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考试要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10849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原考试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马原考试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马原考试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马原考试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马原考试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马原考试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马原考试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马原考试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马原考试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马原考试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马原考试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马原考试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马原考试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马原考试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原考试要点.docx

《马原考试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考试要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原考试要点.docx

马原考试要点

马原考试要点

绪论: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和实践基础(P7倒数第2自然段)

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出了现实需求,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和实践基础。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来源(P8~9)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来源分别是: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P14)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P15)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P16)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P17)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一:

1:

哲学的含义: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P27)

2:

两种对立的基本哲学派别: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P29)

二: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唯物论

1: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我们关于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是怎样的?

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

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

“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P28)

2:

物质观--------------------------------------------------------(P30-32)

(1)含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唯一特征:

客观实在性。

(3)物质与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4)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5)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6)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运动是物质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3:

实践观------------------------------------------------------(P34-38)

(1)含义: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2)基本特征:

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3)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4)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三: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

(1)总特征:

联系与发展------------------------------------------(P40)

(2)发展的实质: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P41)

(3)三大规律:

a: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答: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b: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即批判又继承,即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P43-47)

(4)矛盾的含义与基本属性;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属性。

----------------------(P43)

(5)和谐的含义与属性: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和谐的本质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

-------------------------(P44)

(6)认识,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P47)

(7)规律的含义及其特征:

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

-------------(P54)

(8)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二章

第一节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二认识的基础:

(1)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题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

(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有: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三认识的本质:

(1)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2)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伟大变革的两点表现: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第二他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接反映论的缺陷,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四认识的规律:

(1)两次飞跃:

第一从实贱到认识,第二从认识到实践。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上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3)非理性因素作用:

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活动和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

(4)认识的反复性与无限性的原因:

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第二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

第二节

五真理:

(1)含义: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2)三特性:

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绝对性——真理的绝对性既具有绝对性的真理,使之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既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3)为什么说真理的检验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其次,从实践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六价值:

(1)含义和特点: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特性:

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第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第四价值具有多维性。

(2)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只能够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3)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认识和实践中,必须如实的,准确地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揭示起本质和规律,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利益和人的发展看做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

第三节

七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八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第三章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一种是唯物主义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

2、社会存在:

1)含义:

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2)作用:

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3、社会意识:

1)含义:

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作用:

反映社会存在的方面不同、方式不同,因而作用也不同。

4、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5、意义:

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二、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1、生产力:

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关系:

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第一: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意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批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其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1、经济基础:

是指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

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地制度、组织和设施。

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

3、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和特殊形式:

1、社会形态:

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一般规律:

统一性、必然性、前进性

特殊形式:

多样性、主体选择性、曲折性

三、历史发展动力

1、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

1)、含义: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2)、内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3)、原因: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根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2其他动力:

阶级斗争、革命、改革、科学技术

四、人民群众的作用

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创作观:

唯心史观、英雄史观

2、人的本质问题: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具体表现: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四、五章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理论

1、劳动价值论

1、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价值

二重性:

具体劳动、抽象劳动

2、商品价值量:

指商品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和怎样决定

决定因素:

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

价值规律: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作用:

1)、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2、剩余价值论

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P154)

而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2.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

获取剩余价值(P156)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3.剩余价值率计算公式(P159)

用公式表示:

m’=m/v

在该公式中,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

由于工人的必要劳动是用来生产劳动力价值或可变资本的价值的,而剩余劳动则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因此,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或者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

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这两个公式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示同一个关系。

4.资本积累的本质(P162)

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5.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P169)

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

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P170)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1.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新变化的表现(P198~202)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是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

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并实施了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

 

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资产阶级国家开始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2.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新变化,表现在:

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如过去那样明显;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加强。

5、政治制度的变化

首先,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

其次,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再次,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

最后,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

2.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与实质(P203~204)

5.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有:

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6.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第六、七章:

6、社会主义

3.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P214)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的党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

4.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P223)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5.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P226)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做主。

6.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P229~231)

可以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作如下的概括:

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第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第三,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第四,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第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7、共产主义

3.共产主义社会的三大基本特征(P255~262)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1)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P255)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

2)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P257)

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3)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P260)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4.马克思主义政党奋斗的最高纲领(P265)

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是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奋斗的最高纲领。

5.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P269)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制作人:

王勇刘学良薛超周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