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12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21865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9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12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12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12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12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12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12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12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12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12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12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12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12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12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12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12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12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12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12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12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高中数学《12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12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2.docx

《高中数学《12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12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2.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数学《12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2.docx

高中数学《12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数学《1.2.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2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利用等价转化的思想证明立体几何问题,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由图形想象出位置关系的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能辩证地看待问题,学会分析事物间关系,进而选择解决问题途径。

教学重点: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

教学难点:

判定定理的证明。

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

[师]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有几种?

[生]可利用定义判断,也可依判定定理判断.

2.讲授新课:

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

[师]该章的章图说明旗杆与其影子之间构成的几何图形,请同学思考,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在移动,这是变的一面,那么不变的一面是什么呢?

[讨论、观察片刻,提醒学生从位置关系去分析,师可用电

筒照射一杆,让学生得出结论]进而提醒学生观察右图。

[生]由图形可知,旗杆与地面内任意一条径B的直线垂直

(若先回答射影,可引导其抽象为直线)

师进一步提出:

那么旗杆所在线与平面内不经过B点的线

位置如何呢?

依据是什么?

[生]垂直.依据是异面直线垂直定义.

生在师的诱导下,尝试地给出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

如果一条直线l和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和平面α互相垂直.

可记作l⊥α

其中直线l叫平面α的垂线.

平面α叫直线l的垂面.

[师]“任意一条直线”,说明直线l必须和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具有垂直关系.不能理解成无数条线,必须是全部.同学可找一反例说明.

[生]当一条直线和一平面内一组平行线垂直时,该直线不一定和平面垂直.(可举教材中每一行字看成平行线,当钢笔与其垂直时,不一定钢笔就与教材所在面垂直)

[师]若l∥α或lα,则l此时不会和α内任意一条直线垂直,由此,当l与α具有l⊥α关系时,直线l一定和α相交.

直线和平面垂直时,它们惟一的公共点,即交点叫垂足.

师进一步给出直线与平面垂直时,直观图的画法.

(师生共同规范地画出直线与平面垂直关系)

画直线与水平平面垂直时,要把直线画成和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横边垂直

l⊥α点P是垂足

让学生观察投影片中所给四个图形,能得出什么结论.

 

经师诱导,生得到结论.

[生]图

(1)、

(2)说明经过空间一点P作α的垂线只有一条,图(3)、(4)说明,经过空间一点P作l的垂面只有一个.

除定义外,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还有什么方法呢?

2.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

例1:

求证:

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已知:

a∥b,a⊥α

求证:

b⊥α

分析:

要证b⊥α,需证b与α内任意一条直线m垂直.

运用等价转化思想证明与b平行的线a垂直于m,则

需依题设直线m存在.进而运用线垂直于面

线垂直于面内线完成证明.

学生依图,及分析写出证明过程

证明:

设m是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

[此结论可以直接利用,判定直线和平面垂直]

给出判定定理,学生思考证明途径.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已知:

mα,nα,m∩n=B,l⊥m,l⊥n.

求证:

l⊥α.

分析:

此定理要证明,需达到l⊥α关系.

而由定义知只要能设法证明l垂直于α内任一条直线

即可,不妨设此线为g,则需证l⊥g就可以.

证明l⊥g较困难,同学可考虑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

学生先思考,如何先确定线位置.

由于已知条件中有m∩n=B,

所以可先从l、g都通过点B的情况证起,

然后再推广到其他情形,也可看成是分类讨论思想渗透.

证明过程学生可先表述,然后共同整理.

证明:

设g是平面α内任一直线.

(1)当l、g都通过点B时,在l上点B的两侧分别取点A、A′,使AB=A′B,则由已知条件推出m、n都是线段AA′的垂直平分线.

1°g与m(或n)重合

那么依l⊥m(或l⊥n)可推出l⊥g.

2°g与m(或n)不重合,

那么在α内任作一线CD

m∩CD=C,n∩CD=D,g∩CD=E

连结AC、A′C、AD、A′D、AE、A′E.

∵AC=A′C,AD=A′D,CD=CD,

∴△ACD≌△A′CD,

得∠ACE=∠A′CE

即△ACE≌△A′CE,那么AE=A′E

∴g是AA′的垂直平分线,于是l⊥g

(2)当l、g不都通过点B时

过点B作l′、g′,使l′∥l,g′∥g

同理可证l′⊥g′,因而l⊥g

综上所述,无论l、g是否通过点B,总有l⊥g.

