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7108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东北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东北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东北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东北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东北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东北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东北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东北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东北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东北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东北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东北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东北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东北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东北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东北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东北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东北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北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

《东北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东北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

东北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0——2015)

非官方,非标准答案,仅供参考!

2010年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语文(10年、14年、15年考察):

“语文”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

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指通过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去养成听说读写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生活中听说读写的需要。

语文不是语言文学,也不是语言文章,而是语言的运用。

建国以前亦把语文称为“国文”或“国语”,1949年叶圣陶主持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工作,将新中国实施听说读写教育的学科正式定名为“语文”。

2、模块:

“模块”原本是外来词,其基本内涵是在一个系统内若干个彼此具有一定独立性,完整性同时又有一定联系的部分。

教育学意义上的模块理论最早由美国认知心理学家福多提出。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试行)》将模块解释为:

“基于明确的教育目标,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独立的学习单元。

其基本特点是

(1)综合性。

每一模块以特定主题为核心,所有内容紧紧围绕主题设置。

(2)相对独立性。

它以科目内相对独立的内容为基础,围绕特定内容,对学生经验与社会生活等内容进行整合,形成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

(3)相对开放性。

它改造了原有课程内容组织的梯状序列。

课程内容得以纵横沟通,相互连结。

(4)灵活性。

我们可以根据社会发展和教学要求,在每一组模块系列中选择从任何一个模块开始学习。

具有一定独立性,完整性同时又有一定联系的部分。

“模块”的这些特点使得它可以涵盖更为广泛的主题,打破学科界限壁垒,更好的适应工业技术迅猛发展的要求。

3、语文课程资源(10年、11年考察):

是指能够转化为语文课程和服务于语文课程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语文课程资源的范围是广泛的,形式是多样的。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等等。

自然风光、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

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4、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内容的载体,是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发挥语文教育功能的物质基础。

语文教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材是指一切能够指导和辅助人的学习和发展的文字的、图象的、音像的、实物的等教育教学材料。

狭义的教材是指学校教育教学中供师生使用的,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科书、练习册、教学指导书、参考资料、挂图、音像、计算机软件等教学材料。

狭义专指教材系列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的是各学科的教科书。

我们所要研究的语文教材,主要就是指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编写的语文教科书,即语文课本。

5、语文综合性学习(10年、13年考察):

是语文课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为了改变语文教学相对封闭的状态、课本是惟一的课程资源的状况,以及语文课程偏重接受性学习的弊端,在语文课程改革上采取的一个重要的举措。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是一种综合听、读、说、写的课程目标、综合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在语文学习中渗透多种学科知识与能力的实践活动。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围绕语文课程目标,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注重综合性、主体性、参与性、生成性的学习方式。

6、发展性评价(10年、14年考察):

所谓的发展性评价是指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

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而言的。

它有以下原则:

科学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多元化原则、激励性原则情感原则、可行性原则。

它关注的是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的活动,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2011年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说语文是一种工具。

它既是个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帮助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沟通心灵;同时还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记录和文化传承的代码。

单就学校教育而言,语文又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工具。

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就是要把语文看作是一种符号系统。

“工具性”语文学科最本质的基本属性之一,是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根本特点。

2、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或多方在特定的语境中,为了特定的交际目的,借助标准的有胜于言和相应的姿态语言进行听、说互动,双向或多向交流的一种实践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规范口语表达、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口语交际素养的教学叫口语交际教学。

3、语文课程资源(10年、11年考察):

是指能够转化为语文课程和服务于语文课程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语文课程资源的范围是广泛的,形式是多样的。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等等。

自然风光、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

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4、语文素养(11年、13年考察):

是指通过学习与实践,“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语文素养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它不是一种纯粹的知识或能力,而是一种综合性的涵养。

5、朗读:

朗读是阅读方法的一种,有声音的阅读称为朗读。

朗读的基本要求是:

用普通话读音,读音要正确,停顿恰当,音质自然流畅,音量适中,感情充沛。

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

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有助于情感的传递。

在朗读中,可以让某个字突出出来,让人更加能理解读的文字的意思。

6、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是已故的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

