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救护知识100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10278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山救护知识100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矿山救护知识100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矿山救护知识100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矿山救护知识100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矿山救护知识100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矿山救护知识100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矿山救护知识100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矿山救护知识100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矿山救护知识100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矿山救护知识100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矿山救护知识100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矿山救护知识100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矿山救护知识100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矿山救护知识100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矿山救护知识100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矿山救护知识100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山救护知识100题.docx

《矿山救护知识100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救护知识100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矿山救护知识100题.docx

矿山救护知识100题

矿山救护知识100题

一、判断题

1、煤矿企业是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

(√)

2、瓦斯超限作业属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行为。

(√)

3、矿山企业必须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未经安全教育、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

(√)

4、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的,方可上岗作业。

(√)

5、火灾发生在下山独头煤巷掘进头时,只要瓦斯浓度不超过2%,就可进行灭火。

(X)

6、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3%—45%时遇火爆炸,达到30%时,爆炸威力最强。

(X)

7、急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着火时,在火源上方灭火时,防止水蒸气伤人;在火源下方灭火时,防止火区塌落物伤人。

8、启封火区时,火区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到5%以下就可以进行。

(X)

9、危及井下人员安全的地面灭火工作由消防队负责。

(X)

10、救护队返回到井下基地时,必须至少保留5MPa气压的氧气余量。

(X)

11、火灾发生在上山独头巷的中段时,可直接灭火。

(X)

12、瓦斯的爆炸上下限会随着湿度氧气浓度、压力的变化而改变。

(√)

13、救护队参加实施震动爆破措施时,爆破30min后,救护队携带氧气呼吸器进入工作面检查,发现爆破引起火灾应立即灭火。

(X)

14、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放炮地点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爆破。

(X)

15、《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一氧化碳最高允许浓度为0.00024。

(X)

16、发现队员身体不适或氧气呼吸器发生故障难以排除时,该队员必须立即撤出。

(X)

17、矿井通风机的工作方式有压入、抽出和混合方式三种。

(X)

18、进入灾区侦察或作业小队人员必须携带备用全面罩氧气呼吸器1台和不低于18MPa压力的备用氧气瓶2个。

(X)

19、风墙的位置应选择在围岩稳定、无破碎带、无裂隙、巷道断面小的地点。

距巷道交叉口不小于10m。

(√)

20、在倾角大于或等于18o的巷道中行进时,将三分之二允许消耗的氧气量用于上行途中,三分之一用于下行途中。

(√)

21、仰卧压胸法不适用胸部外伤,也不能与胸外心脏挤压法同时进行;俯卧压胸法对溺水者的急救较为合适,因便于排出肺内水分。

(X)

22、火区封闭后,人员应立即撤出危险区,进入检查或加固密闭墙,应在24h之后进行。

(√)

23、进入瓦斯巷道的救护队员,必须佩用氧气呼吸器:

在排放瓦斯过程中,应有专人检查瓦斯排出的瓦斯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瓦斯浓度不得超过1.5%。

(√)

二、填空题:

1、回风井井底发生火灾时,应保持(正常风向),可适当减少风量。

2、发生突出事故,不得(停风或反风),防止(风流紊乱)扩大灾情。

3、使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的掘进工作面,不得(停风);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

4、井下基地应有矿山救护队指挥员、(待机小队)和(急救员)值班,并设有通往(指挥部)和(灾区)的电话,备有必要的(救护装备和器材)。

5、瓦斯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会(燃烧和爆炸);浓度达到(40%)以上时,能使人窒息。

6、小队和个人救护装备应达到“(全),亮、准、尖、(利)、稳”的标准。

7、指压止血法,适用范围:

(头面部)、(四肢部位)。

8、矿井通风系统包括(通风方式)、(通风方法)、(通风网路和通风设施)。

9、局部通风机的“两闭锁”指(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

10、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0%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11、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

12、救护队排放瓦斯工作前,应撤出(回风侧人员),切断(回风流电源),并源专人看守。

13、在窒息区域内,任何情况下都严禁指战员(单独行动)。

14、硫化氢的来源:

(坑木的腐烂)。

硫化矿物被水分解。

(炸药不完全爆炸)。

(含硫的煤自燃及煤尘爆炸)、(旧巷道水中放出)。

15、在窒息或有毒有害气体威胁的灾区侦察工作时,小队长应至少间隔(20min)检查一次队员的(氧气压力)、(身体状况)。

16、处理突出事故时,进入灾区前确保(矿灯)完好;进入灾区内,不准随意(启闭电气开关)和扭动矿灯(开关或灯盖)。

17、气囊式正压呼吸器使用过程中,整个(呼吸系统)的压力始终高于外界(环境气体)压力,能有效地防止外界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气体)进入呼吸系统,保护佩戴人员的安全。

18、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9、矿山救护工作指导原则是(加强战备、严格训练、主动预防、积极抢救)。

20、矿山救护队使用的氧气应符合(医用氧气)的标准。

21、救护队指战员着装时,按规定(佩带帽徽)、领章、臂章)。

22、救护队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在(问清和记录)事故地点、时间、类别、遇险人数、通知人姓名(联系人电话)及单位后,立即发出警报,并向指挥员报告。

23、(昏迷)伤员可予针灸,针刺人中、内关、合谷等穴位,以促其苏醒。

24、矿山救护队救援时应根据“(先活后死、先重后轻、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抢救。

25、救护队要以(最快的速度),把伤员转移交给到达现场的医疗救护人员。

三、单选题:

1、《煤矿安全规程》第十八条规定,并巷交叉点必须设置(B),标明所在地点,指明通往安全出口的方向。

A警戒牌B路标C避灾路线

2、立井井筒与各水平车场的连接处,必须设有专用的(A),严禁人员通过提升间。

A人行道B躲避洞C运物车

3、在灾区中报告氧气压力伸出拳头手势表示氧气压力为(A)

A10MpaB5MpaC1Mpa

4、小队在灾区侦察中,通常使用的音响信号“二声”表示(A)

A离开危险区B前进C工作

5、中队除参加大队组织的综合性演习外,(C)

A每季B每年C每月

6、通信联络的一般规定在灾区使用的音响信号中“三声”表示(C)

7、救护队新队员岗位资格培训时间不少于(A)天

A90B14C30

8、煤巷、半煤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的掘进通风方式应采用(B)

9、当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B)%时,瓦斯遇火一般不会爆炸。

A10B12C18

10、若火灾发生在上山独头巷道中段时(A)

A不得直接灭火B可以直接灭火C是否直接灭火由队长决定

11、ASZ-30型苏生器使用中自动肺过愉并发出疾速的喋喋声的原因是(A)

A呼吸道不畅通B面罩接触不严密C面罩漏气

12、使用ASZ-30型苏生器抢救CO中毒伤员时,氧气量应调节在(B)

A80%B100%C75%

13、采煤工作面所有安全出口与巷道连接处(B)米范围内,必须加强支护。

A绝对高程B相对高程C垂直高程

14、对(B)损伤的伤员,不能用一人抬头、一人抱腿或人背的方法搬运。

A面部B脊柱C头部

15、矿山救护队员在灾区内行进或作业时,时刻注意周围情况,发现异常现象立即报告(A)。

四、多项选择题

1、煤矿全生产三大规程是(ABC)

A煤矿安全规程B作业规程

C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D矿山救护规程

2、救护队在处理事故时,应派专人收集有关矿山的原始技术资料、图纸,做好事故的各项记录,包括(ABCD)。

A灾区发生事故的前后情况

B事故救援方案、计划、措施、图纸

C出动小队人数,到达事故矿山时间,指挥员及领取任务情况

D小队进入灾区时间,返回时间及执行任务情况

3、具备(AB)资质的矿山救护队,具有培训救护队员的资格。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4、救护队指战员的一般职责包括(ABC)

A自觉遵守相关安全法律法规

B爱护救护仪器装备

C随时做好出动准备

D钻研矿山救援设备新技术

5、处理井下火灾,采用直接灭火应具备的条件(BCD)。

A火源范围很大B水源、人力、物力充足

C有畅通的回风道D瓦斯浓度不超过1%

6、抢救被埋、被堵人员时,首先用(BD)等方法判断遇险人员位置。

A掘小巷B呼喊、敲击

C临时支护D生命探测仪器

7、《矿山救护规程》的适用范围包括(CD)。

A石油矿B天然气矿

C煤矿D金属非金属矿

8、矿山救护队指挥员包括(ABCD)