由于g是平面α内任一直线,因而得l⊥α

[l、g不都通过点B,可解释为:

l、g之一过点B,l、g都不过点B]

[师]对于判定定理注意二点.

一是判定定理的条件中,“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是关键性词语,一定要记准、用对.

二是要判断一条已知直线和一个平面是否垂直,取决于在这个平面内能否找出两条相交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至于这两条相交直线是否和已知直线有公共点,这是无关紧要的.

3.课堂练习:

1.判断题

(1)l⊥αl与α相交()

(2)mα,nα,l⊥m,l⊥nl⊥α()

(3)l∥m,m∥n,l⊥αn⊥α()

解:

(1)√若不相交,则应有l∥α,或lα.

(2)×m、n若是两条平行直线,则命题结论不一定正确.

(3)√由例题结论可推得.

2.已知三条共点直线两两垂直,求证:

其中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两条直线确定的平面.

已知:

m、l确定平面α,m⊥n,l⊥n,m∩l=o

求证:

n⊥α.

证明:

 

3.求证:

平面外一点与这个平面内各点连结而成的线段中,垂直于平面的线段最短.

[连结平面α内的两点,Q和R,设PQ⊥α,

则∠PQR=90°,在Rt△PQR中,PQ<PR.

4.课时小结:

1.定义中的“任何一条直线”这一词语,它与“所有直线”是同义语、定义是说这条直线和平面内所有直线垂直.

2.和平面垂直的直线是直线和平面相交的一种特殊形式.

3.注意两个结论: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平面垂直.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和已知直线垂直.

4.判定直线和平面是否垂直,本节课给出了三种方法:

(1)定义强调“任何一条直线”;

(2)例1的结论符合“两条平行线中一条垂直于平面”特征;

(3)判定定理必须是“两条相交直线”.

5.课后作业:

预习:

(1)性质定理主要是讲什么?

条件、结论各是什么?

(2)直线到平面距离如何转化为点到平面距离?

 

2019-2020年高中数学《1.2.2组合》教案新人教A版选修2-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组合的意义,能写出一些简单问题的所有组合。

明确组合与排列的联系与区别,能判断一个问题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

过程与方法:

了解组合数的意义,理解排列数与组合数之间的联系,掌握组合数公式,能运用组合数公式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运用组合要领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组合的概念和组合数公式

教学难点:

组合的概念和组合数公式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排列与组合都是研究从一些不同元素中任取元素,或排成一排或并成一组,并求有多少种不同方法的问题.排列与组合的区别在于问题是否与顺序有关.与顺序有关的是排列问题,与顺序无关是组合问题,顺序对排列、组合问题的求解特别重要.排列与组合的区别,从定义上来说是简单的,但在具体求解过程中学生往往感到困惑,分不清到底与顺序有无关系.

指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问题的内涵领悟其中体现出来的顺序.教的秘诀在于度,学的真谛在于悟,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能列举出某种方法时,让学生通过交换元素位置的办法加以鉴别.

学生易于辨别组合、全排列问题,而排列问题就是先组合后全排列.在求解排列、组合问题时,可引导学生找出两定义的关系后,按以下两步思考:

首先要考虑如何选出符合题意要求的元素来,选出元素后再去考虑是否要对元素进行排队,即第一步仅从组合的角度考虑,第二步则考虑元素是否需全排列,如果不需要,是组合问题;否则是排列问题.

 排列、组合问题大都来源于同学们生活和学习中所熟悉的情景,解题思路通常是依据具体做事的过程,用数学的原理和语言加以表述.也可以说解排列、组合题就是从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具体情景的出发,正确领会问题的实质,抽象出“按部就班”的处理问题的过程.据笔者观察,有些同学之所以学习中感到抽象,不知如何思考,并不是因为数学知识跟不上,而是因为平时做事、考虑问题就缺乏条理性,或解题思路是自己主观想象的做法(很可能是有悖于常理或常规的做法).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师生一道在分析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怎么做事就怎么分析,若能借助适当的工具,模拟做事的过程,则更能说明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会大大提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做一件事情,完成它可以有n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种不同的方法

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做一件事情,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有种不同的方法

3.排列的概念:

从个不同元素中,任取()个元素(这里的被取元素各不相同)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4.排列数的定义:

从个不同元素中,任取()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个元素中取出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表示

5.排列数公式:

()

6阶乘:

表示正整数1到的连乘积,叫做的阶乘规定.

