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06017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4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检测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满分:

100分,限时:

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木条在空气中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B.空气是混合物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D.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温室效应

答案 A 木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质是木条与氧气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2.(2018广西玉林中考)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A.21%B.0.03%C.78%D.0.94%

答案 C “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点零三,二氧化碳和杂气”,据此可知,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故选C。

3.(2018山东临沂中考)在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

答案 C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因此含量较多的是氮气,且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C。

4.下图依次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氧气和验证其性质的装置。

其中错误的是(  )

答案 C 检验氧气应用带火星的木条,不能用澄清石灰水。

5.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碳酸

水+二氧化碳

B.酒精+氧气

二氧化碳+水

C.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D.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答案 B 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A、D属于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C属于化合反应;B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了另外两种物质,既不是分解反应,也不是化合反应。

6.(2018江苏苏州中考)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答案 A 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A说法错误。

7.(2018山东菏泽中考)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炼钢、用于化工生产等

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D.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答案 B 空气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C错误;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故D错误。

8.(2018山东聊城中考)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分离液态空气不能得到的气体是(  )

A.氧气  B.稀有气体  C.氮气  D.氢气

答案 D 空气中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分离液态空气不能得到氢气,故选D。

9.(2018湖南张家界中考)空气中能维持生命呼吸的气体是(  )

A.氧气B.氮气

C.氢气D.稀有气体

答案 A 空气中维持生命呼吸的是氧气,故选A。

10.(2018广东茂名中考)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  )

A.红磷B.硫C.木炭D.铁丝

答案 B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A项错误;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故B项正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无刺激性气味,故C项错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无刺激性气味,故D项错误。

11.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I。

下列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  )

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

C.二氧化氮D.可吸入颗粒物

答案 A 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

12.(2018新疆乌鲁木齐中考)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图2-5-1所示的装置。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图2-5-1

A.使用该装置可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

B.b导管连接病人吸入氧气的塑料管

C.使用该装置可用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

D.b导管应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答案 B 氧气输出速率快,产生气泡的速率就快,因此使用题图装置可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故A正确;若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则水会呛到病人,故B不正确,D正确;通过观察水中是否有气泡冒出可判断是否有氧气输出,故C正确。

1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中,有关几个“口”的位置错误的是 (  )

A.装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B.进入试管的导气管口应露出橡胶塞少许

C.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口应向下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气管口应伸入集气瓶的口部

答案 C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集气瓶口应向上。

14.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图2-5-2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

下列依据图2-5-2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图2-5-2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答案 B 由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可知,先收集到氧气的是高锰酸钾;相同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完全分解时,氯酸钾产生的氧气多;二氧化锰可使氯酸钾产生氧气的速率加快,但不能增加氧气的质量。

15.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

序号

实验事实

影响化学

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有、无催化剂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

答案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是由于反应物的状态不同,而不是反应物的种类不同,故D不合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6.在下列变化中: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镁带在氧气中燃烧;E.蜡烛在空气中燃烧;F.加热水。

(1)有火焰产生的是     ; 

(2)有水雾产生的是     ; 

(3)有白烟产生的是     ; 

(4)有白光产生的是     ; 

(5)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答案 

(1)E 

(2)EF (3)BD (4)AD (5)ABCDE

解析 在加热或点燃的条件下,可燃性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都具有发光、放热现象。

“焰”是指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的现象;“雾”是物质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或生成的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温度降低时形成液滴飘浮在空气中所产生的现象;“烟”是燃烧时生成的固体小颗粒飘浮在空气中的现象;“光”则是固体处在炽热状态时产生的一种现象。

17.按图2-5-3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2-5-3

(1)燃烧的现象是 ;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             ; 

(3)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 

 。

 

答案 

(1)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2)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消耗完

(3)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或烧杯中的水面下降),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中液面上方体积的1/5

解析 

(1)红磷燃烧的现象为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2)由于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当容器内的氧气消耗完毕时,红磷就会熄灭;(3)松开止水夹时,烧杯里的水被倒吸到集气瓶内,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等于被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

