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高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1036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8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高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高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高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高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高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高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高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高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高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高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高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高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高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高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高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高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高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高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高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高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高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

《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高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高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高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

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高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

202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分)做好垃圾分类,推动城市绿色发展。

易拉罐应投放到(  )

A.

B.

C.

D.

2.(2分)镆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元素,同位素

Mc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是(  )

A.58B.173C.288D.403

3.(2分)下列物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是(  )

A.NaClB.SiO2C.Cl2D.HCl

4.(2分)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A.硫酸钡B.盐酸C.乙醇D.三氧化硫

5.(2分)(CH3)2C(C2H5)CH(CH3)2的名称是(  )

A.3,3,4﹣三甲基戊烷

B.2,3﹣二甲基﹣3﹣乙基丁烷

C.2,3,3﹣三甲基戊烷

D.2,3﹣二甲基﹣2﹣乙基丁烷

6.(2分)在下列变化过程中,既破坏离子键又破坏共价键的是(  )

A.加热分解KClO3B.NaOH溶于水

C.加热分解HClOD.Na2CO3受热熔化

7.(2分)下列实验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萃取法除去NaCl溶液中的单质I2

B.用过量的氨水除去Al3+溶液中的少量Fe3+

C.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烯中的少量SO2

D.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8.(2分)反应8NH3+3Cl2→N2+6NH4Cl的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A.N2的电子式是

B.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C.每生成11.2LN2,转移电子数为3NA

D.还原剂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

3

9.(2分)关于化合物木糖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B.所有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与丙三醇互为同系物

D.木糖醇分子式为C5H12O5

10.(2分)常温下0.1mol/L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加热到80℃,溶液的pH几乎不变的是(  )

A.硫酸B.氢氧化钾C.氯化钠D.硫酸铵

11.(2分)将SO2气体通入KIO3淀粉溶液,溶液先变蓝后褪色。

此过程中SO2表现出(  )

A.漂白性B.氧化性和漂白性

C.还原性D.还原性和漂白性

12.(2分)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元素Y位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交界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W

X

Y

Z

A.Y的原子半径一定最大

B.X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C.Y的氧化物熔点一定高于Z的氧化物

D.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一定最强

13.(2分)合成氨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3的能量较低,比N2、H2更稳定

B.2NH3(g)→2N(g)+6H(g)﹣2346kJ

C.N2(g)+3H2(g)⇌2NH3(g)﹣92kJ

D.加入催化剂,可以减小反应的热效应

14.(2分)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78g苯含有C=C双键的数目为3NA

B.1L1mol/L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A

C.标准状况下,6.72L氯气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3NA

D.常温常压下,14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15.(2分)在具支试管中加入铁粉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然后注入少量稀盐酸,立即塞上橡胶塞组成如图所示装置。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铁一定发生析氢腐蚀

B.铁可能会发生吸氧腐蚀

C.若改用NaOH溶液,腐蚀不再发生

D.若改用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导气管内液面高于导管外

16.(2分)在M、N中加入试剂,并用图示装置制取、收集少量气体,其中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M

浓盐酸

浓氨水

稀盐酸

浓硫酸

N

浓硫酸

碱石灰

碳酸钙

铜片

A.AB.BC.CD.D

17.(2分)往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当SO4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中其它微粒存在的形式是(  )

A.NH4+、AlO2﹣B.NH3•H2O、Al(OH)3

C.NH4+、Al(OH)3D.NH3•H2O、AlO2﹣

18.(2分)已知还原性I﹣>Fe2+>Br﹣,在只含有I﹣、Fe2+、Br﹣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关于所得溶液离子成分分析正确的是(不考虑Br2、I2和水的反应)(  )

A.I﹣、Fe3+、Cl﹣B.Fe2+、Cl﹣、Br‑

C.Fe2+、Fe3+、Cl﹣D.Fe2+、I﹣、Cl﹣

19.(2分)已知常温下CH3COONa溶液与CH3COONH4溶液中c(CH3COO﹣)相等,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Na+)=c(NH4+)

B.两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等

C.两种溶液的pH相等

D.c(CH3COONa)<c(CH3COONH4)

20.(2分)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n(A):

n(B):

n(C)=2:

2:

1.若保持温度不变,以2:

2:

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B、C,则(  )

A.K值增大

B.达到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增大

C.平衡不移动

D.达到新平衡后,vA比原平衡减慢

二、(本题共16分)

21.(16分)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是构成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

硅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中应用广泛,在工业上,高纯硅可以通过下列流程制取:

完成下列填空:

(1)氯原子核外有  种不同能量的电子,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

(2)碳与硅属于同主族元素,熔沸点SiO2  CO2(填写“>”、“<”或“=”),其原因是  。

(3)流程中由SiO2制粗硅的反应不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原因是  ;请写出一个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的化学方程式  。