“大语文”观认为:

语文教育是以人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基点的,因此,语文教育不仅在于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同时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美好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与人文修养。

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爱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

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结合,是“大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

2012年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语文课程的功能:

语文课程的功能即是指语文课程的价值。

(1)涵养言语能力是语文课程的首要功能。

通过学习语文课程可以提升学生包括识字、写字、口语交际、阅读、写作等语文素养。

(2)发展思维,形成语文智慧是语文课程的又一重要功能。

通过学习语文课程可以发展汉语的语感直觉思维、汉字构造思维、文学作品审美思维、说理文章逻辑思维、言语表达的创造性思维等,形成独特的语文智慧。

(3)传承优秀文化和外来文化是语文课程的第三个重要功能。

(4)发展审美能力、涵养文化人格,塑造美丽人生是语文课程无可替代的特殊功能之一,也是语文课程的理想价值追求。

2、高中语文课程的五方面目标: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是指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通过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完成规定教学任务而达到的目标。

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1)积累·整合。

加强语文积累,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整合。

(2)感受·鉴赏。

感受优秀作品的艺术魅力,提高鉴赏和审美能力。

(3)思考·领悟。

思考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内涵和时代精神,在与文本的交流中得到领悟提升。

(4)应用·拓展。

熟练应用汉语汉字,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

(5)发现·创新。

在日常学习中发现问题,提高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3、人力性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是指能够转化为语文课程和服务于语文课程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语文课程资源的范围是广泛的,形式是多样的。

以“人”作为语文课程对象的资源称为人力性语文课程资源。

它包括校内人力资源、家庭人力资源和社会人力资源三种。

校内的人力资源主要指教师,他们的生活阅历,道德修养,实践智慧本身就是一本丰富的书,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相互启发可以使单一的观点得到合成和加工,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

家长和亲友的影响易于形成语文文化环境。

社会上也有各种人才,学生与他们的交流中必然产生大量感性知识,给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参与讨论,进行实践活动提供了机会。

4、接受学习:

这是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提出的理论。

它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教师讲授,学生接受,这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接受学习的基本特点是:

“所学知识的全部内容都是以确定方式被(教师)传递给学习者,学习课题并不涉及学生方面的任何独立发现。

”学习者只需要把呈现出来的材料加以内化或组织,以便可以在将来某个时候利用它或把它再现出来。

接受学习是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它是意义学习中获得概念的主要途径。

但是,接受学习的意义性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有关;意义接受学习作用的充分发挥,也与教师能否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技巧有关。

因此它的作用有一定的局限。

(拓展:

名词解释:

发现学习)

5、非言语交际:

指人在交际时使用除语言、文字以外的一切传递讯息的方式,来辅助说明的意旨。

例如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或音调等。

非言语交际是人类交际的一个重要部分。

它的恰当使用有助于良好的交流和沟通。

主要手段包括:

身体动作与姿势、触摸行为、声音暗示、人际距离、服装容饰。

非语言交际的特点是:

普遍性、辅助性、真实性、差异性。

非言语交际和言语交际的组合,组成了完整的交际系统。

6、档案袋评价法:

档案袋评价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中小学评价改革运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质性评价方式。

它是指教师和学生有意地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材料收集起来,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以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努力、进步状况或成就。

档案袋评价的基本特征:

(1)档案袋基本成分是学生作品,而且数量很多。

(2)作品的收集是有意的而不是随意的。

(3)档案袋应该提供学生发表意见和对作品进行反省的机会。

2013年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语文课程的人文性(13年、15年考察):

人文性是构成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之一。

它是在20世纪90年代重建人文精神的大讨论中提出的。

指语文教学中的文化特质——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它与语文学科的思想性融为一体,构成一种精神力量,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

人文性有以下几层含义:

一是指在语文学习中,理解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意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感,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二是指引导学生理解着独特的语文感受与审美发现,培养学生独特的语文感悟能力及审美创新能力;三是尊重和发展个性,陶冶学生高雅的情操,培养及健全的人格。

2、语文综合性学习(10年、13年考察):