A大队工程师B中队长

C中队技术员D副小队长

9、救护队新队员培训内容有(ABD)

A矿山救护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B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

C应急预案的编制

D机电运输安全技术

10、救护队日常训练的内容有(ACD)

A军事化队列训练

B撰写救援报告

C救援设备仪器的操作训练

D现场医疗急救

11、救护队进行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应做到家ABD)。

A了解矿井巷道情况B应急预案执行情况

C劳动用工情况D重大事故隐患

12、在竖井和倾斜巷道用绞车上下时,使用的音响信号规定为(AD)

A一声——停止B 二声——下降

C三声——上升D四声——慢上

13、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艰巨时(ABC)。

A连续不断的供给井下足够的新鲜空气

B稀释矿井有害气体并排出井外

C为井下工作创造适宜的气候条件

D为处理灾害事故提供方便

14、ASZ-30型苏生器在使用中自动肺不工作的原因是(BC)。

A呼吸道不畅通B面罩接触不严密

C面罩漏气D氧气压力过大

15、在灾区中使用正压氧气呼吸器全面罩视线不清的故障原因是(ACD)。

A保明片缺损

B外界温度高于罩内温度

C使用前未涂抹防雾剂

D防雾剂涂抹不均匀

16、在灾区中使用正压氧气呼吸器时自补过频的处理方法有(ABD)。

A使面罩与脸部紧密贴合

B定时开关氧气瓶退出灾区

C取下仪器调整定量供氧机构增大供氧量

D属定量供氧量变小引起自补过频,可以继续使用

17、使用正压氧气呼吸器时,呼气阻力大或无法呼吸的原因是(AD)。

A排气阀不工作B吸气阀片卡住

C吸气软管被挤压或打折D呼气阀片卡住

18、使用正压氧气呼吸器时,气囊(舱)有气,但呼吸困难急促、头脑胀疼是由(ABCD)原因引起的。

A清净罐未装二氧化面对吸收剂

B二氧化碳吸收剂吸收率低

C呼吸阀门夫灵,逆向漏气

D气囊(舱)中储氮气过多

19、煤尘爆炸后的主要特征是(AB)。

A产生大量一氧化碳B产生皮渣与粘块

C产生大量氨气D产生大量硫化氢气体

20、火风压的特点有(ABC)。

A高温火烟流经的井巷道始末两端的标高差愈大,火风压值愈大

B火势愈大,火风压就愈大

C温度愈高,火风压就愈大

D火风压的方向,永远向下

21、在(ACD)情况下采用隔绝方法或综合方法灭火。

A缺乏灭火器材或人员时

B水源、人力、物力充足

C用积极方法无效或直接灭火对人员有危险时

D采用直接灭火不经济时

22、矿尘的危害有(ABC)

A对人体健康的危害B煤尘爆炸

C影响视线D污染环境

23、冒顶的预兆有(ABCD)

A声音的预兆B顶板岩层预兆

C支架预兆D煤壁的预兆

五、简答题

1、瓦斯(甲烷)的性质、来源、危害各是什么?

答:

性质:

无色、无味、无臭、无毒的气体,比重0.554。

来源:

煤岩中。

危害:

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会燃烧和爆炸;浓度达到40%以上时,能使人窒息。

2、一氧化碳的性质、来源、危害各是什么?

答:

性质:

无色、无味、无臭、极毒、比重0.97,微溶于水。

浓度达到13%—75%时遇火爆炸,达到30%时,爆炸威力最强。

来源:

(1)煤的氧化、自燃及火灾;

(2)瓦斯、煤尘爆炸。

危害:

浓度达到0.016%时,数小时后稍微不舒服;0.048%时,1h内轻微中毒;0.12%时,0.5h—1h后严重中毒;0.4%时,很短时间致使中毒;1%时,呼吸3-4口气迅速死亡。

3、二氧化碳的性质、来源、危害各是什么?

答:

性质:

无色、略带酸臭味、微毒的气全,比重1.52,易溶于水,不助燃,对眼睛和呼吸器官有刺激作用。

来源:

(1)有机物的腐朽;

(2)人的呼吸、灯火燃烧;(3)放炮;(4)煤的自燃、火灾及瓦斯、煤尘爆炸;(5)从煤岩中放出。

危害:

浓度达到1%时,呼吸急促;3%时呼吸量增加一倍;5%时,呼吸困难;10%时,头痛;10%—20%时,短时间失去知觉;2025%时,窒息死亡。

4、二氧化氮的性质、来源、危害各是什么?

