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双版纳州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思考级法律版纳班 董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22350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西双版纳州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思考级法律版纳班 董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西双版纳州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思考级法律版纳班 董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西双版纳州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思考级法律版纳班 董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西双版纳州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思考级法律版纳班 董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西双版纳州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思考级法律版纳班 董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关于西双版纳州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思考级法律版纳班 董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关于西双版纳州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思考级法律版纳班 董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西双版纳州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思考级法律版纳班 董能.docx

《关于西双版纳州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思考级法律版纳班 董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西双版纳州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思考级法律版纳班 董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西双版纳州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思考级法律版纳班 董能.docx

关于西双版纳州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思考级法律版纳班董能

关于西双版纳州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思考

云南省委党校2013级在职研究生法律专业西双版纳班

学生:

董能学号:

134071

 

内容摘要:

城市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该区域一个时期内规划力、经济力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和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李克强总理强调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州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西双版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努力提升城镇化特色水平,本文结合景洪城市发展的实际,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现状、规划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新型特色城镇化进行分析,探寻提升城镇化特色水平的对策,切实把美丽西双版纳建设成为美丽云南的典范。

关键词: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一、西双版纳州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现状

目前,全州城乡规划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要负责规划的监督指导,景洪城市的规划管理分别由景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西双版纳旅游度假区建设局、景洪工业园区建设局进行管理。

城市(县城)规划区的规划建设,实行《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筑民族特色审查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二书二证”管理。

规划方面,《景洪市城市总体规划》于1981年完成编制,1999年7月对《景洪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省政府于2001年1月14日以《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景洪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批复》批准实施,规划面积为127.5平方公里,规划布局形式为以中心片区为中心,周边发展江北片区、嘎栋片区、嘎洒片区、曼弄枫片区,形成5个城市组团。

2004年10月又对经修编过的景洪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调整(规划布局由原来的5个组团增加到7个组团,新增勐养和勐罕)。

目前,景洪市正在开展《景洪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规划面积为200平方公里。

近年来,我州认真贯彻《城乡规划法》,严格以“铁的纪律、铁的手腕确保规划不折不扣实施”的要求,遵循“不规划、不建设,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切实把规划工作放在先导位置,加强对城乡规划的管理和监督,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措施、意见,规划管理机制不断健全完善,保证了规划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权威性。

2012年,我州狠抓规划实施,加快发展以生物产业为突破口的新型工业化和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城镇面积迅速扩大,美化、绿化、亮化、净化水平明显提升。

目前,全州城镇化水平达42%,全州城市详细规划覆盖率达100%,城市绿化率达4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45%,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

二、存在的问题

西双版纳州在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相比,与周边先进州市相比,差距明显,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划水平不高。

城镇规划建设基础薄弱,对城市规划认识不深,理念不新,专业规划人才缺乏,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连续性不强。

规划滞后,规划跟着项目走的现象时有发生,《景洪市城市总体规划》已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如城市招商引资大黑山等开发项目占地已超出总规控制的范围。

(二)建设质量效益不高。

发展的环境不够优越,城市建设品位不高;项目重复建设导致资源紧张,项目建后可持续发展难;土地城镇化超前,人的城镇化滞后,失地农民生存发展困难;公共基础设施滞后、功能不全,为广大群众提供的休闲娱乐场所不足;交通拥堵、乱修乱建和城中村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及土地资源节约等形势不容乐观。

(三)管理经营水平不高。

管理经营滞后于建设,管理经营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完善,景洪市、农场、“三区”间管理交织,一个城市多头管理的现象较为突出,审批繁琐、监管执法难,统筹协调不畅,土地征管不统一,管理关系不清,重复管理与管理空白点并存,监管执法力量不足。

经营城市的理念不新,城市资产市场化运作水平不高,城市建设管理过分依赖财政拨款,融资渠道不宽,引入社会资金不足,城市管护资金缺口大。

(四)城镇化特色水平不高。

城市规划不能与民族特色有效结合,规划监督管理执行难,楼房高层华,傣族传统建筑特色受到冲击较大,民族特色标志性建筑物和景观较少,湿地、绿地不同程度受到破坏,文化旅游产业缺乏创新,发展后劲不足。

三、对策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一)科学规划,超前谋划。

城市建设,规划先导,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城市规划,既要认真梳理当前的现实性问题,又要积极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研判,超前谋划。

1.加快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统筹兼顾、综合布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法规进行规划,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要创新理念,借鉴好的经验,重视和培养规划人才,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

要坚持适用、经济和节约土地资源的原则,因地制宜,以发展旅游城市为目标,保持和突出西双版纳民族风格和当地特色。

2.加强规划监管。

进一步推进我州城乡规划依法行政和监督检查工作,完善城乡规划制约监督机制,健全规划管理责任追究制度,使权力与责任相统一,权利与义务相一致,有效克服“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

健全规划执法及监督机构,加强规划监督,切实维护城乡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管好规划,科学处理好规划、建设与管理三者的关系,实现规划管理的决策权、审批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分离,有效防范管理缺位、越位和不到位的现象。

3.树立“规划一盘棋”的理念和工作机制。

统一规划编制,整合实施主体,统一协调各类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理顺管理职能,划清职能和权限,严把规划审批关,规划统一由州规委审定,全面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实行“一个城市,一个规划”,统一控制,分区管理。