是语文课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为了改变语文教学相对封闭的状态、课本是惟一的课程资源的状况,以及语文课程偏重接受性学习的弊端,在语文课程改革上采取的一个重要的举措。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是一种综合听、读、说、写的课程目标、综合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在语文学习中渗透多种学科知识与能力的实践活动。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围绕语文课程目标,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注重综合性、主体性、参与性、生成性的学习方式。

3、语文课程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拓展名词解释:

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主要强调了人文性、实践性、生活化、民族化等前一时期比较忽略的四个方面。

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是本次课改的重要目标,也是语文课程改革内在的要求,它体现了语文教育的特点和语文学习的规律。

4、语文素养(11年、13年考察):

是指通过学习与实践,“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语文素养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它不是一种纯粹的知识或能力,而是一种综合性的涵养。

5、创造性阅读:

创造性阅读指“带着某些新见解的目的去发现以前未曾有过的答案,能超越作者本意,产生创造性结论的阅读。

”东北师范大学朱绍禹先生把阅读归纳为四种:

复述性阅读、解释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

创造性阅读强调的是在前三种阅读之上还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创造性阅读要求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是阅读的最高级形式。

它不仅要求读者具有阅读某种读物的能力,而且还要求读者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显示出读物之间的关系。

这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欲望的过程,也是令人振奋的阅读活动。

6、对话:

对话是平等者之间一种共生的交往关系。

对话交往成为处理人际关系、国际社会问题的理想的状态。

从本质上说,教育就是一个人际交往系统。

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性格。

这就是教学的对话原理。

师生对话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

这种教学方法源远流长,古代的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以启发式和产婆术开师生对话之先河。

对话式教学是针对灌输式教学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师生之间对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可以有力的激发学生的自主性。

2014年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语文(10年、14年、15年考察):

“语文”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

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指通过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去养成听说读写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生活中听说读写的需要。

语文不是语言文学,也不是语言文章,而是语言的运用。

建国以前亦把语文称为“国文”或“国语”,1949年叶圣陶主持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工作,将新中国实施听说读写教育的学科正式定名为“语文”。

2、副板书:

副板书是指在将讲课之中不能列入板书之中,但又与本节课的教学有密切关系,并能帮助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辅助教学的字、词、知识点或草图等。

副板书可以随讲随写,随过随擦,也可以与正版书分开,写在黑板的另一边,以便保留。

副板书是对正板书的配合与补充,有利于学生更深更透的掌握知识。

(正板书是指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综合高度概括后提纲挈领地写在黑板上的书面语言。

它反映教师整个教学程序或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往往写在黑板最显眼的部位,而且整堂课一直要保留在黑板上。

3、助读系统:

助读系统是指语文教材中为了帮助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读能力的一系列材料,包括单元提示、作者介绍、课文导读、注释、课文插图、课后练习、阅读链接等。

顾黄初先生在《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中评助读系统的作用:

“如果说,教材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出声的教材’(音象教材除外)那么这位教师与学生联系的主要渠道是导学材料。

”作为语文教科书内容要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助读系统对语文教学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是语文教材的基本内容要素,具有“便教利学”的功能。

4、发展性评价(10年、14年考察):

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而言的。

所谓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

它有以下原则:

科学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多元化原则、激励性原则情感原则、可行性原则。

它关注的是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的活动,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5、理解性阅读:

理解性阅读指以学生阅读为主,所设计的活动以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理解文章的意思为目标的阅读活动。

其特点是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仅仅根据学过的某种知识无法直接的对测试项目作出正确解答,对阅读者的理解思维能力及体验感悟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理解性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有:

(1)帮助学生全面透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2)启发学生提炼出本文的框架结构,形成篇章结构图式;(3)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4)帮助学生掌握并能在语言情境中运用课文语言知识点;(5)渗透情感教育于文本解读和语言知识学习中。

2015年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语文(10年、14年、15年考察):

“语文”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

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指通过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去养成听说读写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生活中听说读写的需要。

语文不是语言文学,也不是语言文章,而是语言的运用。

建国以前亦把语文称为“国文”或“国语”,1949年叶圣陶主持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工作,将新中国实施听说读写教育的学科正式定名为“语文”。