三、实验探究题(18题12分,19题17分)

18.(2018广西南宁中考改编)根据下列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2-5-4

(1)写出装置图中仪器a、b的名称:

a    ,b    。

 

(2)写出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一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

当         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答案 

(1)试管 铁架台

(2)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3)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解析 

(1)a是试管,b是铁架台;

(2)装置A适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氧气;(3)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因为开始排出的气体是装置内的空气。

19.某校九年级化学实验操作测试的方法是先由考生抽签确定考题,然后做实验。

小红同学抽签后被监考老师引领到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的实验台前:

图2-5-5

请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上述提供的信息,你认为小红抽到的是        (填实验名称)。

 

(2)指出图2-5-5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

a:

    ;b:

    。

 

(3)图2-5-6是小红完成该实验主要操作过程的示意图。

按评分标准,每项操作正确得1分,满分为5分。

小红操作完毕后得了3分。

请找出她失分的操作并说明原因:

 

  。

 

图2-5-6

(4)写出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答案 

(1)实验室制取氧气 

(2)带铁夹的铁架台 长颈漏斗 (3)B中取液时瓶塞未倒放;D中验满时带火星的火柴伸入了集气瓶中而未放在集气瓶口 (4)过氧化氢

水+氧气

解析 

(1)根据题目提供的药品是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可知,小红抽到的是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实验。

(2)图2-5-5中的a和b分别为带铁夹的铁架台和长颈漏斗。

(3)B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未倒放;D中验满时带火星的火柴应放在集气瓶口。

(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四、计算题(10分)

20.(原创)小敏同学想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她打算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老师非常支持她,并且告知她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理论上生成氧气的质量大约是高锰酸钾质量的1/10。

(1)经老师允许,她在实验室中称得11g高锰酸钾,大约能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小敏打算将这些氧气装在容积为125mL的集气瓶中,请你计算一下大约需要几个集气瓶?

(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

答案 

(1)1.1g 

(2)6个

解析 

(1)因为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生成氧气的质量大约是高锰酸钾质量的1/10,因此11g高锰酸钾大约可生成1.1g氧气。

(2)需要集气瓶的数量为:

1.1g÷1.429g/L×1000mL/L÷125mL≈6。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实验内容为探究铁、铜和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铁银铜

B.观察到的现象为铁丝和银丝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C.三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D.观察到的现象为铁丝和银丝表面均附着一层紫红色固体,溶液颜色变浅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金属活动顺序表: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实验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铁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银与硫酸铜不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2.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在空气中占比率很小,没有什么用途

B.田里的稻草焚烧处理不会导致空气中的PM2.5增加

C.饼干放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D.约占空气体积21%的氧气能支持燃烧,是一种高能燃料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虽然稀有气体在空气中占比率很小,但稀有气体的用途却不少,选项错误;

B.田里的稻草焚烧处理会产生烟尘,导致空气中的PM2.5增加,选项错误;

C.饼干放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选项正确;

D.氧气只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所以氧气不能燃料,选项错误,故选C。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属于()

A.混合物

B.单质

C.氧化物

D.化合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

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因此空气中氮气含量最多,氮气属于单质。

故选B。

【点睛】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

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4.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顺序:

B.溶液的pH:

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D.气体的密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

A、钾、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钾>镁>铜>银,故选项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氯化钠溶液显中性,pH等于7;盐酸显酸性,pH小于7;pH值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应是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盐酸,故选项错误;

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故选项错误;

D、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密度越大,一氧化碳、氢气、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8、2、32,气体的密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应是氧气、一氧化碳、氢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是“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5.“祥云”火炬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

5O2+X

3CO2+4H2O。

由此可知,“祥云”火炬燃料X的化学式为

A.C3H7OHB.CH4C.C2H6D.C3H8

【答案】D

【解析】

【详解】

反应前氧原子个数为10,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3、8、1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3个碳原子和8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3H8;故选:

D。

6.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C.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

D.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中和酸性土壤,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A。

7.有A、B、C三种元素,它们形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元素

A

B

C

其形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

A.它们之间可形成化学式为AC的化合物

B.它们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C.A的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原子,B、C表示的是阳离子

D.它们之间可形成化学式为B2A的化合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根据A、C两种元素形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可判断其中一种离子为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另一种离子为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在A与C形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应相等,故A、C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CA;

B、A原子的电子层数为2,B、C原子的电子层数为3,故不同。

C、A的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B、C表示的是阳离子;

D、根据A、B两种元素形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可判断其中一种离子为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另一种离子为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在A与B形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应相等,故A、B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B2A;

故选D。

8.推理是一种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溶液显碱性,则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则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金属活动顺序位于H前面的金属单质能和酸反应能置换出氢气,则位于H后面的金属不能和酸反应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分子未分裂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碱溶液显碱性,但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盐(如:

碳酸钠)溶液也会显碱性,故选项A不正确;

B、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则有单质参加的反应,它的化合价一定改变,则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B正确;

C、金属活动顺序位于H前面的金属单质能和酸反应置换出氢气,有的位于H后面的金属也能和酸反应,但不是置换出氢气,故选项C不正确;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分子可能发生分裂有重新构成原来的分子,故选项D不正确。

故选:

B。

9.2018年5月9日,我国“高分五号”卫星发射成功。

“高分五号”卫星天线是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作的,如图是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镍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8

B.镍属于金属元素

C.镍元素的元素符号是Ni

D.镍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8.69g

【答案】D

【解析】

【详解】

A、镍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28;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镍字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镍元素的元素符号是Ni;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镍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8.69,单位不是“g”;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睛】

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

10.下列图像与对应选项关系合理的是

A.

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B.

用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固体加热分解来制取氧气

C.

向一定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D.

向一定质量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氢氧化钠的pH大于7,加水稀释其pH变小,但溶液始终显碱性,不会小于7,故A错误;

B、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不能增加生成物的量,用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固体加热分解来制取氧气,加入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但是最终生成氧气的量相等,故B错误;

C、盐酸溶液的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的pH大于7,所以向一定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pH不断变小,直至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再滴加稀盐酸,呈酸性,pH小于7,反应过程与图像表示的不一致,故C错误;

D、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增大,当酸完全反应后,铁元素的质量不再增加,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

11.下列排序错误的是()

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B.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C.溶液的pH:

D.氮元素的化合价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O、Si、Al、Fe,故A排序正确,不符合题意;

B、CaH2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CaO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Ca(OH)2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所以钙元素质量分数由高到低的顺序为CaH2、CaO、Ca(OH)2,故B排序正确,不符合题意;

C、汽水显酸性,pH<7;糖水显中性,pH=7;肥皂水显碱性,pH>7;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肥皂水、糖水、汽水,故C排序错误,符合题意;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一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所以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二氧化氮、一氧化氮、氨气,故D排序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选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或方法

A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过量的锌粉,过滤

B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过量Ca(OH)2溶液,过滤

C

Cu

Fe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蒸发结晶

D

BaCl2溶液

稀盐酸

加入过量的BaCO3粉末,过滤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详解】

A、FeSO4溶液和CuSO4均能与过量的锌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Na2CO3能与过量C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Fe能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反应后再过滤、洗涤、干燥,无需进行蒸发结晶,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HCl能与过量的BaCO3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钡,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

D。

【点睛】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写出图中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O2H2O

2H2↑+O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结合成新的分子

【解析】

【详解】

(1)化合物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在反应中反应物水是化合物,生成物氢气和氧气为单质,水的化学式为:

H2O;

(2)由反应的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2H2↑+O2↑;

(3)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其微观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结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

故答案为

(1)H2O;

(2)2H2O

2H2↑+O2↑;(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结合成新的分子。

14.现有一包固体混合物A,其中可能含有硝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