7.排列数的另一个计算公式:

=

8.提出问题:

示例1:

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选出2名去参加某天的一项活动,其中1名同学参加上午的活动,1名同学参加下午的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示例2:

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选出2名去参加一项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引导观察:

示例1中不但要求选出2名同学,而且还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而示例2只要求选出2名同学,是与顺序无关的引出课题:

组合.

二、讲解新课:

1组合的概念:

一般地,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说明:

⑴不同元素;⑵“只取不排”——无序性;⑶相同组合:

元素相同

例1.判断下列问题是组合还是排列

(1)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民航站之间的直达航线上,有多少种不同的飞机票?

有多少种不同的飞机票价?

(2)高中部11个班进行篮球单循环比赛,需要进行多少场比赛?

(3)从全班23人中选出3人分别担任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三个职务,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选出三人参加某项劳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4)10个人互相通信一次,共写了多少封信?

(5)10个人互通电话一次,共多少个电话?

问题:

(1)1、2、3和3、1、2是相同的组合吗?

(2)什么样的两个组合就叫相同的组合

2.组合数的概念:

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表示.

3.组合数公式的推导:

(1)从4个不同元素中取出3个元素的组合数是多少呢?

启发:

由于排列是先组合再排列,而从4个不同元素中取出3个元素的排列数可以求得,故我们可以考察一下和的关系,如下:

组合排列

由此可知,每一个组合都对应着6个不同的排列,因此,求从4个不同元素中取出3个元素的排列数,可以分如下两步:

①考虑从4个不同元素中取出3个元素的组合,共有个;②对每一个组合的3个不同元素进行全排列,各有种方法.由分步计数原理得:

=,所以,.

(2)推广:

一般地,求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可以分如下两步:

①先求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

②求每一个组合中m个元素全排列数,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得:

=.

(3)组合数的公式:

规定:

.

三、讲解范例:

例2.用计算器计算.

解:

由计算器可得

例3.计算:

(1);

(2);

(1)解:

=35;

(2)解法1:

=120.

解法2:

=120.

例4.求证:

证明:

例5.设求的值

解:

由题意可得:

,解得,

∵,∴或或,

当时原式值为7;当时原式值为7;当时原式值为11.

∴所求值为4或7或11.

例6.一位教练的足球队共有17名初级学员,他们中以前没有一人参加过比赛.按照足球比赛规则,比赛时一个足球队的上场队员是11人.问:

(l)这位教练从这17名学员中可以形成多少种学员上场方案?

(2)如果在选出11名上场队员时,还要确定其中的守门员,那么教练员有多少种方式做这件事情?

分析:

对于

(1),根据题意,17名学员没有角色差异,地位完全一样,因此这是一个从17个不同元素中选出11个元素的组合问题;对于

(2),守门员的位置是特殊的,其余上场学员的地位没有差异,因此这是一个分步完成的组合问题.

解:

(1)由于上场学员没有角色差异,所以可以形成的学员上场方案有C}手=12376(种).

(2)教练员可以分两步完成这件事情:

第1步,从17名学员中选出n人组成上场小组,共有种选法;

第2步,从选出的n人中选出1名守门员,共有种选法.

所以教练员做这件事情的方法数有

=136136(种).

例7.

(1)平面内有10个点,以其中每2个点为端点的线段共有多少条?

(2)平面内有10个点,以其中每2个点为端点的有向线段共有多少条?

解:

(1)以平面内10个点中每2个点为端点的线段的条数,就是从10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2个元素的组合数,即线段共有

(条).

(2)由于有向线段的两个端点中一个是起点、另一个是终点,以平面内10个点中每2个点为端点的有向线段的条数,就是从10个不同元素中取出2个元素的排列数,即有向线段共有

(条).

例8.在100件产品中,有98件合格品,2件次品.从这100件产品中任意抽出3件.

(1)有多少种不同的抽法?

(2)抽出的3件中恰好有1件是次品的抽法有多少种?

(3)抽出的3件中至少有1件是次品的抽法有多少种?

解:

(1)所求的不同抽法的种数,就是从100件产品中取出3件的组合数,所以共有

=161700(种).