2、语文教育见习:

见习指的是初到工作岗位的人在现场实习,将理论与实际进行比较,以提升自己的能力。

语文教育见习是一种教育实践行为,是加强语文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渠道。

它不仅具有教育实践的一般特征,同时具有语文教育实习的个性。

(1)在内容上,语文教育见习具有综合性,包括听说读写等多方面,要求教师把教书和育人相结合。

(2)语文教育见习的形式具有鲜活性。

有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等多种形式,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3)语文教育见习具有客体差异性。

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质与量上有很大差异。

教育实习的外部环境、实习过程、指导老师以及实习生本人都对见习结果有重要影响。

3、说课:

指教师以讲述的方式,向听课对象就某一教学内容,述说自己对这一教学内容的分析及教学设计和理论依据的过程。

简言之,就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教法的选用、教学过程的设计安排的解说。

说课的类型包括课前说课、课后说课两种形式。

说课可以反映教师综合的教学素养。

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有助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推动教学研究。

4、语文程序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

语文程序性知识是指将学生掌握的静态知识和内部操作能力转化为外显的产品,形成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

它包括一切为了进行信息转换活动而采取的具体操作程序。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样才能完成这些动作;然后要让学生把在头脑里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付诸实施;最后将这种实践模式向自己头脑中转化,变成观念性的内潜性的过程,以便能够广泛地适用于同类课题。

当学生遇到某种相同或相似情景能够自觉利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行为。

5、语文课程的人文性(13年、15年考察):

人文性是构成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之一。

它是在20世纪90年代重建人文精神的大讨论中提出的。

指语文教学中的文化特质——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它与语文学科的思想性融为一体,构成一种精神力量,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

人文性有以下几层含义:

一是指在语文学习中,理解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意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感,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二是指引导学生理解着独特的语文感受与审美发现,培养学生独特的语文感悟能力及审美创新能力;三是尊重和发展个性,陶冶学生高雅的情操,培养及健全的人格。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大全

1、课程:

百科全书上对课程的定义是:

“课业及其进程。

”广义上的课程指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上的课程指一门学科。

在学科意义上,课程指的是一切有规定数量和内容的工作或学习进程,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2、教学:

教学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教学是以课程为中介,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或交往的过程;教学将促进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以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学科。

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是指反映到语文教育工作者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任务是:

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在完成认识对象、揭示规律和指导实践的任务过程中,实现改进课程质量、促进有效教学和提升学习结果,使学生获得幸福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发展的目标。

4、语文:

“语文”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

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指通过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去养成听说读写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生活中听说读写的需要。

语文不是语言文学,也不是语言文章,而是语言的运用。

建国以前亦把语文称为“国文”或“国语”,1949年叶圣陶主持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工作,将新中国实施听说读写教育的学科正式定名为“语文”。

5、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说语文是一种工具。

它既是个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帮助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沟通心灵;同时还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记录和文化传承的代码。

单就学校教育而言,语文又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工具。

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就是要把语文看作是一种符号系统。

“工具性”语文学科最本质的基本属性,是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根本特点。

6、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人文性是构成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之一。

它是在20世纪90年代重建人文精神的大讨论中提出的。

指语文教学中的文化特质——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

它与语文学科的思想性融为一体,构成一种精神力量,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

人文性有以下几层含义:

一是指在语文学习中,理解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意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感,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二是指引导学生理解着独特的语文感受与审美发现,培养学生独特的语文感悟能力及审美创新能力;三是尊重和发展个性,陶冶学生高雅的情操,培养及健全的人格。

7、课程目标:

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得、智、体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

课程目标是指导课程编制最为关键的准则。

它的确定不仅有助于明确课程与教育目的的衔接关系,从而明确课程编制工作的方向,而且还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并可作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和课程评价的准则。

8、语文课程目标:

是课程目标的分科目标,规定了语文课程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要求,是语文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基本准则。

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决定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方向,指引和制约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实施,也是检查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

9、语文素养:

是指通过学习与实践,“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语文素养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它不是一种纯粹的知识或能力,而是一种综合性的涵养。

10、教学大纲:

指学校每门学科的教学纲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