答:

性质:

褐红色、极毒、易溶于水的气体,比重1.57,对眼睛和呼吸器官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严重时会引起肺水肿。

来源:

炸药不完全爆炸。

危害:

浓度达到0.006%时,咳嗽、胸部作痛;0.01%时,恶心、呕吐;0.025%时,短时间内死亡。

5、矿山救护队的任务是什么?

答:

(1)抢救矿山遇险遇难人员。

(2)处理矿山灾害事故

(3)参加排放瓦斯、震动性爆破、启封火区、反风演习和其他需要佩用氧气呼吸器作业的安全技术性工作。

(4)参加审查矿山应急预案或灾害预防处理计划,作好矿山安全生产预防性检查,参与矿山安全检查和消除事故隐患的工作。

(5)负责兼职矿山救护队的培训和业务指导工作。

(6)协助矿山企业搞好职工自救、互救和现场急救知识的普及教育。

(7)矿山救护队处理事故时,站岗队员的职责是什么?

答:

(1)阻止未佩用氧气呼吸器人员进入有害气体积聚的巷道和危险地区,阻止佩戴氧气呼吸器人员单独行动。

(2)将从有害气体积聚的巷道中出来的人员引入新鲜风流地区,必要时施行急救。

(3)观测守卫巷道的情况,并将变化情况(包括有害气体及烟雾的变化)迅速报告抢救指挥部。

六、名词解释

1、安全技术性工作

救护队佩用氧气呼吸器在井下从事的各项非事故性工作,均属安全技术工作。

2、军事化矿山救护队

处理矿山灾害事故的职业性、技术性并实行军事化管理的专业队伍。

3、灾区

事故的发生地点及波及范围。

4、瓦斯突出

简称“突出”,在地应力和瓦斯的共同作用下,破碎的煤和瓦斯由煤体内突然向采掘空间抛出的异常动力现象。

5、火风压

井下发生火灾时,高温烟流流经有高差的井巷道所产生的附加风压。

6、井下基地

选择在井下靠近灾区、通风良好、运输方便、不易受灾害事故直接影响的安全地眯,用于井下救灾指挥、通迅联络、存放救灾物资、待机小队停留和急救医务人员值班等需要而设立的工作场所。

7、风流短路

打开人、排风联络巷的风门或挡风墙,使进风巷的风流直接进入回风巷。

8、循环风

指局部通风机出口的风流,全部或部分再次进入同一局部通风机的入口内,形成的进风流。

七、计算题

1、某小煤矿,有一上山掘进工作面,坡度为150,断面为4㎡。

掘进到100m时,井下突然发水,立井被淹20m,掘进工作面有87名工人。

请问这8名工人是否被淹?

当立井水位继续升高到30m时,这8名工人有无生还希望?

(15度的正弦值为:

0.258)

解:

根据题意可作示意图:

由示意图可以看出:

Sin150=0.258

X=sin150X100=25.8(0)>20m

答:

8名工人不会被淹,当立井水位继续升高到30m时,这8名工人还有生还希望,因为掘进工作面是一个封闭的空间,还有一定空间的压缩空气供人呼吸。

9、某救护小队进入灾区作业。

进入时为160上坡,队员最低氧气压力为20Mpa,距离为300m进入队员最大耗氧为4.5Mpa/h,行进速度为20m/min。

问在灾区工作的最长时间是多少?

解:

根据规定得:

可用氧气为:

20-5=15(Mpa)

最大耗氧量:

4.5÷60=0.075(Mpa/min);

进入用时间为:

300÷20=15(min);

进入耗氧为:

0.075X15=1.125(Mpa)

返回耗氧为:

1.125÷2=0.5625(Mpa)

路程总耗氧为:

1.125+0.5625=1.6875(Mpa)

灾区最大耗氧为:

15-1.6875=13.3125(Mpa)

灾区工作的最长时间:

13.3125÷0.075=1775.5(min)

答:

灾区工作的最长工作时间为177.5m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