南偏西25°方向的另一处。

如果该海轮继续向东行驶,会有触礁的危险吗?

四、拓展训练:

1、如图,为了测量电线杆的高度AB,在离电线杆22.7米的C处,用1.20米的测角仪CD测得电线杆顶端B的仰角a=22°,求电线杆AB的高度。

分析:

因为AB=AE+BE,AE=CD=1.20米,所以只要求出BE的长度,问题就得到解决,在△BDE中,已知DE=CA=22.7米,∠BDE=22°,那么用哪个三角函数可解决这个问题呢?

显然正切或余切都能解决这个问题。

 

2.如图,A、B是两幢地平高度相等、隔岸相望的建筑物,B楼不能到达,由于建筑物密集,在A楼的周围没有开阔地带,为测量B楼的高度,只能充分利用A楼的空间,A楼的各层都可到达且能看见B楼,现仅有测量工具为皮尺和测角器(皮尺可用于测量长度,测角器可以测量仰角、俯角或两视线的夹角)。

(1)你设计一个测量B楼高度的方法,要求写出测量步骤和必需的测量数据(用字母表示),并画出测量图形。

(2)用你测量的数据(用字母表示)写出计算B楼高度的表达式。

分析:

如右图,由于楼的各层都能到达,所以A楼的高度可以测量,我们不妨站在A楼的顶层测B楼的顶端的仰角,再测B楼的底端的俯角,这样在Rt△ABD中就可以求出BD的长度,因为AE=BD,而后Rt△ACE中求得CE的长度,这样CD的长度就可以求出.

 

金城外国语学校初三数学导学案

课题:

§7.6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3)执笔:

吴美平审核:

初三数学备课组

学习目标:

使学生知道测量中坡度、坡角的概念,掌握坡度与坡角的关系,能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与坡度有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阅读新知识:

如右图所示,斜坡AB和斜坡A1B1哪一个倾斜程度比较大?

显然,斜坡A1Bl的倾斜程度比较大,说明∠A′>∠A。

从图形可以看出

,即tanAl>tanA。

在修路、挖河、开渠和筑坝时,设计图纸上都要注明斜坡的倾斜程度。

1.坡度的概念,坡度与坡角的关系。

如下图,这是一张水库拦水坝的横断面的设计图,坡面的铅垂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叫做坡度(或坡比),记作i,即i=

,坡度通常用l:

m的形式,例如上图中的1:

2的形式。

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

从三角函数的概念可以知道,坡度与坡角的关系是i=tanB,显然,坡度越大,坡角越大,坡面就越陡。

 

二、例题讲解。

例3如图,水坝的横截面是梯形ABCD,迎水坡BC的坡角

为30°背水坡AD的坡度i(即tan

)为1:

1.2,坝顶宽DC=2.5m,坝高4.5m。

(1)背水坡AD的坡角

(精确到0.1°);

(2)坝底宽AB的长(精确到0.1m)

拓展与延伸:

如果在例题3中,为了提高堤坝的防洪抗洪能力,市防汛指挥部决定加固坝堤,要求坝顶CD加宽0.5m,水坡AD的坡度i(即tan

)为1:

1.4,已知堤坝的总长度为5km,求完成该项工程所需的土方(精确到0.1

 

三、课堂训练:

书本P581、2、3

四、补充练习:

1.如图,一段路基的横断面是梯形,高为4.2米,上底的宽是12.51米,路基的坡面与地面的倾角分别是32°和28°,求路基下底的宽。

(精确到0.1米)

分析:

四边形ABCD是梯形,通常的辅助线是过上底的两个顶点引下底的垂线,这样,就把梯形分割成直角三角形和矩形,从题目来看,下底AB=AE+EF+BF,EF=CD=12.51米.AE在直角三角形AED中求得,而BF可以在直角三角形BFC中求得,问题得到解决。

 

解:

2.如图,一段河坝的断面为梯形ABCD,试根据图中数据,求出坡角。

和坝底宽AD。

(i=CE:

ED,单位米,结果保留根号)

 

金城外国语学校初三数学导学案

课题:

回顾与思考

(1)执笔:

吴美平审核:

初三数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