(二)加大建设力度,提升质量效应。

严格按照规划建设,整合资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注重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按照建得起、建得好、建得美、建出特色的要求,高水平、高品质、大气魄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1.加快完善旅游接待设施和城镇功能。

加快西双版纳旅游度假区、景洪市工业园区、景洪沧江新区、沙河新区、嘎洒片区等项目的实施,加大对路网、学校、医院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大对乱修乱建、交通拥堵等不良现象的专项整治力度,全力打造最美傣乡水城,把景洪中心城市建设成为宜居宜游宜业的城镇,全面提升城市形象。

2.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强力推进生态立州战略,全力抓好生态建设规划的实施,充分发挥热带雨林生态优势,树立城市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珍贵林木的培育种植力度,深化环境综合整治,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推进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努力提升城市净化、绿化、美化水平。

3.坚持可持续发展。

严格项目的审批管理,避免重复建设和土地等资源的浪费,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力,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循环发展,集约高效科学地利用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走集约、精简、节能、生态的新路子。

4.坚持“以人为本”。

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通过制度改革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盲目“造城”,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维护农民权益、严格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

要认真研究失地农民的生活出路问题,完善征地补偿和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使失地农民无后顾之忧,生活越过越好。

(三)统筹兼顾,提升城市管理经营水平。

城市建设与管理经营相辅相成,要改变重建轻管的思想,高度重视城市管理经营,做到统筹兼顾,科学依法严格管理,高效可持续经营,切实提升城市管理经营水平。

1.加强城管工作的领导。

重视和加强城市管理工作委员会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城管委负责全市城市管理工作的综合协调、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的职能,进一步整合管理资源,理顺管理体制,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

进一步明确景洪市与旅游渡假区的管理范围和权限,解决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等存在的问题。

2.建立健全机制制度。

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体系,细化各管理部门的职责,以责任为抓手,增强相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合力,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

健全土地补偿机制,统一规范土地补偿参考标准,避免同一地块补偿差价过大,导致土地征管困难。

建立和完善市、街、社区三级城市管理的多元互动机制、管理考核机制和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制度。

3.依法监管。

加大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建设力度,严格执行《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城镇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传统建筑保护条例》、《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传统建筑保护条例实施办法》等法规及《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意见》(西政办发〔2012〕50号)等文件精神,使城市各项管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强化对城市管理部门的执法监督检查,严格按照法定范围、法定程序、法定权限进行文明执法,提升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水平。

4.提升城市经营水平。

拓宽城市经营思路,创新城市经营理念,积极探索城市经营方式,创新融资渠道,引入市场机制,盘活城市存量资产,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多渠道筹措城镇化建设资金,建立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坚持适度负债理念,加大前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土地价值,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

牢牢掌控土地资源、林地资源、旅游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一级开发权,把城市建设市场化经营,把城市资产作为可经营性资产,运用市场手段对城市各类资源、资产进行资本化运作,着力提高经营城市的水平,促进城镇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综合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四)加大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力度,全面提升城镇化特色水平。

要扎实推进城镇特色化战略,严格新建项目的特色化审查,努力探索一条以人为本、产城融合、绿色发展、形态多元的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

1.创新体制机制。

深化文化旅游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完善新型特色城镇化进程中的制度建设,逐步消除体制机制障碍,稳步推进新型特色城镇化发展。

2.大力实施民族特色化战略。

开展民族特色化攻关,进一步加强建筑民族特色化管理,深入研究和推广新型民居建筑,坚持和强化特色化评审制度,加大项目规划方案和建筑设计特色化方案的审查力度,完善规划和特色化审查内容,严格把好规划关、建筑特色关。

严格执行《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传统建筑保护条例》、《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传统建筑保护条例实施办法》等法规,坚持旧城区“只拆不建,加大特色化改造”及新建区域“高标准建设,严格按照规划实施”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高楼布局与特色化,推进以傣族建筑为主要样式的建筑特色化建设与改造。

同时,从服装服饰、餐饮美食、雕塑绘画、节庆活动等各方面赋予城镇更多的民族元素,彰显边疆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色,使西双版纳成为一座鲜活的民族博物馆。

3.打造文化旅游特色城镇化。

要围绕“热、傣、水、边”这个最大的特色,高起点、高品位、高水平抓好文化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努力使城镇建设风格个性化、功能人性化、建筑风景化,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旅游项目,形成包含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节庆赛事、生态体验、避寒旅居等功能完善的旅游体系。

坚持“塑造精品、突出特色”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把山、水、田园、农耕文化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大小适宜,努力形成城在林中、房在园中、依山傍水、田园风光、鸟语花香、错落有致的城镇特色景观,体现“山水田园一幅画、城市农村一体化”、“独特的民族文化、美丽的自然风光、著名的避寒胜地”及“热、傣、水、边”的城镇景观特色。

加快民族文化名州建设,充分考虑旅游和文化功能,植入旅游基因,赋予旅游内涵,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进一步推进民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融合,着力发展以文化旅游产业为支撑的特色城镇化,锲而不舍地把西双版纳建设成为“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国际生态特色旅游州,把美丽西双版纳建设成为美丽云南的典范。

参考文献:

1.党的十八大报告;

2.西双版纳州委七届四次、五次全会报告;

3.2013年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