SiHCl3(g)+H2(g)

Si(s)+3HCl(g)﹣Q(Q>0)

(4)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能使K增大的措施是  。

(5)一定条件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能表示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选填编号)。

a.3v逆(SiHCl3)=v正(HCl)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c.K保持不变d.c(SiHCl3):

c(H2):

c(HCl)=1:

1:

3

(6)一定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5min后达到平衡,此过程中固体质量增加0.28g,此时HCl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三、(本题共14分)

22.(14分)高铁酸钠(Na2FeO4)是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新型净水剂,在反应中被还原成Fe3+离子,工业上常用NaClO氧化Fe(OH)3生产高铁酸钠:

  Fe(OH)3+  NaClO+  NaOH→  Na2FeO4+  NaCl+  H2O

完成下列填空:

(1)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

(2)其中发生还原反应的元素是  ;若制备过程中消耗了0.15molNaClO,则转移的电子数目是  。

(3)高铁酸钠之所以能净水,除了能杀菌消毒外,另一个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回答)  。

(4)生产高铁酸钠的另一种方法是电解法,原理是Fe+2NaOH+2H2O→Na2FeO4+3H2↑,则电解过程中Fe在  。

(选填编号)

a.阳极发生氧化反应b.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c.阳极发生还原反应d.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5)某地海水样品经Na2FeO4处理后,所含离子及其浓度如下表所示(H+和OH﹣未列出):

离子

SO42﹣

Mg2+

Fe3+

Na+

Cl﹣

浓度(mol/L)

a

0.05

0.10

0.50

0.58

表格中的a  0.16(填“>”、“<”或“=”),判断的理由是  。

四、(本题共15分)

23.(15分)有机化合物A是一种常见化工原料,可以用来制备一系列的化工中间体及产品。

用A为原料合成一系列化合物的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反应①的试剂与条件:

  。

(2)写出反应类型:

反应①  ;反应②  。

(3)化合物F中只有两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写出F的结构简式:

  。

(4)设计一种方案检验C是否完全转化为D物质。

  。

(5)写出由D合成E的化学方程式  。

(6)设计一条由

合成

的合成路线。

(无机试剂任选)

(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

A

B……

目标产物)

五、(本题共15分)

24.(15分)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人类可以从海水中提取各种化工产品。

图是某工厂对海水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  ,检验氯气生成的方法是  。

(2)液氯储存在钢瓶中,钢瓶上应贴的标签为  (选填编号)。

a.自燃品b.爆炸品c.有毒品d.易燃品

(3)Mg(OH)2加入盐酸充分反应后,操作③是从MgCl2溶液中获得MgCl2•6H2O晶体,此处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为  。

(4)操作④是加热MgCl2•6H2O获得MgCl2,简述其实验操作及其原因  。

(5)操作⑤是向溶液中鼓入  ,即可将溴单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此方法的成功应用是基于溴单质有  性。

(6)粗溴的精制过程是先将粗溴用SO2水溶液吸收,将其转变成Br﹣,再通Cl2,最后蒸馏得到高纯溴。

用SO2水溶液吸收Br2的吸收率可达95%,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由此反应可知,除环境保护外,在工业生产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2020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化学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选:

B。

2.

选:

C。

3.

选:

A。

4.

选:

A。

5.

选:

C。

6.

选:

A。

7.

选:

A。

8.

选:

D。

9.

选:

D。

10.

选:

A。

11.

选:

C。

12.

选:

D。

13.

选:

B。

14.

选:

D。

15.

选:

C。

16.

选:

C。

17.

选:

B。

18.

选:

B。

19.

选:

D。

20.

选:

B。

二、(本题共16分)

21.(16分)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是构成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

硅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中应用广泛,在工业上,高纯硅可以通过下列流程制取:

完成下列填空:

(1)氯原子核外有 5 种不同能量的电子,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1s22s22p63s23p2 。

(2)碳与硅属于同主族元素,熔沸点SiO2 > CO2(填写“>”、“<”或“=”),其原因是 SiO2是原子晶体,融化时需要克服共价键,CO2是分子晶体,融化时只需要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所以SiO2的熔沸点比CO2的熔沸点高 。

(3)流程中由SiO2制粗硅的反应不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原因是 非金属性是指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得到电子的能力,而碳与二氧化硅反应所表现出来的是碳失去电子的能力(或还原性),因此不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 ;请写出一个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的化学方程式 Na2SiO3+2CO2+2H2O=2NaHCO3+H4SiO4↓或CO2+Na2SiO3+H2O=H2SiO3↓+Na2CO3 。

SiHCl3(g)+H2(g)

Si(s)+3HCl(g)﹣Q(Q>0)

(4)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能使K增大的措施是 升温 。

(5)一定条件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能表示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b (选填编号)。

a.3v逆(SiHCl3)=v正(HCl)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c.K保持不变d.c(SiHCl3):

c(H2):

c(HCl)=1:

1:

3

(6)一定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5min后达到平衡,此过程中固体质量增加0.28g,此时HCl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0.003mol/(L•min) 。

【分析】

(1)原子核外电子有几种能级就有几种能量不同的轨道;Si原子序数为14,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

(2)熔点一般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

(3)碳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单质和一氧化碳,只能说明碳的还原性比硅强;强酸反应制取弱酸;

(4)依据平衡常数概念写出,用生成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除以反应物平衡浓度的幂次方乘积得到;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

(5)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变,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其它一些量不变,据此分析;

(6)根据方程式计算出固体质量增加0.28g时生成的氯化氢的物质的量,根据V(HCl)=

计算。

【解答】解:

(1)氯原子核外有1s、2s、2p、3s、3p五种能级,所以氯原子核外有5种不同能量的轨道,Si原子序数为14,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

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2,

故答案为:

5;1s22s22p63s23p2;

(2)熔点一般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SiO2为原子晶体,融化时需要克服共价键,CO2为分子晶体,融化时只需要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故熔沸点:

SiO2>CO2,

故答案为:

>;SiO2是原子晶体,融化时需要克服共价键,CO2是分子晶体,融化时只需要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所以SiO2的熔沸点比CO2的熔沸点高;

(3)碳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单质和一氧化碳:

SiO2+2C

Si+2CO,只能说明碳的还原性比硅强,非金属性是指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得到电子的能力,而碳与二氧化硅反应所表现出来的是碳失去电子的能力(或还原性),因此不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则碳酸的酸性比原硅酸(硅酸)强,可发生:

Na2SiO3+2CO2+2H2O=2NaHCO3+H4SiO4↓或CO2+Na2SiO3+H2O=H2SiO3↓+Na2CO3,

故答案为:

非金属性是指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得到电子的能力,而碳与二氧化硅反应所表现出来的是碳失去电子的能力(或还原性),因此不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Na2SiO3+2CO2+2H2O=2NaHCO3+H4SiO4↓或CO2+Na2SiO3+H2O=H2SiO3↓+Na2CO3;

(4)SiHCl3(g)+H2(g)

Si(s)+3HCl(g)﹣Q(Q>0),依据平衡常数概念书写,注意固体和纯液体不写入表达式,表达式为K=

,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右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故答案为:

;升温;

(5)a.3v逆(SiHCl3)=v正(HCl),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a正确;

b.随反应进行容器内压强增大,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说明到达平衡,故b正确;

c.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温度不变K保持不变,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c错误;

d.c(SiHCl3):

c(H2):

c(HCl)=1:

1:

3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d错误;

故答案为:

ab;

(6)SiHCl3(g)+H2(g)

Si(s)+3HCl(g),此过程中固体质量增加0.28g,生成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0.03mol,V(HCl)=

=0.003mol/(L•min),

故答案为:

0.003mol/(L•min)。

【点评】本题考查高纯硅的制取,涉及有关硅和二氧化硅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注意影响平衡常数、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因素等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素养,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

三、(本题共14分)

22.(14分)高铁酸钠(Na2FeO4)是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新型净水剂,在反应中被还原成Fe3+离子,工业上常用NaClO氧化Fe(OH)3生产高铁酸钠:

 2 Fe(OH)3+ 3 NaClO+ 4 NaOH→ 2 Na2FeO4+ 3 NaCl+ 5 H2O

完成下列填空:

(1)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

(2)其中发生还原反应的元素是 +1价氯元素 ;若制备过程中消耗了0.15molNaClO,则转移的电子数目是 0.3NA 。

(3)高铁酸钠之所以能净水,除了能杀菌消毒外,另一个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回答) :

生成产物Fe3+发生水解,Fe3++3H2O⇌Fe(OH)3(胶体)+3H+,形成Fe(OH)3胶体吸附杂质 。

(4)生产高铁酸钠的另一种方法是电解法,原理是Fe+2NaOH+2H2O→Na2FeO4+3H2↑,则电解过程中Fe在 a 。

(选填编号)

a.阳极发生氧化反应b.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c.阳极发生还原反应d.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5)某地海水样品经Na2FeO4处理后,所含离子及其浓度如下表所示(H+和OH﹣未列出):

离子

SO42﹣

Mg2+

Fe3+

Na+

Cl﹣

浓度(mol/L)

a

0.05

0.10

0.50

0.58

表格中的a > 0.16(填“>”、“<”或“=”),判断的理由是 处理后溶液呈酸性,故c(H+)>c(OH﹣),根据电荷守恒,a>0.16 。

【分析】

(1)Fe元素的化合价由+3变为+6,Cl元素的化合价由+1变为﹣1价,可知n(Fe(OH)3):

n(NaClO)=2:

3;

(2)Cl元素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

转移电子数=得电子数=失电子数,根据比例关系计算转移电子数;

(3)高铁酸钠在反应中被还原成Fe3+离子,Fe3+发生水解,形成Fe(OH)3胶体吸附杂质,所以能净水;

(4)F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阳极失电子;

(5)处理后溶液呈酸性,故c(H+)>c(OH﹣),根据电荷守恒,a>0.16。

【解答】解:

(1)分析题目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Fe元素的化合价由+3变为+6,有化合价降低必须有化合价升高,所以Cl元素的化合价由+1变为﹣1价,可知n(Fe(OH)3):

n(NaClO)=2:

3,其他根据原子守恒配平可得:

2Fe(OH)3+3NaClO+4NaOH=2Na2FeO4+3NaCl+5H2O。

故答案为:

2Fe(OH)3+3NaClO+4NaOH=2Na2FeO4+3NaCl+5H2O;

(2)根据化合价,Cl元素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的元素是+1价氯元素。

根据方程式系数,当n(NaClO)=3mol,反应方程式中转移电子数为6NA,若制备过程中消耗了0.15molNaClO,根据比例关系,可得转移电子数为0.3NA。

故答案为:

+1价氯元素;0.3NA;

(3)高铁酸钠(Na2FeO4)是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新型净水剂,在反应中被还原成Fe3+离子,Fe3+发生水解,Fe3++3H2O⇌Fe(OH)3(胶体)+3H+,形成Fe(OH)3胶体吸附杂质,所以能净水。

故答案为:

生成产物Fe3+发生水解,Fe3++3H2O⇌Fe(OH)3(胶体)+3H+,形成Fe(OH)3胶体吸附杂质;

(4)Fe+2NaOH+2H2O=Na2FeO4+3H2↑,在电解中F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阳极失电子,所以Fe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故答案为:

a;

(5)若c(H+)=c(OH﹣),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即阴离子所带得电荷总数=阳离子所带得电荷总数,2a+0.58=0.5+0.1×3+0.05×2,a=0.16.但是溶液中存在金属离子,c(H+)>c(OH﹣),处理后得溶液呈酸性,所以a>0.16。

故答案为:

>;处理后溶液呈酸性,故c(H+)>c(OH﹣),根据电荷守恒,a>0.16。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制备方案的设计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制备流程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为解答关键。

四、(本题共15分)

23.(15分)有机化合物A是一种常见化工原料,可以用来制备一系列的化工中间体及产品。

用A为原料合成一系列化合物的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反应①的试剂与条件:

 Br2光照 。

(2)写出反应类型:

反应① 取代反应 ;反应② 缩聚反应 。

(3)化合物F中只有两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写出F的结构简式:

 

 。

(4)设计一种方案检验C是否完全转化为D物质。

 取样,加NaOH至碱性,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如果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C没有完全转化为D,如果没有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C已经完全转化为D 。

(5)写出由D合成E的化学方程式 

 。

(6)设计一条由

合成

的合成路线。

(无机试剂任选)

(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

A

B……

目标产物)

【分析】由A的分子式、B的结构简式,可知A为

,A与溴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B水解后再脱水生成C;由D的分子式,结合给予的信息,可知D为

,D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E为

;对比A、F的分子式,可知A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F,

(3)化合物F中只有两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应是溴化铁作催化剂条件,F的结构简式为

(6)

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然后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

,再与HBr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最后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

【解答】解:

(1)反应①是

转化为

,反应试剂与条件:

Br2光照,

故答案为:

Br2光照;

(2)由分析可知,反应①属于取代反应,反应②属于缩聚反应,

故答案为:

取代反应;缩聚反应;

(3)对比A、F的分子式,可知A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F,而化合物F中只有两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应是溴化铁作催化剂条件,F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4)设计一种方案检验C是否完全转化为D物质,可以通过检验反应后样品中是否存在醛基,具体实验方案为:

取样,加NaOH至碱性,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如果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C没有完全转化为D,如果没有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C已经完全转化为D,

故答案为:

取样,加NaOH至碱性,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如果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C没有完全转化为D,如果没有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C已经完全转化为D;

(5)由D合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6)

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然后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

,再与HBr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最后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

.合成路线流程图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充分利用有机物的结构与分子式进行分析判断,注意对给予信息的理解,熟练掌握官能团的性质与转化,是对有机化学基础的综合考查。

五、(本题共15分)

24.(15分)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人类可以从海水中提取各种化工产品。

图是某工厂对海水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 2NaCl+2H2O

2NaOH+H2↑+Cl2↑ ,检验氯气生成的方法是 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如果试纸变蓝,说明有氯气生成 。

(2)液氯储存在钢瓶中,钢瓶上应贴的标签为 c (选填编号)。

a.自燃品b.爆炸品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