(2)从2件次品中抽出1件次品的抽法有种,从98件合格品中抽出2件合格品的抽法有种,因此抽出的3件中恰好有1件次品的抽法有

=9506(种).

(3)解法1从100件产品抽出的3件中至少有1件是次品,包括有1件次品和有2件次品两种情况.在第

(2)小题中已求得其中1件是次品的抽法有种,因此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抽出的3件中至少有一件是次品的抽法有

+=9604(种).

解法2抽出的3件产品中至少有1件是次品的抽法的种数,也就是从100件中抽出3件的抽法种数减去3件中都是合格品的抽法的种数,即

=161700-152096=9604(种).

说明:

“至少”“至多”的问题,通常用分类法或间接法求解。

变式:

按下列条件,从12人中选出5人,有多少种不同选法?

(1)甲、乙、丙三人必须当选;

(2)甲、乙、丙三人不能当选;

(3)甲必须当选,乙、丙不能当选;(4)甲、乙、丙三人只有一人当选;

(5)甲、乙、丙三人至多2人当选;(6)甲、乙、丙三人至少1人当选;

例9.

(1)6本不同的书分给甲、乙、丙3同学,每人各得2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解:

(2)从5个男生和4个女生中选出4名学生参加一次会议,要求至少有2名男生和1名女生参加,有多少种选法?

解:

问题可以分成2类:

第一类2名男生和2名女生参加,有中选法;

第二类3名男生和1名女生参加,有中选法

依据分类计数原理,共有100种选法

错解:

种选法引导学生用直接法检验,可知重复的很多

例10.4名男生和6名女生组成至少有1个男生参加的三人社会实践活动小组,问组成方法共有多少种?

解法一:

(直接法)小组构成有三种情形:

3男,2男1女,1男2女,分别有,,,

所以,一共有++=100种方法.

解法二:

(间接法)

组合数的性质1:

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后,剩下个元素.因为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每一个组合,与剩下的n-m个元素的每一个组合一一对应,所以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等于从这n个元素中取出n-m个元素的组合数,即:

.在这里,主要体现:

“取法”与“剩法”是“一一对应”的思想

证明:

又,∴

说明:

①规定:

②等式特点:

等式两边下标同,上标之和等于下标;

③此性质作用:

当时,计算可变为计算,能够使运算简化.

例如===xx;

④或.

2.组合数的性质2:

=+.

一般地,从这n+1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是,这些组合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含有元素,一类不含有.含有的组合是从这n个元素中取出m-1个元素与组成的,共有个;不含有的组合是从这n个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组成的,共有个.根据分类计数原理,可以得到组合数的另一个性质.在这里,主要体现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含与不含其元素”的分类思想.

证明:

∴=+.

说明:

①公式特征:

下标相同而上标差1的两个组合数之和,等于下标比原下标多1而上标与大的相同的一个组合数;

②此性质的作用:

恒等变形,简化运算

例11.一个口袋内装有大小不同的7个白球和1个黑球,

(1)从口袋内取出3个球,共有多少种取法?

(2)从口袋内取出3个球,使其中含有1个黑球,有多少种取法?

(3)从口袋内取出3个球,使其中不含黑球,有多少种取法?

解:

(1),或,;

(2);(3).

例12.

(1)计算:

(2)求证:

=++.

解:

(1)原式

证明:

(2)右边

左边

例13.解方程:

(1);

(2)解方程:

解:

(1)由原方程得或,∴或,

又由

得且,∴原方程的解为或

上述求解过程中的不等式组可以不解,直接把和代入检验,这样运算量小得多.

(2)原方程可化为,即,∴,

∴,解得或,

经检验:

是原方程的解

例14.证明:

证明:

原式左端可看成一个班有个同学,从中选出个同学组成兴趣小组,在选出的个同学中,个同学参加数学兴趣小组,余下的个同学参加物理兴趣小组的选法数。

原式右端可看成直接在个同学中选出个同学参加数学兴趣小组,在余下的个同学中选出个同学参加物理兴趣小组的选法数。

显然,两种选法是一致的,故左边=右边,等式成立。

例15.证明:

…(其中)。

证明:

设某班有个男同学、个女同学,从中选出个同学组成兴趣小组,可分为类:

男同学0个,1个,…,个,则女同学分别为个,个,…,0个,共有选法数为…。

又由组合定义知选法数为,故等式成立。

例16.证明:

…。

证明:

左边=…=…,

其中可表示先在个元素里选个,再从个元素里选一个的组合数。

设某班有个同学,选出若干人(至少1人)组成兴趣小组,并指定一人为组长。

把这种选法按取到的人数分类(…),则选法总数即为原式左边。

现换一种选法,先选组长,有种选法,再决定剩下的人是否参加,每人都有两种可能,所以组员的选法有种,所以选法总数为种。

显然,两种选法是一致的,故左边=右边,等式成立。

例17.证明:

…。

证明:

由于可表示先在个元素里选个,再从个元素里选两个(可重复)的组合数,所以原式左端可看成在例3指定一人为组长基础上,再指定一人为副组长(可兼职)的组合数。

对原式右端我们可分为组长和副组长是否是同一个人两种情况。

若组长和副组长是同一个人,则有种选法;若组长和副组长不是同一个人,则有种选法。

∴共有+种选法。

显然,两种选法是一致的,故左边=右边,等式成立。

例18.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于xx年夏季在韩国、日本举办、五大洲共有32支球队有幸参加,他们先分成8个小组循环赛,决出16强(每队均与本组其他队赛一场,各组一、二名晋级16强),这支球队按确定的程序进行淘汰赛,最后决出冠亚军,此外还要决出第三、四名,问这次世界杯总共将进行多少场比赛?

答案是:

,这题如果作为习题课应如何分析

解:

可分为如下几类比赛:

⑴小组循环赛:

每组有6场,8个小组共有48场;

⑵八分之一淘汰赛:

8个小组的第一、二名组成16强,根据抽签规则,每两个队比赛一场,可以决出8强,共有8场;

⑶四分之一淘汰赛:

根据抽签规则,8强中每两个队比赛一场,可以决出4强,共有4场;

⑷半决赛:

根据抽签规则,4强中每两个队比赛一场,可以决出2强,共有2场;

⑸决赛:

2强比赛1场确定冠亚军,4强中的另两队比赛1场决出第三、四名共有2场.

综上,共有场

四、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问题哪个是排列问题,哪个是组合问题:

(1)从4个风景点中选出2个安排游览,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2)从4个风景点中选出2个,并确定这2个风景点的游览顺序,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2.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擂台赛,决出新的擂主,则共需进行的比赛场数为()

....

3.如果把两条异面直线看作“一对”,则在五棱锥的棱所在的直线中,异面直线有()

.对.对.对.对

4.设全集,集合、是的子集,若有个元素,有个元素,且,求集合、,则本题的解的个数为()

....

5.从位候选人中选出人分别担任班长和团支部书记,有种不同的选法

6.从位同学中选出人去参加座谈会,有种不同的选法

7.圆上有10个点:

(1)过每2个点画一条弦,一共可画条弦;

(2)过每3个点画一个圆内接三角形,一共可画个圆内接三角形

8.

(1)凸五边形有条对角线;

(2)凸五边形有条对角线

9.计算:

(1);

(2).

10.个足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

(1)共需比赛多少场?

(2)若各队的得分互不相同,则冠、亚军的可能情况共有多少种?

11.空间有10个点,其中任何4点不共面,

(1)过每3个点作一个平面,一共可作多少个平面?

(2)以每4个点为顶点作一个四面体,一共可作多少个四面体?

12.壹圆、贰圆、伍圆、拾圆的人民币各一张,一共可以组成多少种币值?

13.写出从这个元素中每次取出个的所有不同的组合

答案:

1.

(1)组合,

(2)排列2.B3.A4.D5.306.15

7.

(1)45

(2)1208.

(1)5

(2)

9.⑴455;⑵10.⑴10;⑵20

11.⑴;⑵

12.

13.;;;;

五、小结:

组合的意义与组合数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看是否与顺序有关,从而确定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必要时要利用分类和分步计数原理

学生探究过程:

(完成如下表格)

名称内容

分类原理

分步原理

定义

 

 

相同点

 

不同点

 

 

名称

排列

组合

定义

 

种数

 

符号

 

 

计算

公式

 

关系

 

性质

 

六、课后作业:

七、板书设计(略)

八、教学反思:

排列组合问题联系实际生动有趣,题型多样新颖且贴近生活,解法灵活独到但不易掌握,许多学生面对较难问题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